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力量背後是見識和格局

2020-10-07 河北省新疆商會

我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往往不是因為不夠聰明,

而是因為不再相信。



01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我們身邊總有不少這樣的人,質疑一切成功,懷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還不是有個有錢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這次升職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子讀了北京四中,不知道送了多少錢。

……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後,曾有一段內心剖析,大意是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社會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濫的地方想才安心。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所有的預想都正確,才能為自己總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層」找到合理開脫,從而也證明了自己機智過人,總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


02


最近讀了心理學家麥基寫的《可怕地錯覺》,我才明白了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麥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經歷後,提出了一個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


「喜歡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然後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若是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又會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於憤怒、仇恨的情緒裡,讓暫時壓抑的情緒感得以宣洩。」


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選擇看到的樣子。你相信什麼,你就能看到什麼。你相信錢規則,就會發現無數錢規則。你相信不公平,就會發現無數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你相信美好,就會發現生活處處有美好。



03


而且,麥基還發現了一個秘密: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樣,你怎麼想,怎麼期待,就有怎樣的人生。」


琢磨這句話,發現現實生活還真是如此。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過一篇《相信奮鬥的力量》。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歷: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以後一定都是農民。」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階層會永遠固化,他只相信努力和奮鬥終會有回報,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考了第二次不成,就考第三次。最後終於考進北大,人生從此改變。


這個世界,就如麥基所說: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你相信什麼,才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才能成為什麼。


04


2012年,人民日報副總編盧新寧,受母校之邀,回北大做了一個演講。演講中,她說了一段發自肺腑的話:「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再相信。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


這不是唱高調,而是真心話。「懷疑一切往往就會失去一切。」很喜歡顧城的一首詩:「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我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不再相信,因為不再相信,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開始。



05


記得某年冬天的某個下午,我打車回家,坐上「渝B1T792」。一上車,我就發現這輛車很溫馨,裡面還掛著香包和裝飾。


我剛坐下,司機就問:「您冷不冷?我備有暖手寶。」車一啟動,司機又問:「您餓不餓?我備有零食。」遇到堵車,司機又遞上幾本雜誌:「您翻翻。」這樣的服務讓我大吃一驚:「你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的?」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


以前,他是一個喜歡質疑一切的人:「這社會,太不公平了。」「沒錢沒權,什麼都行不通。」有一天,他聽一檔廣播節目說:如果你想改變生活,首先就應改變自己。如果你覺得世界太黑暗,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不開心。


「於是我決定停止抱怨,善待每一位客人。」以前他生意很一般,還經常遭人投訴。現在卻業務火爆,無數乘客搶著預訂他的車。他說:「我自己改變後,世界就變得美好起來了,遇到的每個人仿佛都是我的貴人。」我下車時,他說了一句讓我一輩子難忘的話:「你相信的,就是你的命運。」


06


小時候最容易相信,但很快會被教育輕易信任是很不理智的行為,是一種單純的、幼稚的、沒有見識的行為。有了一點經歷後,我發現,在越來越難以相信的成人世界,見識越多的人反倒越容易相信。你跟他們說奇聞逸事,荒誕觀點,他們會覺得,嗯,有意思。


見識越多的人,因為時常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知道這世上有那麼多與己不同的人和生活,有無數多彩的人生,和絢麗的夢想。他們相信,這世上有人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而不輕易下判斷做定論,不把"怎麼可能?"掛在嘴邊。


我知道,現在的世界,要讓人相信,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也是在走出原來的小世界後,遇到了那麼多有趣的人,才知道有那麼多無功利心的人。人們只願相信跟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而把其他一切看作虛偽。


人們只會看到自己能到達的地方,而把不可抵達的遠方,想像得危險叢生。甚至,只願相信一顆有用的心才是負責任的心,而把一切看似無用的情懷看作矯情。人一旦不相信本真,就無法擁有信仰。


從輕易相信到凡事質疑,裡面包含著理性之光,然後,從凡事不信到再次願意相信,背後是見識和格局。



07


卡夫卡說,「信仰什麼?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時刻的合理的內在聯繫,相信生活作為整體將永遠繼續下去,相信最近的東西和最遠的東西。」我理解的最近的東西,就是你眼前真實的情感,最遠的東西就是你的盼望。


那麼,信與不信有那麼重要嗎,也許並沒有。但是只有我們相信的東西,才有可能反過來選中我們。我不想輕易說不信,因為很有可能是自己見識太少。理性與智慧並不代表質疑一切,眼界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慈悲,相信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時原諒人性中壞的一面。


人人命運不同,選擇信是一種命運,不相信也是一種命運。人生路越走越窄,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不再相信。


