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4年外孫,女兒的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疼閨女也別去幫她帶娃

2020-09-20 影媽媽育兒經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李奶奶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本以為退休之後的生活是輕鬆自在,沒想到一退休先是幫兒子看孫子,好不容易等到孫子上小學。

這不,外孫女又來了。自己的女兒小琳今年生下了一個女兒,小琳的婆婆身體不好沒有辦法來照顧孩子,於是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李奶奶的身上。

李奶奶在女兒家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做飯、打掃衛生,包攬一系列家務。有時候親家來看孩子時李奶奶心裡總是會感到不快,因為和容光煥發的親家相比,自己就像是一個免費保姆,不過為了女兒這也是值得的。

這幾天天氣多變,孩子身體弱一下子就感冒了,但經過李奶奶的精心照料已經好了不少。而李奶奶卻因為照顧外孫太過勞累,也病倒了。

本以為到了周末自己可以休息一下,沒想到女兒卻叫自己去給外孫衝藥。李奶奶迷糊間沒有注意水的溫度,餵藥的時候燙到了孩子。喝到熱水的孩子一下就哭了起來,李奶奶的女兒聽到孩子的哭聲後,一下就衝了過來,得知原因後一把就被李奶奶推開開,並質問道:你幹什麼?連藥都不會衝嗎?孩子燙傷了怎麼辦?

李奶奶聽到女兒的話心一下子就涼了,帶了4年外孫,女兒輕飄飄的的一句話輕易地就讓老人寒了心。李奶奶想起這些年任勞任怨,沒想到自己吃力不討好,當下收拾了行李離開了女兒家。

小琳的行為毫無疑問是不對的,但是現在有很多女性生完孩子都是希望自己媽媽來幫忙帶,相反的媽媽卻不怎麼願意去幫女兒帶孩子,生怕自己會落得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心裡會想著再疼閨女也別去幫她帶娃

外婆帶外孫,為什麼很容易吃力不討好?

原因一:女兒跟自己媽媽更熟悉

自己媽媽畢竟是跟自己相處比較久的,一些習慣和脾性她都會比婆婆了解。但是年紀小發脾氣媽媽還會包容,生兒育女之後再發脾氣難免會傷了老人的心。外婆幫忙看外孫是出於心疼女兒,對女兒好要懂得感恩。

越對女兒好,有些人就會覺得母親是免費保姆。母親對她的付出是不會感覺有恩的,反而當她稍有不如意就會拿自己的母親出氣,跟別人不敢,因為再沒有其他人可以慣著她。

原因二:生活太近產生摩擦

人和人之間還是要保持一個適合的距離,生活得太近難免會產生摩擦,比如教育方法和觀念的不同。女兒年紀還小的時候怎麼吵鬧做父母的都不會介意,但是長大後已經生孩子了,外婆不計回報來幫忙帶孩子,還是不注意的話,就很容易發生矛盾。

那麼,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解決呢?

1、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

作為子女要明白老人帶娃不是他們的義務,他們只是出於一顆疼愛子女的心來幫忙帶娃而已,不然他們也可以安享晚年、遊山玩水。因此,如果生活中碰到一些和老人觀點不和的小事,能忍則忍,如果涉及到孩子安全和教育的,最好還是坐下來多溝通,只要說的合理老人一般都會聽取意見的。

2、理解和尊重老人,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老人看孩子的方式多多少少都會和現在的方法有所出入,對於不同的地方多溝通就好了,千萬不要過多指責。作為子女也應該多關心體諒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恩和理解。偶爾還可以買一些禮品送給老人,雖然他們嘴上會說不要,但是心裡還是會開心的,這說明自己的辛苦是被看在眼裡的。

