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敦浩
圖:來自網絡
這個社會太現實,現實得讓人無力承受。
從普通的「打工人」到年入百萬,我沒有一天是開心的,光鮮背後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承受了什麼,而別人對我,只有羨慕嫉妒恨。
2007年我大學畢業後,就在蘇州一家日資企業做產品設計,那時每月才三千多元,除去一切必要的開支,所剩無幾。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個老鄉,他從事物流運輸,每年能賺10多萬,而買一輛車,首付才幾萬元。我一聽當時就心動了,也正是在他的鼓勵下,我力排眾議,不顧父母的反對,買了一輛17米的大貨車。
我聘請了兩名司機,開始了自己的貨運生涯。由於自己沒有駕照,所有的一切都依靠別人,再加上司機動輒就回家收麥收水稻,一年半下來,我發現和打工的收入相差不多。
當時,在貨運隊伍當中,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學歷最高的,為此,每次回家都受到別人的嘲諷,說父母供養了這麼多年,最終還不和那些小學生初中生一樣。為此,父母感覺很沒面子。
2009年11月,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告別了貨運,當月的22日,我的車在即將出高速口時,司機一不小心開了一個小差,結果剮蹭了五十多米護欄,後車子被扣下,罰款了4萬多元。
我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未來肯定沒有什麼指望,於是就果斷把車賣掉,回老家農村休養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家的日子,每個人看到我,幾乎都是那種不痛不癢的話:「大學生,你怎麼呆在家裡了?」,「大學生,你都27歲了,還沒找到對象,是不是挑花眼了?」,「那傢伙眼高手低,白搭!」……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很快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重新回到了蘇州。我發現,自己在貨運時,提供信息的物流公司,每單都收取200—1000元之間的中介費,且不需要耗費太大的成本。既然別人能做,為何我就不能?
於是,我就開始了嘗試。最初,我都是從別的訂單那裡獲取一些信息,然後自己經過篩選,把有價值的單子予以轉讓,每單賺兩三百元不等。這樣下來,生意好時,一個月也能賺個萬兒八千的,雖然跑來跑去會比較辛苦,但感覺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遇見了同樣在做物流的妻子,我們婚後一年多,就註冊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妻子特別能幹,後來再加上接單從實體的「線下」轉至網絡的「線上」,給學歷相對偏高的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
於是,我們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年入百萬,後來換了豪車,住了大房子,有了女兒。朋友經常調侃「屌絲逆襲」或「人生贏家」。
收入多了,父母在親戚面前經常會有意無意地炫耀,我每次回老家,大家都對我讚不絕口,說什麼「有文化就是好,你是咱們村裡人的驕傲!」,「你可真行,我早就看出來了,你是一個不一般的人!」……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就笑笑,或選擇沉默。
自從事業小有所成之後,我越來越不喜歡說話,更看不慣身邊人對我態度的轉變。先前我失意時,一些「發小」和一些同學都遠離了我。有一次,我給一個老同學打電話,他一聽是我,說了句「我現在買了房剛在裝修,沒錢!」就直接掛掉了。
在今年9月份,那個同學正好來蘇州出差,我請他吃飯,吃完飯我準備去車庫開車,他執意要送我去車庫,看到我開的是保時捷,從此他再也沒有主動和我說過話。因為,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我會混成這樣,他不理我,也許他覺得和我不再屬於同一個世界。
這幾年,賺了錢之後,我在蘇州按揭買了三套房,在南京也買了一套,錢越來越多,卻越來越缺少安全感。後來,我又投資了數百萬,加盟了一家咖啡店,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忙碌中度過。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大,公司利潤幾乎減半。我不敢告訴任何人,我害怕所有人失望,我害怕別人擔心,我也覺得這好像是件很丟人的事一樣。
員工的工資、房貸、孩子的開銷、家人的開銷,一樣接著一樣。過慣了好日子,一下子節約有點難。人情往來,都知道你「賺大錢」了,也不能太摳門啊!現在又有了二胎,壓力異常的大。
沒有人知道我光鮮的背後,同樣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真的是這樣,這世上,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