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落下的老人,該何去何從?

2020-08-10 佳木嘉木



前段時間,母親要去醫院複查。


本來之前說好了我帶她去的,她可能怕影響我工作,就不聲不響自己去了醫院。


湘雅醫院還是那麼多人,人山人海,母親排了很久的隊,可是輪到她的時候,突然才知道要什麼健康碼,不然無法進去。


她像個無助的孩子,站在一旁手足無措,最後只好又打電話給我。


於是我放下工作馬上跑到醫院。


她還好,有一個在長沙本地的兒子,有什麼事情打電話給我就行,可是還有一些外地來的老人,他們來看病可謂是困難重重。


記得我去接母親的時候,還有一對老年夫婦同樣被攔在了外面,他們老兩口頭髮都白了,其中老大爺還拄著一根拐杖。


外面入口的臺子放著一個喇叭,重複播放著需要健康碼。


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健康碼是什麼,那個時候太陽很大,老大爺曬得滿頭是汗,他著急地拿著自己的手機不斷鼓弄,可是他的手機是一個老年機,根本連微信都沒有。


他央求著找工作人員說是外地來的,能不能通融一下,可是工作人員也沒有辦法通融,甚至因為人員太多,只回復了他們一句就去忙別的事情,剩下他們在一旁不知所措。


看到這一幕,我覺得很心酸,不知道他們為了來一趟醫院到底準備了多久,也不知道他們能夠順利看完病,還要走多少彎路。


這個時代發展很快,我們都覺得要健康碼很正常,可對於我們很多老年人來說,就真的舉步維艱了。


8月8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一位老人和地鐵工作人員發生了爭執。


地鐵站規定,乘車時需要出示個人健康碼,或者疫情通行證。


但這名老人顯然並不明白他需要出示什麼東西,問了幾次「健康碼是什麼,要電話號碼」?


工作人員再次詢問疫情通行證時,大爺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沒有這個東西,你們沒有給我」。


在這個點讚有160萬的視頻裡面,這個老人被貼上了「豪橫大叔」的字眼,網友們紛紛開始戲謔:


有人覺得大爺蠻橫無理,太豪橫,應該嚴懲:



還有人說他是明顯裝傻,故意使壞:



甚至有人把這個當成段子和相聲來看:



如何評價這件事情?


我覺得很悲哀,對這個工作人員的溝通方式,也對這群惡意揣測老人、把這個當成段子看的網友。


通過這個視頻我們很明顯看得到,工作人員和老人是屬於完全的無效溝通,工作人員一直在說,請出示健康碼、通行證,可是大爺根本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兩個人一直在做無效溝通。


工作人員寧願去報警,也不願意去解釋健康碼是什麼,怎麼幫助大爺下載健康碼,這才是真正讓人反思的地方。


而且我覺得大爺不像蠻橫無理的人,他問什麼是健康碼的樣子也非常認真,工作人員讓他戴好口罩的時候,老大爺很配合地戴上了。


最後,事情的結尾是警察到場調解,並且大連地鐵發了通報,說對相關工作人員批評教育,改善工作方式。



其實現在遇到這樣困境的,並不僅僅是大連這個老人。


在百度上搜索「老人不會二維碼」的關鍵字,得到的相關結果有5130000個。



幾乎都是在反饋老人不會二維碼、不會上網,生活遇到困難。



很多老人,辛苦一生,在社會的浪潮裡站穩腳跟,時代的洪流沒有讓他們倒下,可當他們面對日新月異的事物,卻開始一籌莫展。


有一個網友說的很好:當初故宮全面推行網上售票,卻忘了考慮當那些偏遠地區的爺爺奶奶們,終於來到他們心心念念的北京故宮,卻發現,那堵紅牆怎麼也進不去。



資訊時代,絕大多數年輕人拿著手機,就能輕鬆搞定很多事情,但是對老人來說,手機裡錯綜複雜的應用,繁複的指令,都讓他們完全不知所云。


在這個他們奮鬥了大半輩子的世界裡,他們突然變得像天外來客一樣格格不入。



央視曾經做過一期節目:《掃碼時代,別讓老人「落在身後」》。


其中有一個環節很戳心,問道: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老人被留在了身後?


