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這首歌曾在多少女人心中蕩起愛的漣漪。
遺憾的是,現代社會的婚姻是那麼的脆弱,領了證幾星期就分崩離析是常有的事,這可不是我們手捧鮮花、感動得不可名狀時期望的樣子。
現代人的婚姻是怎麼了?明明說好的會愛一生一世,怎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是因為不愛了嗎?不好說,但婚姻的本質絕對不是愛不愛的問題,它比愛情沉重得多。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我想用一個電影故事來告訴你真相,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作《婚姻故事》。
1月13日,該片拿下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等6項奧斯卡提名。
曝光定檔海報,「我永遠不會停止愛你,儘管已經沒有意義」。
很多人評論說,與其叫《婚姻故事》,不如叫「離婚故事」,因為它講的就是一對夫妻離婚的過程。
但在這之前,他們當然也曾有過美好的愛情。
//01//
婚姻是如何結束的?
剛開始時,他們看上去像是天作之合,誰都沒想過會分手。
像莫文蔚在歌裡唱過的:
「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
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
影片一開始,就是夫妻兩人,各自訴說自己愛上對方的理由。
丈夫查理說:「即便是讓人難堪的事,她也會讓人感覺很舒服。」
「別人說話時,她會認真傾聽。」
「當我裹足不前時,她知道何時應該推我一把,何時應該讓我獨處。」
當愛情開始時,總是這樣,對方的所有,在你眼中都是優點。
甚至對方的一些小毛病,在你看來,也成了可愛的小習慣。
例如:「她總是莫名其妙地泡一杯茶,卻又從來不喝。」
妻子妮可無疑也深愛著丈夫,她說:
「查理毫無畏懼,他從來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或任何挫折,放棄自己想要做的事。」
「他很少有挫敗感,而我經常有這種感覺。」
「查理冷靜地接受我的所有情緒,他不會向這些情緒屈服,也不會讓我因為它們感到難過。」
「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像我,總是說不清楚。」
看得出來,兩個人性格非常互補。
妮可出生在洛杉磯,她的家庭幸福,和媽媽、姐姐關係非常親密。
她生性熱情,因為從小喜歡演戲,長大後很自然成了女演員。
在出演一部喜劇後,她成了當紅女演員。
一次來紐約拍電影時,她偶然去看了一部話劇,話劇的男主演和導演正是查理。
這次邂逅,兩人對彼此都一見鍾情。
他們很快在一起了。
後來妮可放棄了洛杉磯的機會,和查理在紐約定居。
她也放棄了電影演員的事業,成為查理劇團的女演員。
他們理所當然地結婚。
時間很快過去,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今年8歲了。
電影的前八分鐘,誰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丈夫是成功的導演,妻子是出色的演員。
丈夫性格剛強堅毅,妻子熱情活潑,完美互補。
他們本該幸福、甜蜜地生活下去。
但很快,你就會發現,原來這都是過去時了。
前面兩個人的這段話,是他們在婚姻諮詢師的要求下寫的。
但妮可,已經不願意在丈夫面前念出自己的理由,甚至也不願意聽丈夫寫了什麼。
因為她心意已決,要和查理離婚。
為什麼一段看上去本該幸福的婚姻,會走向破裂的邊緣?
也許人心感情最是微妙,說不出一二三四哪一條,也許只是一個筆畫的翻折,隱藏在捉不住頭緒的日常。《婚姻故事》就像一場復盤,從我們對另一半的印象開始,一步步漸行漸遠。
距離是從何開始的呢?
或許是妮可想回洛杉磯發展,而查理想要留在紐約。
但查理的事業、圈子全紮根在紐約,他也喜歡紐約的文化氛圍。
查理總說以後他們可以去洛杉磯,但卻從來沒有實踐這個諾言。
好像一切都以查理的需求為先——在這段關係中,妮可已經逐漸失去了自己。
他是妮可欣賞愛慕的天才導演和編劇,妮可一直為自己是他眼中最優秀的女演員自豪。
日子久了,好像也忘了,自己長大的洛杉磯,才是自己想要發展的地方,那裡有讓她揚名的工作機會,有適合冒險的電視節目,而不是在紐約,把賺的錢都投入丈夫辛苦運營的劇院,每年都成為同一戲劇裡的最佳女主角。
失去自我讓她對婚姻產生迷茫,發現丈夫不忠,讓她本就稀薄的自我被徹底推翻。
當她決定背叛丈夫的背叛,孤注一擲地逃離時,她也開始「做自己」,和之前調情的男人偷歡。
在婚姻的破碎邊緣,她帶著兒子,去了洛杉磯拍戲。
在那裡,她聽從了一個朋友的建議,找了一個離婚律師。
正是離婚律師的介入,讓這段感情更加快速地破裂。
在離婚律師的「慫恿」下,為了儘可能不被對方傷害,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他們開始為彼此塑造形象,不負責的,不靠譜的形象。
甚至夫妻兩人私下談話的小秘密,都被當作呈堂證供。
在這樣的算計中,曾經可以包容,甚至覺得可愛的缺點,此刻都變得「罪大惡極」。
但仔細想想,這真的能全怪到離婚律師頭上嗎?
