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親密發生過後,我們需要這樣做

2020-08-22 浮雲異客

莎士比亞說: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走一條平坦的道路的。

在兩性關係中,男人的感受與女人的感受是完全截然不同。

在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發生親密關係之後,這並不意味著他必須愛你,而一個女人是不同的。

如果她不愛你,她永遠不會和你在一起發生親密接觸的關係。

因此,就男女感情而言,如果彼此存在親密無間的關係,大部分會是女性付出較多。

在激情過後,女性也會比男性變得更加敏感與感性。

她們會產生強烈的情感依賴,這種情感依賴其實是一種心理現象,是在潛意識裡將自己歸屬於男性最重要地位的心理。

前兩天與一位朋友進行傾談:

朋友說女朋友最近變得很敏感,每天連環奪命call追問行蹤。

還經常因為一點瑣碎事情就爭吵,還經常脫口而出的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她不是這樣的啊,但發生親密關係過後,好像一下子就變得無理取鬧。

感覺一開始甜蜜愉快的戀愛,變成了現在的坐立不安。

朋友問:「親密關係後,好像我們的感情變得特別脆弱和緊張」。

我挺能理解男生的。

每個女生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解人意、曖心體貼的。

可一旦付託對方之後,就會容易變得敏感多疑,一點小事就會誤以為對方不愛自己了。

就會想要開始讓對方多做點什麼來證明愛依舊在。

開始的時候,男生為你做一頓飯,你會覺得甜蜜;後來他再做一頓飯,你只會覺得稀鬆平常。

你們去遊樂園,他不敢陪你坐過山車,開始會覺得可愛,後來只會認為膽小。

他會扶你過馬路、給你夾菜、記住你不吃芹菜,你會覺得細心;

後來不小心忘記了一次,你會覺得他變得不愛你了。

這些畫面我們都似曾相識,開始總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感覺妙不可言、恩愛纏綿。

但後來對愛的期待和期望值越來越高,就會導致我們經常誤以為對方不愛自己了。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可能不是不愛了,只是我們自己已經習慣對方的愛了呢?

一份真摯、珍貴、恆久的愛情應該是「熱戀濾鏡」去掉後的那一點點倦。

經濟學上,有個原理叫「邊際遞減效應」。

其定義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

這就比如說你某天吃了一份很好吃的外賣,於是接下來每天都點那一份。

剛開始會覺得很好吃,然而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你就會覺得也就那樣,最後甚至還會覺得噁心。

「邊際遞減效應」這個原理放在感情上同樣適用。

小雲以前是個「女漢子」,是那種特別害怕麻煩別人的人。

平時遇上什麼事,但凡能夠自己處理,絕對不會找別人幫忙。

後來她談戀愛了,男朋友非常寵她,做飯洗碗拖地板家務活全包。

所有紀念日和溫馨節日——禮物全部奉上,吵架了無論誰對誰錯,都是男朋友先哄她。

在所有人看來,男朋友是直接將她身上所能產生的「麻煩」全部搶了過去。

把所有的事情都背在自己身上,捨不得她受任何難為和委屈。

一開始,小雲也非常受寵若驚、開心愉悅——

覺得自己雖然算不上美麗漂亮,但還是遇上了把她捧在手心裡疼惜的王子。

然而兩個人在一起久了之後,小雲漸漸發現,羅曼蒂克成了日常。

自己對這種羨煞旁人、心滿意足的待遇,竟然開始沒什麼感覺了。

她頗有些擔憂地問我們:「你說我是不是不愛他了,難道是我變心了嗎?」

辦公室們同事都故意逗她:「你這個始亂終棄的渣女!」

她趕緊否認:「真的不是啊!只是覺得沒什麼激情了。

換做以前的話,天天見面覺得好渴望和盼望。

可是現在就覺得,哪怕幾天才見一次都很正常,內心也沒什麼波瀾。」

我們有些鄙視的看著她說:「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這不是不愛了,是習慣了。」

人們之所以嚮往愛情,實際上都是為那股新鮮感和刺激感而著迷。

就彷如是喝了低度數的雞尾酒,帶上一點醉意——令人上頭。

然而當我們對某個人某件事形成習慣的時候,我們對它的期待和期盼值就會逐漸升高。

所以它給予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便不會再像一開始那樣強烈。

戀愛的中後期,一往情深不再是一種具備強大吸引力的新鮮與刺激。

而細水長流式的陪伴,趨於日常——都會讓彼此產生「愛已經消失了」的錯覺。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愛情中如果能夠安於平淡,在點滴中品嘗生活的真味,就可以愛得持久。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感情,最終都會回歸平淡呢?

