情緒不是用來趕走的

2020-08-28 珂含心理

情緒是身體的一部分,

學會和它相處,

就會回到它該回的地方。

文 | 心之愛(轉載請聯繫授權)



「有壓力、焦慮的時候我的後背和頸部就會很僵硬,背部會發緊,會覺得疼痛。我試著冥想放鬆,想趕走它,可是越想趕走,背就越疼,脖子也越僵硬……我到底該怎麼辦?」

漂亮的茗怡訴說著自己的焦慮與身體反應,她看上去為此很苦惱。

其實茗怡跳進了情緒的坑——情緒來了,我們想辦法控制或趕走它。不管怎樣,是不允許「壞」情緒的拜訪。


01

可是,我們能趕走自己的情緒嗎?

是不是情緒真的可以被大腦控制,不想讓它來的時候就真的聽話,乖乖不來?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對情緒的理解存在誤區。

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情緒要來是阻擋不住的。

但又有另外一個聲音:有情緒是不好的。

自此,我們一次次演繹著分裂:我們一邊試圖阻擋著壞情緒的來臨,一邊又因阻擋失敗而懊惱、沮喪。

茗怡也是這樣,她一邊努力阻擋著焦慮,一邊又體驗著失敗的無助。

結果是:焦慮沒走,脖子依然僵硬,背部依然發緊、疼痛。


02

讓我們害怕的是什麼呢?為什麼像焦慮這樣的情緒來了,我們總是要想法趕走它?

反思之後會發現,面對這些情緒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身體上各種不舒服:身體發緊、各種疼痛、心跳加速、出汗、反應遲鈍等等,這些身體的感覺總會讓人不順暢。

出於對身體的自我保護,我們便會本能地想趕走它。

除了自我保護,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對情緒有限的認知裡,我們很容易混淆情緒以及情緒背後的行為後果。

換句話說,讓我們害怕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那些最具破壞力的行為以及後果。如果說情緒需要管理,我們要做的不是趕走情緒,而是管理情緒背後的行為。


03

如果情緒不是用來趕走的,那我們需要做一些什麼呢?

知道情緒是身體的一部分,這一點很重要。

因情緒引發的一切身體不適都是在向我們發出信號,這個信號不是指引我們趕走情緒,而是帶著我們回到自己身上。

  • 做個深呼吸,覺察一下好久沒關注的身體,跟它打個招呼,問問它現在怎麼樣。
  • 如果這個過程中,你遇到了情緒,記得和它擁抱,感謝它,讓你有機會重新將注意力轉回到自己的身體上。
  • 回歸自己的身體,關注身體的任何感受,疼的地方多撫摸一下,多和這個部位對話,也看看自己對它做了什麼才會使這兒疼痛,而身體又需要我們怎麼做才會更順暢。
  • 當去擁抱自己的身體,關注那些不舒服的部位,就會發現你要趕走的情緒在慢慢地遠離,它回到了該回的地方。

除此以外,要學著接納情緒。

我們發現情緒像個小淘氣,它不僅趕不走,反而越趕越纏身。這樣的小淘氣出現只是想讓你抱抱它、安慰它、與它多一些互動。慢慢地,它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才會和你一起完成「你好,我也好」的美好願景。

