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內心變強大,不覺孤獨的方式:愛讀書,愛運動,愛聽音樂

2020-08-17 愈小希

治癒你的情,撫慰你的心,關注我,為你解憂。

  • 文 | 愈小希
  • 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 圖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01

將「孤獨」當作你的朋友

我們本就一個人來到這個喧嚷的世界,又在明了這個世界的意義後,一個人向世界說「再見」,可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大多數人,想要做到孔子所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境界,過於困難;但想要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相對容易些。

我們逐漸長大,再到成熟的過程中,不就是在追尋著《論語》裡,所追求的「中庸」之道嗎?

所謂的中庸之道,簡單理解:就是萬物持衡的意義,如何去持衡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或是如何持衡自我認知與世界觀點,又或是如何與自身獨處,在眾人歡愉和獨自孤單之間找尋自我。

在生活中,想要達到這兩種情緒平衡的狀態,最佳的方式,就是我們學會與孤獨建立友誼關係。

「人不知而不,不與君子乎?」,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外界所帶來的事,都有持衡的心態,不也是件愉悅的事情嗎?

有人會提出質疑,怎麼可能有人對待是否,或所遭受的任何事,以不在乎的方式處理呢?

這並不是不在乎,而是一種從容坦然態度面對。

人不知道或不了解自己,卻不去遷怒他人,而是自我反思,有沒有先記住他人,這是擁有完整的獨立自尊人格,不受外界過多的幹擾。

所謂的自我認知,從容不迫,也是人生必要的修煉課程;同時,還是一種自我修行最高境界,採用中庸的態度,尋求世界的真理。

那人如何擁有一個完整的獨立自尊體系?最基本的,就是先學會與自身孤獨作伴。

白巖松曾講過,當一個人不能獨處時,他的內心充斥著焦慮與彷徨;也就是,學不會品味獨處時光中,那份重新認知自我的感覺。

讓你真正將孤獨作為朋友前提為前提,就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

02

讀書,能讓你與孤獨共談心聲

為什麼將讀書設為能與孤獨作伴的第一個方式呢?

因為,當你真正進行深入閱讀時,會處於一種交心的狀態,所有情感會隨之流露;這時,書會成為你最忠實的朋友;在獨處時,最豐盈的精神食糧。

當小希遭受到人生第二次重大打擊後,她利用閱讀,重拾內心最真實的自己;與書作伴,讓她交到了無數個知識淵博的學者,或富有能量的朋友。

讓她度過了暗無天日那段最艱難的低谷期;重新讓她樹立起自我認知的能力,學會不拋棄,不放棄自己,找到自身價值所在。

而,這些所謂淵博的學者和充滿能量的朋友,就是每一本她在那段時間所看的書。

這一切都來自閱讀帶給她不窮盡的力量;同時,讓她學會與內心孤獨的自己對話,去認識和了解那個小時被所有人忽略掉的自己。

面對小時候的自己,對於小希來說,這莫過是去挑戰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充滿挑戰性,內心充滿排斥。

人們總以為自己幸運地避過一些不想面對事,就以為不會再發生;但,事實是越想逃避,就越會發生,只有選擇面對,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閱讀,讓小希找到了為什麼她之前的生活總是如此糟糕的答案。

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讓她總認為自己與他人完全不同,甚至影響到了她後續生活和人際關係。

這些源自於,她與父母之間原本就存在的問題,只有處理好她與父母之間的問題,才能讓她一點點找回原本的自信與愛的能力。

自我復原,重新認識一個全新的自己。當你知道為了什麼想要變得更好,身邊任何一件因自己而變好的事,都值得欣喜。

03

運動,能讓自身與孤獨共存

運動常常讓我們體內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情緒變得舒適起來,這是生理上的變化。

而,心理上,會為自己能做到每日規定的運動量,內心成就感油然而生,自信心自然提高不少。

身心上,一定程度有了或多或少的正向反饋;這時,你的內心是強大的,孤獨感也會隨之減少。

當我們在運動時,嘗試著傾聽自己運動中每一個呼吸聲,這會讓你感受到生命存在,是如此美好。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和安全感;因為人在運動時,所有的感官,都處於打開的狀態,讓你保持專注度。

