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鄰居 謝謝你們

2021-01-15 青島晚報電子報
熱心鄰居 謝謝你們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3 星期三

拍視頻的王鵬飛(右)和參與扯電熱毯救人的趙騰家住對門。
    「這都是小事,遇上了怎能不去幫忙,孩子懸在窗外真叫人擔心。 」1月11日下午參與救援的御苑楓景小區的鄰居們紛紛如是說。1月12日傍晚,獲救男童的媽媽韓女士,憑藉著救人現場的視頻、照片,尋找到這些好心的鄰居們,逐一登門感謝。早報記者隨韓女士一起,與這些鄰居見面,從他們的講述中,還原了救援前後的驚險時刻,正是這些熱心鄰居勇於出手救人的行動,確保了軍軍父子二人的平安。
    更讓人感動的是,這些熱心的鄰居都沒有把參與救人這件事看得太重,說得最多的是囑咐韓女士要安撫好孩子,一定注意孩子的安全。參與救人的鄰居劉國玉。
    掃碼觀看曹強文講述救人過程。
1
左桂華:
撥打119並去接引消防車
    韓女士首先敲開了自家樓下鄰居左桂華家的門。「感謝昨天你忙前忙後地幫忙,多虧有你們。」韓女士說。開門的左桂華卻說:「不用客氣,都是鄰居,看見了一定得幫忙,就是當時有點慌張,擔心孩子掉下來。一定要看好啊。 」
    左桂華告訴早報記者,他當時在家聽見外面有人吆喝「誰家小孩,快來救人啊! 」於是趕緊開門跑出去,看見一個青年在樓道門口喊人,但並沒有發現孩子。跑出單元門後,順著青年手指的方向發現,樓上鄰居家的孩子正懸在廚房窗戶上。 「很快,就是後來掉下來的那個人開始爬窗戶上去救援,我也趕緊撥打了110和119報警電話求援,接警員都說找人到小區門口接一下警車,這樣效率高。 」左桂華說,於是他就趕緊跑到小區門口,等待警車。等接到消防員回來的時候,他看到孩子的爸爸已經爬了上去,在託舉著孩子,底下幾名鄰居擔心上面的人摔落,正扯著電熱毯做保護。隨後消防員架上梯子,很快爬上去救下了孩子。
2
楊洋:
最早發現孩子遇險並呼救
    通過左桂華,韓女士了解到,最早發現並呼救的那名青年住在她家斜對面的5號樓,於是她來到5號樓,敲開男青年的門表達感謝。 「我當時剛回來停下車,抬頭看見一個孩子掛在窗戶上,還在動來動去的,非常危險。」男青年楊洋說,他就趕緊一邊往孩子所在的樓下跑,一邊大聲呼救,希望小區裡的人都來幫忙。
    「先是那位受傷的曹先生跑過來,開始往上爬,接著孩子的爸爸回來了,也在緊張地試圖爬上去。」楊洋說,結果曹先生沒抓穩掉了下來,摔傷了腳,隨後孩子爸爸又往上爬,隨後不知道誰找來一個電熱毯,楊洋就和在場的幾個人扯著這個電熱毯,希望在樓下起保護作用,一方面怕孩子爸爸也掉下來,再就是緊盯著孩子,怕孩子也掉下來。好在最後有驚無險。
3
劉國玉:
稱讚消防員救人速度快
    通過現場照片,韓女士辨認出其中一名扯電熱毯的人是隔壁樓的鄰居劉大爺。「劉大爺非常好,特別熱情,他經常在小區裡散步,小區裡孩子們都喜歡和這位劉爺爺玩。 」韓女士說,劉大爺70多歲了,身體很棒,誰家有困難都願意去幫忙。敲開劉大爺家門,劉大爺和老伴得知韓女士來意後說,大家都是鄰居,幫忙是應該的,就算是陌生人也應該出把力。「最應該感謝的是消防員,來了後很快幫忙解決了問題。 」早報記者了解到,劉大爺名叫劉國玉,今年74歲,在家聽到有人呼救後,趕緊下樓去幫忙救人。
    「我邊上這個戴帽子的,是前面樓上的趙老師,其中這個高個青年是我們樓上的,叫趙騰,再旁邊這位姓孫,是你們樓上的。 」劉國玉對照現場照片,樓下扯著電熱毯的幾個人都認識,都是小區裡的居民。
4
趙滿績:
聽見呼救聲跑去搭把手
    「孩子怎麼樣了,他現在應該最需要安撫,別讓孩子心裡留下陰影。 」趙老師名叫趙滿績,他推開門謙虛地對韓女士說,他就是聽見外面呼救,出去給搭了把手,也沒幫上太多。 「小區裡的鄰居們都很熱情,特別團結,大家當時想的就是想盡辦法保證孩子的安全。 」趙滿績說,很多人都在出主意,有的說去找開鎖公司開門,有人已經報警了。
