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借錢送女兒出國,換來的卻是17年沒有聯繫,心寒也心痛

2020-10-03 豌豆射手侃歷史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刻在中華民族骨子裡的東西,但是在東北遼寧,卻有這麼一位女兒,17年前,父母東拼西湊滿足她的出國留學願望,17個春夏秋冬過去了,從沒回來過,前幾年還有幾封書信,這些年,在信息如此發達的這些年裡,了無音訊。

她叫曹茜,1979年出生,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夫妻二人沒有因為她是女孩,對他有任何偏見,什麼都給她最好的,夫妻倆相信,好好培養,一定會有出息的,曹茜學習也一直很好,家裡滿滿的都是她的獎狀。

到了1998年,曹茜考進了遼寧師範,那時候的大學生是很金貴的,這也讓夫妻倆高興壞了,而且對女兒說,放心去上吧,學習方面我們會大力支持的,也是到了大三,有了想去德國留學的想法。

用盡一切滿足出國願望

老兩口即使沒多少錢,還是十分支持女兒的,老兩口自己也說,能用錢解決的就不是問題,沒錢我們可以借,但是女兒在外面受了委屈可咋辦,我們更捨不得女兒。

曹茜

但是也是為了未來想,東拼西湊了7萬塊錢,98年的7萬不少了,把女兒送走了,夫妻倆也開始了自己的還錢之路,畢竟這7萬裡面有6萬都是借的。

自從女兒走後,就很讓父母掛念,但是在德國的前三年,只有幾封信的往來,信裡的內容也多是要錢的話,給夫妻倆的話基本沒有。

父母想的是在外面不容易,也沒多計較,也是儘量滿足,在外債沒還完的時候,依然給女兒打了3萬多,可以說為了女兒,夫妻倆把老臉都豁出去了。

從少有聯繫到音訊全無

到了2003年,終於接到了女兒的電話,上次聯繫已經是十個月前了,幾乎一年的時間了無音訊,這也讓父親曹肇剛有些生氣,在電話中語氣不是很好,這也太能讓人理解了,還不是太想她導致的,而已多是抱怨的語氣,在我們聽來,言語更像受了委屈的小孩。

更多的是讓人心疼,而不是憤怒,但女兒從打完這次電話之後,便從此再無音訊,一直到現在,仿佛她單方面和父母斷絕了關係。

如今。老兩口年事已高,各種疾病纏身,曹肇綱患了腎癌,夫妻二人只能靠吃低保生活,但是依然很想在國外的女兒,在眾多網友的幫助下,找到了這位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當教授的曹茜,大學教授,還是名校,收入自然不用多說了。

但是始終和自己的父母沒有聯繫,就讓人想不明白了,要是因為當年父親言語重些,那就太不合理了,做兒女的被父母罵罵還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甚至是幸福的事情,不管什麼,一直卻和老兩口沒有聯繫,可能自己當了父母就會想明白了吧。

