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納真實的自己

2020-09-06 上海樹元教育

現在的無論是學生亦或是成年人,好像都有些焦慮,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難題。

明明什麼都沒做,卻經常覺得很累,壓力很大。

明明到了休閒娛樂的時間,卻又惦記著尚未完成的功課。

制定了完美的減肥計劃,深夜時禁不住美食的誘惑,吃完後會因管不住自己的嘴而非常自責。

嚴重拖延,習慣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當接近最後期限時,心中的壓力和慌張感強到有一種說不出的累。

當這些糟糕的回憶不斷在你腦海裡環繞、堆疊時,在角落裡漫無目的刷手機的你,是不是一度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好起來了。

這在心理學上叫「心理內耗」

在心理學上認為,人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學習、工作、交際都需要耗費我們的心理資源,而當我們把太多的重心放在內心戲裡就會產生心理內耗,在獲得任何成就以前,我們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糾結於過往的情緒、埋怨於自己的懶惰拖延,當這樣外表平靜內心卻翻湧的自我消耗不斷地發生時,我們會愈發無力面對眼前的任務和挑戰。更糟糕的是,心理內耗會像是死循環一樣,將我們拖入更深的疲憊當中:

我們越是沉迷於內心的糾結,對於外部事件的處理便越是力不從心,就會做得更差,進而變得更糾結,陷入內耗的無底洞。

為什麼會內耗?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有追求優越感的內驅力。他在書籍《自卑與超越》中,對優越感的描述是人們對理想自我的一種嚮往,以及達成理想自我之後所擁有的一種情感體驗。

這意味著,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畫像。在這美麗的自我畫像中,每一處都充斥著「我應該是如何」。大到我應該事業有成、應該人格完滿、應該自我超越;小到我應該早起、應該馬上行動、應該管好自己的嘴。

這些期許本沒有錯,可問題在於,人們在面對自我和理想畫像之間的差距所展示的寬容度往往是很低的。


當我們感到差勁、懶惰、懦弱、拖延、做錯了事、早睡失敗、虛度了時間時,對自我的厭惡便開始鋪天蓋地地將人淹沒。你會開始討厭自己,嫌棄自己,罵自己,恨不得扔掉自己,懲罰自己。

這個時候,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撕扯便不斷地消耗著人內心的資源,這便是內耗。

人最大的內耗就是對自己的排斥。差勁讓人痛苦,比起差勁更讓人痛苦的是對自己差勁的排斥。

該如何跳出內耗這一怪圈,從而接受自己?

追求卓越總是好的,但我們也要接納自己失敗和消極的可能性。對於與理想自我的差距,如果我們能不因此排斥自己,不再和自己較勁,這樣不但降低內耗,對外的精力也最大化了,反而能越做越好。

明明該學習了,卻控制不了打遊戲,那就接納人的自制力就是有限的。安心打就好了,別過分自責,自責完了一會兒學習效率往往更低。

明明該早起複習了,卻還是沒控制住睡過頭了,那就大可把這當作自己複習周的一個小休息好了,不必憎恨自己大意、痛恨自己懶惰,趕緊爬起來去學習就是。

倘若我們能更包容地看待自己的糟糕與失意,在避免無謂的自我消耗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對自我的評價少了一些苛責與消極,那個現實當中的「我」才能與理想的畫像越走越近。

