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字 | 2 分鐘閱讀
人,為什麼要學會沉默?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回答,是這麼說的:『在弱者面前沉默,是善良;在強者面前沉默,是尊重;在陌生的領域沉默,是敬畏;在熟悉的領域沉默,是謙虛。」
確實,適時地選擇沉默,是一種難得的修為,也是一種難得的智慧,因為話,誰都會說,但適時的沉默,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
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詩中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也同樣如此,自己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遇到問題只會指責他人。若是自己用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再多的是非也不會將你壓垮。
同樣,中國有句老話叫「站著說話不腰疼」,相信你一定遇到過這種人。他們的臉上帶著天使的面具,心裡卻住著一頭魔鬼,總是迫不及待地以上帝般的姿態介入你的生活,對你的一切指手畫腳,甚至有時候他們會粗暴地以愛的名義,去踐踏你的生活,嘲笑你的處境。
《欲望山莊》裡說:「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我們的隨便一句評論一個動作,對於被冤枉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把尖刀,扎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曾在網上有這麼一段話:「我見過滿臂紋身的人在公交上讓座,也見過人民教師進酒吧搖得比誰都社會,有些拿刀砍人的是為了生存,有些穿制服的欺強凌弱,見到過農民工蓋樓凍爛了雙手,KTV的女孩被老闆一個勁兒地灌酒,可她們的錢全都寄給了老家的爹娘。這個時代,穿得靚麗帥氣的不一定就是紳士,打扮得非常暴露的不一定就是不良女子……」
我至今都記得《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的那段話,現在讀來依舊意味深刻:「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切要記著,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具備你稟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在隨意評價別人的時候,要想想自己,如果你出身條件優渥,沒有品嘗過生活的苦。那麼恭喜你,你很幸運。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隨意討伐和評論別人的生活。
韓寒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你可以不理解,但請你閉嘴。
黃庭堅在《贈送張叔和》中寫到:「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一個人的話越多,遭遇禍患的可能性就越高。說話固然是一種表達,沉默卻也是一種表態。有時候吐沫橫飛遠比不上適時沉默。有些人有些事就像冰山一角,你只看到了水面上的十分之一,卻忽略了水面下的十分之九。
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說話是天性 沉默是修行,閉嘴是本事,閒談莫論人非,靜思常思己過。
作者:劉文杰
美國東西方大學2004級
後MBAEMBA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