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
男女主人公從高中相戀,陰差陽錯未能如願考上同一所大學。他們去了兩個不同的城市,畢業後留在了各自的城市發展。
當初的一個遺憾,導致了他們長達八年的異地戀。看著他們一路分分合合,艱難曲折,最終修成正果,看得我只剩下一個感想:異地戀,真是太難了。
很多人都不願意異地戀。因為想見不能見,累了不能擁抱,不能一起逛街看電影,不能一起吃飯,就算再思念,也只能通過手機來感受愛人的存在。
很多人談戀愛,能規避異地戀就儘可能地規避,只不過有時候愛上了,逃不掉了,只能面對。
異地戀的人通常都是不得不異地戀。很少有人在感情一開始就選擇異地戀,大多是因為感情已經深了,但是因為學業,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分開。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所有的異地戀,都難以長久。
02
異地的戀人,需要面對哪些無法避免的問題?
異地戀的首要問題,就是物理距離。在日常的交往中,面對面,近距離的溝通交流本來就很重要,尤其是對於親密關係而言,肢體接觸起到的作用不是一點點。
那些每天待在一起的情侶,一句「想你了」,馬上就能來到對方的身旁;吵架了,見個面抱一抱,互相擦擦眼淚,摸摸頭就能解決。
而這些看似尋常的小事,對於異地戀來說,即使是在網絡發達的現在,也無法輕易做到。
大部分異地戀中都充斥著孤獨,充斥著無奈。許多人經歷了異地戀才發現,當初的自己低估了時間與距離,高估了自我和愛情。
真正讓異地戀的兩個人漸行漸遠的,是異地導致的心理距離。物理距離的遙遠限制了交流與溝通,降低了依賴感,增加了不確定性,往往感情到最後會讓人覺得很虛、沒有安全感。
原來如膠似漆,每天膩在一塊兒的小情侶,異地之後,聊天的話題漸漸變少了。有時打著電話,聊著聊著忽然陷入沉默,無話可說,只能尷尬地掛斷。直到有一天,你發現,對方變得越來越陌生了。
異地還容易讓雙方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變得焦慮多疑。有很多異地戀的情侶因為長時間的孤獨,感覺自己內心焦躁不安,懷疑自己的伴侶,懷疑兩個人的未來。
03
異地戀,真的都逃不過分手的結局嗎?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人說:是啊,異地戀最怕的,就是無論多麼濃烈的愛意,最終都會在遙遠的距離和漫長的等待中消耗殆盡。
有的人說:不一定,異地戀啊,往好處想,熬過去了,就是結婚。
而有的人,他們不在乎是否異地,也不去思考結局。他們覺得,愛就愛了,異地只是兩個人需要共同面對的考驗之一。既然逃不過,那就一起克服。
有一名正在經歷跨國戀的女生將談戀愛比作遊戲中的通關打怪,「異地戀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距離增加了你們的通關難度——雲打怪。」
她覺得自己和異地男友就像是遊戲中並肩作戰的隊友,「我們就是雲打怪玩家。我們會遇到比普通玩家更多更厲害的妖怪,我們甚至只能分開打怪。這確實很考驗我和隊友的默契和決心。」
你要問她累不累,難不難,她會說很累,很難,但她從沒有後悔。因為:
「我不想和別人一起打怪,也不想和別人共達終點。對於我來說,這個人,就是我這段異地戀的所有意義。我想和他在一起,勝過所有對距離和未知的恐懼。」
「獎品是他,我想贏。」
韓寒說過這樣一段話:
「談戀愛就應該經歷一下異地戀,體會一下欣喜憂愁無從分享,歡笑落淚不能擁抱,隔著屏幕隔著電話隔著書信聯繫。
直到你幾乎發瘋,學會拒絕誘惑,學會處理一個人的時間,學會照顧自己。也就只有這樣,在下一個擁抱,乃至白頭偕老,你才會感恩。
異地戀不止考驗著對方的耐心,更是考驗自己的認真,我相信只要心在一起,無論相隔多遠都是近的。」
04
如果想要維護一段異地戀,除了愛與信任,還可以怎麼做?
第一,每天保持充分的溝通和聯繫。
異地戀中雙方都容易缺乏安全感。你們需要充足的溝通,以支撐距離帶來的不安。哪怕只是發條微信,早晨互道早安,晚上互說晚安。
第二,不要隔著屏幕吵架或者說分手。
如果要吵架,一定要見面再吵。隔著屏幕,你說的甜言蜜語,對方只能接收到10%。但如果是吵架,隔著屏幕,對方接收到的是200%。有時,那些隔著屏幕讓彼此惱怒的事情,見面的時候一個擁抱就解決了。
第三,雙方都要有自己的生活。
愛情中最大的是相信,最需要的是空間,不能因為兩個人彼此相愛,就把對方死死地綁在身邊。最好的愛情不是時時刻刻守著對方,而是因為對方你想變得更好。
每一個經歷異地戀的人,都是在愛情中勇敢的人。
祝願所有勇敢的人都能夠跨過山海,與相愛的人攜手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