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上婆婆給兒媳一百元改口費,兒媳:「我還是一直叫你阿姨吧」

2021-01-18 西廂有情

女人一般都比較羞澀,在結婚前兒媳對公公婆婆都是稱呼「叔叔」、「阿姨」,而不好意思直接叫「爸爸」或者「媽媽」。一方面是叫著不順口,畢竟不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喊起來不會很自然。另一方面也是保持一點距離,沒結婚之前,畢竟不是一家人。

那兒媳什麼時候改口,將公公婆婆叫「爸爸媽媽」呢?在中式婚禮中,專門有這樣一個環節,就是兒媳會向公公婆婆敬茶,公公婆婆會給兒媳改口費。這算是一個比較正式的環節,代表公公婆婆對兒媳的認可,以後就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了。

其實,改口費也不再與多少,只要是吉祥的數字就行。當然,也不能給的太少,太少的話,不僅公公婆婆的面子過不去,兒媳心裡也不會高興。有的時候,改口費太少,還會在喜慶的日子裡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劉希璐結婚後,一直稱呼婆婆為阿姨,原因就是在當初婆婆給改口費的時候,只給了劉希璐一百元。因為這件事,劉希璐和婆婆關係一直不怎麼好,雖然沒有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是婆婆和兒媳之間總要有交集,每次見面,旁人都能感受的兩婆媳之間濃濃的火藥味。

結婚前,劉希璐就見過婆婆幾次面,那時候劉希璐就對婆婆不是很喜歡。因為婆婆性格上總是顯得很強勢,劉希璐總感覺,婆婆想壓自己一頭的感覺。總之,劉希璐在婆婆身上感受不到一點親切的感覺,婆媳關係本來就是婚姻中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那時候劉希璐就猶豫了,到底要不要結婚。

幾番思想鬥爭下來,劉希璐也想開了,反正自己嫁的是老公,又不是婆婆。而且老公當時已經買了房子,以後又不和婆婆住在一起,有什麼好擔心的。本以為不住在一起,就不會發生矛盾,可是沒想到,結婚的那天,婆媳矛盾就已經開始了。

在結婚這件事情上,劉希璐父母要了八萬的彩禮,在現在這個社會,算是很低了。而且對於老公的家庭條件來講,八萬塊錢也比較輕鬆,可是婆婆還是覺得高了,一直不滿意這件事情。

劉希璐和老公在兩個不同的城市,婚禮也分兩次。第一次是在劉希璐這邊,邀請的多數是劉希璐這邊的親朋好友。因為劉希璐家庭條件一般,婚禮舉辦得相對比較簡單,婚禮上,劉希璐的父母給了老公兩萬塊錢的改口費,放心地劉希璐交給了老公。

第二次是在老公這邊,舉辦得很隆重,每個人都喜笑顏開,祝福新人天長地久。但是,婆婆笑得很牽強,劉希璐也懶得看婆婆那張臉。

在給婆婆敬茶後,按照規矩,婆婆要給兒媳封紅包,也就是改口費。想著爸爸媽媽給了老公兩萬,婆婆就算是不太喜歡自己,肯定也會估計面子,不會給得太少。然而,當劉希璐接過紅包的時候,一掂量,根本感覺不到裝了錢。礙於禮節,劉希璐也沒有當面拆開。

晚上,劉希璐打開拆開紅包一看,裡面只有一百元錢。劉希璐當下就找婆婆理論,可是沒想到婆婆顯得比劉希璐還生氣,義正言辭地說:「我家給了那麼多彩禮,你還想要多少,給你一百元已經很不錯了。」

聽了婆婆的話,劉希璐一時無言以對,她努力平復了一下內心的情緒,對婆婆說:「你是希望不花一分錢就把我娶進門吧,請保姆照顧你兒子還需要給工資呢。我看,我還是一直叫你阿姨吧。」

對於劉希璐的說法,婆婆也顯得無所謂。就這樣,結婚後劉希璐一直稱呼婆婆為阿姨,不管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場合。因為這件事,老公找劉希璐談過很多次,可是劉希璐就是不肯改口,她對老公說:「你媽不把我當一家人,我憑什麼改口。」對此,老公也沒有辦法。

雖然遇到個這樣的婆婆,劉希璐還是很慶幸,至少老公能夠保持中立,基本上不在婆媳矛盾上替誰強出頭。此外,劉希璐也沒有和婆婆住在一起,不用每天看婆婆的臉色。

西妹情感寄語:

