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全面做強自己

2021-01-12 青島晚報電子報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全面做強自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2 星期二

    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11日上午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要深入學習、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
    習近平指出,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作出這樣的戰略判斷,有著深刻的依據。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不懈奮鬥,我們已經擁有開啟新徵程、實現新的更高目標的雄厚物質基礎。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願的新發展階段。
    習近平強調,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為、始終洋溢著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要求。
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
    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雖然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機遇和挑戰之大都前所未有,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全黨必須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力辦好自己的事,鍥而不捨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導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
    習近平指出,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一是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從問題導向把握新發展理念。我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更加精準地貫徹新發展理念,舉措要更加精準務實,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是從憂患意識把握新發展理念。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隨時準備應對更加複雜困難的局面。要堅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既要敢於鬥爭,也要善於鬥爭,全面做強自己。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
    習近平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習近平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任務,全面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提升創新能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增強供給體系的韌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關係,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揭榜掛帥」體制機制,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要建立起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釋放內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具備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要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重視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據新華社
    掃碼關注「青島早新聞」微信公眾號,觀看收聽更多天下時事。

-

相關焦點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準確把握「三新」,全面做強自己
    在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當口,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的開班式上強調,既要敢於鬥爭,也要善於鬥爭,全面做強自己。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為「全面做強自己」而不懈努力。認清歷史方位,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要趕路,先看路。」
  • 文化人善於用規則鬥爭
    文化人不喜歡和人面對面較勁,不以力勝,而是喜歡鬥智,喜歡用規則鬥爭。而面對面的鬥爭,秀才們往往會吃虧,有的甚至還會危及生命。有人以為文化人好欺負,因為他們大多文質彬彬,不和人爭一時之短長,而是要講理。講理就要經公,經公就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經公的事並不是立刻就能辦的,於是很多粗人就以為自己佔了便宜。況且,公家處理事情有時候也是和稀泥,並不嚴格依照規則來辦。
  • 楊瑞兵:做強自己要有點兒「專」的精神
    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做強自己」。全面做強自己,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既要從思想上做強自己,更要在行動上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關鍵課題」,既要緊盯「關鍵少數」,又要覆蓋「絕大多數」,以「專」的精神,做強自己。要保持專一的態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
  • 鬥爭——無意識下的選擇
    今天我們來講鬥爭中無意識的選擇這個話題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無意識的選擇我們知道鬥爭是理智和邪惡的鬥爭,我們內心兩個不同自己的鬥爭鬥爭的勝利意味著我們的理智戰勝了我們的邪惡,這一點我相信讀過我之前文章的多少有點了解,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無意識下的選擇,簡單舉個例子就是:玩遊戲,在筆者的概念裡,玩遊戲一直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除了有點社交屬性之外,毫無價值,但是我不否認可以通過玩遊戲可以達到自己的人生巔峰,就比如簡自豪,但是我們普通人,不存在的,只會幫助騰訊的馬爸爸增加收入而已
  • 與父親之間的鬥爭
