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為什麼充滿苦難、挑戰?人不是為了來吃苦的,背後自有玄機

2021-01-11 騰訊網

不管成功的人,還是失敗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會有一種相同的體驗:人生,充滿了苦難與挑戰。

而且,越是成功的人,所遇到的苦難與挑戰,越強、越大。

我們去聽一些成功者對自己成功過程的講述,我們會發現,這些人都經歷了一般人無法承受的苦難以及挑戰。

……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苦難與挑戰的設計呢?

把在這個世界中的人生都設計得順順利利的,不是更好嗎?不是更能體現設計者的慈悲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就在甲骨文前身「黃帝密文」的造字邏輯中。

按照甲骨文前身「黃帝密文」的造字邏輯來看,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顯性世界」部分,其中,所存在的事物以及所發生的事情,都是為了幫助人認識「重疊結構世界」以及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用的。

在「顯性世界」中的人生充滿了苦難與挑戰,就是為了幫助人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

今天是心智玩家在醫院裡連續護理腦出血嗎媽的第三十八天。

在這三十八天裡,心智玩家明白了人生為什麼充滿了苦難與挑戰的設計原理。

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幫助人用於「心智系統轉換」練習。

而且是很精準的練習,就是訓練在「心智系統轉換」練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練習——體驗「感知的主體」

練習者能夠體驗到自身的「感知的主體」,是「心智系統轉換」練習中,最為基礎,也最為決定性的一步練習。

這一步練習練不好,根本無法推進後續的「心智系統轉換」練習。

在順順利利的生活狀態中,練習者很難清晰地體驗到,並把握住自己的「感知的主體」。

因為在順順利利的生活狀態中,「顯性人體的意識」會起主導作用,這樣,對「感知的主體」的體驗就會被弱化。

而在苦難與挑戰的生活狀態中,練習者卻比較容易地體驗到,並把握住自身的「感知的主體」……

爸爸媽媽同時病倒,並且媽媽罹患嚴重的腦出血,對於心智玩家小夥伴們來說,就是遇上了人生的苦難與挑戰。

心智玩家小夥伴們能夠順利地走過這38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智玩家小夥伴們能夠很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感知的主體」。

並且按照「感知的主體」所感應到的指引去做事。

媽媽的病情,在醫生看來是很嚴重的,但是到目前為止,一切進展都很順利,媽媽的病情也非常穩定。

即使用「120急救車轉院」這種非常耗時的事情,媽媽也異乎尋常地順利。

正常的等待轉院車,快的需要等四個小時,遲的要七八個小時,甚至當天都不一定能等來。

因為120急救車,並不是專門負責轉院的,而是急救優先,轉院次之,在這個基本原則下再兼顧行車路線進行調度,所以,通常等待「120急救車轉院」,需要大量時間。

醫院裡的醫生、護士、護工、病患都提醒心智玩家要提早約車,可是心智玩家的「感知的主體」感應到的指引就是,不用著急,結完帳後再約車。

結果,媽媽的轉院,異乎尋常地順利。

媽媽總共有三次轉院,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早上8:00叫的車,排在八十多號。

第一次只隔了一個小時,心智玩家小夥伴們剛剛忙完,坐下來準備等轉院車,擔架車就從電梯裡出來了。

第三次更順利,只隔了10分鐘,120的確認電話就回過來了,又過了十多分鐘,擔架車就進了媽媽病房。

……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心智玩家不但更清晰地體驗到了自身的「感知的主體」,而且對王陽明所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有了更清晰的體驗。

對於「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者來說,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體驗到自身的「感知的主體」,並且牢牢守住自身的「感知的主體」。

這樣,練習者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中,「感知的主體」自然能感應到「該怎麼去做」,之後,去做就對了,一切都會超乎想像地順利。

我們人所能感覺到的這個「顯性世界」裡面所存在的事物以及發生的事情,都是為了幫助人們用來認識「重疊結構世界」以及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用的。

所以,在遇到苦難與挑戰的時候,千萬不要恐懼、驚慌,而是明白:幫助你練習「心智系統轉換」最好的時機到了。

在這樣的練習中,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感受到自身的「感知的主體」。

強化自身「感知的主體」的感受,並且牢牢地守住,自然就能感應到做事的「指引」,這種「指引」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義理無定在」「義理」

