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人都沒有十全十美

2021-01-12 有夢讀書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左邊的眼睛莫名其妙地發紅,看不清東西,很模糊,沒有右邊的看得那麼清晰,而且左眼看起來沒有右眼那麼大?因為眼睛的事情,我被很多人嘲笑,在同學面前不敢抬頭,朋友也很少。

我因為這件事情,所以變得很自卑,我真的感覺無法接受這件事情的發生。

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去抱怨也沒有用,花了很多錢去看醫生,醫生也沒辦法。

我也只能這樣了,從此我才認為人是不可能都十全十美的,必須要懂得接納自己的缺點。

有些人是身體上的殘疾,而有些人則是心理上的殘疾。身體上的殘疾,是可以看的到,就是行動不方便,和外表跟常人不一樣。

而心理上的殘疾,別人是無法看出來的,只有自己知道。

有些人雖然外表不殘疾,也有很多錢,很多朋友,你看他事業成功,家庭幸福,但是他自己內心不快樂,總有很多傷痛,這就是心理殘疾。

我身邊有個朋友,他事業很成功,能賺很多錢,他賺到錢後,就想把家裡的房子建得好一點。所以他常常寄錢回家,讓他的叔叔幫忙建房子,他寄了很多錢回去,本以為他的叔叔幫他把房子建好了。有一次他回家,發現他的叔叔都把他每次寄回去的錢都用了,房子也沒有建成。所以從此他很恨他的叔叔,所以他過年也不想回家見他的叔叔。

因為這件事情,他的內心很痛苦,因為他恨他的叔叔,跟他叔叔有矛盾。他因為這件事情,所以讓自己心理很難受,讓自己很不快樂。

我覺得人都是不會十全十美,一定要懂得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無論是成功的自己,還是失敗的自己,都必須要學會接納。

只有接納了,你才能活得更好,才能活出自己原來的樣子。否則的話,你將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優秀,而常常讓自己陷入悲傷的情緒中。

在我原來還沒有接納自己眼睛有殘缺的時候,我常常是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和別人看我的眼光的。我覺得我是個不完美的人,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很自卑,我不夠好。

後來因為無法改變,生活總是要繼續,難道要一直這樣下去嗎?為什麼要一直活在過去,為什麼不選擇接納?

後來我想明白了,我接納了我自己,和自己和解了。我不再在乎別人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我,別人愛怎麼看待是他們的事情,我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完美缺點而自卑。

我應該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在缺點面前,多看看自己的優點。直到我接納了我的缺點後,我才不會顧及別人的眼光和關注自己的不完美,我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所以請一定要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吧!因為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就像人民幣一樣,人民幣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有人把錢放在第一位來愛,也有人視金錢如糞土。

換做是人的話也一樣,即使你是一個再怎麼完美的人,也同樣是有人喜歡你,也有人不喜歡你。

所以即使你是一個不完美的人,請你一定要選擇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只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會有勇氣讓自己遇見那個更完美的自己。

