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應該很多跟我一樣有點「拖延症」的朋友們,或者曾經或正在體驗著焦慮情緒的朋友們都會有類似的經歷,總是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但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之前的我經常這樣,其實現在偶爾也會。比如想著要提前完成一件什麼事情,但是最後還是拖著拖著,拖到了截止日期前,匆匆忙忙地去完成,做不到自己理想的結果,還會以努力地安慰自己「這麼點時間,你能完成已經不錯了,還提什麼高要求呀。」可是,那些在截止日期到來之前的緊張和焦慮,都是因為自己拖到最後才沒時間的呀。
那麼,如何能讓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煥然一新呢?在我曾經上過的鼓勵諮詢小組課上,真真姐帶著我們做過一次「更新自己的行為圈」的體驗覺察活動。通過改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重新規划行為方式,找到新的行動計劃,做完了這個活動,唯一的感受就是,原來有些事情真的就是「一念之轉」呀。
為什麼說有些事情是「一念之轉」呢?
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心理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的冰山理論來解釋一下,其實我們日常可以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和應對方式,就像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的一角,也許一個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而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那些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才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這些內在包含著我們的感受,對於感受的感受,想法,觀點和信念以及自我。
只有真正意識和覺察到這些埋藏在水面下的真實的自我,我們才會發生行為方式上的轉變,而且這個轉變有時就是「一轉念」的事兒,且之後會穩定地持續下去。
因為我們轉變的並不是露在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是從下而上,從內而外的發生了轉變。
那麼這麼神奇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如何能夠更新我們的行為圈呢?
我們會用到這個方法,是《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療師》的作者——心理治療師琳·洛特(Lynn Lott)和做了25年家庭心理醫生的芭芭拉·曼登霍爾(Barbara Mendenhall)提出的,她們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打造的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在成人關係中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應用和拓展,其中一個覺察和體驗活動,就稱為「更新你的行為圈」。
簡單說,這是一種通過寫下自己期待的感受和想法,來推出新的行為方式的方法。
在這個9月26日的下午,我會通過線上的分享活動,帶著大家一起進行「更新行為圈」的覺察與體驗。歡迎對探尋自我感興趣的朋友們積極參加。因為這類活動探討的比較深入,所以一次活動限制人數在10人以內。
之後,我也會分享一下這次活動的感受和覺察。
期待與你一起,讓我們的想法、感受與行為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