作為一個愛情的經歷者和過來人,我想坦白與坦誠說,大部分都是。

童話故事裡的結局,都喜歡來一句「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然後戛然而止。

人們羨慕王子和公主的悽美愛情,卻未曾想過——他們之後的生活會被柴米油鹽、瑣碎煩事佔據。

彼此之間相處與相愛,就是一場對怦然心動做拉鋸戰式的消磨。

再難捨難分、你儂我儂的戀人也難以保持當初烈火乾柴燃燒般的熱情與熱烈。

突然想起有那麼一天,我給母親打電話,她沒接——足足一個小時後才打回來。

我問她幹嘛去了,她說剛才和我爸出門買菜,沒帶手機。

我突發奇想、心血來潮,問母親:「您現在對父親還會有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嗎?」

母親輕笑一聲:「我和你爸到了這個年紀,生活過得就像白開水,連架都懶得吵,哪還有什麼心動。」

似乎隔著電話,我都能感受到我媽朝我翻了個白眼。

就在我又一次內心感慨愛情都是泡沫、美麗卻不堅固的時候。

我媽卻又補充了一句:「但是現在吧,就是覺得都離不開對方,平平淡淡——就這樣一輩子挺好。」

我在電話這邊聽著,一時竟覺得十分感動與感觸。

是的,為什麼一定要糾結於感情的濃度不再如初?

一旦從熱戀中抽離和抽身出來,就要開始懷疑「我是不是不愛你了」「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其實平平淡淡,又何嘗不是一種樸實無華卻飽含真摯的愛呢?