相關焦點

  • 老兩口借錢送女兒出國,17年從未回家,兩位老人只能吃低保生活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刻在中華民族骨子裡的東西,但是在東北遼寧,卻有這麼一位女兒,17年前,父母東拼西湊滿足她的出國留學願望,17個春夏秋冬過去了,從沒回來過,前幾年還有幾封書信,這些年,在信息如此發達的這些年裡,了無音訊。
  • 為送女兒出國留學,父母湊了7萬,如今二老患病女兒卻至今不歸家
    舉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你們還記得當初父母不惜砸鍋賣鐵也要送出國留學的曹茜嗎?出國後的她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她十幾年也不與父母聯繫。直到有一次,曹茜相隔十個月才跟家裡通了一次電話,在這期間,她的父母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女兒是否在外遭遇了不測,怒火中燒的父親這次並沒有表現出他的慈愛,他直接質問曹茜為什麼直到現在她才聯繫她們,難道她不清楚父母很擔心她嗎?
  • 父母送女兒德國留學,如今二老罹患癌症,她卻連續17年杳無音信
    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但有時候卻總有一些例外,胡侃教育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就格外讓人痛心:一對父母吃低保都要借錢送自己的獨生女兒出國留學,如今二老已罹患癌症10多年,可能時日無多,她卻連續17年杳無音信,從未與家人聯繫!
  • 「二十年前,四處舉債供女兒出國,對方成才後卻跟我們斷絕關係」
    作為小輩的他,深為老人家的經歷感到不平,特地投稿傾訴二十年前的往事,也就是一起由出國留學引發的親情案。根據網友描述,二十年前,出國留學並非像今天這般簡單,大多數家庭都要舉全家之力才能供得起一個孩子。當事人是一雙夫婦,如今已經年過半百,重病纏身。而當年讓父母四處舉債才得以出國的女兒,卻對老兩口不聞不問,甚至仗著老人家無法出國單方面斷了聯繫,導致當事人夫婦只能打電話給大使館去找人。
  • 女兒出國二十年不曾聯繫,生意失敗回國求助,父母:我女兒早死了
    女兒出國二十年不曾聯繫,生意失敗回國求助,父母:我女兒早死了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關於對父母孝順的名言詩句非常多,無論是出自《論語》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又或者是《動報親恩篇》的"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 女博士留學德國失聯17年,父母雙雙患癌,只想見女兒最後一面
    作為父母,不再將子女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要求子女必須孝敬自己來等價交換父母辛苦的養育之恩。作為子女,也不再是絕對的「愚孝」來達到報答父母生養之恩的目的。近日,「大連獨生女留學德國,失聯17年」的消息出現在各大媒體平臺,網友們對於事件主人公也是褒貶不一。獨生女留學德國失聯17年,父母雙雙患癌,只想見女兒最後一面1979年,曹茜出生於大連旅順口區長城街道曹家地村。
  • 母親生日請女婿來家做客,飯桌上聽到侄子要出國,女兒轉身離開
    母親廚藝很好,端上來的菜色香味俱佳,就連大勇這個吃慣酒店的人都讚不絕口,趁女兒女婿吃得高興,母親清清嗓子開口了,她先是將女婿一頓誇,然後話鋒一轉說到侄子身上,說侄子學習成績好,家裡準備送他出國留學,以後有出息那是家族的榮耀。
  • 張丹露趙文卓過結婚紀念日,在一起17年了,大女兒發文送祝福
    昨晚,張丹露曬出朋友圈截圖,是大女兒寫的一段話:「謝謝你對我的付出,你們不知道我有多麼愛你,我真的好想你們,希望你們每天開開心心的。如果沒有你給我的幫助,我現在不會在這個學校……」因為是張丹露和趙文卓的結婚紀念日,大女兒才發這條朋友圈的。
  • 70歲老人養育繼子女17年,妻子為何反咬一口:他把我人格都侮辱了
    都說「半路夫妻是賊」。再婚的人如果心地不純,即使結合在一起,也都各懷心思不會真誠待人。哪怕有人單方面掏心掏肺的付出,也換不來對方的感恩。因為人心難測,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未知的變數,二婚的人真的需要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風雨。一、小20歲的老婆為何不告而別?70歲的蔡四城是婁底新化人,他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做中藥材生意,在當地特別有名。
  • 明明就沒錢,還要送女兒出國留學,丈夫篤定:我就算賣房也要供著
    今天來調解的是一對再婚三年的夫妻,王女士和楊先生。楊先生聲稱他對婚姻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希望能與妻子同甘共苦。這個要求看似很有道理,可是王女士卻一口否定了,認為他們倆的婚姻必須要區別對待。按王女士的說法,她是從牙縫裡省出錢來,要幫助丈夫,可謂情深意重。
