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情搖籃
用最簡單的文字,給你溫暖,給你陪伴,引你成長,助你堅強。
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是容易的,似乎人生來就是受苦的。
但其實,人這一生中,所有的磨難,都是一場考驗。
正是有了並非風和日麗的日子,生活才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人生才變得更加精彩與有意義。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一樣:「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正是因為有了那些不容易,我們才會更加深刻地認識人生,人生才顯得更加珍貴。
正是因為人生的不容易,我們更應該善待自己。只有善待自己,才對得起自己,不辜負自己。
有些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活得很累,糾其原因,就是在很多事情與問題上拿得起放不下。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往前走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做出割捨。
只有能狠心下來捨棄一些東西,才會不被不必要的負擔拖累,才能輕裝前行,不活得那麼累,那麼辛苦。
「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她在《斷舍離》一書中強調了人應該學會不斷整理與丟棄不再有用的東西。
我們應該整理與丟棄的,不單單是東西,很多思想與記憶,甚至一些人,也應該學會割捨。只有這樣,人才會被不必要的人與事拖累,而更好地過好自己的餘生。
一個人對自己的善待,就是從斷舍離開始,斷掉不該有的執念,捨棄無用的東西,離開不值得的人。
斷掉不該有的執念
人,最難走出的,就是自己的執念。
所謂的執念,就是一意孤行的想法,明明走偏了路,可還固執地堅持。
執念,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當中,反覆掙扎,也無法擺脫自己的痛苦。
人,只有放下執念,才能解救自己,才能獲得自在。
比如,本是一件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偏要固執的堅持,那麼過程是痛苦的,結局也是令人失望的。
人,執著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到結果只會產生怨恨。
這種負面的情緒,會打消一個人的積極性,會影響一個人前進的動力,甚至會讓人自暴自棄。
人,要學會善待自己,要斷掉不該有的執念。
比如,無法實現的事情,就不要總是幻想,而無法自拔,學會現實一點,理智一點。
比如,不可能得到的人,該放棄的時候就要放棄,過於執著,傷的終究是自己,還人財兩空。
執念,很多時候,會玩火自焚。
餘生,不妨斷掉不該有的執念,而好好愛自己。
捨棄無用的東西
在人生的路上,並不是每件事對人生都有促進作用。
不得不說,有些事情、有些東西會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會阻礙一個人前進的道路,甚至會耽誤一個人的一生。
比如,無用的社交,不僅是浪費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而且很可能會讓一個人變得頹廢。
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哪怕自己一個人,有些孤獨,也不應該參與到無用的社交當中。
善待自己,一定要捨棄無用的東西,這些東西不僅包括無用的社交,也包括自己不良的嗜好與習慣。
不好的嗜好與習慣,會拖垮自己的身體,會毀掉一個人的健康。
對自己的善待,就是要學會「舍」,捨棄不用的社交,以及不良的嗜好與習慣。
離開不值得的人
人與人之間,既有相遇,又有離別。
並不是所有相遇之人,就一定會相伴一輩子,此生都有牽連。
哪怕是深愛的兩個人,也可能會面臨分離,此生只是彼此的過客,而不會相伴一生。
尤其是遇到不值得的人,那麼,更應該狠心離開。
離開,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會讓自己脫離苦海,不再讓自己委屈與傷心。
比如你深愛對方,可對方卻不愛你,你為對方付出了很多很多,可對方卻總是傷害你,那麼這樣的人,就是不值得的人,要懂得離開。
轉身離開的姿態,是一份決心,更是一種勇氣。
當然,這樣的離開,更是對自己的善待,是對自己最大的愛。
「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差,總會有個人在愛你。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好,也總有個人不愛你。」這是張愛玲在《半生緣》 寫道的一段話。
是啊,世界這麼大,無論你有多麼差,都會有一個人愛你如命,值得你去付出。
所以,遇到不值得的人,一定要狠心離開,不管你有多愛。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善待自己。
想要善待自己,就必須學會狠心,狠心做到斷舍離。
無法做到狠心,無法做到斷舍離,終究會被很多東西拖累,而拖住前行的步伐,而耽誤自己的一生,甚至過得又累又苦。
斷舍離,看似是一種失去,其實是更大的得到。
得到的是更通透的自己,更簡單而愜意的活法,更幸福與美滿的人生。
-end-
作者:愛讀書、愛寫作、愛思考、敢愛敢恨的北方姑娘。自由撰稿人,幫無數人走出心理困境的情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