結語


人生總有許多巧合,兩條平行線也可能會有交匯的一天。

人生總有許多意外,握在手裡面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

我們都會曾經認為,愛情就是每天需要膩膩歪歪在一起,分秒像走在雲端上、甜蜜得飛起來。

但其實,最好的愛情就是把腳踩進泥地裡,眼看生活將熱望一點一點消磨。

我卻仍然想跟你一起,把這無聊無趣的日子過下去。

最美麗的愛情,不需要物質的富有,不因為容顏的靚麗。

陪伴一世的是一顆心,說不盡千般情懷、道不完萬般眷戀。

我從彼岸涉水而來、穿越世俗的煙火,只為與你在最平淡的紅塵裡攜手一生。

*作者簡介:我是浮雲異客,用真誠態度表達真切感悟、用真實經歷講述真情故事、用真心分享抒發真摯情感,歷經歲月蹉跎、看遍人間煙火的文藝青年。感謝您的瀏覽與關注,歡迎隨時留言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激情過後,我們的愛情該如何維繫?
    激情過後,再深的感情也會趨於平淡,這是每段感情都要經歷的愛情考驗,那麼,在兩個人度過了激情四射的「澎湃期」,又該如何在「平淡期」維繫兩人的愛情呢?一、兩個人要懂得分享在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會我們要學會分享,你把你的好吃的分給我,我把好玩的玩具分給你,這樣兩個人都得到了好吃的和好玩的,我們自然會感到高興和快樂。
  • 熱戀的激情過後,愛情需要「保鮮」
    愛情是需要保鮮的,因為熱戀的激情過後,它會隨著時間的侵蝕而變得淡然無味,尤其是現如今的80後和90後的少男少女們,對於愛情更是三年熱,七年冷。因此聰明的人應該懂得如何讓愛情保鮮,知道適時地在生活中加些調味品,把愛情編織成美麗的童話,然後使愛情更加香甜,從而享愛情帶給家庭的快樂與幸福。那麼,想要讓愛情保鮮,就需要做個有心人來給彼此之間製造點兒浪漫。
  • 伴侶諮詢2:激情過後,如何增進婚姻裡的親密感?
    伴侶諮詢1:激情過後,是什麼偷走了婚姻裡的親密感?中,我總結了在伴侶諮詢中,最常遇到的影響親密關係的七個問題,收到小夥伴的私信,有的說好像有點害怕結婚了,有的問該怎樣經營婚姻呢?當在親密關係中和伴侶發生爭執,很容易忍不住說互相指責的話,哪怕明知這是有意為之的人身攻擊;哪怕明知對方軟肋痛處而刻意重傷;哪怕明知這些攻擊對關係有多傷痛;哪怕有一秒鐘猶豫要不要把話說絕。那些話還是忍不住的從嘴裡蹦出來,儘管事後回歸理智時,明明知道那些只不過是氣話。
  • 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相守十五年—我們繼續!
    關於愛,這是需要用一生去書寫的故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體驗!我結婚15年,與自己的愛人4歲就認識了,遺憾的是我們不是童養媳!82年父親專業,舉家搬遷至妻子生活的小縣城,命運就是這麼巧,她是我來到這個陌生地方的第一個鄰居,也是兒童時期第一個異性朋友!由於男孩子的淘氣,自己被多方鄰居投訴,無奈之下多次搬遷,呵呵小時候的自己確實有些不怎麼討人喜歡。
  • 「激情」過後,會為你做這3件事的女人,就趕緊娶回家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女生都變得很開放,和男人發生關係後,有的也不是因為愛情,只是因為太寂寞,現在的男人談對象,很害怕遇到渣女,因為渣女和男人激情過後,她們並不是想要談對象,而是把男人當成了提款機。那麼在這個花花世界中,如何看一個女人是否愛上自己了呢?
  • 激情過後,情侶相處就像是陌生人
    其實我總覺得在激情過後的愛情就像是看病,因為兩個人總是會有不同的爭吵,而這些爭吵就是兩個人之間的表現出來的症狀,而實際導致爭吵的根本原因則是病灶。 但是這些知識點並不是在兩個發生爭執的矛和盾,在爭吵的時候使用這些知識點,更像是小學生在爭吵的時候使用的「我媽媽說」、「我老師說」 其實很多時候情侶在溝通、爭論的時候,經常會把重心放在事情的是非對錯上面,但是其實我們需要回顧和討論的更多的是雙方的感受,而不是這件事情本身。
  • 激情過後,情侶相處就像是陌生人
    其實我總覺得在激情過後的愛情就像是看病,因為兩個人總是會有不同的爭吵,而這些爭吵就是兩個人之間的表現出來的症狀,而實際導致爭吵的根本原因則是病灶。但是這些知識點並不是在兩個發生爭執的矛和盾,在爭吵的時候使用這些知識點,更像是小學生在爭吵的時候使用的「我媽媽說」、「我老師說」 其實很多時候情侶在溝通、爭論的時候,經常會把重心放在事情的是非對錯上面,但是其實我們需要回顧和討論的更多的是雙方的感受,而不是這件事情本身。
  • 兩人在一起多久,才能發生「親密」關係?
    或是需要較高維持力,比如要在對方面前時時刻刻保持最好狀態,總是要猜測對方的心思,花很多精力去維持的這樣一段關係,那麼你就要學會去經營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在恰當的時間發生親密關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激情會讓視線變得模糊」。這就是很多女生,為什麼,明明一開始在一段關係中處於高位,而一旦和男生發生關係就會,地位就會迅速扭轉,變得患得患失,反而更多時候要迎合討好對方的原因。
  • 愛情三元理論: 親密、激情、承諾,你與完美愛情之間缺什麼?
    愛情=親密+激情+承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構成兩個人的戀愛關係。因為按照上面的公式來看,兩人的愛情方程式如下:親密:☆☆☆激情:0承諾:☆兩個人確實帶有一絲親密,但程度不深也不夠堅韌,只是兩個人在網上互相尋求精神慰藉。兩人沒有見過面,沒有發生過性關係,激情無從談起。
  • 當感情只剩下平淡,我們究竟該如何重燃激情?