  • 一位母親借了個鍋,讓這對夫妻虧本17年,卻給無數人帶來溫暖
    突然有一天,一對神情非常憔悴的夫妻小心翼翼的走了過來,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還以為是來買油條的,卻沒有想到對方問道:「請問你們的鍋灶能不能借我用一下,我想給孩子炒個菜吃。」原來這對夫妻的孩子患了重病,餐館的菜孩子吃不習慣,於是便來向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二人借鍋,夫婦兩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
  • 為了送女兒出國留學,他在日本成為黑戶打工15年,被禁入日本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個遠在異國他鄉的父親丁尚彪,他為了女兒能跟出國去學習,打了十五年的工,也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我們,父親真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人。,也很少會有聯繫。除了把錢打給妻子,平常根本就不會有什麼聯繫。在女兒丁啉18歲生日的時候,丁尚彪打電話給上海的廣播電視臺給女兒點了一首歌《牽手》,女兒在上海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哭的停不下來,她一定要完成父親對自己的期望。當時的丁啉是復旦大學附屬高中的學生,學習成績非常的好,在1997年的時候,丁啉成功的考入了紐約的一個大學。
  • 女兒生日,前夫帶禮物慶祝,女兒打開看後哭著要爸爸
    跟老公結婚也有5年了,我沒想到孩子都這麼大了,老公還對他初戀念念不忘,或許這就是他這些年為什麼對我冷淡的原因把,既然他對我沒有了感情,我還對他念念不忘的幹嘛,還不如成全他,只是可惜了這些年的感情,還對不起女兒。
  • 女兒離家很多年,母親生病連夜回家,村民卻說她女兒已經去世七年了
    ,她的女兒劉娟已經有七年沒有回過家了……徐老太本名徐梅花,石橋村人,她17歲來到婆家做兒媳婦,是一個處於新舊時代交替的人。她與丈夫一共生了五個孩子,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因為家庭條件不好,養不活那麼多,有一個兒子被送人了,還有一個兒子7歲那年夭折了,最後留下了三個孩子。夫妻倆人耗費心血培養孩子,女兒劉娟是大學生,兩個兒子是大專生,都成了知識分子。
  • 今天來聊聊借錢不還的人是啥樣的
    我老公二話沒說,直接取了現金交到他手上,沒有欠條,未留證據。此人自此銷聲匿跡,再未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問題是,連電話號碼都換了。我想反正他也不要我們這個親戚了,那就想辦法把錢要回來。我輾轉打聽到他的新號碼,看到是我們這個地區的號,通倒是通,就是從來不接。後來,我找到他老婆,跟他老婆說起,他老婆說:「你給他打電話。」
  • 3位父母望子成龍,送子女出國,曾經驕傲一陣子,現在後悔一輩子
    前言每個家長都夢想孩子成龍成鳳,光宗耀祖,出國留學甚至定居就是其中一條。出國的子女,有時候顧不上父母,心裡是否糾結難受,不得而知。做父母的操心了一輩子,老了子女不在身邊,沒有陪伴,只有孤獨,享不到天倫之樂,真的值得嗎?3位父母因為子女出國定居,傷心說起他們的故事,我們來聽聽。
  • 為和「爺爺」談戀愛離家出走,6年過去,17歲少女已沒有當初模樣
    為和「爺爺」談戀愛離家出走,6年過去,17歲少女已沒有當初模樣案例分析對於女兒們的戀愛,家長們最擔心的一個就是孩子要遠嫁,離開自己身邊。當時孩子正值17歲的花樣年華,而爸爸的朋友已經快60歲了,因此家長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 夫妻二人想要賣房,女兒卻不同意籤字,直言:賣了就讓弟弟養老
    龐先生是位老中醫,幾十年來把脈患者無數,可面對自己的家庭矛盾,他卻無從確診。所有矛盾圍繞著一個人,那就是龐先生的女兒。奇怪的是,當夫妻倆先後被女兒拉黑後,他們沒有將矛頭一致對準女兒,而是調轉槍頭,把氣撒在老伴身上。最近半年,夫妻倆在爭吵中度日如年,幾個月後,女兒女婿將去美國深造,一去就是一年。
  • 67歲老漢娶個比他小17歲的媳婦,夫妻二人共用一隻眼
    強老漢比妻子吳道碧大17歲,他們結婚於23年前,可以說當時強老漢娶了個小媳婦。而如今,兩人共用一隻眼睛看世界。強老漢名叫強恩達,原先老強的雙眼都是正常的,都能看清東西,而目前,夫妻二人只能靠他的這隻左眼生活,老強的右眼已看不到東西。說起右眼失明的原因,老強介紹,早在前年,一隻小蟲飛進眼中,「揉眼把眼球揉破了。」
  • 妻子求我賣房送她女兒出國,我選擇了離婚:二婚男人的真實講述
    可楊玲現在是我的妻子,如果我不肯戴上她送的這枚,她心裡肯定會傷心,而且我倆的感情不免會受影響。 此時的我真恨不得抽自己倆耳光,誰讓自己腦子短路,要送人戒指呢? 權衡一番後,我還是戴上了楊玲送我的戒指,而把舊戒指放進了車裡。 打那以後,我每次去探望前嶽父嶽母時,都會在車裡換上之前的戒指,待回家前,再把戒指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