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剩女為什麼越來越多?35歲的單身女子說出了實情

2021-01-12 騰訊網

看到這個題目,不知你是不是會感到疑惑:「大齡剩女越來越多」這個趨勢或觀點,是怎麼來得來的?

通常,別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但如能反向思考,那麼,窺見事件全貌會更容易。2019年,人民日報就曾刊發過 《為什麼身邊的「大齡剩女」這麼多,「剩男」卻沒幾個?》的專題文章,專門探討這一社會現象。

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呢?部分網友對此的分析總結是:

1. 自己高不成低不就;

2. 條件優越顏值低;

3. 身體心理有缺陷;

4. 獨身主義;

以上四點細看,更像是外圍揣摩,雖有普遍性卻未戳中現象實質。

拒絕走進愛情、婚姻、家庭的大齡剩女們,本質上擁有更大的個人選擇權,更高的個體生活自由度。

關於這個問題,人民日報專題文章分析中,就曾以大數據統計為基礎專門剖析過:

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女性,結婚意願與時間比,越是大幅度落後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女性。簡單說就是,北上廣深一線大城市的職業女性,結婚年齡偏高時間普遍偏晚;二、三、四線城市職業女性結婚年齡與時間,相比之下就較為提前(但也大大超出了人們常規認為的25、6歲)。

所以,如果細緻拆解分析就不難發現,所謂「大齡剩女」現象,其實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域,而非全國大同。此外,另一個領域也容易出現大齡剩女,這就是高學歷女性群體,也就是我們平時聽聞的「高知出剩女」。

並且此言真正不虛,這是因為:

1. 在寬容、廣博、平等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優秀女性接受過高學歷精英教育;無論是思想上,還是人格上,都比過去更為獨立成熟。

2. 這些女性進入社會後,其高收入快速幫助她們實現了個人財務自由;而多維度工作經歷以及開闊的眼界,又使得這些女性變得更為勇敢、豁達,更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質量負責。

這種高質量的生命體悟與感觸,也間接影響並延緩了她們進入婚姻的時間。

3. 新高知女性不拘泥於傳統生活,一般女性那種大學畢業一兩年後就成家生孩子養孩子的活法,一早就淡出了職業女性生活場景中,她們奔波於職場升級打怪過程中,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都交付給了高強度快速運轉的工作。

4. 高知女性的父母及家庭,更看重婚姻質量。因此儘管她們的父母也逼婚,卻也關注並看重孩子的婚姻質量,不願意輕易將就。

然而在婚戀市場上,同期同等優秀的男士,要麼早就結婚;要麼沒有出現偶遇不上,漸漸地一部分高知女性就被「剩下」了。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社會上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一方面體現出女性自主決定權得到了提升,她們不再為了結婚而結婚;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因為個人原因,比如左挑右選而被剩下。

無論哪一種原因,都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常態,公眾不必過度解讀,甚至當成恐慌性事件來理解。

況且,現實一點來說,現代社會生活成本如此之高,如果愛情遲遲不來,有什麼理由非得在某個不盡人意的時間點,逼迫自己進入愛情或婚姻,去過那種捉襟見肘又毫無情趣的日子呢?

古話講,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對於女性來說,無論是一般容貌學識,還是高學歷精英,愛情與婚姻都是人生必然要經歷的重要環節。但是,現代女性越來越自主自覺了,她們希望由自己來決定什麼時候開始深度體驗人生、什麼時候由一個人體驗世界,到進化至一家三口的狀態。

這種發自生命的自覺自醒,正是高質量人生的良好開局,而不是什麼社會問題,更不必牽扯物質、金錢、地位等外掛因素。

女性自主決定何時邁入婚姻,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表現。

畢竟這一步跨入之後,人生將大為不同——時間與精力要給孩子,分給丈夫,並從此承擔起與傳統女性一樣應盡的責任,並活得像大地一般寬廣而豐裕,才對得起生命的下半程。

所以,雖然網絡媒體上,時不時會對「剩女」冷嘲熱諷,但事實上這一問題並未嚴重到可以成為話題。總體來說,「剩女」在總人口比例中佔是比較少的;另一方面,即使是研究生群體,也僅有不足3%的女性,在40歲後還未婚。

此外,拿我國現階段剩女現象,同步對照美國與此相關的歷史經驗來看,高學歷女性低婚率其實只是一個暫時現象。

因為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美國,本科及以上學歷女性的結婚比,在1940-1950年之間一度處於歷史最低點,但在此之後,就逐漸開始恢復並保持穩定。

相反,其他學歷群體的結婚比在1960年後,則開始持續下降。而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女性的結婚比例,都顯著高於其他群體。

一位35歲的單身女性更是直言:「所有東西我都能給自己了,那我為什麼一定要男人不可?」

時代在變,傳統的戀愛、婚姻關係,也會因時代變遷而發生改變。因此,大齡剩女剛剛出現時段似乎很醒目很扎眼,但長遠而言,不過是社會歷史發展長河裡的小小浪花而已,不值得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相關焦點