總之,情緒不是用來趕走的,是需要接納的。藉助它發出的信號,我們才能好好地愛自己、保護自己。

(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相關焦點

  • 趕走壞情緒 收穫好運氣
    如果不能有效舒解,這種壞情緒會連帶影響你的工作與生活氛圍,讓接下來的一切都陷入負面的循環!那麼此時我們該如何趕走壞情緒呢?一,接納自己,冷靜克制:首先讓自己遠離糟糕的人和事,獨自靜下來,然後告訴自己,人有時不高興很正常,重要的不是讓自己沒有情緒,而是確保自己不被情緒所左右!
  • 圖書《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讀後感
    工作中壓力巨大,生活中也將最壞的情緒傳遞給了家人。內心希望找個出口,對我而言,雖然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但情緒管理是一門很難克服的障礙。我開始從書本中找答案,於是偶然當中找到了一本書《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作者是日本的和田秀樹。
  • 快搶哦:如何趕走壞情緒?「吃」確實能讓心情變好!
    據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每個人身體裡都有一張情緒地圖,一旦過度,就會遭受情緒對身體器官的「攻擊」,從而暴露一系列健康問題。
  • 人到中年,女人是用來哄的,不是用來兇的!
    這個時候中年男人應該明白老婆開心家庭才會幸福,人到中年,女人是用來哄的,不是用來兇的!學會哄老婆也是一門必修課。1、「哄」不是一味地忍耐退讓,而是給她更多的寬容和理解哄人其實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哄老婆,更是要講究方法,就算自己真心想讓老婆開心,如果方法不得當,很可能適得其反。
  • 老婆是用來愛,不是用來罵的?
    其實,我想說老婆是用來愛,不是用來罵的?
  • 《整理情緒的力量》: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
    情緒失控是很可怕的,而且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如果你沒有辦法控制情緒,總是忍不住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就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不僅自己老是氣鼓鼓的,身邊的人也會對自己敬而遠之。那麼如何能夠控制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呢?《整理情緒的力量》這本書可以幫到你。這本書一經出版,在3年間重印了40餘次,銷量突破20萬本。
  • 情書不是用來感動他人的,是用來相互溫暖的
    情書不是用來感動他人的,是用來相互溫暖的最近,一段「張定宇曾為妻子寫下120多封情書」的視頻,引發關注。據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憶,這些情書寫於1997.11-1999.1隨中國醫療隊,援助阿爾及利亞期間。這年張定宇34歲,妻子程琳28歲,他們的女兒只有3歲。
  • 女人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傷害的,你珍惜了嗎?
    導讀:女人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傷害的,你珍惜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人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傷害的,你珍惜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活是用來經營的,不是用來計較的」你認同這句話嗎?
    「生活,是用來經營的,不是用來計較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個人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生活本就是用來經營的,自己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沒有必要計較太多!生活是自己的,不是過給某個人或某些人看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盡心經營,如果在生活中斤斤計較,那你的人生已經輸了!生活不是用來計較的,計較顯現了目光的短淺,說明你根本沒有真正領悟生活的意義,生活是美好的,而想獲得這份美好就需要用心經營,這也是對人生的一種領悟!
  • 善良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來綁架別人的
    幫一下忙,說得到輕巧,一來一回將近七百公裡,就是不休息光開車就得七八個小時,再說是她的朋友,她已經答應人家了,七八個小時我們白為她朋友忙活,她朋友到最後還不是感謝她的人情,和我們什麼關係都沒有,我不知道是她傻,還是她覺得我傻一定會幫她,我當時就拒絕了,告訴他我們明天有事送不了,他當時就說他這個朋友家庭很困難,這次就是為了便宜才從市裡買的這些東西往老家運的,讓我們要有善心就當幫助貧窮有困難的人,我當時就說
  • 愛情是用來守護的,不是用來考驗的
    愛情可以用來考驗嗎?這久的熱播劇《愛我就別想太多》中就反應了這一問題,並且給了廣大觀眾答案。在劇中演員沈問問和布國強是一對情侶,原本因為布國強相逢被一群群混混欺負的沈文文,並且勇敢救下了沈文文,沈文文由此對布國強死心塌地。
  • 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劉華飛 解憂有道 5天前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認知學原理人生來就有好奇心,但我們不是天生的傑出思想者其次,你傾向於用記憶而不是思考指引行動。不過大腦並不滿足於此:它為了讓你免除思考能夠自我改變。如果你不斷地重複一項同樣的任務,它會最終變成習慣。
  • 別讓壞情緒趕走你的好運氣
    但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同樣發生在你的身上,趴在你身上吸血的,不是蝙蝠,而是你的負面情緒。朋友立刻跳起來,極力說明不是自己的錯。同事之間立刻鬧得不可開交,互相指責謾罵。過後豎起了一道無形的牆,互相當對方不存在,一年後才稍稍緩和下來。期間領導準備升朋友的職,調查發現跟同事相處不好,這件事也就作罷。且不說這件事誰對誰錯,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都應該冷靜處理。糟糕的情緒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 不做情緒的奴隸!
    情緒是心魔,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有情緒,這很正常。但情緒就像水,宜疏不宜堵。學會控制情緒,不能把情緒看得過重,也不能一味遏制情緒的產生。情緒就是心魔,穩定的情緒,就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 談愛情:戀愛不是用來談論的,而是用來談的
    30幾歲突然都能遇到愛情,真相是不過是時間到了,倒也不是隨便找個人嫁了,而是說服自己遇到真愛了。現代人賦予愛情太多沉重的意義,典型如婚姻。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還要考慮諸多現實因素,因此,比較沉重,因此也可能壓垮剛剛萌芽的愛情。更何況,只有在愛情中長時間相處,才能了解和磨合,進而降低婚姻的風險,因此,戀愛的經驗很重要。有單身女生說,今年一定要把婚結了!
  • 不能用眼前的壞事,趕走了未來的好事
    都說衝動是魔鬼,其實是我們被壞情緒控制的時候,自己就變成了魔鬼。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面對生活的重擔,難以言說的困境,需要的是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當你低下頭,被負面情緒所左右的時候,將猶如失去理智的野獸。我們沒有預知危險的能力,但可以選擇遠離那些容易情緒失控的人,來躲避這不必要的傷害。理智是人類的思維,情緒是動物的本能。
  • 「女兒,20多歲的年紀不是用來脫單的,而是用來賺錢的」
    因此,在子女處於二三十歲年齡段的時候,父母首先操心的不是子女的事業發展,而是子女的婚事。催婚,是二三十歲年輕人所面臨的一大困擾。對年輕人來說,成家真的應該在立業之前嗎?對此,我媽媽有不一樣的答案。今天,是我妹妹的二十歲生日。
  • 情緒管理:學會適當的表達情緒,而非否定情緒
    我在跟人討論情緒的時候,時常會遇到把道德與社會常規混在一起談的狀況。常常有很多的「應該」擋在情緒的前面,讓我們沒辦法直入情緒的核心,跟人順暢地互動。像是「不可以生氣!」「有什麼好害怕的,真沒用!」「你這樣以後進入社會怎麼辦,一點點小事就不高興!」「怎麼可能有人一直包容你,你這種大小姐脾氣。真的要改一改!
  • 掌控情緒,才能掌控人生
    當壞情緒到來時,及時發現壞情緒。用ABC模型來判斷有沒有陷入恐怖化,應該化或者合理化的怪圈。用更積極的正面想法趕走這些錯誤的想法,培養自己的淡定心態,你就能一步步學會控制情緒。2、核心觀點和關鍵詞有哪些?找到積極的態度和理性的思維方式去代替錯誤的思維方式。
  • 為什麼說無所不在的競爭不是用來贏的,而是用來成長的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本書中,提到這樣的觀點:人一輩子競爭對手不是他人,而是「理想中的自己」,如果人生目標是和他人競爭,永遠都是註定失敗的路。因為你的人生是屬於你的,跟別人有關的也許不是你的人生。那為什麼我們很多人想和其他人競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