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課堂評:終身未婚的拾荒媽媽,撫養30多棄兒,如今都不聯繫她

2020-08-28 宏大課堂

宏大課堂發現母親的偉大,古往今來有太多的讚歌,若不是親生的媽媽呢?

這是條生命,不撿他們,就可能會餓死。

這句話出自「拾荒媽媽」張菲,她燃燒自己的一份力量,給那些被遺棄的嬰兒活著的希望,就像照亮他們前進的指路燈。

唐代詩人韓愈曾經在詩歌《誰氏子》中寫道:「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袖衫啼不止。」他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滿頭白髮的母親拉斷衣袖也留不住孩子的圖景。在現實社會中,也不乏這樣的「誰氏子」。

宏大課堂相信從嗷嗷待哺的幼兒,到成家立業,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支持,雖說社會的走向不可避免地指向家庭的分化,但這並不是人情淡漠的藉口。

張菲是一個特殊的母親,她在自己青春年華的26歲時,就決定收養被人遺棄的嬰兒,並用自己單薄的肩膀,依靠拾荒把30多名棄兒撫養成人。

時間轉眼過去了近40年,張菲媽媽燃燒自己的力量,給那些被人遺棄的嬰兒,或者因為殘疾被人遺棄的嬰兒,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這過去的日子,張菲媽媽並沒有固定的工作,她就靠微薄的低保收入和拾荒撫養這些被人遺棄的嬰兒。

這樣的日子一定很難,可張菲媽媽毅然決然地堅持初衷,愣是把28名孩子拉扯長大。

正是張菲媽媽用她辛辛苦苦拾荒給幼小的孩子帶來希望,即使生活很辛苦,經濟上再困難,她都沒有停止過收養棄嬰。

她給這些棄嬰一個家,一個溫暖的港灣,小小的瘦弱的肩膀上,撐起的是那麼多棄嬰的未來。

而張菲媽媽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更多的是來自自己的經歷,所謂感同身受也不過如此吧!

有些人為了養個男孩,會拋棄剛出生的女嬰;有些人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會拋棄自閉症或有其他疾病的孩子……

但人性千種,也總有人默默無聞地奉獻,願意為被遺棄的孩子提供幫助,給予他們生存的希望。

世上有一種人,自己身世悲慘,卻還懂得去幫助別人;她視自己的不幸而不見,卻見他人的不幸而悲天憫人。

宏大課堂發現張菲媽媽從小也是一個棄嬰,但她是幸運的,因為她被一個好心的媽媽收養,原本一切可以很美好,不幸的是在她8歲那年,養母就去世了,之後她便一直流浪。

23歲那年,她在流浪途中看見了棄嬰的屍體,心中很不是滋味,便做出了收養這些被遺棄的孩子,並將他們撫養長大的決定。

這些被拋棄的孩子,大多都患有先天性疾病。

多年前用自己的善舉感動千萬人的「拾荒媽媽」張菲媽媽再次出現廣州了。這些年,她依然沒有停止過收養棄嬰。

自從她的事情被報導了以後,很多好心人都給予捐款捐物,就是讓她收養的棄嬰,得到更好的治療。

宏大課堂觀察發現這些年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有不少的身患重病的棄嬰,都得到了治病治療。而張菲媽媽,自己本身就有牙齒脫落的病。但她覺得那些嬰兒比她更需要治療,所以她最終把自己的病一拖再拖。

這次她再出現在廣州,她的牙齒已經屯不得了,所幸知道她事情的醫院,答應免費為她治療。

這些捐款和幫助對於她而言,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因為還有9名棄嬰和她一起生活。一個10口人的家,開銷不可謂不大。再加上現在拾荒也越來越難做了,但面對一切,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如今再次曝光於人前,拾荒媽媽張菲憑著自己的事跡出現在藝術博覽會上,被評為「最平凡而最有力量的感動人物」。

這次的曝光,讓更多人看到了拾荒媽媽的偉大,於是很多好心人,紛紛捐款,幫她解決孩子們的醫療費和學費。

張菲媽媽感動了千萬人,用自己的善舉感動了國人。

按常理來說,張菲就可以說是這群孩子的母親,這種再造之恩甚至比生養之恩更大。

但是,在她把多名棄嬰被撫養成人之後,卻多半不聯繫她!

