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厲害的人,越會利用「投射效應」

2020-10-12 在職免考MBA諮詢老師

原來,這就是「投射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種「投射效應」:


指人常常出現一種錯覺,習慣以自己內心的所想、所見為標準,以此來分析和判斷他人,並以為對方也是這樣。


成語「疑鄰盜斧」,說的也是這麼一回事。


因為懷疑鄰居偷了自己的斧頭,所以鄰居的一舉一動都像小偷,但是最後卻發現,斧頭根本沒丟,也是典型的投射。


簡單來說,自我投射就是把自己的個性、好惡、欲望、想法,情緒這些心理特點,像投影儀一樣,不自覺的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有同樣的感受和認知。


一個斤斤計較的人,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小氣;

一個心胸寬廣的人,覺得大家都很大方;

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覺得每個人都藏著無數暗箭;

一個急脾氣的人,覺得人人都是火藥桶……


這種現象,很可怕。


俗話說,眼界決定境界。


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以自我為中心,眼界越是狹窄。


可能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在別人的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也就沒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其實,了解一個人,並不容易。


因為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甚至隱藏很深的一面。


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難以搬動。很多時候我們口口相傳的那個人,可能並不是真實的他。


你眼中節省每一筆開銷的吝嗇鬼,也許是因為他把所有的存款都寄回了家;

你所以為的一臉冷漠說話刻薄的人,在危急時刻卻正義感爆棚特別有人情味。


不輕易去定義和評價他人,體現了一個人的覺悟和素養。



越是厲害的人,越會利用「投射效應」


很多時候我們的感受和看法,很可能與事實偏離,但因為投射效應,我們被蒙在了鼓裡。


但我們仍然能夠有意識地減少它對人際交往產生的消極影響,轉換思路,為我們所用。


利用投射效應,更好地認識他人


錢鍾書曾說過「自傳其實是他傳,他傳往往卻是自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現實生活中,通過一個人對別人的評價,我們可以更準確地了解他。


生而為人,我們是有共性的,所以投射效應在有些時候可能是正確的;但是,共性之外還有著更為豐富的個性,如果投射效應過於嚴重,就會誤解重重。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們一方面應該客觀、公正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克服投射效應;另一方面,投射效應也可以化作我們識人的利器,通過某人對別人的評價,我們可以更準確地了解他。


不以自己喜好來強迫要求他人


既然明白了以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去評判別人,其實是一種心理投射,那就要努力避免這種傾向。


而避免這種傾向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邊界感。不論是親子關係,還是戀愛關係,我們都只能在關係中提建議,但是最終卻要尊重對方的邊界,給他選擇的自主權。


不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來評判和要求他人,建立邊界意識,人生會少很多煩惱。


能了解並接納別人的不同


有人說:"任何看似荒謬的事情背後,都有它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覺得它荒謬,那很可能是你不理解它。"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標體系,這是我們評價事物的度量衡。我們的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必然導致我們的坐標體系也不同。


如果我們固執地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價對方,那麼導致的必然結果溝通不暢、社交失敗。所以,進入對方的坐標體系是抵達理解的唯一途徑。

