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詩詞中找尋團結抗疫的精神力量

2021-01-09 網易

  

  這個特別的冬天,當我們聽到來自扶桑那一句句直擊心靈的詩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國人們感動之餘,亦頗多感慨。於是大家搜尋出多樣的有關友誼、有關團結、有關希望的中國詩詞來,既是表達我們對於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詩詞文化的自信與熱愛,也是為了藉助這些優美的文字,在這個特殊時期讓大家一起感受美、感受力量、感受希望,以溫暖內心,治癒心頭脆弱的那一片天地。

  

  中國古典詩詞,留有太多友誼的篇章。根據朱光潛先生的研究,「中國敘人倫的詩,通盤計算,關於朋友交誼的比關於男女戀愛的還要多。」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友誼情感書寫是中國古典詩詞內涵美的體現,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民族精神的體現。今天,我們將開啟一段中國古典詩詞有關友誼的品讀旅程,感受語言文字之美帶給我們的溫情與力量。

  01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書寫了友誼的本色。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貴在禮尚往來。《禮記》有「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中華民族的朋友禮儀,就是在這一來一往之間。今天「投桃報李」,一投一報說的正是朋友禮儀的本色。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遇到嘉賓,琴瑟歌詠,氣氛和樂融融,同樣是對待友人的一種友好表現。如果說投報、琴瑟是表達友誼的一種基本禮節,能否成為知己,則要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作者對同一志趣心靈的召喚,亦見知己的可遇不可求。所謂志同道合,才會發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共同的志向,共同的願望,戰場上方能士氣激揚、同仇敵愾,終將贏得戰爭的勝利。彼此以友情為基、相互勉勵,這是對朋友勸勉激勵之情的詩性語言書寫。

  02

  戰國時期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楚辭》,其中作者的亡國之痛得以淋漓盡致地揮灑。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楚辭·九歌·少司命》

  世間最大的悲痛莫過於生別離,世間最大的快樂莫過於新相知,作者悲與樂反覆吟誦與對比,突出強調了莫悲、莫樂的人生境界。整個詩體基調是悲哀的,對比之下的世間快樂恰是新相知的朋友。可以見到,友誼的力量與希望是無限的。

  

  漢代樂府詩題中,《箜篌謠》述說了友情比親情還要親。「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交知心朋友,一定注意「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交友識人之道最重要,真正知交勝比骨肉。

  漢代古詩友誼的吟誦多交友之道,「採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交不成。」今存梁武帝蕭統組織編成《文選》中,收入漢代舊題李陵詩三首,是李陵贈別蘇武而作。「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作者與蘇武從相聚的快意到離別的失落,三首離別詞呈現出作者由喜而悲的情感起落,真切地表達了李陵對摯友依依惜別的留戀之情,以及輾轉失落之情。

  03

  魏晉時期,有關友誼書寫的詩作全面鋪開。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詩人便是曹植。「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寫在好友離別之際,滿滿的不舍之情,忽然筆鋒一轉,三四兩句飽含激情,要與朋友們比翼雙飛,對未來充滿希望,悲情中豪氣沖天。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
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
——曹植

  曹植與白馬王彪朝京回國道中,雖然離別在即,再加上意有所恨,卻將離別神傷收起,詩中有悲卻不哀,慷慨中充滿豪情壯志,這份慷慨豪情亦是建安風骨的體現。同時期還有阮瑀的「念當復離別,涉路險且夷。思慮益惆悵,淚下沾裳衣。」王粲「何以贈行,言賦新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嗟爾君子,如何勿思。」字字句句寫下的都是詩人們對友人離別的沉重愁思心情,基調哀傷。

  

  

04

  唐宋時期,吟詠友誼的詩詞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中國詩詞關於「友誼」的書寫,自此以後飽滿而厚實。

  首先,對於摯友離別之情的傳唱越來越深情,誠如江淹《別賦》所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嚴維「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的失落,柳永「故人何在,煙水茫茫」的無助,都是對友人離別的一份依依不捨。不過,也有離愁別緒豁然心境轉承的。王昌齡左遷龍標尉時,李白曾遠道寄給他: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對王昌齡同情、關切、不舍以外,末兩句特別寫出作者對友人的支持與鼓勵,不必憂愁、不必擔心、我在身後,為友人打開一扇明亮的窗。

  詩人們對待友人離別的豁達之情,類似的還有如宋李之儀「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是無可奈何也好,自我寬慰也罷,至少詩人們找到了彼此心靈的慰籍,隨之一併升騰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將憂愁的離別之情暢快淋漓地揮灑,不更打動我們嗎?