因此,家庭成員之間還是要相互理解,觀點不同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交流看法。而且,家庭關係和睦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一種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幫子女帶娃
    因為帶孩子所存在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導致很多老年人都很心寒而不喜歡再繼續帶孩子了。劉阿姨今年已經快60歲了,但還是沒有休息的時間,因為劉阿姨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照顧自己的外孫子上。這4年來,劉阿姨可以說是兢兢業業,把女婿的家當做是自己的家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人老了本應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除了工作還要孩子父母,所以,很多雖然年老退休但仍然身強力壯的父母就會幫孩子帶帶孩子,減輕些壓力,自己也好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老人幫忙帶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 帶2年外孫,卻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痛哭:早知如此就不幫她帶娃
    當代的年輕人普遍都有著不小的壓力,在結婚生子之後這個壓力更是會成倍增長,一部分女性為了分攤家裡的壓力,會選擇將子女交由家中的父母幫忙帶著,這樣自己就有精力外出工作,孩子的外公外婆也很欣喜晚年還能幫上女兒的忙,能夠讓女兒輕鬆一些,所以這種情況在如今社會上還是較為常見的。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有什麼不同?過來人坦言選錯了
    所以,她任勞任怨幫兒子帶大兩個孩子,但在她幫兒子帶二胎時,女兒的婆婆突然得了重病,不能再帶孩子。我姨看到女兒一個人帶娃太辛苦,就跟兒子兒媳商量,讓孩子姥姥來幫忙帶一段,她去幫幫女兒。但兒媳一聽,強烈反對,說:「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你帶外孫就別指望我們養老。」結果,她沒去幫成女兒,還天天被兒媳說偏心。兒子兒媳不僅不給她生活費,還在買房之後一家四口搬走,剩下我姨一個人在老家。
  • 「帶了3年外孫,今日徹底寒心」為什麼外婆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導語:很多人喜歡媽媽幫忙帶孩子,有什麼心裡話可以告訴媽媽,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可以直接說。對於女人而言,有親媽帶娃,心裡自然開心,對於老人而言,有時候還不如幫兒媳婦帶孩子,女兒講話太直,心裡多少有點難受。
  • 帶了3年外孫,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坦言:再閒也不會給女兒帶娃
    讓姥姥帶孩子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網上最近出現了這樣一條新聞,這新聞的內容讓很多人寒心:王奶奶家住農村,遠在大城市的的女兒,讓她過去幫助自己帶孩子,王奶奶非常高興,任勞任怨的幫助女兒帶孩子
  • 52歲外婆的心裡話:帶了3年外孫,今日徹底寒心,吃力還不討好
    導語:很多人喜歡媽媽幫忙帶孩子,有什麼心裡話可以告訴媽媽,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可以直接說。對於女人而言,有親媽帶娃,心裡自然開心,對於老人而言,有時候還不如幫兒媳婦帶孩子,女兒講話太直,心裡多少有點難受。
  • 帶了3年外孫,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直言:再閒也不給孩子帶娃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忙於工作,即便是生了孩子,也不會安心的在家照顧孩子,反而將照顧孩子的任務交到了老人的身上。劉大媽的女兒在生完孩子之後,因為要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照顧孩子,看著女兒每天忙完工作要回家,忙著照顧孩子,非常的心疼,所以劉大媽也決定到女兒的家裡幫助女兒照顧孩子,讓女兒更安心的工作。
  • 「幫兒子和幫女兒帶娃,心情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真是這樣嗎?
    文\好孕姐總聽身邊的一些老人說,人老了跟小孩子一樣,早晚也有自己的任務。只不過,小孩子的任務是上學,而老人的任務就是幫子女帶娃。而當帶娃成為一種「任務」時,就難免讓人心生抱怨。鄰居喬阿姨,退休這幾年什麼事都沒幹,就光顧著給兒子和女兒帶娃了。
  • 帶外孫13年,女婿外孫眼裡,我不過是親戚:媳婦生的才是自家人
    ,然而生活所迫,女人不得不走入職場,很多家庭還不得不依靠老人帶孫輩。按傳統沒有歧義,奶奶帶孫子。然而隨著現在孩子的減少以及相當一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的出現,帶孫的祖輩中有一批外婆大軍。帶外孫的原因無怪乎幾種:1:獨生女,責無旁貸。2:女兒的婆婆沒法帶,心疼女兒。3:女兒內心拒絕婆婆帶孫怕生矛盾,讓親媽帶。
  • 退休老人心酸,帶外孫卻換來女兒的一巴掌:我不會再來女兒家