08


所以,請你也一定要守住心裡那份光與熱,那樣的你即便會被烏雲籠罩,但身體裡會擁有一把利劍,不需期盼烏雲的散去,它們早晚會被你刺穿。看不到太陽,我們就成為太陽,成不了太陽,我們就追著太陽。


很喜歡這段話所表達的意義: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你相信什麼,才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才能成為什麼。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運。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讚,記得關注喲!】

相關焦點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的見識和眼光,才能只是輔助。秦朝末年,劉邦率軍率先攻入鹹陽。諸將一窩蜂的去爭搶財物、美女,而蕭何一不貪戀金銀財物,二不迷戀美女,而是迅速跑到丞相府。花盆裡長不出參天大樹,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所能抵達的高度。大事,以識為主,見識上高瞻遠矚,才能先人一步,最終成事。
  • 盲目樂觀和消極悲觀的思想,其實都源於沒見識、格局小
    甚至很多人因為自己掙錢辛苦,他打死不會相信有人能一夜暴富。,提升自己的格局呢? 我認為,見識多不等於見識廣。如上面例子中,年輕人只見識過社會高速發展,哪怕他認識一百個一千個人都是能輕鬆賺取生存資源的。但是這只是數量上的多,卻不是層次上的廣。 對於這種見識不足,格局不夠大,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那當然是增長見識,提升自己的格局。
  • 格局+態度+見識:吳軍人生進階三部曲
    你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你的格局,決定成就的頂點,讓成功從偶然變成必然!2、1000000 讀者口碑推薦,《見識》《態度》《格局》豆瓣高分好書!《見識》提供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獨特方法,助你與時代的領航者同行。
  •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見識與格局(深度好文)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過一篇《相信奮鬥的力量》。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歷: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以後一定都是農民。」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階層會永遠固化,他只相信努力和奮鬥終會有回報,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考了第二次不成,就考第三次。最後終於考進北大,人生從此改變。
  • 見識的四個層次,人生的四種格局,提升格局的四大方法
    昨天的文章裡提到過,我們現代漢語的用法,使得一些詞語和它的本意相去甚遠了,甚至是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或者是作為我們現在的常用語,而讓我們忽略了本來的意思。見識,這個詞就有這種傾向。見和識本身是兩個詞,見是看到,而識則是我們通過看到的現象,形成我們的認知,並在此基礎上做下一步的判斷和決策,是一個完整的從接收信息到處理信息到對信息進行規律驗證,形成結論、進行決策、指導下一輪的行動,並以此循環的過程。
  • 見識不淺的四個星座,有眼界,有格局,更有膽識
    見識和格局,或許可以讓一個人有更高的成就,但若一個人空想,而不具備去實踐的膽氣,那麼一切只不過是虛幻不真實的東西。但你具備膽識,然後又有慧眼,那麼你最終的路途將會走得更高更遠。下面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見識不淺的四個星座,有眼界,有格局,更有膽識。
  • 真正有頭腦的人,走向成功的捷徑:見識、策略、格局
    真正有頭腦的人,在成功的路上,從不靠人脈和捷徑,而是靠提升自我。安徒生說:「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刻苦奮鬥,才會有所成就。」當一個人靠人脈和捷徑獲得更好的生活時,自己就會很被動,並且會在這種被動的生活中感到特別不自在。
  • 人生的見識與大格局就在於: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人的一生,所能夠到達的高度,往往都是由其人生的見識以及個人的格局所決定的。見識廣,格局大的人,往往所能夠獲得的成就也就越高。找到自己和社會關係之間的平衡點,你才能找到自己在眾生之中的正確定位。所謂見識與格局,就是你所見過的芸芸眾生之相,了解到了自己與眾人之間的關係,和對待眾生的態度。
  • 馬雲討論女人的格局和結局
    合格的女人最是吸引人,因為她們知道女人的格局決定了結局。就像馬雲曾經說過的:一個女人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會註定了她什麼樣的結局。第四根本:見識。有見識的女人,會不斷增加魅力,也會增長自信,更會懂得愛的藝術。
  • 《時間的格局》:相信時間的力量,活出不可思議的人生
