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今天突然想講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個老閨蜜,是我最「要強」時期的好友,現在仍然是我的出遊拍檔。
用老閨蜜的話說——我倆以前神似,現在互補,大事如此,小事也如彼。
比如我家養狗,而老閨蜜平生最怕的竟然就是狗。
她偶爾說:我想來你家玩。
如果我想拒絕,我的回答就會十分直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有狗。
我和老閨蜜結伴出行時,老閨蜜最喜歡收集酒店的一次性用品,說可以拿回家搞衛生用。
而我,自從斷舍離以後,每次出行,總是自帶洗護,基本不動一次性用品。
老閨蜜勸我說:你至少可以把酒店的洗髮水、沐浴露帶回去——給你家狗狗用啊。
我直接拒絕道:不需要,狗狗不可以用人的產品,我家狗狗有自己的洗護用品。
老閨蜜撇嘴道:真奢侈,有這錢,你為什麼不去捐給希望工程?
我也撇嘴:你怎麼知道我沒捐希望工程啊?別一說養狗就扯希望工程和善待父母,這根本就是三碼事啊。
說到奢侈,老閨蜜還真的是有些奢侈啊,每次出國遊,她最大的興趣就是買奢侈品。
俗話說得好——有其母必有其女,老閨蜜曾經無數次驕傲地對我說:我家女兒,她有6個LV和香奈兒包包,她品味還特別好,買的都是頂級尖貨呢。
對了,老閨蜜女兒是個小留,出國很多年了,至今本科還沒畢業呢。
老閨蜜說著說著,忍不住就看了看我的包。
自從斷舍離以後,我估計讓她產生了「家道中落」的感覺——我上班背所謂的輕奢包,出行背國產牌子帆布包。
老閨蜜家住市區豪宅——是物業費每年上萬,小區內有私人會所和免費泳池的那種。
老閨蜜想學遊泳,我說想學那就學啊!
老閨蜜答:私教課很貴啊!好幾百塊錢一節呢。
我聽完忍不住「咔咔咔」笑:你住千萬豪宅的人,竟然捨不得花幾百塊錢去上課啊?
老閨蜜道:什麼千萬豪宅,還是比不上你家的鄉下別墅啊,有天有地有花園。
對了,老閨蜜覬覦我家鄉下別墅有些年月了。
當然我知道,她看中的其實不是我家的房子,而是我家的院子。
因為老閨蜜不止一次對我說:別種花了,又不能吃,好看有啥用啊!不如種菜啊,如果你不吃,那就送給我吃啊!
可是但可是,為了搶地盤種花,不讓我家松鼠先生種菜,我都快和松鼠先生鬧絕交了。
對了,前幾天出遊,我還是和老閨蜜在一起。
我帶著一個16寸拉杆箱,老閨蜜帶著一個28寸拉杆箱和好幾隻酒店洗衣袋。
每次出門,我必須限定老閨蜜更衣時間。
否則她可以在鏡子前猶豫一小時:穿哪件衣服好看?要配哪款項鍊?這樣搭好還是那樣搭好啊?
明明,她帶的都不是新衣服、新飾品啊!
對了,老閨蜜這次想做的一件事情是——鼓勵我去爭取某職位。
雖然她每說一次,我就會解釋一次:人各有志啊,對這事我真沒興趣,餘生我只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啊。
老閨蜜說:我理解你——極簡主義者,可是不努力往上爬,人家會覺得你混得不好,混得不好——人家就會看不起你啊。
活到這個年紀,我還需要在意別人是否看得起我嗎?我的內心老早已經強大到——可以自己任性活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想說明一件事——人與人不同,追求的東西原來可以這麼不一樣啊。
真正的是——人之蜜糖,我之砒霜啊。
既然人生追求原本就各不相同,那麼我們日常攀比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既然攀比是毫無意義的,那麼斷舍離的我們,何不把「攀比」給果斷地斷舍離掉呢?
親們,你們說——我說的對不對啊?歡迎大家來各抒己見哦!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嘮叨主婦。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每天聽我講述世間故事,分享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