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愛上自己,活出真實自己,一切都會改變

2020-10-13 四夕清禾

一本自我治癒、心靈療傷方面的書,一本令你自我發現、自我強大的書,一本令你心平氣和與自己對話的書。

接納意味著深入了解自己, 愛自己,讓完整的自我充分表達出來,重新詮釋自我。不去刻意掩飾內心的「缺陷」,這是每一個嬰兒與生俱來的本性。

本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與我們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相處。書中會教我們承認、接納和擁抱內心的陰影,讓我們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幫助我們敞開心扉,徹底改變我們對自己、對他們、對世界的認識。

本書的作者,黛比·福特,是全美第一名的暢銷書作家。她在28歲以前過著放縱的生活,嗑藥、酗酒、感情混亂。原本,她可能因此浪費掉自己年輕的生命,然而,某一天她醒來時,突然產生改過自新的衝動,發現「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經由內在力量的轉化,她從黑暗中汲取智慧和能量,從而蛻變為一個完整而成功的人,並寫出名作本書,向普羅大眾貢獻出自己的經驗與才能,期待人人自愛,人人從生命的黑暗中獲得大禮,活出真實自己。



要追逐光明,你就必須擁抱黑暗。當消極的思想和情感受到刻意壓抑時,與之對應的積極思想和情感也會被波及。如果我們否認自己的醜,就會削減自己的美;如果我們否認自己的恐懼,就會削減自己的勇氣。

好比放音樂,如果音量開得太大,會讓人感覺不適應。只要把這種特質的『音量』調回去,自己以及周圍的人就會意識到,你的『缺點』其實正是你的優點。它們可以為你所用,而不是成為你的絆腳石。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把這些特質表現到適當的程度,不要過度。」

我們需要理解、接納和包容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質,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話,又怎麼能期待世界接受我們呢?要想獲得別人的愛,我們必須首先建立起自愛。只有把內與外、積極與消極結合起來,找回一個完整的自我,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現出的特質,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當我們學會承擔責任時,就可以把一切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動力。即使我們為某些經歷感到痛苦或是羞恥,至少也可以意識到這些經歷在我們人生之旅中的意義,從而得到慰藉,最終可以自如地改變自己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著寧靜、愛與和諧。我們的人生是一場短暫而寶貴的旅程,我們在這趟旅程上唯一的使命,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天賦和潛能都發揮到極致。



不掩飾心中的同情和善意,跟自己維持良好的關係,善待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內心的陰暗面與光明面同樣神聖,同樣是我們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善與惡、好與壞、光明與陰暗、強大與脆弱、誠實與欺瞞。我們是這些矛盾的統一體。

不必再刻意掩飾,不必再偽裝人,不必再努力證明自己。接納和擁抱心中的陰影,可讓我們的生活徹底轉變,找回完整的自我。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識別和接受自己的每一個特質,才能保持完整的自己。認識投射原理,每一個對別人負面的情緒和評價,或者說是對別人的言行舉止產生強烈的反應和情緒影響,都是自己內心深處藏著的那個特性,要去發現它,挖掘它帶來的積極影響,接納它,和它和平共處。

一個人就好像一座城堡,幼年期自由穿行,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所謂的自尊,因為他人的評判,因為在意他人的看法,慢慢關上一些房門,最後可能就剩下幾個房間了。找回屬於自己的城堡,自由穿行。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因為那是完整的自己的一部分。

承認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擁有完整的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學會承認自己,接納自己,做自己的朋友。

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著寧靜、愛與和諧。我們的人生是一場短暫而寶貴的旅程,我們在這趟旅程上唯一的使命,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天賦和潛能都發揮到極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命運。我們需要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成長之路上的種種障礙,超越自我,讓夢想成為現實。



人生是一場短暫而寶貴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上唯一的使命,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天賦和潛能發揮到極致。只要堅持不懈,不停地檢視、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懷著愛與同情心看自己,就可以讓人生變得無比充實,無比精彩。

每個陰暗面都對應著一個生命禮物,愛是接納所有的自己,追求完整而不是完美。

我們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是光明與黑暗融合的產物。追求完整,追求光明與黑暗的調和,這才是你應該努力的方向。