  • 大齡剩女為何越來越多?一個35歲單身女子說了實情,好現實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大齡剩女越來越多,是她們想單身嗎?那也不見得,有一個35歲單身女子就面臨這種狀況,她說出了自己的實情。以前的人們講究先成家再立業,但現在不同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他們希望自己先立業再成家。
  • 大齡剩女為何越來越多?35歲單身女子說了實情,好現實
    而是擁有了追求自己夢想的勇氣,在社會上有著體面的工作,而且也能夠為了這份工作付出很多努力,現在社會上的女強人也非常的多,因此很多女性都開始晚婚晚育,年底已經不能成為她們結婚的標準了,所以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大齡剩女。當然當女性逐漸變成大齡剩女的時候,也會開始著急,因為總歸是要結婚的,可是當到了那樣的年紀以後,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或者說再找人已經變成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 為何大齡剩女越來越多?一位37歲單身女生說出實情,無法反駁
    鄰居潘大媽的女兒小甜今年已經37歲了,用潘大媽的話說她從女兒30歲開始就各種督促她抓緊戀愛成家,可小甜就和沒事人一樣,總是說不著急,遇到對的人自然就結婚了。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轉眼現在潘大媽的女兒已經37歲了,潘大媽也不再管了,而她女兒似乎也是做好了單身一輩子的準備。
  • 為什麼大城市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而農村的大齡剩女卻越來越少
    文/廣東打工者01為什麼大城市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而農村的大齡剩女卻越來越少?現在社會出現一種「怪象」,大城市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而農村的大齡剩女卻越來越少,這是非常不好的。有人說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怪象」並不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相反,這種結果對社會不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 那些「眼光」很高的大齡剩女,都嫁給了誰?3位過來人說出了實情
    當初為了不將就愛情的女人,在結婚的年紀不肯隨便找一個人,到最後硬生生的把自己拖成了大齡剩女。還有那種眼光很高,要求很高的女人,挑來挑去都沒能遇到合適的,可是時間不會善待任何一個人,最後也也成為大齡剩女。最後一種一心撲在事業上的女人,等事業有成的時候,才想起結婚的事情,可是年齡卻大了。
  • 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一個30歲單身女人吐露心聲,好現實
    為什麼現在的女孩子都不想找對象,不想嫁人結婚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請一個比較典型的單身剩女,聽聽她怎麼說?王小姐,今年30歲是某國內知名公司的業務總監,事業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人也是精緻漂亮,而且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按理說這樣的女性要就應該名花有主了,可是已經30歲的王小姐至今單身,她老自嘲,老了老了沒人要了。
  • 北京大齡剩女80萬:從男性角度,談談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
    曾見過多篇報導,說北京的大齡剩女的數量已經突破了80萬人了,這個數據著實讓我驚了一下。雖然知道大齡剩女的確多,但是沒想到這麼多。一種現象的出現,肯定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今天從男性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為此,我特意問了十幾個在北京工作的男性朋友。特挑出3個代表性的來分析一下。
  • 現在大齡剩女為何逐漸增多?一個35歲單身女子說出實話,過於現實
    很多人都把一些沒有結婚的女孩子,有了明顯的劃分,27到20歲的為剩女,30到35以上的為大齡剩女。,自己也看不上,所以理由給她們挑選的男人已經不多了。就算是遇到了一個剛離完婚的,總是覺得自己有些虧了,總是挑來挑去的,於是就把自己「剩」在家裡了,前段時間一位粉絲給我留言說到:「難道大齡剩女就不配愛情嗎?」聽完她說的心裡話,過於現實。
  • 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心理學家認為有三個變化,值得反思
    記得在我20多歲的時候,身邊有些朋友們畢業了就結婚了,一個月內我至少會收到兩個請柬。隨著年齡的增大,聽到朋友結婚的消息越來越少了,那些單身的朋友從一開始的相親熱,到最後也杳無音訊了。打電話詢問她們的婚姻狀態時,答案都是「單身」。一些女性朋友過了那個年紀乾脆不想找也不想嫁人了。
  • 為什麼不願意結婚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這三個女人說了實話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男人都認為,大齡剩女沒結婚,都是因為她們嫁不出去,沒有男人要了。可事實上,大部分的大齡剩女沒有結婚,不是因為她們嫁不出去,而是因為她們自己選擇了不結婚,一直保持著大齡剩女的現狀。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不願意結婚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
