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的再婚生活,驀然回首,才知自己是一個低於市場價的保姆

2020-10-08 魅影朦朧


隨著中國的老齡化,單身老人的空巢孤獨已經是一個現實問題。越來越多的老人遭遇到離婚或者喪偶問題。老年人的再婚問題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老年人黃昏戀不同於年輕人,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因素,兩邊一般都有兒女,兒女的意見不一致,通常會擔心財產受到損失。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蘇大強和保姆小蔡的愛情故事,小蔡是奔著蘇大強的房產去的,蘇大強卻是奔著幸福生活去的,兩個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結果雞飛蛋打,兩個人誰都沒有好下場。

但是更多的人都是想真心實意地過好下半生,男老人都希望找一個人溫柔賢惠、任勞任怨、能伺候自己的女人,而女老人則希望尋覓到一位能夠為自己遮風擋雨、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男人。

女人結婚以後往往以家庭為重,儘自己所能照顧好老伴及家人,甚至在男人重病的時候,仍然不離不棄,衣不解帶地悉心照顧對方。有的人可能會有幸福的晚年,有的人卻沒有笑到最後,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低於市場價的全職、全天候保姆。

這裡我們講一件真實的案例:


李大爺身體不好,走路蹣跚,但是到銀行辦業務從來都是親力親為,銀行工作人員在和李大爺交談中了解到,李大爺有三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家裡老伴王大娘不識字。

李大爺對理財比較有研究,他是第一批基金產品購買者,每個月發了工資,他都會買基金、存定期、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有一段時間,李大爺很久沒有來銀行辦理業務,銀行工作人員都很擔心,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又過了幾個月,一名自稱是李大爺女婿的客戶來到銀行,說李大爺去世了,受李大爺三個孩子的委託,前來辦理李大爺遺產分割問題。

從法院判決書中得知:李大爺的老伴王大娘不是原配,與李大爺半路結為夫妻,兩人結婚12年,李大爺去世後,三個孩子馬上將李大爺的房子賣掉,把基金、理財產品贖回,銀行存款全部提出來,李大爺的房子在黃金地段,房價已經將近2萬/平,100多平方的房子賣了200萬元,最後法院判給王大娘40萬元。

銀行工作人員看到法院判決,紛紛為王大娘抱不平,李大爺是個脾氣非常執拗而且自己管錢的人,平時節省得嚇人,幾乎所有的工資都存起來了,到銀行辦理業務從來不讓王大娘陪著,應該是擔心王大娘知道他有多少錢。由此可以窺見到,王大娘生活中和他相處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三個孩子常年不在家,照顧李大爺的擔子全部都壓在王大娘身上,李大爺腦血栓多年,王大娘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想而知,整整12年的付出,最後只得了40萬元,平均算下來每個月還不如保姆拿得多。

40萬元看似不算少,但是根本買不起房,不知道王大娘是否有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住的地方?以後年齡越來越大,花錢的時候越來越多,李大爺三個孩子的做法太讓人心寒了,有種卸磨殺驢的感覺。

老人喪偶後難免會有孤獨感,特別是男老人,本來生活自理能力就差,失去了老伴後生活更是亂了套,孩子都有工作無法全天候陪伴,一般會特別急切地尋找另一半。

再婚的老人,女性往往付出相對較多,照顧老伴生活,甚至照顧老伴的孩子和孫子。家中老人有人照顧,年輕人放心地忙工作、忙事業。孩子應該知恩圖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黃昏戀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有好多阻力來自子女,就像李大爺的三個孩子,我們不知道他們對李大爺的婚姻持什麼態度,他們平時很少上門,大小事都是王大娘在張羅,李大爺患病多年,王大娘不辭辛苦床前伺候,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李大爺一去世,孩子全然不顧王大娘今後如何安身,如何生活?把李大爺的房子變賣了,把存款全部取光,一切塵埃落定,和這個城市徹底割裂開來。

其實整件事中最關鍵的人是李大爺,假如李大爺對王大娘情深義重,在生前就應該替王大娘想好後路,可以立遺囑,可以和孩子說好,那樣時態就不會這般不近人情,李大爺從頭到尾只考慮自己,心安理得讓王大娘伺候,根本就沒有為王大娘著想。

我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當一切對簿公堂的時候,也就到恩斷義絕之時。法律的公正是不包含情感的,李大爺和三個孩子的做法無疑是違背了道德底線。