相關焦點

  • 投射效應:人心各不同,不要以已度人
    也許你會一笑而過,但蘇小妹的話確實是有道理的。你可能要問蘇小妹的話為何有道理。從心理學角度,她正好指出了人喜歡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投射效應。俗語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結,講的就是小人總喜歡用自己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投射效應|我為什麼這麼討厭他
    這個故事就體現出了心理學上的一個效應——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我們有將自身的特點歸因到別人身上的傾向。在對別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中,會以為他們也具有跟自己相似的特點,把自己的情感、特點都強加在別人身上。       心理學家羅斯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詢問來參加實驗的八十名大學生,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
  • 投射效應 |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看一個人不爽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意志和特性強加於他人身上的認知傾向就是投射效應。03「投射效應」,反應了最普通的人性如果我們深究「投射效應」形成的原因,會發現這種現象其實揭示了一種普遍的人性:人是靠推己及人來反向自我保護的動物
  • 心理學:男女交往,不要被「投射效應」控制,容易造成分手的隱患
    男人和女人在交往的時候,不要被「投射效應」所控制,這會造成二人之間分手的隱患。「投射效應」指的是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個體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通常會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徵,所以就會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由此形成一種認知障礙。在一對親密關係中,更容易發生「投射效應」,心理學家認為,男人和女人在交往的時候,大腦裡會分泌多種幸福激素,這會促使他們把對方更加完美化,認為他或者他就是與自己最匹配的。
  • (投射效應)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心理學效應,叫做投射效應。所謂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這個投射效應,其實貫穿了人們相識相知相戀,這所有的環節。很多女孩子不經常會說嗎?哎,我這個想法他都不知道,真是太氣人了。很多男人都會跟女人說,哎,你不懂我,我們倆不合適。似乎不管男人和女人,都期待對方有一個透視鏡,能夠看到自己內心的變化。
  • 投射效應——當對方與自己相像時,不妨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
    ,從而就會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都投射到他人的身上的認知傾向,比如:一些沉迷看小說的人,就是一種把自己投射進小說裡,還有就是,你有沒有無緣無故討厭一個人,沒有任何理由,就是討厭他,也就是一種投射,也許,你在對方的身上看見了你自己的影子,還就是把對方投射成你記憶中討厭的那個人。
  • 墨菲定律——投射效應:人心各不同,不要以己度人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地以我們自己的想法來猜測別人的內心想法。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潛意識影響,喜歡把自己的觀點投射到他人身上。因此,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人心各不相同,不要以己度人。投射效應有時候會把我們的缺點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比如說有的人自己經常說謊話,那麼他很難去相信別人,一個人如果做事拖延,那麼他也會認為別人也是一樣。不過投射效應還有另外一種重要的表現方式——感情投射。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人總是習慣從自我的角度去審視問題看待他人,這是很多人的通病。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些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反而越是厲害,我們往往低估了獨處的力量。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那些性格越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的原因,因為當大部分的人隨波逐流成為普通人的時候,她們已經特立獨行的走了很遠。
  • 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效應
    38、投射效應2009-07-30 23:06 如果總是把自己的心理特徵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那麼我們不僅無法真正了解別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徵歸屬到別人身上,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別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從而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他人。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很多人存在一種思維,就是對"不合群"過份的排斥和貶低,人是群居動物,也正因為很多人習慣了合群的生活,對於那些不合群的人就視作特殊。其實合群與否都是我們人對自己一生的選擇,本質上沒有對錯與否,但是這一個選擇卻可以決定我們的一生。
  • 越是厲害的人,越會發脾氣
    ;你的一再退讓,也只會讓他人更加放肆。真正厲害的人一個厲害的人,越發現,自己的退讓,只會讓現狀越來越糟糕。一味的忍讓,也只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大多數人會嘲笑小部分人,這是社會和世界一個不變的法則,而大多數人中的大部分人其實並沒有自我的主見和觀念,有自我的思維、思想、判斷和選擇,在自我的世界,所有的行為不受外界幹擾,遵從自我本心,一旦融入集體,就會產生所謂的"群體效應"左右自我的思想。
  • 關於「婚外感情」,男人絕對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投射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關於「婚外的感情」,男人絕對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指的是將自己的特點歸因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傾向。心理學認為,在我們的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會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徵,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把自己的感情意識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意識通常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潛意識,一部分是無意識。
  • 情侶之間,男人這4個方面越厲害,女人就越是不捨得離開你
    今天就來說說情侶之間,男人的這4個方面,越是厲害的話,那麼就會對女人的吸引力越是大,同時女人也就不捨得離開你了。1、生活能力厲害在當今社會,一個人的生存能力越強,他就更加能夠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情侶之間,男人的生活能力厲害,女人就越是不捨得離開你。
  • 戀愛中,你越愛一個人,越容易引發「穿針效應」,還是要學會放手
    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在戀愛當中,你越愛一個人,就越容易失去對方。這樣的一種感覺,讓你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為什麼我那麼愛他?那麼在乎他?可他卻還是離我那麼遠,讓我無法觸及,更讓我覺得自己深深地被這段感情傷害。其實戀愛中的男女這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那是因為他們陷入到了所謂的心理學中的「穿針效應」裡。
  • 追女生要了解,什麼是「投射效應」,這樣才不會自以為是
    在追女生的過程中,有的男生覺得自己很優秀,就認為女生一定會喜歡自己。看到喜歡的女生,就和女生不停地的說「我喜歡你」,女生都表示明確拒絕了,男生還認為是女生在害羞。像這種男生一輩子都找不到女朋友。其實這就是受了「投射效應」的影響。
  • 頭等艙效應:那些突然變厲害的人,都在悄悄對自己下狠手
    空姐最清楚的是,往往越坐頭等艙的人,越珍惜時間——他們要麼在看書或是工作,要麼閉目養神思考問題。反而絕大多數坐在經濟艙的人,要麼看電影睡覺,要麼以無聊的對話和聊天消磨時間。有沒有覺得很奇怪?明明在普通人眼中的成功者,可以在頭等艙內輕鬆享受休閒的時光,可他們卻不肯放鬆,利用各種碎片時間不斷積累和加強自身修為。反而是那些還在前行當中的人,明明應該更努力珍惜時間,反而卻做了很多無用的事情。
  • 心理學:男女之間,真正能夠開花結果的,往往都明白「投射效應」
    然而在愛情這條路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走到最後。有些人明明相愛,但是卻分開了,這裡面摻雜著太多的情非得已,有些人愛著愛著就不愛了,在這個過程中也包含著太多的傷害。李銀河教授,在一檔節目中談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愛情關係,她認為:「愛情關係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在進入一段愛情的時候,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 厚黑學越是厲害的人,說話越低調
    厚黑學越是潑辣的人,說話越低沉越是潑辣的人,說話越是有一種「心計」,那便是……低沉!厚黑學以為,不只做人要低沉,說話也要低沉,越是潑辣的人,說話越低沉!這位被罵的同學想了一晚上,卻越想越憤怒,再也忍不下去了,他從校外買了一把錘子,在一天深夜,趁那位出口傷人的同學熟睡之際,用錘子將其打死,自己也被判處了死刑。兩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宣告結束了。是什麼害了他們呢?便是盛氣凌人的言辭,當然也還有不成熟的性格。這教訓不是很沉痛嗎?
  • 將意識投射於當下,將意識投射於內心,你就能活在當下守住內心!
    意識在哪裡,你的關注點就在哪裡,你的成就就在哪裡,如果你的意識是飄向過去的,那麼你就是活在過去的,活在頭腦編織的故事裡面,如果你的意識是飄向未來的,你就是活在未來的,活在頭腦製造的恐慌裡面,所以當你將意識投射於當下的時候,你就是活在當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