    「我跑過去的時候,孩子爸爸正在往第二層樓窗戶上爬,我的學生趙騰從家裡拿了條電熱毯,我們在場的五六個人就一起撐著毯子,覺得萬一不管是孩子還是孩子爸爸掉下來都能有個緩衝。」趙滿績說,他知道去年平度有位救人的大哥,因為扯著被子在樓下接人,結果被砸成重傷,但當時在現場已經顧不得太多,一方面感覺問題不大,另一方面主要是現場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這個了。
5
趙騰、孫丕利、鹿存林:
扯電熱毯以防墜樓
    一張現場照片上,扯著電熱毯在樓下保護父子倆的人總共有5人,除了劉國玉、趙滿績、楊洋三人外,剩餘的2人經過落實,一個是韓女士對面樓上的小夥子趙騰,另一個是韓女士家樓上的孫丕利,另外還有小區物業保安鹿存林也參與了扯電熱毯。
    「我們當時在家聽見了喊聲,我兒子看了看窗外的情況,拿起個電熱毯就跑了出去。 」趙騰的媽媽趙玉紅在家,她說,現場扯的這條電熱毯就是他們家的,兒子跑去救人,她也跟著跑過去想幫忙。住在韓女士家樓上的孫丕利昨晚在單位值夜班,韓女士敲開他家的門後,孫丕利的妻子和女兒還不知道他做過這件好事。
    「當時我們主任打來電話,讓我馬上趕到11號樓前,有救援需要幫忙。 」御苑楓景小區的保安鹿存林說,他趕緊跑到現場,先是幫忙扯了電熱毯,後來小區業主來幫忙的人多了起來,他就改為幫忙觀察並維護現場秩序。
6
王鵬飛:
還有不少好心鄰居在幫忙
    韓女士最後要感謝的是在小區業主群裡發消息的王女士,住在她家對面樓上。 「是這位鄰居王女士在業主群裡發了一張圖片,讓大家想辦法趕緊救人,我一看是我家孩子,才趕緊往回跑。 」韓女士說,隨後她看到,除了王女士,還有幾名鄰居也在業主群裡發了類似的消息。
    「我當時聽見外面的吆喝。 」王女士叫王鵬飛,正巧住在韓女士家對面樓,她說,她趕緊拿出手機拍下照片和視頻,拍到了第一個男子爬樓掉下來的視頻,她的心裡更緊張了,於是停止了拍攝。隨後開始撥打119報警電話求援。等到再拍攝視頻的時候,消防員就已經到場了。 「我當時也很緊張,想我一個人跑過去也沒用,就在家想各種辦法。 」王鵬飛說,從事發到最後消防員將他們平安救下,前後總共10多分鐘的時間,揪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本版撰稿攝影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孫啟孟記者康曉歡視頻剪輯吳冰冰

-

相關焦點

  • 鄰居說:發現你好單純
    攝影:靜月映眸前天下午提車回來後,樓下鄰居微信我說:「發現你好單純。」我只是發自內心的說了謝謝她,耽擱了她那麼多時間。心裡也在想著找個時間,請她和她兒子一起出去吃飯。提車樓下鄰居也一起去了,開車帶我們去的,前幾天他就說幫我去提車,想著他是車迷,也是老司機,這麼熱心,開車帶我們去也挺好的,於是就約了他。
  • 謝謝有你們
    暑假了,老爺子從家裡下來我們住的城市,他們沒有嫌棄我,時常過來買菜給我,到我生日那天,還頂著30多度的大熱天過來陪我吃午飯,我真的很感動,從心底裡真的很謝謝他們,希望他們健健康康的,如果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帶他們一起出去玩玩,一家人開開心心的。
  • 對方說「謝謝」,高情商的女人,會這樣回復
    但姚曉瓊和丈夫恰恰相反,做事風風火火,性格也是十分火辣,是典型的川妹子,她也熱心腸樂於助人,但是同樣也不讓別人吃白食。以前在老家的時候,農村人就興請人幫忙做農活,然後招待一頓便飯。姚曉瓊的鄰居張大娘快收油菜籽了,就喊了姚曉瓊來幫忙,姚曉瓊也是一口答應,冒著大太陽給大娘收菜籽。晚上的時候,姚曉瓊也沒有在大娘家吃飯,只喝了一口涼水就準備回家了。
  • 我的鄰居與親戚
    以我現在的記憶裡,農村的鄰居有的是沾親帶故、有的是很久以前外來人,但是他們相處的都很融洽!無論哪家辦什麼大事(喪事、喜事、蓋房)都會熱心的去幫忙,是不計報酬的那種! 父母在縣城,因為單位沒有分到房子所以暫時就是租房子的,後來房東不讓住了要我父母搬走,我父親為了找房子幾天都沒怎麼吃下去飯!