「一切都沒有那麼糟糕,你也一樣。」

發洩情緒,試著寫寫日記,在每天睡覺前記錄下你覺得當天發生過的重要的事情,同時把自己相應的情緒也備註在旁邊,積極的去應對這種情緒,防止負面情緒的積累。

生命總要有些縫隙,光才能照進來,願你不懼風雨和黑暗,審視自己,打破局限,點燃內心的力量,直面苦難,勇敢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相關焦點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愛上自己,活出真實自己,一切都會改變
    經由內在力量的轉化,她從黑暗中汲取智慧和能量,從而蛻變為一個完整而成功的人,並寫出名作本書,向普羅大眾貢獻出自己的經驗與才能,期待人人自愛,人人從生命的黑暗中獲得大禮,活出真實自己。我們需要理解、接納和包容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質,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話,又怎麼能期待世界接受我們呢?要想獲得別人的愛,我們必須首先建立起自愛。只有把內與外、積極與消極結合起來,找回一個完整的自我,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現出的特質,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當我們學會承擔責任時,就可以把一切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 學會向內探索,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在我們迷茫、焦慮的時候,先學會向內探索,只有越了解自己的人,才能不卑不亢地面對世界。這本《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對這世界》是作者水木丁,對榮格的《未發現的自我》的全面解讀,將原本深奧難懂的心理學專業理論知識,用通俗易懂的可理解的詞彙,教我們遇到問題,不要一味地向外部尋找答案,學會向內探索,認識真實的自我。
  • 成年人的必修課:學會認慫,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布琳·布朗曾在研究中發現:「那些有著強烈自我價值感、歸屬感的人,並不會把自己的脆弱隱藏起來,向他人呈現出完美一面。相反,他們有勇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敢於主動向他人呈現自己內心的脆弱。」設立自我邊界,接納真實的自己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外界對你的定位標籤,所以很多時候,哪怕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也會逼自己去堅持。
  • 學會接納自己,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許多時刻,我們總想擁有完美,但學會接納一個普通的自己,也是一門很深的智慧和學問。1 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曾看過一則故事。楊瀾採訪當當網創始人俞渝,問她:「你最不自信的地方在哪?」她說:「長相。」許多時刻,我們總是對自己的缺失,難以釋懷。你越去抱怨,反而越會感到痛苦。但當你學會去寬待自己,就會活得越來越精彩。有一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但比不完美更可怕的是,你不懂得去接納自己。」有時,你越去在意,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反而越會給自己造成壓力。
  • 幸福一生的必修課: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有人說,空氣對鳥兒來說是一個謎,水對魚兒來說是一個謎,人對自己來說是一個謎。我們很難直接認清真實的自我,只能把周圍的世界當成鏡子,從鏡子裡看清自己的形象。每個人都需要一面鏡子,只有把內在與外在、積極與消極結合起來,才能找回一個完整的我,你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空根治自己所表現出的特質,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老話說的好:「只有自己才能認清自己。」
  • 北京大學牟林翰精神控制包麗,並將其逼死,我們應接納真實的自己
    包麗的事件,我覺得包麗應該接受自己不是處女這件事,哪個人會沒有犯過錯誤? 學會接納自己,接受真是的自己,客觀的對待自己,我們就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我們經常對自己感到不滿,懊惱與煩悶自己的缺點。有的人很早就接受了自己,有的人至死都無法接受自己。
  • 輕鬆的人生,從接納自己開始
    從小被否定,一直以來覺得自卑,害怕在公眾場合成為焦點,不敢面對別人的眼光,總希望自己不被看見,害怕被別人認識,怕得罪人,一直以來總是照顧著別人感受,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有一天,她與別人發生了不愉快,當她真實的去反駁的時候,她發現,這才是她想要的真實自己的樣子。
  • 學會接納,學會放下,方得心安!
    不能接納,不能放下,成天的負面情緒,讓我日漸焦慮,夜不能寐。沒有力量去好好幫助女兒,解決問題。「五十知天命。"古人誠不欺我。近五十歲的我,感覺一下子豁然開朗了。也因為多次陪伴女兒住院治療,見了太多太多患病且多次復發的孩子,了解了較多心理學知識……近來漸漸地接納女兒生病的事實,不再後悔過去,也不焦慮未來了。
  • 心理測試:總覺得自己不優秀怎麼辦?|心理:怎樣學會接納自己?
    其實,學會自我接納,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這些消極和批判的慣性思維,給我們帶來安定、寧靜的快感。什麼心態才算是自我接納?自認是指人們在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的前提下,仍然對自己的行為總體滿意。簡言之,就是「儘管我與眾不同或有缺陷,但我仍然承認自己」。