可她說,有的孩子長大後就再未聯繫她了,還有的看到她收到捐款的新聞,就打電話說沒錢了,來要錢,實在令人唏噓。

」之前有個孩子叫小敏(化名),突然出現在家門口,我看她腳受傷,連路都走不穩,就帶她去看病,可好了後她就悄悄走了,最後一次聯繫還是兩年前,她家小孩生病找我借錢。「

當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不懂感激,比如小青(化名),她是這些孩子中學習成績最好的,一直沒忘記張菲的養育之恩,逢年過年都會寄來幾千塊補貼家用,還時常買點小禮物。

儘管為這些孩子付出了大半輩子,卻要面對不聯繫的現實,但張菲心裡還是比較看得開的。她說,」我也不求孩子們大富大貴,畢竟都是普通人,只要他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儘管拾荒媽媽心態樂觀,但對我們許多父母來說,卻非常有教育意義。

宏大課堂想說,養育孩子幾十年,卻養成了「白眼狼」,這是教育的一種失敗。對孩子本身來說,缺乏感恩之心的人生,也是貧瘠的。

因此,生活中父母除了給提供孩子物質條件外,還要注意「感恩」教育。

父母可以不對孩子索求,可必要的感恩教育還是要做好,人活一輩子,懂得感恩才能被人尊重。

相關焦點

  • 「拾荒媽媽」終身未嫁,撫養30多名棄兒,孩子長大後卻不聯繫她
    辛苦養大30多名棄兒,孩子們卻不懂得感激:因為遇到過這樣的善意,也深知母愛對於棄兒們來說的重要性,張菲收養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照顧,張菲最終選擇了終生不嫁並且靠拾荒和一些低保收入去撫養孩子們長大成人。
  • 「拾荒媽媽」再次感動網友,撫養的30多名棄兒,長大後卻忘記了她
    張菲,她是30多個孩子的養母。她終身未嫁,最後獨自拉扯大了30多名棄兒。因為張菲自己就是孤兒出身,是養母的出現給了她最初的溫暖,雖然這份溫暖只在她八歲那年就結束了,但她依然銘記於心。但在街上看到年幼的被拋棄的孩子時,她內心仍然被觸動了。這些孩子們沒有家,於是張菲決定自己給他們一個家。她沒有正式的工作,為了撫養幾十名棄兒,她整天撿垃圾,以四處拾荒為生。後來她的感人事跡被媒體報導後,很多人都大力為她和孩子們捐錢捐物,親切稱呼她「拾荒媽媽」。
  • 拾荒媽媽張菲,收養30多名棄兒,後來回報她的屈指可數
    曾在網上爆紅的&34;張菲收養多名棄兒,其中有些棄兒進入社會後與她斷絕聯繫,從此不與她來往。對於這些棄兒的做法讓人感到寒心。但她卻選擇一條艱澀而又曲折的人生道路,從此堅持扶養棄兒一直未婚未育。可張菲已開始收養人生中第一名棄兒,為養活棄兒,張菲仍繼續拾荒來獲取經濟來源。本已不寬裕的生活因棄兒的到來更加捉襟見肘。可張菲仍不放棄,她陸續收養多名棄兒並扶養成人。據統計,張菲從1980年開始收養第一名棄兒到如今已收養30多名棄兒。這些棄兒中有很多人存在各種身體缺陷。這無疑給張菲增添很沉重的負擔。
  • 「拾荒媽媽」張菲再現廣州,撫養的多位棄嬰,長大後卻再未聯繫她
    這位石化媽媽張菲再現廣州撫養的多名棄兒,長大之後卻從不聯繫他,究竟是為什麼呢?這位女士名字叫做張菲,他在26歲的時候就決定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收養別人將他們撫養成人,而這些棄嬰一般都是張菲從路邊橋底下,甚至是垃圾桶之中找到的孩子,這些孩子普遍都患有先天性疾病,而張菲燃燒著自己撫養著這些孩子。到現如今已經擁有了40個年頭,他撫養了很多孩子,都已經從嬰兒慢慢的長成了成年人。
  • 張菲靠拾荒撫養30多名棄嬰,終身未嫁,如今過半「兒女」成白眼狼
    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女子,不同的是,別的媽媽頂多撫養一個孩子,兩個孩子,她卻以一己之力撫養了30多個嬰兒。為了撫養這些孩子長大,她決定終身不嫁,一人到老,母性的力量如此偉大。01張菲從小命苦,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她經歷了無數悲慘,剛出生沒多久,親生父母不要她了,荒涼的土製街道上,一個包裹好的襁褓被丟棄到了角落。不幸中的萬幸,幼小的她撐過了飢餓和寒冷,一位吳姓女士把她抱回了家,當起了她的養母。
