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婆婆神奇操作,兒子婚禮當天,將兒媳改口費換成了這個東西

2020-09-03 瀚海愁雲

奇葩婆婆神奇操作,兒子婚禮當天,將兒媳改口費換成了這個東西


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件奇葩的事情,前一個月她參加一個同學的婚禮,本來進展的好好的,結果突然就看到新娘和婆家人在婚禮現場吵了起來,吵得非常激烈,不出一會,就看到了新娘氣憤的提起了婚紗直接走出了大門口,好好的一個婚,婚禮不上不下的變成了雙方尷尬的聚會,雖然賓客們都好奇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當時礙於大家的情面,就不好過問。

直到前兩天新娘特地找了一群朋友吃飯賠罪才說出了當時的情況。


這次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我朋友的同學,也就是這次婚禮的落跑新娘,她的名字叫做張萌,是一個非常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和我朋友是初中的同學兼好友。


前兩年,張萌認識了當初婚禮時的男友,兩個人是在一次聚會裡偶然認識的,因為興趣愛好的契合所以很快走到了一起,談了一年多的戀愛之後,兩個人覺得彼此年紀夠了也就打算結婚的。

彩禮婚期安排什麼都妥妥噹噹,雙方父母也安排好了,彩禮20萬,房子不需要父母們擔心,他們工作的時候就已經買了房子了,結婚流程需要的錢什麼的也是說好了,後面只等著小兩口邁入婚姻殿堂了,可是問題出就出在於結婚當天的某個流程裡。


這結婚的當天,新娘子順利接到之後首先是去給公公婆婆敬茶的,張萌美美地過去給婆婆敬茶,可是卻在拿到婆婆給的改口費的時候就愣住了,改口費的紅包薄薄的,一模下最多也就是塞了一張錢,這個時候張萌就覺得不對勁了,當初自己丈夫是給了婆婆兩萬的改口費的,這改口費還是張萌體貼的一人一半出的,這當初說好了拿這兩萬在結婚的時候能有面子。

可這就塞了這麼點錢,其他錢呢?留著過年嗎?


張萌當時就不太高興了,別說這麼薄傻子都會以為裡面沒塞錢了,那麼多賓客的眼睛看過來,張萌哪裡過得去,當時就問婆婆怎麼回事。


可婆婆很無所謂的說就是走個流程,真給錢幹什麼。


張萌頓時覺得是婆婆扣下了那兩萬塊,婆婆卻說自己收了當做是兒媳孝敬了。

哪有那麼不要臉的,張萌越聽越不開心,誰知道丈夫也在婆婆身邊附和,說不用那麼麻煩。


其實張萌在意的不是那點錢的問題,而是丈夫婆婆臨時起意把說好的事情都改了,這叫言而無信,萬一真的嫁過去了,又有這種情況怎麼辦?她這不還被他們欺負死了,越想張萌越不高興,當場就提起裙子拉著父母走出婚禮的現場,留下婆婆他們一個人應付一群賓客。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婚禮習俗,但是原本就商量好的事情就不應該在事情已經發生的時候臨時起意,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小的麻煩,尤其是在結婚典禮上,這完全是一種欺詐行為,答應過的就不要變卦了,搞得一對新人就這麼分開,實在是不值得。


