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精選故事集」欄目。
每期為你精選呈現故事話題中,來自壹心理app社區用戶們的記錄和分享。
記錄真實自我,獲得心靈支撐。
精選故事集vol.3:
@故事小助手:
「社交恐懼」是指對於需要和別人互動的社交情景的恐懼或焦慮。
你有「社交恐懼」的困擾嗎?關於社恐,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經歷和體會?
@一隻匿名小鯨魚:
看到這個話題,本「資深社恐」感到很有話說。
生活中,我會儘量迴避和陌生人不必要的來往與交流。比如,如果是買菜這件事,比起去菜市場,我會更願意去超市,因為菜市場裡要不斷面對各個攤主熱情的吆喝招呼,還必須開口詢價甚至講價,但如果是去超市,我可以獨自自在隨意地挑選。
走在大街上,如果遇到發傳單的人,我會本能地迴避,即便在我沒看到傳單內容的時候,因為和陌生人的這種近距離交流會讓我不自在……
所有人員密集場合,不管是地鐵、集市、聚會……只要人的數量對我獨處空間的擠佔程度超過了我的接受範圍,我就會侷促、不安甚至焦慮……
@1條鯨:
進到新公司,每天面對許多人,在座位上坐著就超尷尬。一般情況下只敢扭頭跟領導講話,可又要注意技巧不能什麼都聊,所以有時候一天就只說幾句話,跟旁邊同事也不說話。
每次開會需要頭腦風暴,我就很沒有話講,除非讓挨個發言,然後老闆補充成一個完整的點子,自己講的才沒那麼幹。
反正是很缺自信吧,沒什麼底氣,做東西或者需要拿什麼東西都是自己去找,很少找人求助。
每天下班後像逃跑一樣離開公司,然後回想在公司的一天,想到有時候可能沒有抬頭挺胸可能駝背了,我就很懊悔。
還有每天跟boss打招呼下班是最難的,因為從那經過不敢看他的眼。很想自然一點,可是做不到,有時候就搞的自己反而像個領導一樣,去招手,然後也不敢大聲說話……一開始我的領導會提醒我聲音太小了,可現在她也基本放棄了。
經常我也會在想,我還能幹多久呢,這樣的狀態對公司也不好啊……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社恐,但每次一群人開會,或是像班級一樣坐在一起我就很緊繃,很崩潰。
@一隻匿名小鯨魚:
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自己有一點社恐的傾向。
高二之前的我都是很害怕被朋友落下的,能一起吃飯就要找人一起吃飯,我覺得一個人吃飯會很奇怪。直到高三重新分班,再到後來大學班級的流動性比較強,所以朋友關係也沒有那麼容易建立起來。我慢慢的就習慣了獨來獨往的感覺。
我社恐的表現特別嚴重的是在面對課堂演講的時候,我總會容易緊張的手心冒汗。尤其是我演講之前,老師也還會說一大段話,或者有其他同學在演講,通常這些時間我都是在放空,沒有辦法認真聽他們講的內容,自己內心很害怕。
還有即使是老師上課點名,我也會很緊張。聽著老師按照點名表念,離我的名字越來越近。我心裡也會容易緊張,我會擔心很多事情,比如老師點到我的名字,但是我的喉嚨卡住了,沒有辦法說出到,會不會很丟臉。
還有一些表現,可能大部分社恐人都跟我一樣,很多時候不願意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嘗試新的食物or飯堂。總認為去到一個陌生人的地方,需要重新適應很多陌生的人和陌生的事物,這種關係我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所以乾脆就去避免。
@一隻匿名小鯨魚:
不敢多說話,怕說一句就出錯。
不敢多表達,怕被人恥笑了去。
從來都只是他人的熱鬧,自己躲起來遠遠地看。
在路上,哪怕被打了一個招呼,多看一眼,都可能手足無措。所以遠離人群,不敢靠近。竟讓別人誤以為自己是「高冷」,其實只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是,沒什麼可怕的。
是人,就都會出錯。
沒有人天生是情商天才,只有克服這一層「恐懼」的障礙,不顧一切地去以自己「小心翼翼」的方式交往,也許不能完全將「社恐」拋之腦後,但一定會有進步。
@故事小助手:為你積極的心態點讚~
希望每個「社恐」的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
如果你也有社恐的困擾,同樣期待看到你的留言分享~
本期的「精選故事集」就是這樣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