黃昏戀雖然不同於年輕人的火熱,但是同樣是美好的。"少年夫妻老來伴",老有所樂,老年人"黃昏戀"也是圖個知己相互依託,再孝順的子女也各有事業,總不能整天守著老人。

年齡大了,受到經濟、身體等因素的影響,老年人再婚前一定要慎重選擇,一定要睜大眼睛,要選擇心地善良、兒女懂道理的人,不要讓愛情蒙住了雙眼,白白地給人家當做免費的保姆,到頭來還得不到好的回報。

生活不易,特別是老年人,再婚就是圖個老來伴,圖個晚年生活幸福。

祝願所有老人都能夠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相關焦點

  • 驀然回首往事成追憶
    我出生於1963年4月12日,農曆三月十九,如今已年屆57歲。驀然回首,感觸良多 。我們兄弟姐妹共6人,大姐長我20歲,從我記事起就遠嫁東路汾陽,外甥只比我小1歲。隨著大哥成家,二姐出嫁,我和二哥、小弟他們兩個相處的時間更長些。我在兄弟姐妹6人中是最幸運的,至少在他(她)們眼中是這樣。大姐在結繩墕讀完小還是高小,我說不清楚,因父親無力供養而結束學業。
  • 驀然回首
    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約束;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你羨慕我的工作,我羨慕你每天總有休息時間。 或許,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裡;或許,我們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幸福。 走在生活的風雨旅程中,當你羨慕別人住著高樓大廈時,也許瑟縮在牆角的人,正羨慕你有一座可以遮風的草屋;當你羨慕別人坐在豪華車裡,而失意於自己在地上行走時,也許躺在病床上的人
  • 驀然回首,回憶卻在,燈火闌珊處
    上聯:昨日澀,今日悟,明日行 ;下聯:少年苦,青年勵,中年知。你是否偶然間回憶起年少青澀的自己,做的一些尷尬的事,忍不住用大聲講話遮掩過去?老大不小的你,是不是偶爾在感嘆,上了這麼多年學,遇到喜歡我的女孩子,隨便娶一個該多好啊?面對生活艱辛的你,是否在遺憾當初沒有順從家人老師朋友的安排,而獨自闖蕩江湖被生活打擊的遍體鱗傷?
  •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往事隨風,驀然回首,說不清的惆悵
    年少的激情,漸漸變成了隨波逐流;生活的期望,被現實所磨滅。或許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或許是給失敗找理由。喧囂的城市,匆匆的步伐,只是再也找不到昔日的足跡。走過的日子就如同閱讀過的小說,總有一些章節我不願翻過,不是不想而是不舍。涼亭依舊,而我卻不再談論理想;城池依舊,而我卻沉淪在自己的世界;往事隨風,可我再也回不去那時的我了。
  • 60歲二婚女人悔悟:當了5年免費保姆才知,老年人再婚沒那麼好
    正因為這樣,許多老人在老伴離世後,就渴望再找一個伴侶。總想著,老了以後能有一個安穩的家,有一個人陪著說說心裡話,有個頭疼腦熱時,有個人幫忙照顧,不然哪天自己突然走了,都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想法當然沒錯,但事實上,許多老人再婚後,生活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心酸。
  • 77歲大爺和老伴再婚12年,從沒出過一毛錢,病倒後才知被騙了
    導語人到晚年,老人最大的心願不是兒女陪伴,而是希望有一個真心的老伴陪伴自己度過餘生。但是夫妻老了之後,都會有一個先走,活著的那個每天都要面對孤獨,就算兒孫滿堂也都不會過得開心,就算子女再孝順,也比不過老伴在身邊。所以這個時候,很多獨居老人,都會重新找個老伴。
  • 驀然回首,你就是最美風景
    02走在生活的風雨旅程中,當你羨慕別人住著高樓大廈時,也許瑟縮在牆角的人,正羨慕你有一座可以遮風的草屋;當你羨慕別人坐在豪華車裡,而失意於自己在地上行走時,也許躺在病床上的人,正羨慕你還可以自由行走……生活中,我們沒有必要為難自己,質疑自己,有時,我們無法很好地理解或學會某樣事物,那只是我們思考與接收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 我家的7任保姆
    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期間,只能找保姆看護。從2017年5月到2020年10月這3年半的時間裡,我們換了7任保姆。只要是工作時間,我家就一天也離不開保姆,離開了保姆,我家就不能正常運轉,只能癱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 忽有往事上心頭,驀然回首已是秋。
