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刻在中華民族骨子裡的東西,但是在東北遼寧,卻有這麼一位女兒,17年前,父母東拼西湊滿足她的出國留學願望,17個春夏秋冬過去了,從沒回來過,前幾年還有幾封書信,這些年,在信息如此發達的這些年裡,了無音訊。
她叫曹茜,1979年出生,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夫妻二人沒有因為她是女孩,對他有任何偏見,什麼都給她最好的,夫妻倆相信,好好培養,一定會有出息的,曹茜學習也一直很好,家裡滿滿的都是她的獎狀。
到了1998年,曹茜考進了遼寧師範,那時候的大學生是很金貴的,這也讓夫妻倆高興壞了,而且對女兒說,放心去上吧,學習方面我們會大力支持的,也是到了大三,有了想去德國留學的想法。
老兩口即使沒多少錢,還是十分支持女兒的,老兩口自己也說,能用錢解決的就不是問題,沒錢我們可以借,但是女兒在外面受了委屈可咋辦,我們更捨不得女兒。
曹茜
但是也是為了未來想,東拼西湊了7萬塊錢,98年的7萬不少了,把女兒送走了,夫妻倆也開始了自己的還錢之路,畢竟這7萬裡面有6萬都是借的。
自從女兒走後,就很讓父母掛念,但是在德國的前三年,只有幾封信的往來,信裡的內容也多是要錢的話,給夫妻倆的話基本沒有。
父母想的是在外面不容易,也沒多計較,也是儘量滿足,在外債沒還完的時候,依然給女兒打了3萬多,可以說為了女兒,夫妻倆把老臉都豁出去了。
到了2003年,終於接到了女兒的電話,上次聯繫已經是十個月前了,幾乎一年的時間了無音訊,這也讓父親曹肇剛有些生氣,在電話中語氣不是很好,這也太能讓人理解了,還不是太想她導致的,而已多是抱怨的語氣,在我們聽來,言語更像受了委屈的小孩。
更多的是讓人心疼,而不是憤怒,但女兒從打完這次電話之後,便從此再無音訊,一直到現在,仿佛她單方面和父母斷絕了關係。
如今。老兩口年事已高,各種疾病纏身,曹肇綱患了腎癌,夫妻二人只能靠吃低保生活,但是依然很想在國外的女兒,在眾多網友的幫助下,找到了這位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當教授的曹茜,大學教授,還是名校,收入自然不用多說了。
但是始終和自己的父母沒有聯繫,就讓人想不明白了,要是因為當年父親言語重些,那就太不合理了,做兒女的被父母罵罵還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甚至是幸福的事情,不管什麼,一直卻和老兩口沒有聯繫,可能自己當了父母就會想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