相關焦點

  • 不要盲目吃苦,真正的吃苦是理解苦難背後蘊含的三種高級財富
    還有人說,吃得苦中看,方為人上人。事實上真正的吃苦不是讓自己盲目的吃苦,吃苦背後是對人性的深刻的洞察,吃苦更是對自我成長的精進,如果我們明白了,吃苦是成長必然要遇到的,我們或許就會來了解,要想收穫豐盛的喜悅,我們必然就要面對人生的苦難。
  • 戰勝苦難才是吃苦的意義
    說到吃苦,我覺得每個人可能都能說道說道。上學苦,上班苦,照顧家庭苦,每個人都有難處,苦處。生而為人,總有許許多多無可奈何的事。不吃苦,不奮鬥,你拿青春來幹什麼不吃苦,不奮鬥,你拿青春來幹什麼?總有人拿這句話激勵自己吃苦奮鬥,但是,到底吃什麼樣的苦,該怎麼吃苦?
  • 苦難是一筆財富:害怕吃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陣子!
    你要相信,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害怕吃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陣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夠逆襲成功的人,往往經歷了三種磨難。但是你經歷了很多年之後,你會發現,傷痕變成了人身上最硬的地方,也是積累創業經驗的地方。當你老了,回頭看看自己的傷痕,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美麗。人之所以活得很痛苦,其實是為了迎接生命的春天。
  • 人生就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行
    人生中擁有許多的挑戰,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學習上的,又或者是正在面臨困難的你,人生其實就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行,只要你堅持的走下去,你的旅途一定非常的精彩和多姿多彩。人生的旅途上其實也是一場生命之旅,是一場沒有計劃,沒有約定的旅行,在旅行時你根本不知道會在旅行中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和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在旅行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其中的美,和沿途的風景。
  • 人生的苦難是從哪開始的?
    l 苦難的人生有人說,今生是來贖前世的罪的,受苦就是修行,亞馬遜網店熱銷書《少有人走的路》作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多本書裡反覆強調人生是苦難這個觀點。人生真的是苦難嗎?我們的來生,就是為了受苦?苦難真的是一種修行?……苦難從何而來?
  • 來這叫:苦難守恆定律
    我還總結了一個苦難守恆定律: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恆定的,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你越是選擇現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來犧牲更大代價對付它。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和「命運的平衡法則」
    人生有一個神奇的命運平衡法則一個天天喝牛奶的人,無論喝的奶有多好;上帝,總以公平的方式來維持它的平衡:它不會把一切最好的都給你於是,求而不得,成了人生基的本狀態。這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你擁有的一切東西並不是為了取悅你而存在
  • 「人不吃苦,難成大器」:如果你正在吃這三種苦,你的福報就來了
    有些人天生怕吃苦,他們情願躲在自己的舒適區內消沉,也不願直面命運的挑戰、努力生活,這樣的人,往往會受更多的苦;有些人不怕吃苦,他們會將生命中的苦難當作一種福報去珍惜,這樣的人,總會挨到苦盡甘來的那一天。吃苦,並不是一件壞事,有位名人曾經說過,人的能力,是在苦難中培養出來的,而沒有吃過大苦的人,生命力往往都很脆弱,他們也很難會有出息。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正因為有慶身上承載了福貴望子成龍的夢想,所以福貴對有慶要求甚高,凡事兒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這給了有慶巨大壓力,他稚嫩的肩膀早已無法承受。 福貴後悔啊,兒子活著的時候,自己一直兇巴巴的,沒有笑臉,沒有慈愛,及至有慶走了,福貴才如夢初醒,人啊,要好好說話,對他人如此,對親人更應如此。
  • 何鴻燊7月出殯明年才下葬,背後有玄機
    凡此種種,原來背後另有玄機。01李嘉誠能夠成長為一代首富,背後肯定少不了妻子莊月明的功勞,1940年,李嘉誠跟隨家人一起到香港逃難。舅舅莊靜庵一家確實是李嘉誠的貴人。李嘉誠不僅在他們一家的幫助下,在香港可以立足,還娶了他的愛女。雖然莊靜庵剛開始並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一個是落魄少爺,一個是千金小姐。
