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步入30歲大齡剩女行列後,成家的壓力如影隨形,父母雖不直言逼婚,但每每家庭聚會時看到父母落寞神傷的樣子以及晚上睡覺時母親掩面而泣的情景,我會莫名地有種負罪感;朋友聚會時,聽著已婚人士或戀愛中人的甜蜜日常,我也會心升羨慕和憧憬。於是,我決定放棄執念,相親結婚。
我和先生從相識到結婚僅用了半年時間,或許這種「閃婚」的形式,在很多人看來有些不負責任,但如今八年的婚姻生活,讓我們用事實證明了,先結婚再戀愛也是可以收穫滿滿地幸福的。
「非正式性對話」讓我們找到了適合地溝通方式
剛結婚的頭兩年,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從一個家庭走進另一個家庭,從最初的新鮮興奮,到之後的茫然無措,生活的突然變化,對於我們這兩個獨身太久的「單身狗」而言,著實有些適應不來。於是生活的磕磕絆絆便接踵而至。
一些日常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溝通和處理,小情緒積累多了,便迸發出大能量!比如:我覺得家務活兒應該兩個人一起承擔,而他認為兩個人誰做多做少都無所謂;我希望事情可以儘早辦而非拖拖拉拉,他卻覺得在期限內做完就好了;我喜歡屋子裡乾淨整潔而不是亂七八糟,他卻說隨意一些就好;我想他應該改掉身上的壞習慣,而他則抱怨我總是絮絮叨叨……或許是因為我忘了,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間完成的,改掉它們也需要時間;也或許是我忘了,人和人雖然可以很親密,但依舊是獨立的個體,不能主觀地將個人意識強加於另一人頭上。於是,我開始選擇寫信的形式與先生進行非正式性對話溝通: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完美無暇的,或多或少都會有各自的不足和缺點,但既然我們選擇放棄單身,步入婚姻,那我們對家庭、對彼此就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我不想改變你什麼,也不希望自己為誰而改變,我只求我們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為了彼此更好的融合,可以將各自的稜角磨平一些,再磨平一些,忍讓或許到最後終有爆發的一刻,所以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容忍』而是慢慢『適應』,可以嗎?……」
「很多時候,看身邊朋友吵架鬥嘴,總覺得有些荒誕可笑,可一旦當事人變成了自己,各種哭,各種鬧,各種作……都成了理所當然的現象,很可笑吧,所以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古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可是細細想來,夫妻間不管是誰先挑起事端,其本意和內涵無非就是在向對方發出一個信號『求關注』、『求疼愛』、『求理解』,當大家都能把這種情緒的表達看作是一種『禮物』的饋贈的話,那麼就請照單收下吧!」
「很多人問過的『生活是什麼?』說來說去,生活就是一地雞毛,細水長流的表面平靜中總會有暗流湧動,交織著各種感動、驚喜、瑣碎、誤會、憤怒、吵鬧,你能想到的所有狀況,生活都會給你。或許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這樣的吧,沒有人是生活在雲裡霧裡的,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著煙火氣,那就是不停的折騰,不停的出現狀況,但只要我們肯積極的去面對,就總能不斷的解決問題。」
……
因為有了這些及時且推心置腹的溝通,我們之間多了些理解和體恤,少些了計較和紛爭,然後,我們從婚姻生活的「新手」一點點地學習著,磨合著,適應著,慢慢磨平各自的稜角,消弱身上的銳氣,淡化彼此的缺點,用包容理解、關愛扶持架起屬於我們的四口之家。
生活的細枝末節中感受「愛」與「情」
愛情,很難用精妙的語言去詮釋它的真諦。卿卿我我是愛情,嬉笑怒罵也是愛情,但無論哪種表現,也都是要先有「愛」,再談「情」。如今,結婚八年,愛情之於我們而言,早已融於生活中的細小,在細小中追求精緻,在精緻裡感受「愛」與「情」。
正如每次先生出差,我都會掛心的難眠,除了臨行前的再三叮嚀,出差期間每天都要微信問候一下,只有聽到他的聲音、看到他的回信,才覺得這一天完整了,而先生也會有意無意地在朋友圈發一些或私信我,他身處異地的照片,讓我實時了解到他的動態,這是種默契也是種體恤,雖無聲卻有情。再如,一向不算浪漫,且對日期不甚敏感的先生,卻總會在情人節、生日或紀念日的時候,送些小驚喜給我,那種甜在心裡的滋味溢於言表。猶記得,有一段時間先生工作很忙,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段日子,我們的交流只能通過在穿衣鏡上留言來完成,堅持了數日,不滿的情緒讓我的抱怨變得越來越多,而這時恰逢「七夕」節,老公深夜歸家,凌晨三點多才睡下,不到七點就起床了,黑眼圈、深眼袋以及滿臉的倦容記錄著他這段時間工作的辛苦,想讓他好好睡一覺,可他堅持要送我上班,只為能陪我過一個「七夕」!
