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戀愛了,快要結婚。」美美接到前男友打來的電話,很突然。
「你都要結婚了,到處撩女孩子合適嗎?」美美百思不得其解,兩人分手後,從不主動聯繫前男友。
「你是不是還喜歡我?」美美問
「沒有」。過了好一會,男的才回復。
「那就好,既然這樣就互刪吧。」美美直接乾脆地把前男友的微信從手機中刪掉,繼續忙手頭的工作。
一、真愛路上總是不平坦。
有些不愉快的戀愛經歷會讓人留下創傷,並且對以後的兩性關係造成影響。有些人可以痊癒開始新的生活,而有些人被拒絕後,就會貼上「不招人喜歡」的標籤,會去猛烈攻擊那個拋棄他的人。這是當人擁有固定思維模式,自己陷入了被評判的漩渦。
朋友美美和前男友相處的過程中,美美從事自媒體工作,經常主動接觸新鮮事物。前男友在一家事業單位,每天工作填滿了他大部分時間。在他們交流過程中,很難聊到一個話題上,美美想要有個人可以聽懂她心中的苦悶;男友覺得關心問候就是愛。最後他們分手了。美美說:我只想要我覺得愛我的方式來愛我,你就是不懂,說了你也不做。
為什麼人總是習慣用已有的技能,而不願意學習對自己有用的技能?美美前男友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這就意味著認為個人能力是固定的,物質是固定的,戀愛的物質也是固定的,要麼好要麼壞,註定如此。
頭條
相反,健康的關係需要雙方的改變磨合努力,才能長久。
兩性關係研究者戈特曼說:每段婚姻都需要努力來保持不脫軌;將伴侶聚在一起和將他們分開的兩種力量,永遠存在張力。
朋友花花未結婚前在一家汽車專賣品牌的品牌做策略經理,在職場上有自己的輝煌。老公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在相處過程中越來越覺得老公就是她要終生相伴的人。
甘願為愛人洗手做羹湯,辭掉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待業在家一直無法生育,去醫院、吃中西藥、打針,成了她生活日常。喝中醫硬是把白皙的臉喝成了黃臉婆,手上的針眼若隱若現,餐廳的茶水換成了熱白開,吃飯不能吃辣不能吃酸。
「這麼辛苦,要不然順其自然吧?」我說。
「等你愛上一個人,步入婚姻你理解我這麼做的原因了。」她說。
「相信你一定可以早日願望成真的。」我說
「呵呵。。。我一定會的。」她笑起來沒有半點難過的樣子。「我老公家裡人對我很好的,從來沒有催過我。反而是我自己有些愧疚他們」她接著說。
這是有一天我跟她的對話。換做以前,我可能會說女人要多愛自己一點,但此刻我竟有點羨慕她。
頭條
二、健康的兩性,需要差異的磨合。
什麼是健康的兩性關係?相敬如賓?不吵架?
都不是。
兩個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有話直說。並不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如果你是真喜歡我的,就應該懂我心裡想的。也並不是大多數人想的,兩個人相愛了,一切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能解決。
健康的兩性關係,也不是等於完美的愛人。每個人在性格定型的情況下進入親密關係,不要期待你可以改變對方。因此,你也要帶有心理準備,迎接他所有的缺點和情緒。不為了取悅,也不為了犧牲。健康的兩性需要保持關係的平衡,失衡的一方,時間久了自然也就失去了耐心。這樣的關係是有問題的。
當你們在掐架或發生矛盾的過程中,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方法去處理和看待這件事情,而不是上升到你輸我贏的戰場。
頭條
三、分手難道就是必然?
在固定型思維眼中兩性的信念是固定的,既然我們是天生一對,就應該心有靈犀,你就應該懂得我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也不需要去溝通,事實上別人不是你肚裡蛔蟲,真不知道你想什麼。而在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嘗試去學習對感情有用的東西,讓他們的未來更好。
說到底健康的兩性關係就是為雙方負責,為雙方的成長負責,讓對方在追尋自己的目標路上更優秀。因為彼此欣賞,你也在這段關係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不需要取悅,而是相互成長相互成就。去鼓勵陪伴對方實現他/她的目標,發揮他/她的潛能。
如果這一切可以重來,美美和她男友可以了解其中的原因,也許一切都會有好轉,當然這需要時間,但分手也不是一定要發生的事情。
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