  • 撿來的「兒女」過半成白眼狼,拾荒媽媽一生未嫁,到老卻這般下場
    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女子,不同的是,別的媽媽頂多撫養一個孩子,兩個孩子,她卻以一己之力撫養了30多個嬰兒。02張菲26歲那年,張菲仍舊在拾荒討生活,有一次傍晚,她在一個垃圾箱旁邊看見一個大紙盒子,本想按照慣例拆掉紙盒子疊起來收好,可她一拽發現不對勁兒,紙箱子比平時都沉,好像還有若隱若現的嬰兒啼哭,她心想不對,趕緊扒開裡面的泡沫和塑膠袋,只見裡面儼然躺著一個嬰兒。
  • 宏大課堂評:30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她的這些話讓所有人感同身受
    宏大課堂想問大家有沒有看到一段央視的《心理採訪》的節目:節目中,33歲的女青年範成金,大學畢業。作為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她既沒有進入社會,參加工作,也沒有和其他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組建家庭。當問她為什麼不工作。
  • 宏大課堂評:不想結婚,但花50萬買精生子的她,用錢打敗現實
    宏大課堂觀察,歷史上有很多知名女強人,她們智慧和美貌並存,堅強而又獨立。但她們背後所承受的壓力非常巨大。縱觀這些女強人,不乏事業有成者,可事業與家庭兩者都兼顧的是少之又少。隨著時代的變遷,女性思想也潛移默化在發生改變。以往&34;的頑固舊思想早已讓人不屑一顧,尤其是成功女性對婚姻的理解也有新標準。
  • 拾荒媽媽一輩子沒嫁,收養30多個棄嬰,一半孩子長大後還要錢?
    沒有媽媽的孩子就像一根草。世界上大部分的女性都有著天生的母性,都有著一顆慈母之心,很多的女孩子都希望自己長大之後能夠做一個合格的母親。今天我們來講的這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拾荒媽媽,她一輩子都沒有嫁。收養了三十多個棄嬰,一半孩子長大後還要錢。
  • 網易雲熱評:高二,她問他:「老師,我可以愛你嗎?」他笑著說……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他笑著說……跳出這首歌的時候我正在開車,外面下著暴雨,從初中談到大學七年卻最後因為現實無奈分手的初戀女友剛剛告訴我家裡給她介紹了一個人,她覺得很不錯。透過車窗看著這個陌生而斑駁的城市,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回過神來的時候,卻發現已經不知不覺哭的一塌糊塗。--網易雲音樂熱評:《匆匆那年》有浪費就有拾荒。這些年光他媽浪費了,根本無荒可拾。
  • 她以撿破爛為生,收養30多名棄嬰,他們長大後的舉動令人心寒
    這位「拾荒媽媽」叫張菲,她從小就是一名孤兒,出生之後就被親生父母拋棄了,後來被一位江蘇的好心養母收養,一直跟隨養母生活在江蘇,然而好景不長,本以為自己會安穩度過童年的張菲卻再次遇到了人生的波折。,因為養母姓吳,所以張菲給這位棄嬰起名叫「吳敏」,從此她開始一邊打工,一邊撫養吳敏,為了生計,她不得不帶著幼小的吳敏到處奔波謀生。
  • ...大師,她的仕女圖100年無人超越,終身未婚,卻畫出最美愛情故事~
    真正的繪畫大師,她的仕女圖100年無人超越,終身未婚,卻畫出最美愛情故事~ 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創作組組長 她繪製的連環畫《西廂記》 榮獲第一屆全國連環畫創作「繪畫一等獎」 而她卻選擇終身未婚 用一生的時間投入到工筆畫的事業當中
  • 媽媽不要拋棄我:生而不養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為這事韓大媽來殘聯找小劉,無奈說出了韓雪是她撿來的事實,因怕韓雪得知後心理有陰影一直瞞著沒說,如今實在是迫不得已,小劉只是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對這事她做不了主,但她表示會給領導匯報,盡最大的努力幫助解決韓雪的戶口。