    父親滿眼裡的期望,變得閃爍不定歲月如歌現在我與父親的鬥爭是一場禁菸運動胸膜炎經常復發的父親頑強的與煙統一戰線堅決地與我鬥爭規勸總在單方面沉默裡結束沒有爭辯,沒有解釋這一場場男人之間的鬥爭猶如回到當年的童年我對父親的無奈
  • 為什麼在小公司裡,辦公室鬥爭,人員鬥爭,拉幫結派非常激烈?
    並且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好像公司越小,人數越少,越容易將這些鬥爭擺到檯面上。有人很好奇,工作就工作,做好自己本職的事情,賺好自己的工資,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非要去與別人爭鬥,去與別人爭搶呢?也就是,我不去爭搶,我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分不到自己想要的蛋糕,為了得到,就必須要去爭搶。
  • 婚姻中的「權力鬥爭」
    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別人頭上,這就是權力。  對方越不情願,就越能表現出強加者的權力。  按照這個定義,權力幾乎無所不在,它存在於一切人際關係中,最親密的情侶關係和親子關係也不例外。  甚至關係越親密,鬥爭越激烈。  譬如,夫妻吵架就是一種隱秘的權力鬥爭。
  • 孝敬父母,也需要鬥爭。
    為何孝敬父母,同時,也要和父母鬥爭?矛盾嗎?一點也不矛盾。在此討論一下,何謂孝敬父母,也需要與父母作鬥爭,父母老了,需要子女去照顧,這是生活上問題,而父母的思想觀念,並非正確,往往處理人事方面,是頑劣的,腐朽,不化,容易誤導年輕人的思想,和人生發展,致使失敗,致使,損失慘重,老人們,通常都混在家,不出門作業,且老一套的人生價值觀,做人做事,做法,都大多過時,落後,不太適合新生代事業發展需要,如果一味聽從,麻煩就很大。惹出了很大的問題,最後倒黴的是年輕人。
  • 大明第一才子解縉,為何會不幸地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他寫給皇帝的奏摺當中,經常會就哪個政策不好哪裡不對都會提出來,對於那些貪官犯了法的人,也會提醒皇上要治理,因此導致自己一輩子都十分的坎坷。有時候受寵了,就升官了,失寵了就被貶職了。最後甚至被宮廷的鬥爭牽連了進來,非常倒黴的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落個慘死的結局。解縉的祖上都是讀書人,所以他從小的教育環境就特別好,接受了十分優良的教育。解縉打小就特別聰明,記憶力特別強。
  • 鬥爭的結果
    鬥爭的結果是分裂,與天鬥,與地鬥導致天地失和;與人鬥引起社會矛盾。天地萬物都有其發展變化的規律,這個規律是自然的,恆定的,不變的。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一環扣一環,就像蝴蝶效應,擾亂其中某一個環節,就可能會引發巨大的響應。所以多按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阻力就會小很多,也更容易成功。如果違背了這些規律,不僅會事倍功半,還會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
  • 如何與偏見做鬥爭?
    除此以外我們還注意到,如果被排斥的群體中出現了一個與自己很投緣的人,偏見持有者傾向於將其視為一個「特例」,而不會承認自己的刻板問題。甚至當這種「特例」層出不窮時,偏見持有者還是不大可能改變自己原有的態度。因為構成偏見的一些因素存在於潛意識中,所以偏見很難被改變。那麼應該如何與偏見做鬥爭呢?
  • 惠州市人民檢察院公布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績...
    12月 30日 ,惠州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媒體通氣會,惠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袁衛國通報全市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相關問題。
  • 人類發展的歷史,主要經歷了五個鬥爭階段
    今天我們不談人類到底來自哪裡,今天給大家談談人類誕生後做的事情。人類是這個星球上最好鬥的動物,從誕生起就開始了不斷鬥爭的歷史,主要經歷了以下五個鬥爭階段:一、人與天鬥的階段人類剛從這個地球誕生,首先就是認識白天黑夜、雷電風雨等各種天氣。學會觀察白天太陽東升西落,夜晚明月當空以及滿天的星辰閃耀。
  • 情感自修課:非暴力溝通——和情感暴力做鬥爭的策略
    文/納蘭明心前言:情緒勒索者、情感暴力者特別擅長做三件事:打擊對方的自我價值感,引發對方的罪惡感,剝奪對方的安全感。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聊聊與情感暴力做鬥爭的方法。凡事皆可商量,溝通才是解決情感衝突的關鍵。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神奇而和平的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非暴力溝通,可以讓人們獲得愛、和諧和幸福,當情感雙方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 成長是與大腦的慣性做鬥爭
    這不是說成長的過程很痛苦,而是人性永遠貪圖安逸、趨利避害,學習和成長,意味著和大腦的慣性做鬥爭,這個過程非常勸退。也正因如此,我們會遇到很多固步自封的人,他們拒絕新的優質信息的輸入,他們的貝葉斯網絡在25歲時已經封閉。
  • 全面做強自己,推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在開局起步的關鍵當口,習近平總書記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要全面做強自己。「全面做強自己」短短六個字,意蘊深長,為我們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指明了方向。為什麼要全面做強自己?
  • 《百媚千嬌》,一場鬥爭只為婚姻自由!
    《百媚千嬌》,一場鬥爭只為婚姻自由!《百媚千嬌》講述了青年男女為打破封建婚姻制度、封建宗法制、封建家長制而展開的鬥爭!為愛情奮不顧身,著實令人感動!習雪飾演紅繡女習雪,出生於湖北省襄陽市,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 你以為你在與婆婆做鬥爭:其實你鬥爭的是思想、人情,還有你老公
    兒媳更講究自己是不是對她們好了,如果沒有對她們好,她們不僅會甩臉子,甚至還說老了不給養老了。於是婆婆們慌了,這哪裡是娶了個兒媳,這是自己又重新嫁到兒媳家,再體驗一下當兒媳的痛苦。如果婆婆們是農村人,還有地裡的活要幹,是城裡人,還有工作要做。一切一切,很少人會以腦力來生活,大多數婆婆是靠體力能維持一切。
  • 曾國藩:要想內心強大,需要同人性的「七宗罪」作鬥爭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夠成為聖賢,便會成為禽獸;不要過問有沒有收穫,只要過問自己有沒有勤奮耕耘。30歲的時候,是曾國藩人生的分水嶺:30歲之前,他只是一個庸人,整天吃吃喝喝,酒局應酬不斷,身上毛病一大堆;30歲以後,曾國藩立志做新人,發誓學做聖賢,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私慾膨脹的禽獸。禽獸之於聖賢,其實就好像是動物之於人類。
  • 一次家庭權力鬥爭的反思(583)
    甚至我還認為說,我目前的高血壓可能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太過抑鬱自己而產生的軀體化反應。比如說像昨天晚上就發生了一件令我的血壓飆升的事情,甚至到現在為止,我的心情還久久的,沒辦法平靜下來。是為了什麼事呢?我自問自己是我的錯嗎?還是說是別人故意要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