網友A回答說:是姥姥姥爺自己去交電話費,跑了十幾個營業廳,被告知「不收現金」的時候。


網友B回覆說:不用叫車軟體就打不到車,五線城市明明打車起步價就能繞一圈,結果老人家花了4個小時才到家。


網友C回覆說:停電的時候,外公外婆怎麼也找不到手機裡的手電筒,就摸黑在屋子裡吃藥。


我們年輕人手機用得很歡快,也很享受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可是你根本不知道,就是這樣的生活,成為了他們的困境。


在黑龍江,67歲的大爺買完葡萄,準備結帳,卻被告知,只收微信,不收現金。


大爺拿著紙幣尷尬地站了一會兒,還是無人搭理他。


他心酸地拿起葡萄控訴:我拿的是人民幣,不是假幣啊,你讓我在那兒站著,羞辱我老頭不會用微信....



無獨有偶,《揚州日報》也曾報導過一位老大爺陪妻子到揚州市區某醫院看病,想租一輛輪椅讓妻子坐著。


可是誰知道,提供現金租借的輪椅已經被借完了,只剩下需要手機掃碼才能租借的輪椅。


可大爺不會掃碼支付,只能一路背著老伴掛號看病,他自己年歲已大,還有背著一個妻子,非常艱難。


工作人員看到這一幕,覺得很心酸。


掃碼就是為人提供便利,可還有人就因為掃碼,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還記得那個在疫情期間上微博求救的老人嗎?


77歲的劉立是一名退休老師,女兒因為疫情剛剛去世,自己和妻子還有13歲的小孫女都已經感染,兒子還在疫情一線沒有辦法顧到家裡。


他急切地想要大家救援,他是小孫女的唯一監護人,最要緊的是救小孫女。


於是,他顫顫巍巍地重新學習上網,你真的無法想像,這對於從來不知道上網的人來說,到底有多難。


最後,他摸索了半天,終於發出了兩個字:你好。



網絡對於老人來說就像是一個異類世界,他邁向這個世界的每一步都變得很艱難很艱難。


後來老人還是去世了,有網友嘆息著說:


2.5發出一句「你好」 。


2.28說不出一句「再見」。


信息化的發展,對年輕人來說,是如魚得水,可對老年人來說,卻在無形之中,豎起了一道無形的屏障,讓他們越走越難。


他們就像被隔絕在文明之外,牆的那頭,是他們用畢生心血換來的全新世界,牆的這頭,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被迫留在後面的他們。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


這個數據讓人很意外,中國有14億人口,也就是說,還有5億人是不上網的。


而且,在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僅為46.2%,相當於每100個人中,只有46個人接觸過網際網路。


國家統計局也發布了這樣一組數據: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四分之三的人從未接觸過網絡。


沒有智慧型手機,也根本不知道如何掃碼,遇到情況他們只能茫然無措地站在一旁,這就是他們的現狀。


這個世界是割裂的,我們年輕人熱衷於追求最時尚最新潮的手機,可你不知道,有那麼龐大的一個群體,他們使用的是老年機,而智慧型手機對他們來說,實在隔得太遠太遠。


有人說,不會使用智能機掃碼的老年人,就不要出來購物了。


有人說,老人去醫院看病,為什麼不要子女陪同著去?


還有人說:人就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跟不上時代的老年人要被淘汰。


說這話的人,我只能說他們站著說話不腰疼,憑什麼老人就不能出來買東西?誰又能夠保證自己每一次去醫院都有子女陪?


還有,說淘汰言論的人,這完全是只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


你見過老年機嗎?那個手機的字都非常大,小的字體他們根本看不清。而且老年人的視力、思維和反應能力,都隨著他們的年紀加大而變得很困難,和年輕人完全比不得。


竇文濤曾說過一句話:有時候做道德評判的時候,我總覺得有點心虛,你知道嗎,因為人的處境真的很不一樣。


深以為然。


誰都年輕過,但是誰又不會老呢?


我們終有一天也會變老,也會面對新的變化手足無措,面對無比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是否也會像他們一樣,生出憤怒而無力的感覺?