婚禮上婆婆給兒媳一百元改口費,兒媳:「我還是一直叫你阿姨吧」。

經濟上的糾紛,也是引起婆媳矛盾的一個原因。婆婆持家幾十年,對家裡的經濟肯定會很敏感,每一分錢,都是婆婆辛辛苦苦攢下來的。

兒子迎娶兒媳的時候,必然會花費,這對婆婆來說,當然很心疼。沒有哪個婆婆不想不花一分錢,就把兒媳娶進門,但是這可能嗎?世界上沒有空手套白狼的好事。

確實,婆婆持家不容易,辛辛苦苦存錢也不容易。但是,女方家庭養大一個女兒也不容易,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還沒來得及照顧父母一天,就要就要去照顧丈夫的家庭一輩子,公公婆婆多少還是要給一點感謝費吧。

兒媳嫁過來就和婆婆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樣子,婆媳之間,應該像母女之間一樣,願意為彼此付出。如果都不把對方當成家人,彼此勾心鬥角,那雙方都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這樣的家庭,又值得誰珍惜呢?

所以,西妹想要給「摳門」的婆婆提個醒:小事上摳,或許只會損失一點錢、一點利益;但大事上摳,往往會毀了一個家庭的和諧,甚至會讓自己晚年悽涼。

相關焦點

  • 故事:婚禮當天,婆婆給兒媳五萬改口費,新娘打開紅包改口叫阿姨
    張霞和小李結婚的時候,張霞父母根據本地的習俗要15萬元的彩禮,但是張霞的婆婆卻很摳門,完全有能力付這筆彩禮錢,卻要和親家討價還價。最後雙方兩家達成共識。訂婚的時候給10萬彩禮錢,婚禮的時候給兒媳5萬元的改口費。婆婆想的是這樣能省下一筆改口費,說起來自己面子上也有光。
  • 婆婆把兩萬改口費改二十,結果兒媳婚禮全程只叫阿姨
    表妹結婚的時候,我是作為娘家人,去送親的。所以,表妹為什麼不叫她婆婆「媽」,是因為改口費的問題。以前,我沒覺得改口費是個大問題,畢竟前面的彩禮錢、催取錢、下車錢全都過關了,在改口費這個環節上出問題,幾乎不太可能。不過,前些時間看了一些比較熱門的文章才發現,其實有很多的新婚夫妻,在改口費這個環節上,出現分歧。
  • 婚禮上婆婆給十萬改口費,讓兒媳必須生龍鳳胎,兒媳一話全場炸鍋
    婚禮上婆婆給十萬改口費,讓兒媳必須生龍鳳胎,兒媳一話全場炸鍋前幾天我去參加了一場婚禮,婚禮上發生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這件事情就算現在我想起來,也覺得真的是太讓人無話可說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那場婚禮的新郎和新娘是相親認識的。
  • 兒媳未婚先孕,3萬改口費婆婆只願給30,兒媳全程叫阿姨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應該都見過這樣的場景:結婚當天,新娘獅子大開口,對改口費和下車錢坐地起價。而男方騎虎難下,不想讓親戚朋友看笑話,所以大都吃了啞巴虧。當然,也有一些男人並不是特別有錢,在出彩禮的時候就將父母多年積蓄壓榨乾淨,實在沒錢滿足女方的虛榮心,這種情況下這場婚禮大都化為泡影。曉玲上周剛結婚,就因為改口費和婆家鬧得很不愉快,以下以第一人稱講述。
  • 「兒媳,改口費是陋習,咱們就免了吧」「太好了,阿姨」
    黃磊曾在節目中說,如果有一天有個男人向他的女兒求婚,而對方說不辦婚禮,那麼他會跟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的儀式感都沒有,我認為是不對的。 黃磊的這番話,不光是一個父親對女兒婚姻中儀式感的態度,更是很多人對於婚姻中儀式感的要求。
  • 改口費厚紅包裡都是零錢,兒媳當面沒拆穿,婚後兩天婆婆迎來報應
    儘管兩人十分相愛,但他們的感情還是遭到了男方家的阻撓。小月婆婆一直為自己兒子找個農村姑娘而耿耿於懷,處處瞧不上小月。 幸好有老公處處袒護,不然,他們早就分手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談婚論嫁,婆婆還是不能認可這個兒媳,於是在彩禮的事情上斤斤計較。