你們說張萌做得對嗎?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故事:婚禮當天,婆婆給兒媳五萬改口費,新娘打開紅包改口叫阿姨
    張霞和小李結婚的時候,張霞父母根據本地的習俗要15萬元的彩禮,但是張霞的婆婆卻很摳門,完全有能力付這筆彩禮錢,卻要和親家討價還價。最後雙方兩家達成共識。訂婚的時候給10萬彩禮錢,婚禮的時候給兒媳5萬元的改口費。婆婆想的是這樣能省下一筆改口費,說起來自己面子上也有光。
  • 婚禮上婆婆給兒媳一百元改口費,兒媳:「我還是一直叫你阿姨吧」
    女人一般都比較羞澀,在結婚前兒媳對公公婆婆都是稱呼「叔叔」、「阿姨」,而不好意思直接叫「爸爸」或者「媽媽」。一方面是叫著不順口,畢竟不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喊起來不會很自然。另一方面也是保持一點距離,沒結婚之前,畢竟不是一家人。那兒媳什麼時候改口,將公公婆婆叫「爸爸媽媽」呢?在中式婚禮中,專門有這樣一個環節,就是兒媳會向公公婆婆敬茶,公公婆婆會給兒媳改口費。
  • 婚禮上婆婆給十萬改口費,讓兒媳必須生龍鳳胎,兒媳一話全場炸鍋
    婚禮上婆婆給十萬改口費,讓兒媳必須生龍鳳胎,兒媳一話全場炸鍋前幾天我去參加了一場婚禮,婚禮上發生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這件事情就算現在我想起來,也覺得真的是太讓人無話可說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那場婚禮的新郎和新娘是相親認識的。
  • 改口費厚紅包裡都是零錢,兒媳當面沒拆穿,婚後兩天婆婆迎來報應
    小月婆婆一直為自己兒子找個農村姑娘而耿耿於懷,處處瞧不上小月。 幸好有老公處處袒護,不然,他們早就分手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談婚論嫁,婆婆還是不能認可這個兒媳,於是在彩禮的事情上斤斤計較。 小月步步退讓,最後只是象徵性地要了兩萬彩禮,這事才作罷。因為件事,小月家在村裡丟盡了顏面。
  • 婚禮上新娘突然要2萬改口費,婚禮成了笑話,無奈下婆婆轉了微信
    每個地區的結婚風俗都不一樣,相信很多地方除了彩禮和嫁妝之外還會有改口費一說,改口費就是新娘的父母給新郎準備的,而新郎的父母給新娘準備,至於改口費有多少還是雙方父母商量決定。劉勳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原來是在自己婚禮當天,妻子突然開口向母親要2萬塊錢的改口費,婚禮變成了親戚朋友看笑話的地方。
  • 兒媳,改口費就是個形式,婚禮後你得還給我;那婚禮也算了
    今年二十七歲的雯雯,就是因為未來婆家出爾反爾,沒有按照習俗給她應有的改口費,最後向婆家提出了退婚。未來婆婆和她短暫寒暄後,就開門見山的說道:「雯雯,婚禮時會有一個長輩給你改口費的過程,而改口費就是個形式,婚禮後你得還給我。」未來婆婆的這番話讓雯雯當場就怒了,她知道當地人結婚時有改口費這個風俗習慣,但她卻不能接受婆婆讓她返還改口費的行為。所以未來婆婆的話音剛落,雯雯就緊接著回答道:「阿姨,婚禮也是個形式,那婚禮也算了。」
  • 婚禮上新娘突然要2萬改口費,婆婆難堪下只好轉微信,婚禮變笑話
    相信在每個地區的結婚習俗都不一樣,很多地方除了彩禮和嫁妝之外還會有改口費這一說法,是改口費就是新娘的父母給新郎準備的,而新浪的父母也要給新娘準備,至於改口費有多少都是雙方父母自己商量決定。而我們的主人公劉隕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原來是在自己婚禮當天,妻子突然開口向自己的母親要2萬塊錢的改口費,婚禮變成了笑話,讓各方親朋好友當成了笑話來看待,無奈之下,母親還是用微信給自己的妻子轉了過去,但是結婚後她們二人的關係卻一直沒有得到緩和。
  • 兒媳未婚先孕,3萬改口費婆婆只願給30,兒媳全程叫阿姨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應該都見過這樣的場景:結婚當天,新娘獅子大開口,對改口費和下車錢坐地起價。而男方騎虎難下,不想讓親戚朋友看笑話,所以大都吃了啞巴虧。當然,也有一些男人並不是特別有錢,在出彩禮的時候就將父母多年積蓄壓榨乾淨,實在沒錢滿足女方的虛榮心,這種情況下這場婚禮大都化為泡影。曉玲上周剛結婚,就因為改口費和婆家鬧得很不愉快,以下以第一人稱講述。
  • 婆婆把兩萬改口費改二十,結果兒媳婚禮全程只叫阿姨
    不是他們之間感情出了問題,而是表妹從嫁進門開始,就沒喊過她婆婆「媽」。表妹結婚的時候,我是作為娘家人,去送親的。所以,表妹為什麼不叫她婆婆「媽」,是因為改口費的問題。以前,我沒覺得改口費是個大問題,畢竟前面的彩禮錢、催取錢、下車錢全都過關了,在改口費這個環節上出問題,幾乎不太可能。
  • 結婚雙方改口費怎麼給,給多少合適,你知道嗎?
    敬茶是我們現代婚禮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中國傳統的婚俗中,新人敬完茶就可以改口爸媽了,這個時候爸媽則需要準備一份大紅包給到新人,這個紅包就是咱們俗稱的」改口費「啦~那麼改口費男女雙方應該怎麼給?給多少合適呢?