  

  其次,歌頌真摯友誼的詩詞作品亦不乏其數。李白和杜甫的一見如故,成就了一段偉大的友誼,兩人相識於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公元745年,杜甫和李白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後,曾一度旅居沙丘城,懷念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李白寫下對杜甫的思念之情,如汶水一般,浩浩蕩蕩的伴隨杜甫一起流向南方。作者借流水錶達了對杜甫的綿綿想念。

  

  公元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行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時杜甫棄官遠遊客居秦州,知道李白被流放,卻不知道他已被赦還,憂思成夢,寫下兩首《夢李白》詩。「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充分表達了對友人的擔心與牽念。後來知道友人被赦放,懷念、憂慮、牽掛之情絲毫未減,又寫下《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觸景生情,友人遭受禍事,心境一定非常糟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作者非常地掛念遠方好友,期待盼望著遠方的消息。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

  再次,對好友的勵志勸勉讚美的友情歌聲亦不少。高適的此詩作於與友董大離別之際,作者一改憂愁感傷,豪氣昂揚,勉勵摯友相信他定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杜甫對李白既有誠摯的友情,更有深深的敬仰之情,他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杜甫贊李白詩清新如瘐信,俊逸如鮑照,對友人才學的充分肯定與宣揚,表達作者的欽佩與仰慕,「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相聚,像過去那樣把酒論詩,對友人的無限思情,深厚而綿綿。

  

  賈島與韓愈感情深厚,韓愈被貶潮舟,賈島對忠臣遭斥,心中不平,對友人更是充滿深情的眷念,寫下「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以明自己願陪友人共同受苦的心跡,希望好友因此得到心靈的慰藉。辛棄疾因友人軍職升遷,雖面臨分別,全無哀惋傷感之情,「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對友人升遷充滿讚揚與鼓勵,文辭激揚豪氣萬丈。

  

  最後,故人重逢,志同道合的友情吟誦,比如劉長卿有「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好友的突然到訪,竟成意外驚喜,不覺感嘆「不為憐同病,何為到白雲」,對於自己與友人相同的境遇命運,悲喜交集的複雜心情。戴叔倫「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裡逢」,作者與友人的偶然相遇,不敢相信,驚喜萬分,但相逢苦短,詩人不免惆悵「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詩人既對友人偶遇的珍惜,又對即將的分別充滿悲傷。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韋應物

  與友人聚散分合,如今重逢,十年世事變化,作者客居淮上不歸去,只因秋山的風景麼?留下懸念的空間。

  

  

05

  至若元明清,有關友情唱和的詩詞佳作不多。吳偉業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戰亂中與故友偶遇,「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確認是故友重逢,驚喜、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友誼深厚且志同道合。

  中國古典詩詞中「友誼」書寫的詩詞浩如煙海,記錄著朋友間一個個感動的瞬間,傳遞給我們的是人性最溫暖最真摯的情感,同時有著最強大最堅定的信心與力量。故事因語言而生動,語言因故事而有力,這份源遠流長的詩詞文化內涵深深地刻寫在民族的血液中。我們相信,這份刻在骨子裡的民族精神和信念必將戰勝一切、治癒一切。偉大領袖毛澤東有詩: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中華兒女眾志成城,一定可以戰勝疫情,迎來明媚的春天!

  END

  文字編輯:紀莉莉

  美術編輯:沈 潔

  