    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到中年狗不如丨忽有往事上心頭,驀然回首已是秋。文/童勁松昨晚喝了二瓶四斤97年53℃回歸賴茅,還有兩瓶五糧液,夜不能寐,就像,年輕時,看到一個心動的女孩,感覺一樣一樣的。一回頭,才發現,好過的是好日子,難過的,是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人生很多時候,都無法左右自己。我們能做的,讓生活隨波逐流,順勢而為。
  • 驀然回首,才發現當年的夥伴大多已腦殘!
    驀然回首,物是人非 因為價值觀上的撕裂,微信群抱成一團的都是價值觀趨同的人,在一起一日不聊如三秋兮,聊起來如火如荼,其實都懶得知道對方是男還是女,是醜還是美。正所謂:人在微信飄,哪有不聊高!這是一個大變局(可否說三千年來?),是一種歷史性的進步,是一座冰山開裂的聲音。要相信神的意志,人類社會最終會被神拯救。分裂、漸行漸遠,可能是一個好的開始。今天有點不開心,一個群裡因為一些事,彼此熟悉的人吵了起來,我只能沉默。沉默是我對這類事情唯一的能做的事。現在通訊發達了,想了解一個人的基本價值觀,通過微信群,朋友圈都可以。
  • 結婚12年才知丈夫是同性戀
    直到王朋租房滿兩個月離開時,才告訴房東的妻子,房東經常在他房內對他動手動腳,甚至……此時,房東妻子才明白,丈夫多年來對她冷漠的原因。同時,房東妻子從其他渠道證實了此事後,與丈夫分居。兩個月後,妻子提出了離婚。  婚前--丈夫是個「老實」男人   梅麗(化名)與殷俊(化名)在1992年10月經朋友介紹相識。
  • 中老年再婚不如當保姆,歷經坎坷半世蹉跎,手裡有錢才有安全感
    中老年再婚不如當保姆,歷經坎坷半世蹉跎,手裡有錢才有安全感第二個我的疑惑是你為什麼要說再婚不如當保姆?人家再婚就是不如當不如當律師,人家沒有急著再婚,兒子再趕緊學習,當律師了,你怎麼就說個站閽不如當保姆呢?這個問題我最近忽然醒悟了,是因為他說這個話的人文化程度淺,讀的書少,多少年來一直在失敗?
  • 人生歷經百轉千回,無不在驀然回首中感悟
    人的一生歷經百轉千回,無不在驀然回首中感悟:大味求淡,大愛無言。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 和搭夥老伴AA制,六年過去,他提離婚,我才知一開始就埋下隱患
    她說:「和搭夥老伴AA制,六年過去,他提離婚,我才知有些隱患,一開始就埋下了。「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從兩個人的經歷當中,又能總結出一些什麼樣的經驗與教訓呢?一起來看看便知道了。
  • 60歲女人的哭訴:當了5年免費保姆才明白,老年人再婚沒那麼好
    正因為這樣,許多老人在老伴離世後,就渴望再找一個伴侶。總想著,老了以後能有一個安穩的家,有一個人陪著說說心裡話,有個頭疼腦熱時,有個人幫忙照顧,不然哪天自己突然走了,都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想法當然沒錯,但事實上,許多老人再婚後,生活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心酸。
  • 保姆式陪伴12年,65歲老人坦言:老人走後,他的子女讓我感動
    而這些去別人家做保姆的人,也大多數是中年以後的女人,由於生活壓力,選擇做保姆掙些自己的養老錢。現實生活裡,也有些僱主老人,在內心情感上越來越依賴保姆,對保姆的那份情感比子女還要親。也許是因為子女的忙碌,讓老人覺得自己老了,還是身邊的保姆比較貼心,知冷暖。
  • 50歲李阿姨哭訴:再婚6年,我當了6年免費保姆,沒有比我更傻的了
    最近,杭州來女士遇害案引起大家熱議,來女士是再婚,竟被枕邊人傷害,令人唏噓。 這事發生後大家也把自己的婚姻好好審視了一通,尤其掀起了「再婚」的話題討論,甚至有些離異人士嚇得都不敢再婚了。其實這只是個案,沒有共性和可比性。
  • 相伴相守12年,70歲老人坦言:人到老年,再婚依然有感情存在
    院區裡70歲宋大爺,跟現任老伴已經相守相伴了12年,彼此還是那樣的和諧有愛,坦誠相待,如果他們不說是再婚家庭,別人都會以為本就一家人。年,我們彼此都非常的珍惜我們現在的婚姻家庭,在乎彼此的感情,似乎越過越感覺到對方的重要性,誰說再婚夫妻沒有真感情的呢?
  • 一位農村守寡女人的自述:甘心給再婚男方當保姆,才是最好的歸宿
    導語:城裡女人老了之後大多有退休金,不用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因此有一些喪偶的婦女不會再婚,因為再婚也就是給別人做免費的保姆,非常不划算。但也有人很願意去做免費的保姆,任勞任怨,這些人多是從農村來的,她們認為這也是不錯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