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善待自己,也很難真正同情別人。
自我同情可以幫助你用更平衡的視角對待自己!
生活中,我們總是容易對自己太苛刻,感到焦慮或沮喪的時候,我們在自責自己比別人嚴厲得多,總是以為這樣的自我批評能激勵自己做得更好,變得更加追求完美。但事實卻是,非但沒有善待自己,反而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以此來抵抗懷疑、焦慮和沮喪情緒。有時更有甚者會質疑自己的能力,總是感覺一切都沒有成為自己想像的樣子,生活是那麼的失敗。
我們應該時刻學習善待自己,用友善的語氣,認可自己感受的痛苦是大家共有的人生體驗,用既不壓抑也不誇張的方式來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始終相信自己當下所做的決定就是最好的決定。
清淨
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還有工作要做,但是就是不願意立即著手去做,總是拖拖拉拉的,一會兒做個這個,一會兒又做個那個事情,就是不願意認真的去處理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這也是焦慮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下,我們試著對自己說,你很焦慮,所以你不願意去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要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循序漸進。不妨適當地停下來,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給自己一個趕時間節點,時間一到,什麼都不要想,直接動手去做就好了。
人們都有力求完美的想法,但是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這樣有時候會阻礙自己去行動,一味追求完美的人很難善待自己的。有時候的自我同情可以幫助自己用一個平衡的視角來看待自己,讓你明白不是每件事情都是力求完美的,也不是任何一位事情都是那麼的糟糕。我們應該在一次次的嘗試中逐漸把事情做好。善待自己的人會自我勸勉,每個都有盲點,所以事情都會有不足的地方,我們不必一個人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向別人學習、請教,聽取別人的意見。
回歸
我們應該秉持一顆善待自己的心情與自己對話,就像用關心朋友或孩子那種語氣與自己對話,可以聊聊家常,可以懷念過往的種種美好的故事,也可以自言自語,還可以找個知心的朋友,尋一清淨場所,煮一壺清茶,對飲幾杯,暫時放下一切手中的雜物,放空一切,也放下自己。
在社會這個大環境裡,競爭的盡頭,是看到自己。我們有時會覺得無力影響或者改變自己的狀況。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擺脫這心中的壓力,直到嘗試變成一種折磨,於是我們便自我放縱,無助感隨之而來,就變成了焦慮。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這種狀況,那麼,就請從現在開始善待自己,不要只關注自己的不足,更要肯定自己的優點,努力創造一個更好的自己,無論是在健康、工作、人際關係 ,還是在其他方面,我們都應該學習善待自己,那就是善待自己的未來。
人這一生,幸福與否,其實心態很重要。如果你怨天尤人,常做無意義的比較,只會覺得生活越過越糟。不如學會善待自己,學著跟自己比,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好,現在的生活比以往好,就已經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