譬如:當你正在做瑜伽,大腦就會有某種聲音,提示你下個動作,要做到儘可能的標準,才處於最舒適的狀態,感受自己每一次呼吸,身心更舒暢了。

你會感受到你與孤獨彼此共存著,能夠和諧相處;因為,在你感受自己身心變化時,都覺得是一種自我超脫,證明自己原本就是一個鮮活,充滿活力的人。

不僅只是一個活著的生命體,而是帶有感知,懂得思考,身體會從自己每個動作上,有著不斷變化的人,全身充滿奇妙。

運動,讓我們身體各種感官都運作開來,感受每塊肌肉從放鬆到緊繃,再由緊繃到放鬆,整個過程結束後,你會有個更棒的身體,帶給的變化,是讓人興奮的。

整個過程,是你與孤獨建立共生共存的階段,深刻地感知你的孤獨正在感受你的每次流汗與發力,這是外界無法讓你體會到的神奇感覺。

04

聽音樂,能讓你與孤獨產生共鳴

獨處是最佳聆聽音樂的時光,最能感受作者內心所要表達的意味,歌聲裡情緒的變化,讓自身情緒和感覺神經,跟著被帶動。

音樂能夠治癒人心,這句話從沒欺騙過人。

當你用欣賞的態度,聆聽一首優美的歌曲時,你與世界,將會拉開距離,讓你暫時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甚至能與音樂產生某種共鳴。

他人歌聲裡,有著別樣的故事。當然,我們能從別人的故事裡,找尋與自己似曾相識的記憶,從而,讓自己與他人情感上產生碰撞,擦出火花。

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故事裡的某些情感卻十分類似,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聽到別人的故事中,感同身受的原因。

不要低估人類感知外界的能力。所有的感知力,讓我們感受到自身所有的情緒,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同時,能從情感創傷中,產生復原的能力。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這句歌詞第一次只覺得挺文藝的;但,重聽後,才能深切體會到,作者背後那些心酸苦楚。

不是我們不想長大,而是想保留那一絲絲的真切,最懂得自己想要什麼的,只有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歡愉。

曾有時,無論我們怎樣使出渾身解數,身邊人都不能切身體會,你的不如意,你的悲傷,你的不甘心;

他們能做的,只有傾聽你的故事,讓你傾述所有心中感傷後,默默在你身邊支持你的人,這是身邊人給予的力量。

真正能解決自身負面情緒的人,始終要回到自身,只有自己放下了,在獨處時,所出現的各種情緒化握手言和,你才能真正與孤獨的自己引起共鳴。

05

真正內心充盈的人,從不畏懼孤獨

從前,總是害怕外界人和事的小希,現在找到了真正害怕的答案,讓自己真正變強起來,找到那個原本有著完整獨立自尊人格的自己。

對於小希,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逃避太久了,自我搏鬥的能力,過於薄弱;這讓她在一段時間裡,不知如何找回,產生過迷茫和焦慮。

從不斷自我改變的過程裡,她漸漸意識到,如何才能徹底地找回,原本有著完整獨立自尊人格的自己,才真正學會與孤獨相處。

雖說,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對手,但最懂你為了什麼而去改變的人,恰恰是你的內心。

不忘初心,說得就是自己不忘本心的堅定意志。只有自己懂得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才能堅定有力一步又一步,朝著既定的目標走去。

我們常常覺得不能做到的事情,當下定決心去做的那天起,才懂得自己有能力去做到,而且比想像中的要好得多,已然找回完整的獨立自尊人格。

一個真正有著認知力和感知力的人,內心都是充盈的,且持有不畏懼孤獨的態度。

面對打擊和挫折時,人們往往比不過嬰兒時的自己,抗壓性甚至弱於小時候學走路,學說話的自己。

因為,隨著我們逐漸長大,受到外界的種種影響,讓我們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感覺沒有小時那麼自信,導致我們每回遇到棘手的事,就頻頻受挫。

沒有小時那樣,無論遇到何事,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挫折。心態變得脆弱後,這會讓一些人感受挫敗後,就會不斷出現焦慮的情緒。

當你焦慮時,解決辦法,首先要讓自己獨自靜坐十幾分鐘,感受自己身心的變化,學會與內心孤獨的自己對話,交流為什麼自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痛苦感受。

等時間到了,你再醒來,會發現你肩上的擔子輕了許多。這是一種自我冥想的方法,冥想能讓你更加體會到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自己,這也是情緒放鬆的方式之一。

所有方式方法,都是為了讓自己不再處於緊張的狀態,保持中庸的態度看待無常世界,生活將會更美好。

當你感受到無助,迷茫,甚至焦慮時,不妨放慢腳步,回到一個人的狀態,充滿電後,再起航。

希望上述方法,能讓你找到內心原本的充盈,不畏孤獨的自己。

—END—

今日話題:

你感覺,獨處時的自己有何不同?