  • 與自己和解,學會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我們羨慕別人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也是別人眼裡的風景,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身的價值。人生很短,重要的是與自己和解,學會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就如同走路摔倒了,還是要爬起來繼續前行,總不能趴在那裡不動。
  • 無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學會接納自己的出身,這是我們的功課
    她看到她在自己的出租屋裡面,沒有朋友給她過生日;她看到自己長久以來總是有這種強迫性的,令她焦慮的畫面,一直在腦海裡迴旋的一個場景:她從出租屋的樓上跳了下去,血肉模糊…然後像鏡頭回放一樣,從血肉模糊再重新回到她坐在出租屋裡,焦慮地看著一扇沒安防盜的窗戶。
  • 化解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傷害,學會接納父母,也放過自己
    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一個孩子如果憎恨父母的某種行為,那麼他長大之後,很容易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不斷地吸引那些具有同樣特質的人,重複地感受那種痛苦和憎恨,一直無法解脫。第二種情況就是,他會無意識地變得和自己父母一樣,在不知不覺裡活成父母的翻版。 我們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 我接納自己湊合過的婚姻,享受婚姻中被尊重的他和自己
    婚姻裡,接納彼此的真實,允許接納的當下時刻自己並不喜悅,我們努力做到平靜,伴侶知道他可以放鬆地和我們不同,仍然被我們理解與尊重,也很好。學會情緒親密,創造關係親密。 走近自己,捕捉每一個情緒升起的身心反應,學習給這個情緒命名:憤怒、焦慮、悲傷、痛苦、恐懼、緊張、愧疚、難過......當我們允許自己的情緒存在,就能夠允許伴侶情緒存在。
  • 要學會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我們要學會接納彼此的不完美!世上不存在從不吵架的夫妻,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愛人,如果有,那就在天堂。我們畢竟都是凡人,既然是普通人,都會存在缺點,既然每個人都有缺點,那就不可避免會存在理解偏差,就會存在矛盾,就會有爭吵。有矛盾有爭吵不可怕,每一對看似完美的夫妻都經歷過無數次的爭吵,無數次的鬧矛盾,甚至數次想離婚的衝動走過來的。
  • 人最大的成熟,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她根據臨床心理學以及認知行為設計出一套實用有效的辦法,幫助每一個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告別自卑。人生正是因為不完美才顯得真實,只有善於接納自己,正視不足,才能迎來人生的真正蛻變。想知道要怎樣真正地接納自己嗎?接下來就一起跟著作者看看。
  • #接納自己,快樂自我#
    YL聽雨/原創 2020.11.4清晨學會自我接納,才不會陷入焦慮。當我們做一件事時,不要只想著如何完成這件事,而是要主動發現做這件事情本身的意義。感覺自己不用耗時耗力,在自己的範圍之內,能夠幫助到別人的時候,我一般都會「舉手之勞」的幫助別人。
  • 敢於接納自己
    在體驗課堂上,圍繞你是否對自己滿意的主題來探討自我接納 在課程中,記憶猶新的是那個中學生的心情獨白的文章,文中寫到:自己性格內向,外表冷漠,但其實是一種偽裝,內心充滿著熱情;內心敏感,身邊人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句話都能讓他思慮很久,能對他產生打擊。他有理想: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學家、哲學家。
  • 自我接納|不再和自己較勁後,我對自己喜歡得不得了
    歸根結底,他們都是「不能接納自我」的人。01我們常說要學會接納自己,可真的能做到全然接納自己的人,卻沒有那麼多。對於自己的優點、天賦、成功,我們應該都能做到欣然接受,然而,對於自己的缺點、失意、挫敗,多數人很難真正做到坦然接受。
  • 學會接納時,才是幸福的開始
    丈夫或妻子是我們人生的精神城堡,也是我們的另一個自己。既然選擇彼此,就要攜手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婚姻的責任就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長,要學會接納對方。男人,為什麼不做家務?男人給我們的是「硬漢」形象,習慣於報喜不報憂,總是會把所有難題自己一個人默默放在心裡,只為了給你營造一種舒適安逸的生活氛圍。現代社會中,對於男性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超負荷的工作量讓他們的身體極易透支。
  • 想要活得更舒坦,始於對自己的徹底接納
    其實更應該在生活中,學會徹底地接納自己,因為她覺得,真實的她實在是太醜了,如果她卸了妝,沒有人會願意與她繼續來往。於是她只能以「假面」形式來和別人相處。 化解內在的傷痛, 關係就會自然改善 接納自己,就是去擁抱自己內在的黑暗面,直視自己內在各種不平衡的感覺,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學會淡定地面對別人的好,收一收自己的檸檬心,自己想要的事物自己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