其實不同的年齡,不同階段,不同的意識層次,你都會覺得自己不完善,做的不夠好。這個世界有白天和黑夜,我們內心有陽光的一面,那麼背對光的一定有陰暗面。畫過素麵的人都知道,因為有了暗面,陽光的一面才更加立體,更加鮮活。做最真實的自己,你永遠變成不了別人,你是那麼的特殊,你很棒。

我們的心靈就是我們能給自己的最好的禮物。當你對自己敞開心扉時,也就對所有人、對整個世界敞開了心扉。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成長路上繼續成長。認清自己,接納自己,愛上自己,活出真實自己,一切都會改變。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完整的人,富足而又寧靜,溫情而又有力量。

相關焦點

  • 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其實這世上有很多人不接納自己,厭棄自己。可即便這樣,我們也要學會接納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生活得更幸福。01我們為什麼不接納自己?,我一定要重新好好活一場。04幸福,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可是即便這樣,我們也會發現,有時候自己多麼努力,都達不到別人的標準,甚至有些東西是天生的。
  • 讀書筆記《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只要是人,就會不完美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會教你承認、接納和擁抱內心中的陰影,讓你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幫你敞開心扉,徹底改變你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識。陰影是心理心名詞,所謂陰影是我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破壞人際關係、扼殺精神、阻撓我們實現夢想的那一面。 內心的陰暗面儘管是消極的,卻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我們提供指引,讓我們的存在得以完整。
  • 人最大的成熟,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每天一本書《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原著 | 愛麗絲·博伊斯解讀 | 四點半的洛杉磯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人都沒有十全十美
    他因為這件事情,所以讓自己心理很難受,讓自己很不快樂。我覺得人都是不會十全十美,一定要懂得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無論是成功的自己,還是失敗的自己,都必須要學會接納。只有接納了,你才能活得更好,才能活出自己原來的樣子。否則的話,你將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優秀,而常常讓自己陷入悲傷的情緒中。
  • 不要成為偽裝大師|《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於是,我們不惜代價,竭力偽裝成人人喜歡的好人,不感覺活得很累嗎?其實,我們每個缺點背後都隱藏著優點,每個陰暗面都對應著一份生命禮物,它會在你不易察覺的當下適時的出現,幫你解圍,陰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擁抱它,我們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 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真實的自己
    接下來,我們就跟隨作者,去擁抱自己內心那些痛苦的部分、黑暗的部分,靠近真實的完美的自己。,而是接納後的改變,是為了改變自我,讓被堵塞的心靈回歸自由。針對完美,英國的評論家赫茲裡特曾說,毫無的缺點的人顯然是不存在的,他似乎屬於完全不同的物種。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向完美的聖人靠近,可即便是聖人,也有他的不完美之處。我們普通大眾更是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真正完美的目標,但接納並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會讓我們不斷的向這個目標靠的更近。
  • 幸福一生的必修課: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我想: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不願意觸碰的一面——陰暗面,親人朋友不願意接受,連我們自己也無法面對。於是,我們不惜一切代價、竭力偽裝成人人喜歡的好人,活得好累。認識陰暗面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不是理性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對痛苦的體驗是不可代替的。
  • 與自己和解,學會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但是,羨慕沒用,別人的永遠也成不了自己的,我這狗尾巴草,只有在風雨中做回自己。與其站在那裡原地不動的仰望別人,不如與自己和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非常喜歡卞之琳的詩《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輕鬆的人生,從接納自己開始
    從小被否定,一直以來覺得自卑,害怕在公眾場合成為焦點,不敢面對別人的眼光,總希望自己不被看見,害怕被別人認識,怕得罪人,一直以來總是照顧著別人感受,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有一天,她與別人發生了不愉快,當她真實的去反駁的時候,她發現,這才是她想要的真實自己的樣子。