期待你的留言哦!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極致,是享受孤獨
    孤獨不是寂寞,不是異類;孤獨的歌,不是寂寞者的歌,不是懦弱者的曲,孤獨是內心強大到極致的人的讚歌。有些人,總是害怕孤獨,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總覺得一個人闖蕩便是可憐,便是落魄。於是,他們拼命地想融入別人的圈子,融入別人的生活,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孤獨可憐。可是,最終得到的也不是自己追求的夢想,還是感到孤獨,還是感到融入的困難,還是沒有擺脫內心的寂寞。
  • 如何強大自己的內心,做一個成功的人?白巖松說出了答案
    你要問我什麼才能算得上是內心強大的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老漁夫,他連著84天都沒有打到魚,但始終都沒有放棄的年頭,在第85天的時候,仍然航海前進。打到魚是他的目的,但打魚的過程,卻是他的使命。老漁夫一生都和大海同行,無論天氣多麼惡劣,他都按時出海。他充滿了孤獨,所以他總會和自己對話,和路過的鳥兒說話。
  • 你要相信: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因為無聊,因為要擺脫孤獨,我開始讀書、運動、努力工作掙錢還有寫作,漸漸我發現,比起之前,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孤獨就像一面鏡子,讓我認真看清自己的面容。原來,我真正想要的不是有人在身邊,而是發自內心的自信與強大,還有別人搶不走的能力。
  • 白巖松:如何讓內心變得強大?只有一個方法
    歷盡種種磨難,苦苦熬了19年才回到自己的家鄉,蘇武擁有多麼強大的內心啊!老人是孤獨的,他沒有朋友,沒有人和他說話,老人每天都會問候落到他船上的鳥兒,問候鳥兒是否受傷了,它是從哪裡來。一個人要想內心變得強大就要豐富他們的內心,給自己的心找朋友
  • 《心經》:不在意,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開始
    喜歡讀書,各種書。從數學幾何,到美術攝影;從西方文化到傳統國學;從《毛澤東選集》到今天談論的《心經》;開卷有益,樂在其中。有人譏諷我讀書多是貪心,我呵呵一笑,讀書純粹是個人興趣愛好,我有時間,有錢買書,愛怎麼讀,就怎麼讀,你管得著嗎?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都會有人站出來,對你指手畫腳。這就是人性的無聊和幹擾。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表現
    在《反脆弱:內心強大者的高情商法則》這本書裡,作者埃米·莫林就總結了內心強大之人的一些獨特之處。它會點燃一個人內心深處更多的負面情緒,讓人總是被脆弱、敏感、憤怒等消極的能量環繞。那些內心強大的人,會意識到世界的複雜性,一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掌控所有的事情。實際上,你真正可以控制的事情,少之又少。
  • 一個女人內心變強大,越過越好的方法:冷
    而對外物熱情過了頭,其實也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我們需要對生命保有熱情,但記住一個女人內心變強大,越過越好的方法其實是:冷。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社交目的就是為了抱團取暖為了有所依靠,消除心中的孤獨感,而內心強大的女人,她們根本不必要依賴外物來提升自我。人是群居動物,獨處的時候固然會覺得孤獨,但是比起孤獨,違背自身的意願,去拼命維繫一些毫無意義的社交更可悲。
  • 內心強大的人,一定習慣了孤獨!
    但似乎忘了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獨處的時光也很長。其實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最需要處理的關係就是,如何與自己相處。一個不會與自己相處的人,也一定不會與他人相處。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無窮的欲望以及不同的矛盾體。充斥著各種此起彼伏糾纏不休的小情緒,在這些沒完沒了的念頭中,我們就像波濤上搖曳的孤舟,時而被衝這裡,時而被甩到那裡,片刻不得安寧。
  • 《感受愛》讀書筆記
    感受愛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是:愛是一個動詞,你需要去愛別人,同時需要用心專注去感受別人給予你的關心和愛。以下是讀書筆記正文:1、真正強大的愛的信號是通過表情、肢體動作等來傳遞的;思考:濃鬱的愛,不需多言,眼裡都是全部。真希望我能早點恢復這個能力!2、我們從不缺少愛,缺的是感受愛的能力。思考:我缺少愛嗎?
  • 怕男人不愛?怕被他拋棄?女人想要內心強大,需要找到3個方法
    因為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是不會畏懼這些的。改變內心觀念一個人只有在內心承認自己的強大,她才有真正強大的可能。如果連自己的內心都不相信自己強大,那又怎麼能真正地表現出來呢。當女人害怕不被愛,被拋棄時,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不被愛,被拋棄了,我的後果是什麼?」無論是哪種答案,都會歸向一點:我不能和這個男人繼續相愛了。這個後果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 一個人內心開始變強大的4個徵兆,你做到了幾個?