你什麼時候選擇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你什麼時候就活得自在,因為選擇了接納,所以就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你有沒有不完美的地方嗎?你是如何對待自己不完美的缺點的?是選擇接納,還是選擇隱藏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跟我一起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要學會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在婚姻中,我們要接受對方的不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愛人,只有不斷磨合的兩顆心。我們要學會接納彼此的不完美!世上不存在從不吵架的夫妻,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愛人,如果有,那就在天堂。我們畢竟都是凡人,既然是普通人,都會存在缺點,既然每個人都有缺點,那就不可避免會存在理解偏差,就會存在矛盾,就會有爭吵。有矛盾有爭吵不可怕,每一對看似完美的夫妻都經歷過無數次的爭吵,無數次的鬧矛盾,甚至數次想離婚的衝動走過來的。婚姻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互相理解的過程,漸漸接受對方缺點的過程,慢慢接納對方不完美的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溝通的過程,最後達到完美地默契和配合。
  • 《不完美才美》:人最大的自愛,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是完美的,在感情裡又渴望對方完美,我們一直走在一條追求「完美」的路上,卻忽略了「不完美」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而只有接納的了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納對方的不完美。人的壓力往往來源於太過苛求自己,不管是工作,感情還是生活,內心似乎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我不能有缺點,什麼都要做到最好才行。正是因為這個聲音,讓我們每天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呢?要想接納不完美,首要的是先覺察自己的不合理認知。
  • 人最大的成熟,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但是從古至今,沒有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態。正如《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所說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通過努力,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心靈捕手》:完美的愛情,是兩個不完美的人彼此接納和適應
    數學天才少年威爾,因為童年受虐的陰影,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人格分裂,狂妄又懦弱,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害怕被遺棄,自暴自棄,在心理輔導專家桑恩的幫助下,終於打開心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包括愛情。而在與威爾互動的過程中,生活與事業皆不如意的桑恩也實現了自我治癒。感動於桑恩談起已逝的摯愛的妻子時的款款深情,即使是她愛放屁的怪癖,在他看來都是生活情趣。
  • 心理學:接納不完美,你的人生才豐滿,因為不完美才是一個好東西
    我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不斷地追求完美的路上,對自己各方面都要求極其嚴格,當有些方面我們做得不好,不夠完美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自卑沮喪,接受不了!有的甚至陷入焦慮,強迫和抑鬱的循環中出不來。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執著地追求完美,而實際上很多事情我們很難做到完美,這時我們的內心是破碎不堪的,懼怕面對現實,不敢做真實的自己。
  • 心理學:接納不完美,你的人生才豐滿,因為不完美才是一個好東西
    我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不斷地追求完美的路上,對自己各方面都要求極其嚴格,當有些方面我們做得不好,不夠完美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自卑沮喪,接受不了!有的甚至陷入焦慮,強迫和抑鬱的循環中出不來。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執著地追求所謂的內心完美,而實際上很多事情我們很難做到完美,這時我們的內心是破碎不堪的,懼怕面對現實,不敢做真實的自己。
  • 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其實這世上有很多人不接納自己,厭棄自己。可即便這樣,我們也要學會接納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生活得更幸福。01我們為什麼不接納自己?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麼同樣的事情,我卻做不好?為什麼別人長得那麼漂亮?為什麼別人能堅持到最後,可我卻堅持不下去?為什麼別人都有那麼多優點,可我卻全部是缺點?
  • 讀書筆記《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只要是人,就會不完美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會教你承認、接納和擁抱內心中的陰影,讓你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幫你敞開心扉,徹底改變你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識。陰影是心理心名詞,所謂陰影是我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破壞人際關係、扼殺精神、阻撓我們實現夢想的那一面。 內心的陰暗面儘管是消極的,卻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我們提供指引,讓我們的存在得以完整。