  • 我只想對你們說,我做得不夠好。
    謝謝父母對我的包容,作為你們的子女我是感到榮幸的,因為你們不僅讓我衣食無憂,又讓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即便我脾氣不好,但我性情好,我善於交際,熱心腸都是你們培養出來的,謝謝你們,讓我成為平凡但不庸俗的人。即便我脾氣不好,容易對你們發脾氣,但我真心想對你們好的,因為感恩,讓我懂得作為父母的不易,即便我暫時沒能成為誰的父母,但我在成為別人父母前,先做好你們的孩子。
  • 謝謝你們,守護了南粵平安!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看到了60歲的「釘子交警」茂叔、堅守抗疫一線警醫夫婦、為生活奔忙的快遞小哥、70多歲的熱心老街坊、街角處不起眼的小店老闆……他們並肩同行,為南粵大地每一個黎明、每一縷呼吸而守護。 2000年4月26日,一個颱風天,孫樹清所在的派出所轄區多處浸水,全所民警連夜營救轉移被大水圍困的老人、師生,熱心群眾自發為他們打傘,送麵包熱茶。5年後,2005年5月19日,又一個颱風暴雨天,為解救蓮鵬小學的被困師生,民警們冒雨搭成人梯轉移200餘名師生。「我們用暴雨洪水中的堅強身影築起了警民心連心的忠誠。」孫樹清說。
  • 房產證寫誰的名——20年前的一個熱心之舉
    之前去過你單位幾次,你們搬走了嗎?我打電話是想告訴你,女兒在成都買了房子,我明年也要去成都看看家鄉的親友。歡迎你到成都來玩,住我女兒的房子,她也退休了。」他說。「都那麼久了,您還記在心裡。只要你二老保重,小事情不足掛齒。」我心裡暖暖的,被人感謝的滋味真不錯。20年前,我單位開發經濟適用房小區。叔叔阿姨從外地來買房。
  • 上門女婿:用誠心熱心換來尊嚴
    誰說上門女婿不好當,只要你用誠心和熱心對待家人,真心為家庭付出,把嶽父、嶽母當父母看,讓自己融入這個家庭,得到妻子和家人認可,那是遲早的事。說來也巧,小丁的房東就一個女兒,正在為招上門女婿發愁,鄰居就幫助小丁和房東女兒撮合,兩個人也算一見鍾情。
  • 我的鄰居是市政府民意代表!
    老李是我樓上的鄰居,他是省直一個政法部門退休的老幹部。雖然樓上樓下的住著,好長時間也見不到一面,因為上班時都坐電梯直到地下車庫,下了班又從地下車庫坐電梯回家,除了偶爾在電梯裡碰到一面打個招呼,,其他時間就很難碰到了。
  • 你那不叫熱心腸,只不過就是多管閒事
    樂於助人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但不是如果過於熱心就會變成多管閒事。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管閒事便會招惹來別人的反感與厭惡。若你不能把握分寸,只能是費力不討好。別人的事情,千萬不要多說話,保持閉嘴對大家都好。
  • 2020:對不起,還有謝謝你!