  • 讀讀「苦難守恆定律」
    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難修行。我還總結了一個苦難守恆定律: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其實現在人最大的問題,不是我們越來越浮躁了,而是越來越不願意直面痛苦了。那麼為什麼很多明知道自己窮困,卻又不想通過吃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 晚婚成災,大齡剩男剩女堆積如山,背後暗藏什麼玄機?
    導讀:晚婚成災,大齡剩男剩女堆積如山,背後暗藏什麼玄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晚婚成災,大齡剩男剩女堆積如山,背後暗藏什麼玄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命運背後有因果,抱怨背後是苦難
    只願我們每個人的這一生,無論是低谷還是高處,都能做好自己的貴人。抱怨,是在損害自己的福報。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抱怨的習慣,殊不知抱怨的惡果很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古人云:以德報怨。
  • 命運背後有因果,抱怨背後是苦難!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抱怨的習慣,殊不知抱怨的惡果很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  古人云:以德報怨。  當你生起了抱怨的念頭,千萬要警覺,不要被這樣負損耗的情緒所控制,回心反省,以一種歡喜心淡然面對塵世煙雨,切莫因此而造下無可挽回之業。
  • 性格背後有因果,缺點背後是苦難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抱怨的習慣,殊不知抱怨的惡果很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古人云:以德報怨。當你生起了抱怨的念頭,千萬要警覺,不要被這樣負損耗的情緒所控制,回心反省,以一種歡喜心淡然面對塵世煙雨,切莫因此而造下無可挽回之業。消除抱怨心理佛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 「苦難」是人生成長的重要因素
    如果,生來富有,我還有機會,為了改變命運,力求尋找解脫「苦難」之法嗎?我想不會,可以說根本沒有機會,更甚者命中沒有因緣。「苦難」對不同人群來說,代表生存、生活、生命含義是不同的。對我來說,苦難,苦得是心,難得是身。為何,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生來是貧苦的?是原生家庭與家族原因嗎?最起碼西方文化,人家是不認可的,在我們中國文化裡,更讓人覺得可恥。
  • 人生充滿挑戰和機遇,成為有修養的人,你會體悟到生活的美!
    修養是面對心性不投之人時表現出的沉默與笑容。世界之大,眾生之多。每個人在遺傳基因的影響和後天環境的塑造下,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古人云,話不投機半句多。只是這不多的言語背後,一份微笑,讓你顯出與眾不同的豁達和從容。笑,是對不同聲音的理解,是對自我的執著,是包容,是大度。修養是什麼?修養是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頹廢。
  • 「狠人」思維:苦難是人生的催化劑
    人都愛舒服,好逸惡勞,自然界令人驚嘆的進化來自物種生存的危機,人也一樣,有許多人不到窮途末路,不會拼死一搏,去發揮自己最大的力量。一個著名的科學家說:當他遇到一個似乎不可超越的難題時,他知道,自己快有新的發現了。鷲鳥一到羽毛生成,母鳥便將它們推出巢外,讓它們作空中飛翔練習,以便日後成為猛禽中的王者、捕獵的能手。
  • 性格背後有因果,缺點背後是苦難!多少人能清心寡欲呢?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抱怨的習慣,殊不知抱怨的惡果很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古人云:以德報怨。當你生起了抱怨的念頭,千萬要警覺,不要被這樣負損耗的情緒所控制,回心反省,以一種歡喜心淡然面對塵世煙雨,切莫因此而造下無可挽回之業。
  • 人的每一次苦難都是一顆耀眼的珍珠
    在困境中自信地微笑,使達爾直奔人生的巔峰。如果我們人生的路程與苦難分不開,那麼我們就要主動地面對並接受苦難,而不是為自己尋找藉口逃避苦難。一旦我們面對苦難時不再畏懼,那麼苦難也就成為了上帝賜給我們的化了妝的福音。如果我們依舊害怕面對苦難,那麼苦難對我們來說就真的成了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