    待在家無聊,我並沒有放棄學習,隨意地「剁手」買了一本《時間的格局》來看。這本書的作者是弘丹,當我看了這本書以後深受啟發,後來我也拜了弘丹為師,跟她學習,這就是後話了。但是,這樣做只是減少了我的沉沒成本而已,也只是為了說明我的錢並沒有浪費,因為我已經「用上了」,但實際的情況是:不光花了錢,同時也花了時間和精力,但我還是我。這還不是最扎心的,更扎心的是,在我最迷茫的時候,聽一個朋友說:「你覺得讀書能夠改變命運嗎?如果可以的話,我花錢把整個書店包下來,所有書跟你隨便讀,你在這一年能賺到500萬嗎?」這句話,更加讓我懷疑人生!
  • 因為格局——定位才有意義
    你的心靈認知達到了什麼樣的境界,你就能有多大的格局。格局這個東西,與知識無關,而與一個人的心胸、膽識與視野有密切聯繫。見識格局也包括你的人生榜樣在哪裡?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卻很有力量,可以說是定向修正自己的思想認知體系、提升心靈層次的重要武器。
  • 《有見識的姑娘,活得更高級》:你的見識,決定了你未來的樣子
    幫我們認清這個功利的世界和充滿欲望的自己,讓我們更加從容和有底氣。只願我們把握好眼前的每一個當下,趁著年輕美好的歲月,去見識更多的風景,讓生活活出更多的可能。、走過的路、你的眼界和格局,精緻就是深入內心,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取悅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追求的樣子。
  • 談格局:大概說的是一個人的見識、胸襟、視野和氣度
    自此之後,他和領導關係緊張,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還極力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但他自那日後,再未多言一句,只是每日埋頭做些什麼,看起來很忙碌的樣子。原來,自那日起,他就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格局太小的地方。所以,幾個月來,他一直在面試各種公司,最後經過層層選拔,終於進入一家業界知名的企業。經過了這幾年的觀察,他早就明白,領導正因為格局低,才會制定出那麼不合邏輯的奇葩制度,而員工也因為格局低,面對不公時,只會在背後嚼舌根,而不敢當面跟領導叫板。與其繼續在這個地方隱忍,倒不如跳出這個舞臺,去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 格局是什麼
    他可能在外地打工,見識了風土人情;他可能有了創業夥伴,進入到了另一個領域……在時間的長度中,這些如果,都可以是真實。「如果」若是成真,我們說他格局增大了。格局增大,可以是精神的升華,可以是知識的增加,可以是見識的廣泛,可以是思維模式的變化……因為看問題的角度變多了,因為解決問題的手段變多了。格局的增大,伴隨能力的增長,同樣,能力的增長,也促進格局的增大。
  • 相信團隊的力量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相信團隊是有力量的,即使個人力量極強,對於某些事來說,也是鞭長莫及之事。今天我也終於體驗了一把團隊的力量和相信團隊的力量。 我沒有想到:淮南事業單位今天竟然有9個考場,讓我感到慶幸:幸好我們8個考點都安排人力,而不是我一個人奔跑在各個考場,可以想像,一個人能做什麼?什麼都幹不了吧,看著他人,干著急。
  • 馬雲在非常女人志分享:女人的格局和結局
    能夠越來越有魅力,越來越有味道的更少。  女人如果不想只是在中年就被定了結局!到老年就成了昨日黃花,就謝了,黴了,枯萎了,就必須認真規劃,形成一個自己的生命藍圖!   命運源自你的格局!格局需要五個根本!這五個根本都形成,就奠定了幸福人生的基礎。
  • 女人要想活得精彩,首先格局要大
    原創 ┃ 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人來說假期和魅力概念走萬裡之路,欣賞萬裡江山,看風景如畫,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學會了許多風俗人情。因為見識多,所以,對於處理各方面的人情世故必然會有較大的幫助。才不會鬧出「北方長江,南方黃河」的笑話出來。這樣的女人,必然活得精彩,趣味。
  • 遇事第一反應,藏著你的見識和格局
    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往往體現在他遇事的第一反應裡。如何處理問題,最能反映這個人平日裡所積累的學識以及素養。01 適應變化人生在世,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在變。若不能適應變化,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都不會打。只有那些能在變化中不斷學習、保持進步的人,才能一直走下去。
  • 心胸,決定格局
    文:潁河東流———————— 有人說,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格局就有多大。 只有心胸寬闊,才能包容一切,才能突破自己原有的格局,成就一番事業。 心胸寬闊的人,懂得換位思考。 世上的任何事,都有正反兩方面。
  • 家裡有女兒的,婚禮上媽媽要叮囑三件事,讓新郎見識到什麼叫格局
    婚禮上,爸爸媽媽都忍不住想要和女婿表示,對女兒好一點,對女兒則恨不得拉著她的手叮囑一番,但這些話當著眾人往往說不出口。新娘母親的致辭,讓女婿直誇長見識事後有賓客羨慕地稱讚,這位女婿真是找了個好人家的閨女,女婿也說自己今天才算見識到丈母娘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