  • 《不完美才美》:人最大的自愛,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是完美的,在感情裡又渴望對方完美,我們一直走在一條追求「完美」的路上,卻忽略了「不完美」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而只有接納的了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納對方的不完美。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子教給我們如何接納我們的不完美,引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接近更真實的自己,接納不完美是一種能力,而這個能力是可以習得的。
  • 成年人的必修課:學會認慫,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覺察與接納脆弱,是改變的開始生活中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因為放不過自己。直到他看了《脆弱的力量》這本書,才明白,原來人也有不完美,也會有脆弱,也可以放過自己。布琳·布朗曾在研究中發現:「那些有著強烈自我價值感、歸屬感的人,並不會把自己的脆弱隱藏起來,向他人呈現出完美一面。相反,他們有勇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敢於主動向他人呈現自己內心的脆弱。」
  • 39歲單身女人的直白:「這輩子不結婚,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往往這句話,會被認為是適用於對別人活在戀愛關係的人來說,但事實上,其中有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對象:那就是你自己。對於自己來說,同樣需要被理解和接納,哪怕那是個可能不完美的自己。
  • 學會接納真實的自己
    制定了完美的減肥計劃,深夜時禁不住美食的誘惑,吃完後會因管不住自己的嘴而非常自責。嚴重拖延,習慣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當接近最後期限時,心中的壓力和慌張感強到有一種說不出的累。當這些糟糕的回憶不斷在你腦海裡環繞、堆疊時,在角落裡漫無目的刷手機的你,是不是一度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好起來了。
  • 原諒人生的不完美,是對自己最多大的善良。
    人生要懂得變換,比如說;承認、接納父母的平凡,放下對他們過高的期待,勇敢面對自己的生活,活出父輩期望的人生,才是正確的姿態。當我們感到傷心、想要哭泣時,一個聲音會迅速浮現於腦海:「不能流眼淚,那太丟人了。」於是,我們開始用笑容偽裝自己。
  • 活在當下,活出自己,把心放寬,把事看淡,做真實的自己
    到了一定的年齡,就不要追求一些虛偽虛假的東西了,人的一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揮霍,踏實一些,務實一些,和誰輕鬆、舒服、愉悅就和誰在一起,感情大不了一聚一散;心情大不了一喜一悲;生活大不了一起一落,所以,一切想開了,就不必困惑;一切看淡了,就不受折磨;一切參透了,就不會執著。
  • 心理學丨你是不是也因為「害怕被拋棄」,而不敢活出真實的自己?
    可能我沒有在經濟上受損失,但是當我不去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其實失去了另外一些東西;可能我確實暫時逃避了真實,以及自己所犯錯誤對應的責任,可無論我怎麼否認,真實就是真實,真實是不會改變的。那這時候我們就相當於是「為自己塑造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完美』的我,並且所有的努力和行為,都是在維持這樣一個形象」。可既然這個「完美的我」是自己塑造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的,那麼對它的強化與維持,本質上就是一種「對真實自我的逃避」。
  • 學會向內探索,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經歷事情,都會從外部去找原因,很少向內自我探索。很多人,工作好幾年,越工作越迷茫,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總感覺現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為了擺脫困境,改變現狀,開始瘋狂的報各種課程 ,看見那個行業賺到錢,自己去學什麼。
  • 愛自己——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開始!
    愛自己並不是讓自己吃好的、穿好的而已。在回答愛自己到底是什麼之前,我們來說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南丁格爾。南丁格爾,出生在19世紀的一個英國貴族家庭,家裡有兩個很大的莊園。接納別人的傷痛,接納別人的弱小,接納別人的不完美,這就是愛。同樣的,我們只要把上面的賓語換成「自己」,我們就得到了愛自己的定義和答案:接納自己的傷痛,接納自己的弱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就是愛自己。就算你每天努力健身、閱讀、運動——這些都是你對自己的「要求」,不是愛。
  • 想活出真實的自己?先活出本事吧
    一、「活出自己就意味著:擔起自己的任務。」在讀榮格的《紅書》第一卷第十章時,這句話讓我心裡猛然一震。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聽了近兩年武志紅的心理學課,他的333節課講的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成為真實的自己」。因此,這兩年,我一直行走在「成為自己」的道路上。
  • 胡因夢:如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胡因夢Q1胡老師,我一直非常好奇:為什麼我們會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自我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才能全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匱乏,活出自性的喜悅呢?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在意,那也挺麻煩的,因為這個人就連改善自我的動力都沒有了,會變得自己認為自己挺好的,混日子就行了。所以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是在表明有一種高度的想要獲得肯定的意願,它驅迫著我們去學習和成長。但如果就心理層面來講,這會帶來自慚形穢、不安定,一種心理的很隱微的波動,而且這個波動可能很頻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