    ,是支撐一個人行走,引領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只有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才能在面臨危機以及磨難的時候,讓自己走上正確的路。  一個人想要成熟,想要強大,光是年齡的增加一定是不夠的,要的是內心的平靜和面對危機情況的冷靜。而一個人,內心開始強大的時候,一般會有這些徵兆。
  • 當一個人習慣了獨處,往往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這樣純粹的獨處,讓很多人寂寞、孤獨到可怕,也從側面印證了,大家內心的弱小。雖然在武力或者是體力上而言,他們不及旁人,但是內心的強大,往往會讓他們無懼任何強敵,即使遇到失敗,也從不退卻。這份內心的強大,自然不是過度的自信,而是在長時間的獨處中練就的。相對於其他肉體上的傷害,精神的傷害會更加讓人崩潰,所以在漫漫無際的孤獨和寂寞中,內心如果不夠強大很容易被其吞噬進去,變成弱小的人。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5種表現
    它會點燃一個人內心深處更多的負面情緒,讓人總是被脆弱、敏感、憤怒等消極的能量環繞。它會讓人一直沉浸在「為什麼事情是這樣的」狀態中,無法接受現實,無法行動起來,去思考「事情怎樣才能變得更好」這些更重要的事情。
  • 自信的力量成就強大的內心
    擁有強大內心我對於強大內心的定義:當你完全和自己保持聯結並處於和平的狀態時,任何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不會影響到你,沒有負面的東西能觸碰到你。有兩種現實認知可以幫助你實現這樣的狀態,它們不僅讓你和真正的自己保持緊密的聯結,並給予你強大的力量感,去學會調整你的心靈和情緒狀態。
  • 女人真正的強大,是學會愛自己
    其實我認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只有女性強大了,中國才能真正強大」,也許是他的口誤,但這句話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強大在當今社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工作、賺錢,對於女人而言,強大似乎不是什麼褒義詞,甚至有人把它和「強勢」混為一談。02.但其實我們所說的強大,是精神上的強大。
  • 接受孤獨,才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他若無法享受孤獨,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孤獨帶來的自由。下班後不去應酬,擔心自己不合群。朋友約了出門,明明很累,卻害怕一次的爽約就喪失友誼。一直幻想詩和遠方,卻在一次次的猶豫中未能成行。
  • 女人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你的內心變強大了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是吃過大苦的人。人生總是一帆風順,往往心靈是脆弱的,就像溫室裡的小苗,風一吹就倒了,陽光一曬就蔫了,雨一打就碎了。只有那些風裡來雨裡去的人,才越來越強大,可以見到風雨之後的彩虹。女人有以下這幾種行為,說明你的內心變強大了。表面是「悄無聲息」,內心卻藏著「一片海」。
  • 心理學:一個人越來越好,內心越來越強大,有這四種跡象。
    今天就來講講一個人「越來越好,內心越來越強大」的四個跡象。一個人變好的跡象就是更加的愛學習,珍惜時間的每分每秒,不像昔日那樣揮霍時間,覺得自己正年輕。有部分人出了社會就認為從學校出來不需要讀書學習了,只知道找了份穩定的工作,有錢賺,少操心的工作就停止了學習。其實這樣會讓你止步不前,即使出了社會照樣要有學習的習慣,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
  • 人生成長的路上布滿了偽裝,是否來自內心的孤獨成長使人內心強大
    大人們在田野裡幹活,晚上母親給我講述故事,時隔變遷,當我也已成為家長時,輪到我也給我孩子講述,有一種叫長輩對晚輩愛的別樣情愫發自內心的緩緩道來。童話,是孩子們開啟心智的主要媒介。孩子們通過童話中展現的奇妙情節發散思維、認識世界,並能從中學習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內心強大比什麼都重要!要想讓自己變得內心強大,請記住十個方法
    人活著,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內心強大,就沒有什麼能打敗你,所以,人們也才說,內心強大比什麼都重要!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呢?具體而言,一個人,想讓內心變強大,不需要做太多,記住以下這十個方法,就夠了。一、不忘初心,不要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