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母親是從多大開始很少說話的呢,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家是普通的城市裡不起眼的一家,住著普通的房子,過著正常人的生活,父母幹著普通的工作,照顧著普通的我。十二歲那年,父母的離異終於讓我這普通的生活有了一點改變,從普通變得糟糕了起來。
母親一個人撫養著我。一個人經營著一個不大的餛飩攤,早起晚歸,做什麼事都是一個人。母親初中都沒有畢業,據她說是當時家裡距離學校實在是太遠,在初二那年就選擇了退學打工,早早地結了婚,生下了我。
離婚後,母親的世界似乎從未有過愛情,而現在她的眼裡只有我了。
由於母親在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失意,使她對我的期望格外的大。希望我好好學習,出人頭地,每每都拿自己的生活作為反例勸告我,起初的我是聽話的,但開始進入青春期的我變得叛逆,凡事都喜歡朝她相反的地方使勁,覺得母親的約束便是對我自由的不尊重,對我的不理解。
其實自從上了初中後,我與母親的交流便少之又少了,每天當我醒來的時候,母親已經早早的出了攤,留下的只有一碗用另一個瓷碗蓋住保溫的餛飩,和足夠我吃一頓豐盛午飯的零花,儘管家裡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母親給我的零用錢卻從未少過。每當晚上我回到家的時候,等待我的往往是空蕩的房間和熄滅的燈,母親也總是在我作業快寫完的時候才回到家。那個時候,我倆的交流也僅僅是「回來了」和「早點睡」這樣簡單的客套話,就像是一碗沒了紫菜和蝦米的餛飩。
時間的轉輪從未停止,轉眼間我也來到了高三,高三的生活果不其然的疲憊。日出前睜開雙眼,明月高懸我也未曾休息。不變的,是起床時依舊見不到母親的身影,飯桌上的那一碗餛飩旁,也增添了好多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每當我回到家,開門後迎接我的變成了那明亮的燈光,和母親忙著給我做飯的身影,我與母親的交流也似乎開始多了起來「今天怎麼樣」、「累不累啊」、「吃的夠不夠」,我也只是草草回答,就像餛飩儘管加了蝦米和紫菜,但討厭的人還是會覺得沒有蝦米和紫菜的餛飩更好吃一些。
備考的生活就好像一天重複著走好多段一樣的路,你明知道那條路走過了,但還不得不走,因為這是你的職責,也是你不得不面臨的使命。早晨餐桌上的美食越來越多,高考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我睡得也越來越晚,母親深夜忙碌的身影也伴隨著我越來越憔悴。而我每每回到家,看到媽媽忙碌一天後吃的那一點東西,也僅僅是一碗什麼都不加的餛飩。
六月七號,那是無數考生也是我「上戰場」的一天。今天的早飯不是什麼幾菜幾湯,大魚大肉,餐桌上,有的只是那一碗什麼都加了的餛飩。穿好衣服,我坐在每天早上都坐著的位置,母親靜靜地在廚房忙碌著,我倆沉默著對視,最後也只是微微一笑,我便低下頭把剩下的餛飩吃完,帶好筆和一切需要的「武器」,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上了那最大的「戰場」。
伴隨著廣播中停筆這兩個字,我收起了自己的所有東西,呼著一口長氣走出了考場。那是我生命中最輕鬆的一天了。我笑著看著每一位同學,笑著和他們說再見,笑著離開了這奮鬥三年痛並快樂著的校園。
回到家後,母親久違待在家裡,她沒問我考的怎麼樣,只是問我想要什麼東西,想去哪裡玩。我這才徹底意識到,從父母離異的那天起,母親總是在盡其所能為我做好每一件事,從未虧欠過我任何東西,那是我感覺到的,十多年裡我的第一次長大。我什麼話都沒說,只是靜靜地走到母親的跟前,緊緊的抱住母親,帶著笑容顫抖著說出那句欠了母親好多年的:「謝謝你,媽媽」......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公眾號——親腳趾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可閱讀全文
圖片來源網絡
撰文:目木
編輯:小朱
排版設計: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