還有一次,我們去青島旅遊前,我不慎崴到了腳,到青島入住後,看著我腫得高高的腳,笨嘴拙舌的先生沒什麼安慰,只說一個人先出去逛逛,結果回來的時候卻給我帶回來了一雙拖鞋,說穿著這個腳會舒服一些,那一刻貼心的暖意讓我感動不已……這樣的生活細節還有很多,卻滿是愛與被愛的味道,愛情如是,幸福如此。
等到的「真愛」讓我們明白適合以般配更重要
「感情沒有所謂的般配不般配,只有適合不適合。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自己想要的那個人,但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人。遇到那個人後,一切複雜的條件都不再適用,一切喧鬧的表面歸於沉靜。」
婚禮上人們都喜歡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寄託對婚姻的美好期待和祝福,然而,生活並不是只是眼前的美好。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你爸你媽我爸我媽……於是,不知從何時起,你已經不是當年的你,而我也不再是當年的我。曾經的相濡以沫早已被殘酷的現實洗刷刷……接下來,很多人開始抱怨、指責,甚至貌合神離,同床異夢……而那些終究沒有走出婚姻沼澤地帶的人們,則選擇了以離婚來告別彼此的怨恨與傷害……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天生的好妻子或好丈夫。要想婚姻能夠甜蜜長久,光靠激情和衝動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兩個人同時修行,彼此幫襯。
我和先生,我們從一開始交往時就深知彼此是互補的個性,我性急,好統籌計劃,行事易衝動、感情用事;而他性溫,喜隨遇而安,為人圓滑世故且猶豫不決。這樣的我們其實會有很多的不協調、不同步、不融合,事實上,八年婚姻生活中磕磕絆絆、吵吵鬧鬧也多驗證了這一點。可即便這麼的不同,我們依舊沒有鬆開對方的手,相扶相攜地往前走著。為什麼呢?對此,我也會不禁自問,也許是過去的自己還不太成熟,不太懂得換位思考對方的難處,遇到事情總是先讓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佔據上風。也許是激烈爭吵時,他的退讓和包容,讓我明白並非是他不計較我的任性刁蠻,只是因為他更清楚每次惡語相向都並非出於我的本心。
是的,就是這樣看上去極不相容的兩個人,回歸到愛情裡面,我們便會懂得,愛,不是去千方百計搜尋和對方匹配的訊號,也不是刻意而為去把對方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愛是我先懂得你,然後依然選擇和你在一起。也許你沒有那麼完美,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但這正如同我自己的不完美一樣,那就是真實的你的一部分,因此我全部接受。
一份對的感情,便是我在你面前,可以不必隱藏自己的悲傷,不必假裝堅強,可以把自己最深的不安全感流露出來,可以以最真實的樣子面對你,而你,依然穩穩地在那裡,等我訴完所有委屈,只把一個最暖的擁抱給我。
這就是我們的故事,一個先結婚後戀愛的故事。「如果愛能讓人成長,我想也正是因為這些『除你之外』,無人能給的懂得吧。是在你的世界裡,我才能以我最真實的樣子存在,我才有可能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