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的程度,就看他們對待弱勢群體的良心。


我們當然需要文明,但我們更需要的,是能夠照顧到所有群體,而不是冷冰冰地一刀切。


文明,應該有溫度。


在大眾覺得所有人都該學會新的技術時,也要允許一些特殊的存在,允許他們像初生的孩子一樣懵懂,允許他們接受新事物的程度比我們想像的要慢。


社會的進步,是要讓所有人都感受到關懷,而不是將一部分人排除在外。


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永遠年輕,給老年人和弱勢群體更多關愛和理解,給他們留下更多生存空間,也是為了我們的將來。


智能時代,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活,才是真正的文明,不是嗎?(桌子先生)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愛情該何去何從
    我們的愛情該何去何從這個時代,差不多上了二十歲的年輕人,基本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其中多半都是與愛情有關。這個時代這麼快,我們因為年輕,便無所顧忌,到底弄丟了多少真情實感?難道深夜買醉就能改變這荒唐的一切嗎?很想聽到你們的回答?歡迎評論區留言指教。
  • 三千萬光棍該何去何從?
    一般來說, 對我個人而言,三千萬光棍該何去何從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 對我個人而言,三千萬光棍該何去何從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 這種事實對本人來說意義重大,相信對這個世界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 數字時代,不能只是年輕人的時代
    數字時代,落下的往往是那些年邁的身影。曾在困難時帶大了兩個孩子的老人,今天在小小的智慧型手機面前犯了難。面對飛速發展的時代,她的生活經驗,已經不適應了。現實中,像嶽母這樣在資訊時代踉踉蹌蹌趕趟跑的老人還有許多。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巨變,「掃一掃」「拍一拍」的數字新生活,讓老人們眼花繚亂,一些節奏緩慢的老人,還立在原地,力不從心。
  • 為要二胎,老人以死相逼,兒女該何去何從?
    但時代的確不同了,不像剛改革開放那些年,雖然家家都不富裕,但彼此日子也都相差不大。如今城市房價高是公認的,物價也是水漲船高,你不敢失業,不敢生病,車貸、房貸每月都必須要還的。工薪階層在城裡養一個孩子都筋疲力盡,何況二胎呢?話又說回來,養孩子也分如何養,像過去只是吃飽穿暖當然不是難事。如今養孩子最大的是教育支出,哪怕你是鋼筋鐵骨,也會讓你筋疲力竭。
  • 情人之間,究竟該何去何從?
    情人之間,到底該何去何從呢?不外乎一個相互理解,相互懂得。 只有去做了正確的選擇,才會有正確的方向,才會找到正確的未來,情人之間,究竟該何去何從?其實是沒有正確的答案的,因為在這其中有太多的東西沒有辦法去衡量了。
  • 再婚老人的悲哀!一方離世,另外一方何去何從?
    之前,經常在小區裡遇到手牽手笑呵呵的倆老人,年節時候,老人的兒女也都拖家帶口來看望老人,一家人和樂融融,很多老鄰居談起這段黃昏戀,也都是羨慕老人的房子是九十年代的單位自建房,現在的房價能賣個十萬八萬也就了不得了,按理說老爺子的兒女並不缺這點錢,可能也就是他們一家人出去玩一趟的費用,可這個房子對於老太太卻是安身立命的住所。
  • 面對無性的婚姻,該何去何從
    身處其中的男男女女在漫長的一生中該是多麼的有口難言盡啊!她(他)們必須要面對無性的婚姻該何去向從這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史有末代皇帝溥儀無性婚姻的荒涼一生眾所周知,末代皇帝溥儀儘管有皇后、妃子等眾多女人為伴,但他與她們的關係真是一言難盡:淑妃文繡公開以八年末曾受恩澤為由,上法庭起訴離婚;皇后婉容先後與兩位侍衛私通、生孩子,吸鴉片等等荒唐行為皆與無性的婚姻有關。
  • 風雨飄搖的時代,知識分子的人生道路該何去何從
    戴復古的時代,正是「山河破碎風飄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中,戴復古選擇了一條什麼道路呢?第一,繼承父志,迷進了詩歌之中,以吟詩為業,把富貴功名拋到九霄雲外。據他的前輩、摯友樓鑰回憶:「一日攜一大編(詩稿)訪餘,且言:『吾以此傳父業,然亦以此而窮。』……餘答之曰:「夫詩能窮人,或謂惟窮然後工,……子惟能固窮,則詩昌矣!」』
  • 我今年50歲,因為不願將就,所以成了剩女,未來我該何去何從
    有人說,你都50歲了,這些年怎麼可能沒遇到一個合適的,確實很難讓人相信,因為我條件也不差,長相也還可以,特別是在這個男多女少的時代,但是,這似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未來我該何去何從呢?
