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卓越理財 發布時間: 2012年02月08日 14:16 作者: 馮娜娜 導語:即使天作之和也需好事多磨,即使親密非常卻也難料分歧阻擋,這樣的考量,不是去做一個獵人,卻需要用一種智慧的方式去做一種智慧的博弈。是最親密的,卻也容易相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011年年末,去看《親密敵人》,兩條線索裹挾下的這個故事少了些其它愛情故事的糾纏與綿長。Amy和Derek是一對兒再熟悉不過的曾經戀人,都為各自的投資銀行效力,在一場併購戰中正面交鋒,電影中酒店、香檳紅酒歐式大餐、豪華跑車、豪華住宅的閃亮,橫跨香港、英國、成都、澳洲、南非拍攝的養眼風光,這似乎是一個華麗麗地硝煙瀰漫的戰場,結果必然是必敗一方,但最後的結果,其實並不是兩敗俱傷。
正如電影海報中所寫:你不是混蛋,我也不是天使。Amy和Derek互相了解彼此之間的優點與缺點,也憋著不認輸的小壞,他們互相給對方埋下障礙,卻並不妨礙在最後的共同利益下合作讓彼此達到雙贏,當然,必定的佳偶也應順應天成。
這是一個結局可猜測卻不至乏味的故事。
透過它,我想到時下一個熱門的領域:VC(venture capital),雖然在幾年前這兩個字母更容易被翻譯成維生素C。
VC在中國發展年限不長,但是,財富效應地驅動下,這個市場在變得越來越熱鬧,據市場調研公司CB Insights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風險投資公司通過逾3000宗交易投資306億美元,創下10年內最高紀錄。
VC持有巨資尋覓自己心儀的投資企業,他們不斷刷新著手中的資金量,想找到一個新的燃燒沸點。而那些有理想、有激情、有創意的創業者也在尋求融資,道路坎坷,步履維艱。
也有人說,融資的過程就像走向婚姻的過程,創業者和資本都在尋求自己的另一半。對於另一半的心理期許如何,即使相戀多年的人也有無數的盲點。
《親密敵人》裡,Derek向瑞貝卡在傾訴:"有時候你問她好,問她想要什麼,她卻反而更生氣,躲在一個角落默默掉眼淚,然後你就只能不停說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可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對不起什麼。"Amy走路摔了一跤,Derek卻在旁邊大笑,Amy爬起來喊:"你知道我最恨你的是什麼嗎?就是我想哭的時候,你卻想笑!"Derek是"找茬"嗎?還是在嘲笑這位他一直惦記的人?顯然不是。或許就像美國作家約翰·格雷的書名一樣,"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他們的感受並不相同。
VC投資了創業者的公司,發生分歧也屬尋常。除非在事後證明這些並不是"無事生非"。總是會有無數的盲點出現在彼此了解的過程中。這點VC和創業者之間也存在。
瑞貝卡說,"兩個人在一起,關鍵是合適不合適。"風險投資者和創業公司一起,也要看一個協調匹配程度,能形成有效溝通,互相有信心面對以後路上的風風雨雨,這個適合很重要。
在Amy老家成都,當Amy的親屬長輩在熱烈地討論是否應該以西式婚宴舉辦Amy與Derek的婚禮時,身為真實成都人的親戚卻建議兩人的婚宴應該吃火鍋慶祝。一句適合成都的提議。就像火鍋之於成都是地道、是正宗、是典範、更是驕傲,更是巴蜀文化的傳承。之於創業者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周圍環境的優勢,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資源、平臺,這樣在這個市場上它才能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樣的發展才更有前景。
事實上,VC在中國的投資成功率並不高,VC這個產業在中國並不夠成熟,現階段,主流的風投資金都不來自中國。美國可以出現GOOGLE、盛大這樣的投資回報。但對中國來說,它並不是可以短期突破的市場。
對於風險投資商來說,VC更希望看到創業者的一個長線利益、長期合作,這其中最難估值的就是人,最大的風險因素還是人,有時候付出的並不只需要資本,還需要謀求一個創業者和VC之間的強效溝通,來推動創投市場的長遠發展。但是不管如何,IPO是所有創業者的夢想,VC也並不能陪伴創業公司一輩子,退出是他們必須要做的選擇,就像結婚是大多數戀人的期待一樣。
影片最後,Derek給了Amy一紙結婚合同,並說:"我做了一個表給你,上面詳細的列出了如果我們結婚,雙方的投入與回報,分階段來講,十年的回報是生一男一女,湊個好字;二十年的回報是如果一方臥病不起,另一方會端吃端喝;當然了,只要有投資就會有風險,你想清楚,現在我需要一個合作夥伴,共同去經營這個機會,你的意向呢?" Amy的回答中有真實的自我也有折騰後的領悟:"你不覺得這個組合的風險有點高?協調時間長?溝通成本大?"Derek:"我也有這個擔心,不過協調時間長還沒有放棄那就是說這是一個值得做的案子,溝通成本大總比速成更有持久發展的把握。"這樣的求婚方式不無調侃,卻適合彼此,不管曾經是敵人,還是現在是愛人,不管曾經的愛情鏖戰是甲之蜜糖還是乙之砒霜,他們找到了一種適合彼此的愛情哲學,伴隨著一種兜兜轉轉後的篤定,無論彼此有多少缺點,在一起是因為,那樣的彼此,最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