  • 不要成為偽裝大師|《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你想變得完美了再參加比賽,還是想在比賽中變得完美?成功往往是一時的,而成長才是一輩子的,況且沒有成長,也不會有真正的成功。榮格曾問:你究竟願意做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完整的人?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不願意觸碰的一面——陰暗面,親人朋友不願意接受,連我們自己也無法面對。
  •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你和父母,本來就是偶然相遇的獨立個體......沒有叛逆過的少年,幾乎不可能成長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成年人。 可是,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N次對父母心生不滿,我們都會被分裂感和痛苦所擊中——這種感覺越是強烈,越是意味著我們把父母和自己看成緊緊的一體,父母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我們脆弱的神經。我的上篇專欄正是描述了女兒的這種被動處境。
  • 與自己和解,學會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但是,羨慕沒用,別人的永遠也成不了自己的,我這狗尾巴草,只有在風雨中做回自己。與其站在那裡原地不動的仰望別人,不如與自己和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非常喜歡卞之琳的詩《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愛上自己,活出真實自己,一切都會改變
    不必再刻意掩飾,不必再偽裝人,不必再努力證明自己。接納和擁抱心中的陰影,可讓我們的生活徹底轉變,找回完整的自我。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識別和接受自己的每一個特質,才能保持完整的自己。認識投射原理,每一個對別人負面的情緒和評價,或者說是對別人的言行舉止產生強烈的反應和情緒影響,都是自己內心深處藏著的那個特性,要去發現它,挖掘它帶來的積極影響,接納它,和它和平共處。
  • 幸福一生的必修課: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我想: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不願意觸碰的一面——陰暗面,親人朋友不願意接受,連我們自己也無法面對。於是,我們不惜一切代價、竭力偽裝成人人喜歡的好人,活得好累。認識陰暗面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不是理性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對痛苦的體驗是不可代替的。
  • 成年人的必修課:學會認慫,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直到他看了《脆弱的力量》這本書,才明白,原來人也有不完美,也會有脆弱,也可以放過自己。布琳·布朗曾在研究中發現:「那些有著強烈自我價值感、歸屬感的人,並不會把自己的脆弱隱藏起來,向他人呈現出完美一面。相反,他們有勇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敢於主動向他人呈現自己內心的脆弱。」
  • 胡因夢:如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不自我對談,也沒有任何分析。——胡因夢Q1胡老師,我一直非常好奇:為什麼我們會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自我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才能全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匱乏,活出自性的喜悅呢?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在意,那也挺麻煩的,因為這個人就連改善自我的動力都沒有了,會變得自己認為自己挺好的,混日子就行了。所以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是在表明有一種高度的想要獲得肯定的意願,它驅迫著我們去學習和成長。但如果就心理層面來講,這會帶來自慚形穢、不安定,一種心理的很隱微的波動,而且這個波動可能很頻繁的出現。
  • 如何接納自己的「不接納」
    周日晚上,跟愛因斯坦學院的同學聊了約十分鐘,她說到,如果她覺得自己沒有做到什麼事情,她就會進行自我攻擊,心想「自己怎麼這麼差勁」這類的話。後面因為各自都要照顧孩子,所以並沒有繼續聊下去,而這次聊天也讓我想起了我過去的一些經歷。曾經,我也是一個「擅長自我攻擊」的人。
  • 想要十全十美的人生,總是過得很擰巴!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莫言《檀香刑》一、人世間事不存在十全十美古人有訓,過猶不及。人生一世,沒有哪個優點是完全的優點,也沒有哪個缺點完全的缺點。古往今來,人生海海,敢稱之為十全十美的人生基本沒有。
  • 時間怎麼流都可以,樂意接納一切不完美
    不過,這都是願景,現實的世界並沒有這麼圓滿輝煌,我依舊在大家都看不見的角落裡堆砌著文字,敘述著我的內心獨白。縱觀時光的脈絡,我總覺得自己在生活、愛情和學習上都扮演著末等生的角色,永遠是暗淡無光的。生活一平如水,日升日落,月圓月缺,並沒有星星點點的絢爛。沒有值得稱讚的履歷,沒有知心貼己的朋友,連外出旅遊的機會都屈指可數,更別說為所有的經歷輾轉寫一篇生動起伏的記事文了。
  • 39歲單身女人的直白:「這輩子不結婚,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往往這句話,會被認為是適用於對別人活在戀愛關係的人來說,但事實上,其中有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對象:那就是你自己。對於自己來說,同樣需要被理解和接納,哪怕那是個可能不完美的自己。
  • 《都挺好》影評,我們深知世上沒有十全十美
    《都挺好》反應了太多的現實問題,讓人們很有反思。老大蘇明成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中國式長子」蘇明哲,他好面子,想充老大,當孝子,卻處理不好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的關係。老二蘇明哲是一個啃老族,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憑著三寸不爛之舍,得到了很多偏愛。老三蘇明玉是女權主義的成功者,更是其真正的犧牲品。她的性格很偏執,感情冷漠……但是我卻認為她很難真正獲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