  • 飽受無網折磨之人的未來道路該何去何從
    即使迎著寒風頂著傲雪也要找網上課這是中國未來的棟梁精神感動之餘我們又該反思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光所及皆是大山還有一大群中老年人因為網絡沒有辦法和兒女聯繫還有一大群漫山遍野找尋網絡的學生大家總說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
  • 社會發展是網絡時代,也要為那些吃糠咽菜時代的老一輩留一點餘地
    在資訊時代,大多數年輕人拿著手機,就能走遍大江南北。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個世界就像突然對他們豎起了屏障,每種嘗試,都彌足艱難;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試探。 7月28日,遼寧大連,一個老大爺在乘坐地鐵進站的時候,被工作人員攔下。工作人員要求老人出示健康碼,老人不停地反問:「什麼健康碼?
  • 喪偶式婚姻,女人該何去何從
    不去為自己的負責,讓女人一個人去承擔,所以,這個時候,女人該何去何從?
  • 民法典 | 三十而已,女性在婚姻中該何去何從?
    民法典時代女性在婚姻中該何去何從「三十而已」最近大爆的電視劇《三十而已》,想必大家應該都看了吧。不論是事業還是家庭,顧佳都照顧得面面俱到。但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女性,在婚姻中依然要面臨老公出軌的局面。
  • 新時代老人的智慧生活,
    我們今天是一個改革開放下的競爭激烈的新時代,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老年人們的方方面面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不得不讓年輕的下一代衝在前沿陣地,而我們這些中老年人只能見機行事,做點力所能及的後勤保障工作了。時代在飛快的進步,今天是信息高科現代化的新時代了,可是我們當中的很多中老年人的思維還停留在自己青少年的農耕時代的思維活動,而不能與時俱進!
  • 網際網路時代,不應該被遺忘的老人。
    多麼暖心的事啊,時代雖然變了,但不變的是孝心。在給父親詳細解釋了微信支付的流程並說明了微信支付的安全性堪比銀行後才慢慢放下了戒心,開始使用,所以說有些時候老人並不是學不會,而是接受新鮮事物時有畏懼心理,特別是跟掛鈎的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理解且有耐心才能慢慢的讓老人放下戒心。
  • 激情過後,美麗少婦該何去何從?
    美麗少婦該何去何從?我是 ,致力於和你一起討論婚姻情感問題。喜歡我就關注我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光遇:三個單身狗,其中兩人成了CP,我該何去何從?
    光遇:三個單身狗,其中兩人成了CP,我該何去何從? 前言:大家好,我是喜歡玩遊戲、聊遊戲的孟婆小叔。衝浪的時候,總能看到玩家在找CP、找固玩、找師父……似乎沒有人願意「孤寡」下來。確實是如此,畢竟兩個人一起路圖,一路上有說有笑,總比一個人在雲野養老,看小黑人親親密密要好。對於CP和孤狼,你有什麼看法?不妨一起來聊聊。
  • 33歲大齡剩女的她該何去何從?
    她心煩意亂,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情感寄語:第一,得從思想觀念上改變。「變則通」,在感情的世界裡,尤其要這樣。愛情就像是一把心鎖,在它來臨之前,先不要把自己的心給鎖住,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它打開,打開心房,陽光就會進來,世界就會更寬廣。
  • 我今年50歲,一直是單身,不知道戀愛是什麼感覺,我該何去何從
    我今年50歲,一直是單身,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我,不知道戀愛是什麼滋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覺得越來越迷茫,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畢竟我也想知道談戀愛是什麼感覺,究竟是苦還是甜,我也想擁有自己的家庭。這幾十年來,我都是自己一個人,沒有談過戀愛,雖然都說愛情終究會變成親情,會趨於平淡,但是我這一生從來沒有經歷過愛情,確實是我心中一件很遺憾的事情,我的內心是很期待愛情的,我該何去何從呢?
  • 畢業展熱鬧過後該何去何從?
    原標題:畢業展熱鬧過後該何去何從?不過在畢業展扎堆的時代,恐怕參展學生們早早就能感受到競爭激烈的感受,提早做好心理準備也很重要。  以往到了6月,我們會聽說不少「藝術畢業展」,如今到了6月,我們卻聽到了「畢業季」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