  • 一位60歲婆婆哭訴:因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她沒來看一眼
    一位60歲婆婆哭訴:因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她沒來看一眼!Q:你們大家怎麼看?到男方家後,新娘向公婆叫爸媽,也會得到改口費。改口費現在一般都是10001,寓意「萬裡挑一」,也可以雙方商量,或多或少都可以,有的男方家還會給新娘子雙倍改口費的。給改口費是婚禮的一個重要環節,真沒見過誰家孩子結婚不給改口費的。
  • 婆婆覺得兒媳好欺負,兩萬改口費改成二百,兒媳的做法很解氣
    詩雅昨天和張偉結婚後,就和張偉大吵了一架,不是因為他們感情出現了問題,而是因為詩雅從嫁到張偉家開始,就沒有叫過婆婆一聲「媽」。詩雅為什麼不願意叫「媽」?還要從她婆婆給改口費說起。但是,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其實有很多剛結婚的夫妻,在改口費這個步驟上都有分歧。一般來說,都是女方在婚禮上臨時變卦,希望能在改口費上多要些錢,女方的父母覺得婚禮正在進行,如果突然結束的話會被人笑話,男方肯定會覺得沒有臉面的。所以女方往往以此為籌碼,向婆家人施加一些壓力,希望能夠多要一些錢財。
  • 62歲大媽哭訴:因為沒給兒媳改口費,我生病後她也沒來看我
    導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兒媳嫁過來之後都要求婆婆給改口費,要是不給就不會叫婆婆做媽。要是男方願意給改口費,不介意這些錢,那麼生活就會過得好,要是婆婆捨不得給這些錢,覺得兒媳無理取鬧,認為兒媳是拜金女,那麼這位婆婆以後要注意了,而且會因為婆婆沒有給改口費,導致誤會,也不會給婆婆好臉色。
  • 兒媳,改口費就是個形式,婚禮後你得還給我;那婚禮也算了
    今年二十七歲的雯雯,就是因為未來婆家出爾反爾,沒有按照習俗給她應有的改口費,最後向婆家提出了退婚。即便第一次見未來婆婆沒有留下好印象,但雯雯還是有信心能在未來和婆家人相處好。未來婆婆和她短暫寒暄後,就開門見山的說道:「雯雯,婚禮時會有一個長輩給你改口費的過程,而改口費就是個形式,婚禮後你得還給我。」未來婆婆的這番話讓雯雯當場就怒了,她知道當地人結婚時有改口費這個風俗習慣,但她卻不能接受婆婆讓她返還改口費的行為。所以未來婆婆的話音剛落,雯雯就緊接著回答道:「阿姨,婚禮也是個形式,那婚禮也算了。」
  • 奇葩婆婆神奇操作,兒子婚禮當天,將兒媳改口費換成了這個東西
    奇葩婆婆神奇操作,兒子婚禮當天,將兒媳改口費換成了這個東西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件奇葩的事情,前一個月她參加一個同學的婚禮,本來進展的好好的,結果突然就看到新娘和婆家人在婚禮現場吵了起來,吵得非常激烈,不出一會,就看到了新娘氣憤的提起了婚紗直接走出了大門口,好好的一個婚,婚禮不上不下的變成了雙方尷尬的聚會
  • 「媽,還需要8萬8千改口費」「還是叫阿姨吧,一字千金我受不起」
    ,他說家裡邊兒條件這麼差,你弟弟還要上學,到時候還要結婚買房,要20萬,哪裡夠至少得要30萬,然後咱們還得再要一個88,000的改口費。我母親就像是獅子大開口一樣,我當時就拒絕了她,但是我母親卻哭了起來,她說我現在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連家裡邊的親人就不管了,家裡邊的骨肉也不管了,甚至是還威脅我,如果我不要改口費,如果我不加彩禮錢的話就不讓我嫁給我男朋友。
  • 結婚雙方改口費怎麼給,給多少合適,你知道嗎?