    因為我們要想建立一段穩定、持續性的親密關係是需要戀愛雙方耗盡一生的精力去呵護的。這三個要素裡面,除了激情之外,親密和承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的。而且就算是我們認為最不需要花時間的激情,想要持續長久的激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們經常忽視這一點。所以,當一段感情持續的時間越久,激情逐漸消失,只剩下親密和承諾的時候,我們把這種感情狀態稱之為&34;。
  • 愛情三要素——激情、親密、承諾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愛情理論——愛情三角形理論。親密包括一種真正喜歡對方和渴望一道建立更有凝聚力的和諧關係,包括把自己的生活以坦誠、不設防的方式與對方共享,信任、耐心和容忍是重要的特性。
  • 突破孤獨與親密的衝突需要勇氣冒險,抓住緣分建立親密關係
    他把人的成年早期劃分為18-40周歲,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務是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者與他人建立成功的親密關係,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經歷過嚴重的情感創傷,往往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著的自己的愛好、生活習慣、成長經歷、與生俱來的孤獨感。正如這世上大多數人都不敢裸露自己的情感,敢愛敢恨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一個孤獨的個體要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內心必然會捲起極大的衝突。
  • 激情讓我們相愛,但愛情還需要另外兩樣東西。
    愛是人類關係中最複雜的一種關係,那麼我們的愛情中究竟包含著什麼呢?激情說起愛情中的重要成分,激情必不可少。激情是人的生理層面的反應,在愛情中發揮著動力作用。激情的存在可以給戀人人以沁人心扉的感覺,它來自人的荷爾蒙,以生理衝動和肉體的強烈欲望為特徵,對性的渴望常常會喚起激情。
  • 從相戀到發生親密關係,需要多長時間才合適?取決於三種情況
    二、親密關係以感情為基礎,為二元體系親密關係則有很大的不同,它以感情為基礎,屬於二元體系的範疇。這個時候兩個人的心理防禦能力是最低的,因此會逐漸暴露自己的缺點。同時,雙方渴望彼此能夠最大限度地靠進,越來越想要從對方身上獲得安全感、需要、滿足。那麼從相戀到有親密關係,需要多長時間才合適?取決於三種情況。
  • 突破孤獨與親密的衝突需要勇氣冒險,緊緊抓住緣分建立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二、孤獨與發生親密關係的衝突孤獨的個體要與他人發生親密戀愛關係這個衝突,有自身發展的衝突2、女性相信對方的愛情承諾,打破孤獨與對方發生愛的親密關係,對方具備忠貞的品格,堅守承諾,有情人終成眷屬,相愛相守。
  • 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前不久我回了一趟家,這是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我第一次回家,距離上次回家已經過去九個多月了。我家離杭州並不遠,一個小時的車程,說起來你們可能都不信,回家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並且斟酌醞釀再三的行為。
  • 從《愛情與靈藥》看愛情三角論模型:激情、親密和承諾
    愛情三角模型就此展開運作:第一階段,激情:男主角是一個相貌英俊的銷售員,靠著自己的臉蛋游離於各個女人之間,女主角第一次和他見面就完全被他的英俊外表迷上了,很快兩人發生了關係。別人是先有愛情才可能有性,而他們跟大多數人恰恰相反。第二階段,親密:但是在發生關係之後,兩人的關係並沒有馬上斷絕,反而仍然保持了長久的密切的聯繫。
  • 激情過後是迷茫還是淡定,情感輕輕說
    有些激情是粗魯放蕩不羈的,情感輕輕說,這種激情過後肯定會是窮途末路的迷茫。情感輕輕說雖然重視道德主重溫暖柔情的說,但是對於造成人生感情的魔怔的弊端也堅決不會含糊,這樣才不會使溫柔變成陷阱,更不會使溫暖成為感情的包袱。實際激情的實質不是陷阱就是包袱,然而陷阱的實質也會分軟著陸或確著陸,並且包袱的實質更會分理所當然的或罪有應得的。激情也是會分罵人或捧人的,而激情的實質是罵人時真是罵的兇,捧人時真是捧的奮不顧身。
  • 激情+親密+責任?你理想中的愛情是怎樣的?
    我將自己定義為一個無浪漫情節的無性戀者,簡單來說,就是我既不憧憬充滿激情和夢幻的戀情,也不需要另一個人的協助來滿足性需求。可以說,我完全不在意激情,甚至沒有更好,它只會輕則妨礙我的判斷能力。親密對應的互敬互諒,彼此尊重,甚至到達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實在需要一些緣分和經營的智慧。有些人可能從原生家庭自帶這種超能力,而沒有的也可以通過後天慢慢學習來培養。無承諾的親密感情可稱為神交,情深的可稱為靈魂伴侶,但我不認為它比有承諾的生活夥伴更高級。
  • 兩性關係中,什麼時候發生親密關係比較好?
    那麼,從這個姑娘的故事和一些網友的諮詢來看,男女感情中,什麼時候發生親密關係比較合適呢?我們一直強調,愛情是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來供大家參考的,婚姻一樣,感情也一樣。男女在交往過程中,發生親密關係,不一定是因為愛情,或是某個說得明白的原因,當時的氛圍,彼此之間產生的情愫,可能就導致了親密關係的發生。成年異性之間,兩心相悅,你情我願,發生什麼,應該自己明白需要承擔什麼責任與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