    網上有個問題:老人有必要給女兒帶外孫嗎?事實上,這個問題真的有些不好回答。女兒也是自家孩子,當他們有困難時,作為母親就會於心不忍。帶的話,覺得女兒都有婆婆,外婆插什麼手?不帶的話,又說不過去。「孩子沒人帶,你過來幫我帶吧。」
  • 婆婆:反正你在家帶娃,順便幫我帶外孫吧?兒媳:婆婆,每月1萬
    在婆婆看來,才懷孕三個多月就辭職,完全就是在偷懶,因此她也不願意伺候這個好吃懶做的兒媳婦。於是幾天之後,婆婆便藉口要去女兒家帶外孫,便從兒子兒媳家搬到自己女兒家了。畢竟她的母親身體也不好,就算來了,也不能幫上嬌嬌什麼忙。好不容易熬到生完孩子,嬌嬌在家抱著粉嫩的女兒,期待著婆婆能來照顧她坐月子,可是等了好幾天婆婆都沒有露面。就連嬌嬌的老公也坐不住了,打電話讓母親過來,得到的回答卻是:「小外孫太粘人了,我過不去,你們兩口子還能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嗎?」看樣子在婆婆心裡,女兒和外孫要比嬌嬌這個兒媳重要多了。
  • 「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女兒帶娃」老人說的話讓人心酸又扎心
    疑惑:小姨不是給表妹帶娃去了嗎?怎麼突然有空來我家住了?後來,才聽我小姨說,她給女兒帶了半年娃,就待不下去了,說什麼也要回來。而且,小姨還頗為傷感地說道:「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女兒帶娃。」聽一個60多歲的老人說這樣的話,真是讓人心酸又扎心。不過,仔細聽她說完原因,我也就理解了。
  • 幫子女帶娃和不帶娃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現在社會,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結婚生了孩子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帶,大多都是交給老人。據我所知,對於一部分老人來說,他們為了替子女減輕負擔,樂意幫子女帶孩子,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可還有一部分老人,不喜歡跟子女住在一起,喜歡和老伴享受晚年時光,拒絕幫子女帶娃。那麼,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和不幫忙帶娃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呢?我採訪了3位過來人,聽一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有何不同?差別很大,選錯晚年多「遭罪」
    今年上半年,孫子和外孫女相繼出生,張先生和妻子都感覺這是一件雙喜臨門的事,但是孫子和外孫出生後,兩位老人反而發愁起應該給誰帶孫子。一:幫兒子帶娃的老人多是思想傳統的老人現實生活中兒女雙全的父母選擇幫兒子帶娃,多是因為老人思想觀念比較傳統,還抱有養兒防老的心理。抱有這樣心理的老人,晚年生活自然也不好過,因為現在的孩子成家立業後,能顧得住自己的小家的人很少,又如何給老人養老?老人指望兒子養老,日子過得好不好,主要是看兒媳人品好不好。
  • 放棄退休生活,選擇幫女兒帶娃,孩子的話讓人傷透了心
    ,又不耽誤帶孩子,劉媽媽也只能因疼割愛放棄旅遊生活,留下來幫自己唯一的女兒。帶孩子,還真的挺辛苦的,劉媽媽才帶一年就明顯瘦了不少。最讓她生氣的是,自己不但得帶孩子還要打掃衛生,做飯,伺候女兒和女婿。尤其是親家父母一來,光鮮體面,孩子又跟他們挺好的時候,劉媽媽說不出的心裡不爽。哎,可有苦哪裡說去喲,還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女兒。
  • 姥姥給退休老人忠告:「最好別幫女兒帶娃」,三個原因很「扎心」
    而心疼女兒和外孫的姥姥,在自己閒暇之餘,就會幫自己的女兒照顧孩子。原本這樣的母女組合會一定程度上減少矛盾的出現,但是很多姥姥在幫女兒費心費力的帶孩子之後,卻十分的後悔: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肯定不會幫助女兒帶娃,因為這根本就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 婆婆不幫我帶娃,卻去幫小姑子帶娃,我該不該記這個愁?
    孩子如今幼兒園,做奶奶的一天都沒有帶過,對此,我也怨過,但後來也想通了,那是人家的自由,憑什麼非得給我帶呢,人家老了想輕鬆輕鬆不行嗎。雖然我在家帶了幾年孩子,可是真的不喜歡每天淹沒在「婆媳大戰中」 每當閨蜜給我訴苦,因為做飯洗碗這樣的事跟婆婆勾心鬥角。我還特瞧不上,從心底裡不想聽。我告訴閨蜜,你是年輕人,不要跟她計較,多幹一點又不會死人。
  • 老兩口退休後的心酸:外孫要帶又嫌,老人霸氣回應再也不去女兒家
    知乎上有個問題:外孫需要老人帶嗎?這個問題引起很多人的爭議,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沒必要。既然女兒都嫁過去了,那父母憑什麼帶外孫呢?孩子不是還有爺爺奶奶嗎?還需要外婆來帶,想想也是覺得無語。但也有少部分人因家庭情況,就不得不帶外孫,倒也是能看似和睦相處,可實際上內在的矛盾卻是存在不少,甚至打死不相往來都有。
  • 親媽幫帶3年外孫,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再閒都不會給女兒帶孩子
    於是很多寶媽就將孩子的姥姥接到了家裡來,讓孩子的姥姥來幫自己照顧孩子。01親媽幫帶3年外孫,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再閒都不會給女兒帶孩子小麗作為一名新時代受過高等教育的寶媽,一直崇尚優生優育。然而由於工作繁忙,自己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