  • 35歲剩女:「為什麼我想嫁人卻沒人娶了?」3個男人回答很現實
    婷婷今年35歲,一直處於單身狀態,沒有結婚。她的家庭條件非常好,長得也中上等,但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其實,她從來都沒想過要單身,而是在年輕時對追她的男生太挑,結果挑來挑去,最後把自己挑剩下了。代先生說,那些大齡單身女性沒結婚,一定是自身有問題,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是心理有問題。
  • 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從心理學角度剖析,有3個因素值得反思
    「大齡剩女」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在北京、杭州這樣的一線城市裡,大齡剩女的人數更多。記得在我20多歲的時候,身邊有些朋友們畢業了就結婚了,一個月內我至少會收到兩個請柬。那麼為什麼如今越來越多的大齡剩女的存在呢?心理學家認為有三個因素。一、獨立意識的增強那些過了適婚年齡,仍然沒有結婚的女性,更多來自於發達地區,我們發現,越是發達的地方,大齡剩女越多。
  • 為什麼說「大齡剩女」沒有人敢娶?男人說出真實原因
    為什麼說「大齡剩女」沒有人敢娶?男人說出真實原因。男人為何不敢娶大齡剩女呢?在現在社會當中有一個群體被大家叫做大年,迎聖女。在現在男多女少的社會當中,為什麼還會有大齡剩女的存在,有可能是在。學習!男人為何不敢娶大齡剩女?聽聽這些男人的肺腑之言。王先生30歲,他說有一種不平等的感覺,有時候不是說不找大齡剩女這樣的一個群體,而是他們之所以保持單身,也有他們本身的問題,我一直都未婚,也曾經找過一個挺合適的女性,33歲,我。本身學的是。碩士的。
  • 大齡剩女為什麼那麼多?
    為什麼現在大齡剩女那麼多呢?那是為什麼呢?來扒一扒,大齡剩女為啥那麼多,她們都是怎樣被剩下的。  首先大齡剩女的愛情格言是不將就,寧缺毋濫,我在等我的白馬王子。所以就這樣不將就,就會出現眼光太高,高不成低不就,不是女的看不上別人,就是別人看不上她,就那樣一年一年過去了,就這樣單身了,沒辦法女孩子歲數一大,就沒有二十多歲那時候水靈了,人也看著更老氣,皮膚也變得粗糙,不那麼光滑細膩了,所以就是臉上抹再多粉,還是可以看出來了,確實有點黃臉婆了,所以女孩子還是不要等了,看到哪個不錯的,就嫁了吧,就這樣等,也就等個城市二婚的。
  • 過來人總結: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生成了「大齡剩女」?答案全在這
    剩女一詞,並不是貶義,而是指女孩子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戀愛黃金期,沒有及時結婚,最後演變成為了獨身生活的單身女子。在生活中,剩女們越來越多,因為這些女孩子年齡都普遍增大,於是,人們便將這類沒有成婚的單身女人群體,統稱為「大齡剩女」。事實上,大齡剩女並不比別的女孩子過得差,相反,有很多剩女的生活相對較好,不僅有工作有事業,也有自己的房子和存款。
  • 為什麼說男人不要找30多歲的大齡剩女?
    到三十歲還沒有結婚,也當然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收入也比較穩定了,也可能有房有車了。而要達到多數三十歲還沒結婚的女性心目中的優質男的標準,往往在35到4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男性,如果還單身,無婚史,而且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好,也不需要找一個女的來給自己分擔家庭負擔,那麼他們面臨的問題是:我什麼都有了,什麼都不缺,我為什麼不找一個二十歲出頭、年輕貌美膚白腿長的小姑娘,而要找一個三十歲了還天天賣萌裝嫩實際上一肚子小心思、小算盤的老姑娘呢?
  • 35歲大齡剩女坦言:我只是隨口提了一下彩禮,他就被我嚇跑了
    歲了,本來我是沒打算要結婚的,我打算一直單身,但是我發現單身的壓力實在是很大,一個女人如果一直不結婚,到了30多歲別人的孩子都已經好幾個了,而自己卻一直沒有對象,那麼不管我過什麼樣的日子,大家都會覺得我過得非常慘,非常孤獨,大家會覺得我是一個怪咖。
  • 為什麼大齡剩女越來越多了?其實,這是成熟的選擇
    視頻很詼諧,卻也在搞笑之餘表明了如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一個現狀,從前是男生比女生多,如今卻反了過來。按理說,在這樣一個「僧多粥少」的環境下,女生的脫單問題簡直是易如反掌,然而生活中的現象卻是越來越多了的人在讓「大齡剩女」這隻大軍逐漸變得龐大起來。
  • 為什麼我35歲還嫁不出去?深圳一個大齡剩女的內心獨白
    我朋友小娜自述:大家好,我叫小娜(其實可以叫老娜了),今年35歲,本科學歷,未婚。我是廣東潮洲人,8歲時隨父母移居深圳,目前在深圳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收入還算穩定。沒錯,我就是大家嘴裡經常所說的大齡剩女。聽說深圳是全國剩女第二多的城市,第一多是北京。沒想到我也給深圳拖後腿了,真有點慚愧了。
  • 35歲大齡剩女:單身35年至今未婚,我現在還好找對象嗎?
    但是對於單身35年至今未婚的女性朋友來說,該去審視一下自身的問題了,這已經不是想不想找對象或者怎麼去「嫁得好」的問題。比如,我們「嫁得好」的標準是不是不切實際?那麼,單身35年至今未婚的女人,現在還好找對象嗎?可以找到合適的對象,但是有難度。具體原因有三:原因一:自身價值的功利,擇偶標準很難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