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蘇東坡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古人意識堅定如此,今人實是難以望其項背。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時代的腳步也不再慢條斯理。
新時代、新徵程的帷幕早已拉開,網際網路成了人們聯繫的紐帶。在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背景下,「勤奮」成了優秀者的代名詞,何也?優越的環境滋養出當代人獨有的「惰性」。
少有聽聞哪位古人身患如「懶癌」、「拖延症」等疾病,只如今,發現身邊之人竟多得此症。
今昔相比,想來為何如今因人生失意而心生抱怨之人如此之多,倒也竟說的通了。此間道理,一如作家馬未都所言:「凡事比別人多想一步,你就超過了大部分的人。」
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淮南子言:「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人生如棋,普通人只是行之,看之,走之,一切如常,也未見其波瀾,而優秀者「凡事比別人多想一步」,便超越了大部分的人。
因才有人說「下棋容易知棋難」。四海五洲,天地玄黃,大千世界裡天才總是極少的,多得是那埋天怨地的普通人。走一步,看一步是多數人的常態,而我們卻時常誤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有天降之才。
在湍急如流水的生活裡嘟嘟囔囔,不去想,更不去做,但又希望得到命運的眷顧,希望擁有優越的生活品質。殊不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面對才是。
如今不去想只是不想面對眼前的窘迫,可在逆水行舟的世界裡奔騰,不進必退,想保持原樣尚且艱難,又怎敢言超越他人?然想奮起直追之時,只需「凡事比別人多想一步」,其前提是「敢想」,並且願意「去想」。
懶惰的枷鎖不斷禁錮著當代人行動的雙腳,而思考是解開其之谷的唯一鑰匙。向來只有敢於登上山頂的人才有機會俯瞰遠方的風景,布萊希特言:「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我想,思考或許還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風向標。
無論做任何事,只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時,或許已經成功了一半。常言道:「往事開頭難。」但當你敢於去想時,當你沉浸思考時,實則已然開了個頭,只是你不自知罷了。
相反,「多想一步」也並不意味著要思考規劃好未來所有的人生路程,只是當你正在行走時,預先想好下一個腳步將踏向何處,這便夠了。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而「多想一步」正是通向所有成功之路的大門。
二、 未雨先綢繆,一步似一程
這個世界從不缺少「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敢想」之後需「敢做」,方能成事。
曾有人言:「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豬都能飛上天。」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這句話絕對不無道理,然法國劇作家巴爾扎克有言:「想升高,有兩樣東西,那就是必須做鷹,或者是爬行動物。」
是的,再怎麼會飛的豬,其姿勢也遠不如鷹好看,鷹者的行動敏銳與豬者的滿身惰性,兩者相形見絀。鷹的成功在於其「敢做」勇氣,當「多想一步」時也能「多做一步」,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哈佛大學曾送給其學生這樣一句話:「當成功來臨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
當身邊之人抱怨著命運不濟,時運不公時,聰明的人不會人云亦云地隨波而去,因為他們深知「真金不怕紅爐火,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時代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善於抓住機遇的能力。
古往今來,多少能人志士拜倒在這種「能力」之下而不自知。
三國時期,孫曹之間的赤壁之戰中,周瑜大敗精通兵法的曹操,何也?只因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未雨綢繆的一小步拉近了三國戰役的一大步,至此以後,曹操損失慘重,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就此形成。
赤壁之戰
拜倫曾言:「無論頭上是怎樣的,我準備承受任何風暴。」有人將風暴當挫折,電閃雷鳴時無所警覺,任由狂風肆虐,那麼,他也將拜倒在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
但亦有人多想一步,多做一步,風暴便不再是風暴,他將風暴作帆船,從此迎風而上,踏浪而行,岸邊的礁石無法使他心生畏懼,深海鯨鯊見他也只繞道而行。
由此觀之,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頭腦的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能人的未雨綢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亦是智者的周密行動。俗話說:「先知三日,富貴十年。」當「先知」遇上「先行」,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 做事不畏小,點滴匯成海
從「多想一步」到「多行一步」已然明了,但該如何「行」才能夠儘可能保證準確無誤呢?魯迅先生給出了答案:「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可何妨做做這些一木一石呢?」
人們都想成為栽花者、種樹人,何其偉大的夢想,可為何偏偏忘了那一木一石亦是生靈,看得見的奉獻我們將其崇高成偉大。
但我始終認為,看不見的奉獻才更應該受關注,被推崇,小人物的奉獻一直是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那些隱藏在點滴裡的行動也應該被重視。
我們常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量力而行是衡量一切行動的首要標準,進入一個全新環境時,首先要認清自己,一味地爭強求多必不會獲得好的結果。
世界著名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便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他將「做最好的自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他一生都在不斷地根據外部環境與自身條件進行適時調整,塑造了屬於自己的最佳生活。
安德魯·卡耐基
林語堂言:「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誠如斯言,認清自己,從點滴做起才能集之所成,最終匯成涓涓細流。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大抵是如此吧。
其實,凡事比別人多想一步,你就超過了大部分的人。不需要特別複雜的思維方式,只「多想一步」,僅此而已。多數人之所以成為多數人,大都因其只原地踏步,不肯向前而已。
當懶惰變成性格,才是真正的可怕之處。麻木了人類的原生力量,我們將逐漸變得不再反抗,沒有任何攻擊性與上進心,在安逸的囚籠裡虛晃度日,一如「溫水煮青蛙」般任人宰割,直至死亡來臨之際也不曾動搖。
不做任何嘗試,不想任何原因,瞞過眾人也騙了自己,想是人生安定卻不知世事無常,沒有人的人生能一帆風順,而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多想一步之人方能獲得機遇的眷顧,當努力遇上機遇,不正是成功的表現嗎?
世界可稱之為成功之人不足百分之二十,但這並不意味著成功一定是難的,它可能不簡單,但亦不會太難。「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這樣的成功才是為世人所接受的。
所以,願諸位凡事多想一步,努力掙脫平凡的枷鎖,跳出安逸的桎梏,為自己尋一個不凡人生,搏一個滿身功名,望各位莫等閒,別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