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一個故事集,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女子和丈夫在婚前沒有見過面,結婚登記才第一次見面。
婚後和公公婆婆住一起,丈夫為了生計,要出遠門工作。但是每個月的工錢寄回來都是給公公婆婆拿著的。
在饑荒年代,公公婆婆卡著錢,不給錢不給吃的,自己和孩子餓的吃草根樹皮,差點餓死。
實在沒辦法了,想去娘家討口吃的,卻在抱著孩子回娘家的路上,差點餓的暈過去。
本來想回娘家尋求幫助的她,看著娘家條件也不好,就沒好意思開口。
在娘家吃了飽飯之後,就抱著孩子回去了。
後來有一次丈夫寄錢回來,公公不在家,她瞅準機會把丈夫寄回來的錢取了,和孩子終於可以喝飽了粥了。
可是公公婆婆作妖,給丈夫寫信歪曲事實,丈夫居然寫信回來要離婚。
在那個離婚還被認為是恥辱的年代,她真的抱了赴死的心。
好在最後被娘家的哥哥救下來了。
要是這種情況放在現在,別說餓的吃不上飯,就是公公婆婆那種作妖的勁頭,我們估計就可以因為婆媳關係不和早就選擇離婚了。
可是,這個故事還沒完。
丈夫寫信回來徹底壓垮了她堅持的勁頭,幸好她父親哥哥讀過一點書,也會寫點書信。
於是,在接到丈夫的信後,父親給丈夫去了一封信說明了情況。
這時候丈夫才知道自己母親差點餓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之後,她跟著丈夫去了打工的地方,睡在一間可以睡50個人的大通鋪上。
後來,終於攢了點錢買了間房子。
卻還是三戶人家一起住。
後來公公婆婆小叔子來投奔,她在生下第二個孩子之後的那個冬天,為了維持家裡生計,生了孩子的第三天就開始乾重活了。
這樣的情況,放在現在,真的可以離婚千百回了。
因為真的是太委屈太苦了,實在不是一般人可以過的日子啊!
但是,故事到這裡開始有了轉折,在那個特殊時期,因為她的家庭成分關係。丈夫放棄了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工作經驗,帶著她到了深山老林,去進行支援建設。
這一去就是好多年,最後孩子長到七八歲,都還不認識馬路、糖葫蘆這些很普通的玩意兒。
後來,日子就越來越好了,兒女都長大了,這個女子變成了老太太,在60歲開始學寫字,70歲開始寫書。
然後就在這本書裡,我們看到了這個老太太講述的故事。
這個老太太叫姜淑梅,這本書就是《亂時候,窮時候》。
《從前慢》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們都很羨慕這種細水長流,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浪漫。
但是,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在婚姻當中,我們選擇了不是你輸就是我贏爭鬥模式,還是你讓讓我我讓讓你的共贏模式。
可能看到這裡你們還是會相互抱怨。
老公:老婆一點都不關心我在外面賺錢有多累,一點都不體諒我爸媽把我養這麼大有多辛苦,一點都不會收拾整理,家裡亂七八糟的……
老婆:老公一點都不浪漫,一點都不會賺錢,一點都不體諒人,我不舒服了還要自己帶孩子去醫院,他從來不關心我和孩子……
這些抱怨在生活中真的是太常見了,好像生活的不幸福的夫妻隨隨便便就能說上一個小時這樣吐槽抱怨的話。
可是,這些都是對方的原因嗎?
當兩個人從陌生人變成夫妻,生活環境的差別造成了我們生活上很多習慣是不同的。
甚至,我們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也決定了,我們是兩個不同的個體。
所以,當我們看到對方在我眼中的那些缺點之後,我們有沒有想過,我為什麼會看到這些問題,而不是其他的問題呢?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裡面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在心理學上,我們會說,我們看到的問題,是因為我們選擇看到這些問題。
我們會對這些問題有情緒,是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過類似的場景,讓我們覺得不公平、不開心,所以一遇到類似的場景,我們藏在內心深處的沒有被解決的情緒就跑出來了。
在人際關係中,有一個法則叫鮑勃法則:鮑勃看到所有人都有問題,其實就是鮑勃有問題。
我們在婚姻中,會遇到那些我們無法釋懷的情緒和問題,可能就是你遺留下來的,需要你去覺察解決的人生課題。
不然,你就一直會是那個鮑勃,遇到類似的問題,你總是覺得所有人都有問題。
當然,婚姻關係也不是單獨的自我成長課題,也可以是互相支持,共同成長的和諧關係。
那就是,我們需要在婚姻中打造合作共贏的親密關係。
有下面這個法則可以幫助我們打造共贏的夫妻關係。
反彈法則:當我們助人時,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在婚姻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夫妻雙方都說自己的對家庭的貢獻大,都說自己很辛苦。
這個時候,我們其實需要的是相互體諒和幫助。
你想想你平時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不如意,那麼對方也是有的,你們能做的是互相不帶抱怨的說出你們覺得辛苦的地方。
而不是通過抱怨的方式,來讓對方看到自己的付出。
當你除了願意看到自己的付出和辛苦,也願意看到對方的付出和辛苦,你就會願意多去體諒對方。
這個時候,對方在你的理解支持下,也會願意去聽你說的那些辛苦,然後才會看到你的辛苦之處,從而來體諒你。
當兩個人都帶著情緒和對抗來生活的時候,那麼,你們就會互相反彈情緒和對抗,關係就是你輸我贏的爭鬥關係。
當兩個人帶著愛和體諒來生活的時候,你們就會互相愛和包容,生活自然就會美滿和諧。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記得給我點讚鼓勵一下哦!
參考書目:
《亂時候,窮時候》姜淑梅
《共贏》【美】約翰*C*麥克斯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