  • 十六年前,因家庭變故而不得不拾荒為生,女孩李思盈現狀如何
    而李思盈就屬於後一種人,儘管她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孩,在最艱難的時候,她也能拉下自己的臉面去拾荒;儘管成長的過程中有些波折和挫折,可她從未把自己與無助的弱者聯繫在一起。而15歲那年,一切都變了,原本做糧油和木材生意一直都順風順水的父親,不知是腦子搭錯了哪根弦,竟做了別的投資,結果投資慘敗,房子、車子和存款都沒了,父親經不起打擊,突發心梗倒下便離世了。而她的媽媽身體本來就不太好,一連串的打擊之下,也發生腦梗病倒了。對於15歲的李思盈和同歲的哥哥來說,天一下子全塌了。
  • 何必難為"未婚媽媽"
    新規明確,未婚生育且不能提供對方有效證明的、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其生育子女的,都要按以上徵收標準的2倍,繳納社會撫養費。這對社會上俗稱的「未婚媽媽」、「小三」來說,生育後都將面臨繳納社會撫養費的問題。一時間,重罰「未婚媽媽」在網上掀起了爭論的熱潮。
  • 拾荒老人撿到自己30年前的清華錄取書,看到邊角一行小字,淚目
    (本故事純屬虛構) 拾荒老人撿到自己30年前的清華錄取書,看到邊角一行小字,淚目 30年前的清華錄取通知書,他看到邊角上有行小字,瞬間淚目了。原來30年前拾荒老人是個高材生,還考上了名校,他高興的把錄取通知書拿去給父親看,父親非常的高興,但是他的母親卻沒什麼反應,王大志早就已經習慣了母親的冷酷無情,從小到大,母親對自己不是打就是罵,只有父親最疼他。
  • 啟示錄:宏大而宏大
    我不收徒弟,這樣的話我反覆說過幾次了,原因有二,一在於我,人至察則無徒,我一生都在觀察揣摩,洞察力早已不是你能想像到的層次,大部分人我都會嫌你笨,而我脾氣並不是很好,所以在一起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所以我從來都是獨來獨往。
  • 拾荒孤兒流浪記:媽媽坐牢爸爸跑路!4歲男孩與外婆「浪跡天涯」
    含含的父母並沒有去世,媽媽因為犯事被抓進了監獄,而爸爸則跑路失去了消息,自那之後,含含便和姐姐一起,跟著七旬的外婆生活了起來。含含的外婆陳阿婆(化名)已經72歲了,帶著孫女以及小外孫,靠著撿垃圾以及養老金生活。提及外孫含含時,陳阿婆表示心痛,她深知自己的年齡大了,照顧不了含含幾年,但是自己的女兒卻關在監獄裡,被判了15年。
  • 婆婆出去拾荒,兒媳總讓婆婆帶上飯盒,兒子悄悄查看飯盒後哭了
    婆婆出去拾荒,兒媳總讓婆婆帶上飯盒,兒子悄悄查看飯盒後哭了婆婆為了減輕生活開支,分擔兒子壓力,每天出門拾荒,兒媳總讓婆婆帶上飯盒,兒子不解,悄悄查看母親飯盒後哭紅了眼,這事我還是從頭說起吧。小翠和小剛結婚有三年了,如今小翠懷孕了,辭職在即養胎,這個時候養家的壓力全部落在了小剛身上,而這個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 女孩天生麗質被村民趕走,被人救回家撫養,30年後全村人都感謝她
    女孩天生麗質被村民趕走,被人救回家撫養,30年後全村人都感謝她幾十年前,有一個小女孩的媽媽,因為生她難產死了。他的爸爸非常傷心,給這個小女孩取名李念慈,這個小女孩長得非常漂亮。家裡其他人也非常喜愛她。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她八歲時父親也去世了,而且那年發生自然宅害,顆粒無收,甚至一些民房被摧毀。迷信的村民認為是這個漂亮的女孩兒招致的,剋死父母,現在又來傷害村民。 她被她的伯父伯母收養,迫於壓力她的伯父沒有辦法。因此在一個漆黑的夜裡,他的伯父把她帶到了山溝裡,她害怕的馬上哭喊,也沒有一個人來幫助他,很快就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