    這個也是我們平時在執行婚禮中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今天小點就這方面的問題統一來給大家回答一下· 攻 · 略 · 來 · 啦 ·Q:改口費男女雙方都要給嗎?A:一般來說,是的。因為改口費的寓意就在改口上,就是兒媳和女婿都要改,所以公婆要給兒媳,丈母娘老丈人也要給女婿喲Q:改口費是父母一起給一份,還是各自給呢?
  • 婚禮上的改口費,我媽拿了一萬婆婆才給一百,我拉著爸媽轉身離開
    還有你,以後你也注意點你的身份,你好歹也是個公務員,工作比她強,別在她面前那麼低氣,要我看啊,你們在一起,還是她高攀了咱們呢。」儘管老公一勁的告訴她小點聲,她還是一口氣的說完了。在那待了幾天,一直挺不順心的,儘管我努力好好表現,可總是得不到婆婆的認可。回來的路上,我也跟老公討論了我們的問題,老公對我說:「以後過日子是咱們倆在一起,不用考慮那麼多,我對你好就夠了。」
  • 婚禮上,婆婆拒給改口費,新娘笑道:「省了一份養老費,真好」
    ,婆婆拒給改口費,新娘笑道:「省了一份養老費,真好!」因為準備得很匆忙,婚禮很簡單,不過就算簡單,有些必要的環節還是不能少,比如敬茶改口。按照習俗,新娘需要在婚禮上給公婆敬茶,然後改口叫爸媽,而公婆在喝了茶之後,需要給新娘一個紅包,作為改口費,以表明自家接受了這個兒媳,願意將其視為一家人來對待。
  • 「因婆婆不願給未來兒媳2000改口費,而失去了兩條生命……」
    朋友,同我一樣,結婚時什麼都沒有,連最基本的婚紗照都沒有拍,別說婚禮了,朋友說:她和她對象事先說好的,彩禮6萬8,雙方家庭也同意了,而且同在一個城市,最基本的習俗都一樣的。就在她們準備辦證的那天,朋友說突然覺得很難受,胃一直不舒服,沒辦法,倆人先去了醫院,沒錯,結果是懷孕了,還是雙胞胎,她們兩個特別開心,證也沒來得及辦就著急回家了。
  • 只給50元改口費,新娘表示不會叫婆婆媽
    李根跟交往了兩年的女朋友秦寶兒正籌備婚禮。李根這邊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把秦寶兒娶進門。婚禮如期舉行,一切都很順利,所有儀式進行完之後,媳婦要去給婆婆敬酒。婆婆在兒媳敬酒的時候,要適當地給一定數額的紅包。當秦寶兒給婆婆敬酒的時候,婆婆給了她一個50元的紅包作為改口費,秦寶兒當時顯得很淡定,她並沒有生氣,反笑著說道:「這樣我也省得叫媽了,真好。」大家對李根的母親的做法都不太理解,她這樣做很讓人下不來臺。當著那麼多人的面,確實是有點過分了,也太羞辱人了。
  • 結婚當天,婆婆卻拿懷孕做藉口不給改口費,兒媳果斷以牙還牙
    ,婆婆卻突然說道:閨女,你既然懷孕了,那改口費就算了,未婚先孕沒想到會發生在我家,要不是徐陽一直勸說我,這門婚事我還真的不想承認。聽到這話,王豔的臉色頓時就變了,沒想到婆婆一直在介意這點,而且還當眾說出來,絲毫不給自己臉面,隨後王豔直接就回道:阿姨,既然如此那我以後也就不叫媽了,至於婚事你兒子要是不想結婚,你可以讓他來跟我說。這話說完氣氛變得有些尷尬起來,好在主持人及時轉移了話題,才讓婚禮得以繼續。
  • 婚禮上新娘突然要2萬改口費,婚禮成了笑話,無奈下婆婆轉了微信
    每個地區的結婚風俗都不一樣,相信很多地方除了彩禮和嫁妝之外還會有改口費一說,改口費就是新娘的父母給新郎準備的,而新郎的父母給新娘準備,至於改口費有多少還是雙方父母商量決定。劉勳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原來是在自己婚禮當天,妻子突然開口向母親要2萬塊錢的改口費,婚禮變成了親戚朋友看笑話的地方。
  • 奉子成婚,婆婆給100改口費,兒媳說句話,賓客哄堂大笑
    我叫婷婷,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認識了老公,談吐幽默,舉止大方,很快我被他吸引。後來還是他主動跟我表白,我們才開始交往!在一起後我才知道,他所謂的公司高管只是掛職,就是一個打工的而已。剛交往的時候他還問有多少存款,我說是月光族後,眼神立馬暗淡下來,在得知我家境不錯時,眼神裡又有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