  • 因為愛情嫁給老公,婚禮當天婆婆給了1萬改口費,我扯下頭紗走人
    因為愛情嫁給老公,婚禮當天婆婆給了1萬改口費,我扯下頭紗走人 結婚是人生大事那一天,我穿上婚紗,跟他舉行了婚禮。那本是一場皆大歡喜的喜事,可那天我卻直接扯下頭紗走人,再也不願看見他家的任何一人。婚禮當天
  • 結婚當天,婆婆卻拿懷孕做藉口不給改口費,兒媳果斷以牙還牙
    ,婆婆卻突然說道:閨女,你既然懷孕了,那改口費就算了,未婚先孕沒想到會發生在我家,要不是徐陽一直勸說我,這門婚事我還真的不想承認。聽到這話,王豔的臉色頓時就變了,沒想到婆婆一直在介意這點,而且還當眾說出來,絲毫不給自己臉面,隨後王豔直接就回道:阿姨,既然如此那我以後也就不叫媽了,至於婚事你兒子要是不想結婚,你可以讓他來跟我說。這話說完氣氛變得有些尷尬起來,好在主持人及時轉移了話題,才讓婚禮得以繼續。
  • 婚禮當天,新娘要8萬改口費,準婆婆:我給你20萬,你看夠嗎
    江峰無奈,只能和家裡商量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但就算把位置定在了偏遠地區房款還是差了30多萬,江峰父母不想動用他們的養老錢,莉莉卻說,不買大房子就不結婚,兒子整天為這事發愁,作為父母還是拿出了自己的養老錢,滿足了兒子和未來兒媳的要求。彩禮方面莉莉也是有要求的,她認為自己要比阿梅強百倍,所以彩禮至少也要比阿梅高,不然她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 60歲婆婆哭訴:因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她沒來看一眼
    之前有個朋友結婚的時候還徵詢過我的意見,問該不該問婆婆要改口費。其實這個問題不該拿來去和別人比較。你若認為男方家裡拿得出,並且不會在乎這筆錢,那麼大可大大方方的提出來。但是,假如婆婆不願意出這筆錢,或者對此有成見,認為你是物質欲薰心,那麼你可就要小心了。因為一個可有可無的婚禮環節而人為的造成誤解和成見,很可能會在今後的婚姻裡埋下隱患。
  • 62歲大媽哭訴:因為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後她也沒來看我
    導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兒媳嫁過來之後都要求婆婆給改口費,要是不給就不會叫婆婆做媽。要是男方願意給改口費,不介意這些錢,那麼生活就會過得好,要是婆婆捨不得給這些錢,覺得兒媳無理取鬧,認為兒媳是拜金女,那麼這位婆婆以後要注意了,而且會因為婆婆沒有給改口費,導致誤會,也不會給婆婆好臉色。
  • 婚禮上,婆婆拒給改口費,新娘笑道:「省了一份養老費,真好」
    ,婆婆拒給改口費,新娘笑道:「省了一份養老費,真好!」按照習俗,新娘需要在婚禮上給公婆敬茶,然後改口叫爸媽,而公婆在喝了茶之後,需要給新娘一個紅包,作為改口費,以表明自家接受了這個兒媳,願意將其視為一家人來對待。
  • 婆婆覺得兒媳好欺負,兩萬改口費改成二百,兒媳的做法很解氣
    詩雅昨天和張偉結婚後,就和張偉大吵了一架,不是因為他們感情出現了問題,而是因為詩雅從嫁到張偉家開始,就沒有叫過婆婆一聲「媽」。詩雅為什麼不願意叫「媽」?還要從她婆婆給改口費說起。但是,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其實有很多剛結婚的夫妻,在改口費這個步驟上都有分歧。一般來說,都是女方在婚禮上臨時變卦,希望能在改口費上多要些錢,女方的父母覺得婚禮正在進行,如果突然結束的話會被人笑話,男方肯定會覺得沒有臉面的。所以女方往往以此為籌碼,向婆家人施加一些壓力,希望能夠多要一些錢財。
  • 一位60歲婆婆哭訴:因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她沒來看一眼
    一位60歲婆婆哭訴:因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她沒來看一眼!Q:你們大家怎麼看?到男方家後,新娘向公婆叫爸媽,也會得到改口費。改口費現在一般都是10001,寓意「萬裡挑一」,也可以雙方商量,或多或少都可以,有的男方家還會給新娘子雙倍改口費的。給改口費是婚禮的一個重要環節,真沒見過誰家孩子結婚不給改口費的。
  • 一場被五萬改口費摧毀的五年戀情:求求你了,婚禮重新舉行吧
    1.感情深不深,婚禮來鑑定 怪事年年有,婚禮奇葩多。 前幾天你有沒有被「婚宴秒變親友新年聯歡會」的新聞刷新三觀?
  • 婚禮當天,那個要八萬「改口費」的新娘,被新郎退回娘家了
    只是,他們卻在彩禮的事情上起了爭執,一時之間婚禮的進程也中止了。原來,陶雲她們家想要八萬的彩禮,按理說這彩禮也不算多,只是趙飛家裡因為兒子結婚,本就打算重新買車買房,這兩樣東西一旦買了,這錢就所剩無幾了,還要辦婚禮,真的是哪個地方都需要錢,一家人為了這場婚事焦頭爛額。所以,趙飛家裡就想著彩禮能不能少給一點,反正彩禮也只是一個形式,小兩口以後過日子,看的可不是彩禮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