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覺得是假文藝;你認為適當用物質獎勵自己是強心劑,他認為這是完全沒必要的奢靡;你不喜攀比,只想經營好自己的生活,而他行事激進,反倒說你不思進取;你向他傾訴難過,他覺得你純矯情。
這就叫三觀不合。
一輩子太短,別委屈自己跟一個只會打擊嘲諷你的人糾纏不休。
在電視劇《父母愛情》裡,男主角江德福是一個土娃出身的青年軍官,而女主角安傑卻是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
由於從小的生活環境不同。婚後,兩人從消費觀念到衣食住行全都格格不入,可是他們又是怎麼相處的?
安傑一邊抱怨江德福害慘了她,要跟他到鳥都不拉屎的地方生活,一邊洗衣做飯挑水,努力融入江德福的世界;
江德福一邊批評安傑的大小姐作風,一邊到處搜羅安傑愛喝的咖啡,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三洗丈夫」(洗臉洗腳洗屁股)。
他們口口聲聲說要改造對方,實際上卻一步步在向對方靠攏。
老了以後,糙漢子江德福非要穿著睡衣才肯睡覺,而講究了一輩子的安傑卻變得「邋遢」起來。
這對原本不應該有交集的男女,在愛情這條路上,一直很努力地向對方走去,到了最後,甚至你變成了我,我變成了你。
其實,這個世界上哪有三觀完全一致的人呢?不過是彼此尊重,互相遷就。
可如果接受不了對方、也不願意去改變去妥協,那就趁早分開,不要湊合。
一輩子太長,要把愛情給那個懂得尊重、欣賞,願意為你改變的人。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一見鍾情於五官,卻走散在三觀。愛情一落到柴米油鹽的三餐,好像一個家的責任成為兩個人的負擔。在山盟海誓、不離不棄前,一點小矛盾就讓關係變得脆弱不堪。
其實當兩個人產生了分歧,站在各自的角度來看,他們都覺得自己沒有錯,是對方的問題。
而這恰恰就是問題所在:兩個人可能都沒錯,可就錯在把他們倆擺在了一起。
我家小區有一對夫婦,結婚20年,從來沒有停止過爭吵。
大到孩子教育、父母養老、理財手段、日常消費,小到吃米飯還是麵條,牙膏從中間擠還是後面擠等等,都能吵得面紅耳赤。
妻子買了一束鮮花裝點房間,既芬芳又溫馨,丈夫卻說:「你就知道敗家,還不如買假花,至少不會枯萎!」
丈夫說養孩子不容易,又要準備教育基金,又要買房買車娶媳婦,要多存點錢早作打算,妻子卻說:「瞎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
妻子有「潔癖」,地板磚必須能找出人影才算乾淨,丈夫進房間卻連鞋都懶得換,末了還要諷刺正在吭哧吭哧拖地的她:「真是丫鬟的命」
丈夫想辭了工作,趁著年輕自己創業,妻子卻說:「就你那榆木腦子,做生意還不得賠死」
你看,如果兩個人永遠都不在一個頻率上,也不願意接受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為了對方做出改變的話,那相處起來一定是痛苦不已。
檸檬建議年輕人在擇偶時,相比較物質條件,更要看重精神上的三觀契合。
人活一輩子,別給自己找麻煩,若是三觀不和,何必請進你的生活。
我們終其一生地尋覓,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望其讓自己完整,解救孤獨。但若在過程中沒有遇到對的人,就只會變得更加孤獨。
兩個感情觀不同的人不小心墜入了愛河,結果只會兩敗俱傷,彼此消耗。
命運安排好了每個人出場的劇本,有些人是你生命的主角,有些人只是過客。
很多人無法判斷自己和另一半究竟是三觀不合還是只是正常的摩擦,關注我回復『愛情』教你如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