  作者 | 劉芹

  劉芹,文學博士,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歷史語言學、漢語音韻學研究。江蘇省語言學會會員,揚州市語言學會理事。曾獲選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在《古漢語研究》《南開語言學刊》等核心學術刊物發表文章數十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偉大抗疫精神彰顯中國力量
    心存感恩 追夢未來在人類社會的大比拼中,我們因有中華民族大團結與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與強大力量而自豪。我們感恩,中華兒女守望相助;我們感恩醫護工作者直面死神,無懼生死的志願報名去武漢,去湖北,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 上聯:力量靠團結
    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比不上多個人團結在一起的力量大,想要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就需要團結在一起。一塊大石几百斤的大石一個人是很難搬走的,可是兩個人一起搬就能搬走了,要是三個或四個人一起搬就能非常容易搬走的,這就說明了人越多團結力量就越強大,這就是團結在一起的好處。
  • 新疆巴州和兵團二師鐵門關市捐贈的抗疫物資抵達石家莊
    由新疆巴州和兵團二師鐵門關市捐贈的一批抗疫物資抵達石家莊,支援河北省的抗疫鬥爭。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攝河北新聞網1月14日訊(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今日11時許,由新疆巴州和兵團二師鐵門關市捐贈的一批抗疫物資抵達石家莊,支援河北省的抗疫鬥爭。
  • 記者眼中的2020丨美國:被「抗疫」和「抗議」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
    美國的這一年被「抗疫」和「抗議」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一方面,儘管有著世界最先進的醫療系統,美國卻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最重的國家,抗疫之路異常艱難;另一方面,從弗洛伊德之死到總統選舉,美國民意撕裂,抗議活動不斷,社會動蕩不安。幾位央視駐美記者分別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眼中的美國。  圍牆中的華盛頓  2020年,當發生在白宮門前的平權遊行場面失控時,剛剛加高的護欄便明顯不夠用。
  • 抗洪精神:守護江河安瀾 凝聚中國力量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黨員幹部和受災群眾站在一起、幹在一起,匯聚起抗災救災的磅礴力量,譜寫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壯歌。  時光如同江水滾滾而逝,融入民族血脈中的抗洪精神,卻愈發厚重、歷久彌新。無論洪水怎樣肆虐,無論多少艱難險峻,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團結奮進的步伐。
  • 2020全國兩會熱點話題:戰勝疫情 展現深刻文化精神
    從人民萬眾一心尊重和維護生命的行動,到黨和的重要決策部署,再到醫務界專業的行動,都深刻地體現了尊重生命和健康的文化和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文化,這在應對重大疫情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些深層的精神內核,始終存在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裡,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液中。
  • 新疆巴州和兵團二師鐵門關市援冀抗疫物資抵達石家莊
    長城網訊(記者 楊亞紅 劉瀟)冀疆人民心連心,民族團結一家親。1月14日上午11時許,河北省對口援疆地區巴州和二師鐵門關市援助河北抗疫物資抵達石家莊。河北省對口援疆地區巴州和二師鐵門關市援助河北抗疫物資。
  • 三秦大地彰顯慈善力量——陝西省2020年慈善抗疫和扶貧工作綜述
    ——陝西省2020年慈善抗疫和扶貧工作綜述慈善公益報 2020年,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扶貧攻堅戰中,陝西省慈善協會積極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配合省委、省政府抗疫、扶貧工作大局,努力踐行《慈善法》,不斷激發社會各界的慈善熱情與活力,募集款物價值達8.06億元,投入善款善物價值7.07億元,實施了千餘個抗疫
  • 我的2020,武漢抗疫
    當然,在整個武漢抗疫中,我是微不足道的,比起那些千千萬萬逆行而來的英雄,那些挺身而出的黨員領導幹部,那些志願者,他們所付出,所忍受的比我多很多。 新的一年開始了,儘管新冠病毒餘孽還在張牙舞爪,但是在團結勇敢的中國人民面前,新冠病毒終將灰飛煙滅。
  • 致湖北抗疫醫護「平安信」⑨|當你脆弱,願我的祝福給你力量
    致湖北抗疫醫護「平安信」⑨|當你脆弱,願我的祝福給你力量 實習生 閆彩琪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2020-03-04 07:15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們的2020 | 象牙塔中走出的抗疫尖兵
    我們的2020 | 象牙塔中走出的抗疫尖兵 2021-01-12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勇敢的名言警句,找尋生活的力量
    勇氣對於一個人的能力顯得至為重要,它是生活的力量,亦是閃耀人格的迸發劑。今天給大家帶來幾句關於勇敢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能從中找尋力量,變得一往無前。生活隨人的勇氣大小而收縮或膨脹,——安耐絲·尼恩相當于堅持和謙虛等眾多品質來說,勇敢似乎經常被大家遺忘。事實上正如這句話所說,一個人的勇氣大小,就決定著人生的上限與下限。
  • 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和投桃報李的民族——解碼中國抗疫故事之...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危機,團結合作是戰勝疫病最有力的武器。中國與各國守望相助,率先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並積極支援各國抗疫,刷新了各國對華認知,增進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中國「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
  • 迪瑪希抗疫新歌刷屏 全球樂評人淚奔推薦
    4月15日晚,新華社出品、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演唱的全球第一支原創「抗疫」英文MV《WE ARE ONE(在一起)》全球首發。 她們認為音樂不分國界,這首歌「把人們團結到一起」。 歌詞中的暖心話—— "Share the cure, Heal the pain" (共同治癒 撫平傷痛)最能打動人心。在阿姆斯特丹的義大利音樂人FrankValchiria說,這首歌讓他想起了麥可·傑克遜的著名歌曲Heal the world(治癒世界)。他說,旋律深情悠揚,歌詞朗朗上口,讓人過耳不忘。
  • 人民論壇網評 | 從新年賀詞中汲取奮進力量
    總書記的深情寄語迅速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溫暖人心而又充滿力量。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眾志成城書寫抗疫史詩到不畏艱險抵禦洪澇災害,從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到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從民法典正式出臺到貧困縣全部摘帽……我們經歷艱難、戰勝恐懼,我們收穫成長、學會珍惜。2021年,我們還要卯足勁頭、奮勇向前,在新徵程上接續奮鬥,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 盧靖姍發文談女性友情:女人不只有嫉妒,團結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8月28日,盧靖姍在某社交平臺上髮長文談了談她對女性友情的看法,這篇文章通篇語言都十分的溫柔細膩,盧靖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講述了她從小時候男性朋友多到越來越意識到女性朋友的無可替代性和力量,這些文字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溫馨行動·抗疫心文 第99期】愛由心生 情真至遠
    原創 李林意 湖北e家庭【溫馨行動·抗疫心文】系列心理輔導文章由湖北省婦聯攜手華中師範大學、湖北省心理學會的相關專家學者聯合推出愛情這個詞,總能給人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