當然不能。
如果在婚姻中,兩個人可以好好溝通,這些話或許都不用留到和離婚律師說。
正是因為在這段關係中,兩人缺乏真正平等的溝通、對等的關係,讓妮可覺得自己越來越失去了自我,成為對方的依附,才讓這份感情走到了盡頭。
在爭奪兒子撫養權的過程中,在「離婚律師」的「慫恿」下,兩個人也都從內心釋放出了對對方最深的厭惡。
片中有一段兩人整整10分鐘的爭吵,是兩人情緒的爆發點,也是男女主角演技的高光時刻。
儘管在說出這些之後,兩人都哭著向對方道歉。
但畢竟傷害已經造成,這段感情無論如何走不下去了。
終於,在經歷了折磨人的離婚程序後,他們分開了。
孩子跟著妮可,生活在洛杉磯。
而查理,每隔一段時間,從紐約飛來看兒子。
看到這,最讓人好奇的一個問題是:
他們還愛彼此嗎?
影片最後,又一次假期,查理飛到洛杉磯看孩子,他告訴妮可:
自己接受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常駐職位,會在洛杉磯生活一段時間。
妮可眼泛淚花,說著太好了。
可是這時,妮可早已有了新的男友。
當那個你愛的那個人,終於願意為你改變自己時,卻早已時過境遷,兩個人已經不可能再在一起。
最後的最後,查理看到兒子磕磕巴巴地在念一封信,原來那是妮可之前寫的那封自己不願念的「愛上查理的理由」。
他終於有機會知道妮可寫的是什麼,當念到信的最後一句:「我永遠都不會停止愛他,儘管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的時候,他早已抑制不住地哭泣。
而身後的妮可,也已經紅了眼眶。
看到這裡,我們也終於明白,儘管經歷了最惡毒的爭吵,他們仍然深深愛著彼此,只是他們已經無法再在一起了。
這或許就是愛情和婚姻的真相,不是相愛的兩個人就可以長久地在一起。
有時候,正像歌裡唱得那樣,「越是相愛的兩個人,越是容易讓彼此疼。」
//02//
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們就可以談談這個問題了: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德國著名的兩性心理諮詢霍尼妮在著作《婚姻心理學·婚姻是最好的修行》中說——
人們一旦結為夫妻,心中便存在了一個浪漫的,有點幼稚、不成熟、甚至是孤注一擲的想法,把對方看作治療個人生活中所有不如意的萬靈妙藥,彼此的結合能填補自己靈魂以及心理上的空洞。但這會讓雙方的關係變成某種救贖,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這一點。
正如作者所言:婚姻本質上是一場修行,在這裡我們學習愛自己、愛對方,相互滋養、相互扶持,在面臨平凡的小日子裡不焦躁、在面臨大的困難大的挑戰的時候不畏懼,然後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和彼此。
而不是被動的,靜止的享受婚姻中的特權,把一切期望交付到對方身上。
因為婚姻不是魔法,只要擁有就能實現一切;愛人也不是哆啦A夢,能穿越時光來照顧我們,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
努力的方向,首先要儘可能保持你們在精神上的同步而行。
//03//
保持精神上的同步而行
如果你的發展跟他的發展不一樣,你們要多溝通,多交流。兩個人的距離不是突然間變大,變得遙不可及的。
如果你思想的進步、精神的成長比他快,請你拉他一把,幫助他成長,並跟他一起成長,這才叫作身體力行去愛他。
不要讓你自己離他太遠,不論在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如此。婚姻就是心靈的結合,心要是走遠了,愛情就散了,就淡了。
//04//
一次次的愛上同一個人
有一次,我問一對恩愛夫婦,他們是如何保持激情永不消退的?
他們的回答是:「你要不斷地發現他身上美好的東西,新的美好的東西,然後你就會一次次地愛上不同的他,一次次地愛上同一個人。」
所以,你不要以為你只是你,總是一成不變的那個你。你也不要以為愛情就在那裡,它永遠就在那裡。
其實你每天都會接觸到一些新的人、新的事物,產生一些新的想法,會有新的成長。其實每天你都在變化,都與昨天的你有所不同。
然後那個跟你在一起的人,或許他發現了你的這些變化,或許正是他促成了你的這些變化,這些變化使你變得不同,然後他又愛上了這個不同的你,愛上了每一個不同的你,他一次又一次地愛上了你,愛上了同一個人。
//05//
平常心看待吵架,它是婚姻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能還有人會說,那吵架怎麼辦?人跟人相處,再要好也總會吵架的。
千萬不要以為美好的婚姻是不吵架的,那種相敬如賓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美好的愛情,我認為是存疑的。
相處過程中肯定是要吵架的,但吵架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
哈·紀伯倫說:「一場爭論可能是兩個心靈之間的捷徑。」吵架作為一種瘋狂的交流——這種非常狀態的對話模式能夠幫助你看到非常狀態的他,更好地理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在婚姻關係中,吵架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很多時候它能幫你全面了解一個人。
用平常心來看待吵架中的低潮,這些都是婚姻生活的一部分。
但你要堅信吵架後,你們還會變好,你知道你會努力讓它變好的,你知道前面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生活在等著你們,你知道你還是願意和他一起去創造這份美好,這就是一種信仰,而愛是需要信仰的。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願意去堅持,這恰恰是愛的一種強度的證明。
最後的最後,還是那句話,婚姻的本質,絕不是因為曾經產生過愛情而有恃無恐,一勞永逸,而是努力、刻意地去認識你的配偶並且一次又一次愛上對方,去努力經營自己以及這段關係,並堅信你們的婚姻生活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這是任何美滿婚姻的基礎,如果你要問婚姻的本質是什麼,我想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