    這時寧夫人過來跟女主鳳舞說:「對不起,還有謝謝你」! 在2020年,我欠很多人的一句「對不起,還有謝謝你」! 之前有位網友說,他們家和鄰居家平時關係都不太好,但是在疫情期間,他們一家人都買不到口罩,有一天,鄰居敲了他們家的門,給他們遞了一包口罩,說我們買多了。看到這,我想這位網友當時的心情是很複雜的,有對鄰居的歉意也有感激。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心。
  • 女孩從六樓跳下被輔警鄰居徒手接住,目前已雙雙脫險
    在救援力量趕到之前,一群熱心的鄰居用水管、床墊等廢棄物品在樓下搭建起了一個「防護墊」,但女孩墜落的地點與此有所偏差。危急時刻,一名鄰居衝了過去,徒手將女孩接住。由於遭到巨大的衝擊力,這名施救的鄰居一頭撞向了地面,當場昏迷不醒,傷口流出的鮮血溼透了外套。
  • 一位母親的遺言:謝謝你們照顧我,但我後悔生下了你們
    他們認為自己的母親是負擔、是累贅,致使母親在遺書中寫道:「謝謝你們照顧我,但我後悔生下了你們!」他們總是說,「你看某某家孩子又考了第一,或者是鄰居家孩子考上了哪個名牌大學。」你們認為呢?- The End -作者 | 翩鴻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 「謝謝你們忠誠履職 不怕犧牲無私奉獻!」
    省公安廳黨風政風警風監督員關煒楠則在現場向民警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情:「藉此機會,我想對大家說聲謝謝,謝謝人民警察為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築起了一道堅不可催的銅牆鐵壁。謝謝你們忠誠履職、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向你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 老家鄰居黃師傅
    二十多年的鄰居,十多年的音信全無不曾聯繫,相見後還如此盡心盡力地帶我走遍家鄉,找回青少年時的記憶,讓我欣賞了家鄉最新最美的建築和景點,這是何等的愜意和幸福!我感動於一個下崗工人 的純樸和真情,感受到了一位多年老鄰居的古道熱腸和兄弟般的情義。與現今的許多鄰居們見面不打招呼,有事裝作不知道,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啊。
  • 我想說聲謝謝你|謝謝老婆,謝謝讓座的人,收到感謝最多的是他們
    (具體活動徵集稿件看這裡)在過去一周,我們收到了很多聲「謝謝」,有給萍水相逢但拔刀相助的陌生人,有給朋友家人,有給醫生、警察、環衛、保安這樣的職業,當然也有來謝謝小時新聞的幕後小編。最最可愛的一條「謝謝」來自讀者「Doit」,他把這聲謝謝送給了自己的愛人。他說:「老婆,我想說聲謝謝你,早起給我們做早餐,這幾天寒風呼呼,似乎被窩才是身體的最佳棲息地,而不是其他。
  • 這類「熱心腸」的人,你需要遠離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的鄰居錢婆婆,就是這樣一個惹人厭的「好人她們自詡熱心腸,見誰都滿臉堆笑迎上去,看上去親親切切、和和氣氣,可一開口,就讓人氣得想請她們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去。>「多謝好心人的幫助,結果三樣都沒曬乾」02低情商的熱心也是缺失分寸感的表現
  • 奇葩的鄰居你們碰到過嗎?
    聽一個朋友說她家的鄰居。去年臘月,朋友的對門鄰居結婚,由於家裡來的親戚朋友多,要使用朋友家的房子接待親戚朋友,人來人往共使用了三天,有不自覺的人在朋友家當自個家一樣喝茶聊天吸菸待到半夜十二點也不走,關鍵對門鄰居也就是結婚的主家也不叫自個的朋友去他家待著,由於太吵,無奈大人孩子陪著熬夜。三天,勞神費力,還不能說半個不字。
  • 鄰居家的奶奶去世了
    鄰居家老奶奶出葬圖片在我回家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裡,同村裡已經有五位七十多歲以上的老人去世,其中有三位還在我當初創業時期幫助我做事好幾年,回憶起她們二十多年前做事的情景,歷歷在目,勤勞善良、勤儉持家、熱心助人………
  • 女人說「謝謝」低情商男人才回「沒事」,看看高情商男生的回覆
    女人說「謝謝」低情商男人才回「沒事」,看看高情商男生的回覆。我們都知道女人是很注重細節的,那麼如果男人說對了什麼話,做對了什麼事兒,是很難在女人心裡給自己加分的。如果你幫了一個女生,她對你說謝謝你不要著急,說沒事,學會這幾句話會讓你的異性緣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