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多老年人越來越重視生活的質量,所以每個老年人在老的時候都想找一個自己可靠的老伴這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有些老年人自己的老伴去世後,都想找一個老伴再婚,老年人想再婚的目的無非是找個老伴在生活當中兩個人說說話都想聊一聊年輕的事,生活上互相能照顧著這也就是現代老年人最大的願望了。
周大爺56歲時自己的妻子就有了外遇,拋棄了自己和孩子跟人跑了日後妻子再也沒有回來,也沒有回來看望過孩子、也再沒有回來見過丈夫的面,那個時間兒子才15歲後來那時周大爺怕如果他再婚後,怕兒子受後媽的氣、周大爺為了心疼兒子就一直沒有再婚,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兒子長大後周大爺幫兒子娶妻成家,兒子成家後周大爺也和兒子他們分開過了。
周大爺也就重新開始了自己的日子,周大爺感覺到每天自己過非常孤獨和無助,也就感覺到自己過得生活沒什麼意思,跟兒子分開過後,也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周大爺的年齡58歲這年他生了一場大病後住進了醫院,兒子和兒媳工作都非常忙,所以在醫院家裡沒有人陪周大爺,兒媳和兒子就給周大爺請了一個護工,護工今年才53歲的護工年輕時老公去世了,護工獨自養大了自己的女兒、女兒也遠嫁到外地去了。
所以周大爺在住院一月裡也就慢慢和護工有了日久生情,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獨自帶大的孩子,所以周大爺和護工有了共同的語言周大爺在住院的一個月當中,心情格外的高興,就這樣在護工陪同下高高興興的出了醫院,周大爺出院後他就給兒子跟兒媳提出回家後繼續要聘用護工一段時間,兒子和兒媳聽了以後非常高興、就這樣時間過得非常快周大爺和兒子兒媳提出要和護工再婚,兒子和兒媳早覺察到,自己的父親和護工有了感情。
護工也把她自己的事情告訴自己女兒,女兒聽到自己的媽媽說這件事情後也沒什麼意見,所以女兒從外地回來後、雙方的子女和兩個老人都坐在一起開了一個家庭會議,經過雙方的子女商量好後,就這樣周大爺和護工結了婚,自達結婚後周大爺就和護工住在一起,兩個老人雙方都有退休工資,護工當時除了工作,就是待在家裡成天沒什麼意思,才出去做了護工這份工作,
兩位老人經濟上不成問題,周大爺和護工商量如果他們二老雙方一方如果生病的話,或者去世等……都有自己的子女去負擔其中一方如果走了的話,那麼另一方就跟著子女去過、這一點說明了,如果周大爺先去世的話那麼繼母就要從周大爺的家裡搬走,去和自己的女兒過,就這樣雙方打成了協議後都沒意見,最後兩個老人家領了結婚證就結了婚,婚後兩個老人夫妻相愛,互相過得非常幸福,因為護工的女兒是遠嫁的,平日也就根本沒時間來看母親,護工的女兒一家三口,只能在春節看望一下自己的媽媽,周大爺的兒子和兒媳,跟周大爺住的都太別近所以經常來看看,
兒媳有一天沒有時間看自己孩子也就會把孩子放到周大爺這裡,繼母也就和周大爺一起照看孩子,老兩口總是盡心盡力的從來沒有半句怨言。
十二年後周大爺去世了,之前按照雙方的約定繼母應該搬走,可是繼母原來的房子也早已破敗不堪,護工的女兒住的那破敗不堪的房子,所以繼母實在不方便去頭靠自己的女兒,因此繼母就繼續住在周大爺的房子裡,周大爺去世三年後,周大爺的兒子就想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套商品房,但自己手裡錢又不夠,他就從心裡想讓繼母搬出去想買掉父親這套房子,再用賣房子的這筆款再給兒子買一套樓房。
妻子知道自己丈夫的想法後妻子說不能這樣做,妻子「說」不管怎麼樣繼母也是咱們的母親啊!妻子給丈夫說我們有緣才能成為母子,我的意見是繼續讓繼母住吧!就這樣老公聽了妻子的話丈夫就再也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後來妻子跟丈夫想了其他的辦法給兒子買了一套樓房,沒過多久繼母和她的女兒知道這件事情後都很感動,在繼母和女兒心中她們早已把兒子一家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所以人都會有老的那麼一天相信每個人都去善待老人吧!生活當中如果沒有錢財的話,的確沒辦法去生活,但是錢財終究還是身外之物每個人活著的時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沒有必要把錢看的太重了,在現實生活當中能夠有緣成為一家人這才的確是一種福氣呀!
如果我們善待別人別人才會也同樣善待自己,每個人的心都是互相的,同樣我們今天善待老人,那麼我們的孩子也就看在眼裡在這無形當中,你一身作則的教育孩子,孩子將來長大後,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善待你,我們做子女的善待老人是天經地義的,可是老人應該疼愛自己的子女,都要做到上慈下孝如果周大爺和再婚的老伴,如果都對繼子家不好,繼母如果挑破周大爺和繼子的關係,那麼周大爺走後恐怕不管怎麼樣繼子都會把繼母趕走的,繼母對繼子也很好繼子家才會善待繼母,繼母看到了繼子家的大度繼母和她的女兒都很領情,所以你給了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懂的感恩與你,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