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條有意思的圈:一位年入百萬的媽媽被一位3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同情了。
被同情原因是:全職媽媽認為,女人就應該在家做好相夫教子的工作,一天到晚的這麼努力不是把家裡男人該承擔的重擔都攬在自己身上了嗎?
而年入百萬的媽媽認為:我的人生除了結婚養娃,更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努力是為了活出自我,哪有那麼多「應該」。
刷完這條圈後,突然引發了我對2個女人觀點差異的思考。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上網搜了許多跟「女人努力掙錢」有關的文章。
我發現,大多數的文章都會反應到一個普遍的現象:女人要不要努力掙錢的背後,都跟家庭關係的好壞有關。或者說,是嫁了個不靠譜的老公,所以要努力賺錢。
仔細分析一下,雖然上文中提到年入百萬的那位媽媽,她和婆婆的關係並不算好,但因為她們分開住,影響並不大。而老公是位科研人員,對她也還是挺好的。她有2個孩子,由她的父母幫忙照顧。這麼看來,她並不是因為老公或者婆家人的問題而努力賺錢。
而那位3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她在家的地位很受尊重。自己親自教孩子學前知識,公公婆婆一起住,幫忙照看孩子的同時,也很尊重她。老公就更不用說了,作為頂梁柱他很願意為家人保駕護航。這麼看來,這位全職媽媽的家庭,堪稱完美溫馨,令人羨慕。
所以我想,造成這兩位媽媽觀點不同的原因,並不是家庭關係的好壞或有沒有嫁個不靠譜的老公,而是各自對婚姻家庭的理解不同。
說到對婚姻家庭的理解,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從自己父母那一輩開始的。就如原始社會,男人負責去外面打獵,而女人則負責守家。
這種分工合作式的家庭關係,我們並不少見,可以說非常普遍,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男主外女主內」。其實這樣的現象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要夫妻倆人能溝通清楚,該安心工作的工作,該在家帶娃的在家帶娃,一切都以商量好的方式生活,挺好。
我想,那位全職媽媽的看法應該是這樣的。如果,這時候她也很努力去工作,也許會覺得打破了這層分工合作的平衡關係。
而我其實更傾向於那位年入百萬的媽媽。《家庭會傷人》這本書也聽到過:家人之間應該保持各自獨立。這個獨立,不僅指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獨立,還指的是夫妻之間的獨立。
女人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工作?真的是為了爭男人的重擔嗎?其實不然。女人天生就比較缺乏安全感,20+的年紀,也許會把安全感寄托在戀人身上,覺得有了他自己就是安全的。可到了30+的年紀,經歷了年少無知與感情傷後,我們就會發現,安全感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
再加上許多原生家庭的問題,更讓我們看清楚,女人在婚姻裡保持一定的獨立,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
我記得在看《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三季的時候,霍思燕和杜江說過同一句話:做彼此的鎧甲。
這句話刷新了我對婚姻的理解,也讓我重新定位了和老公之間的關係。雖然每個全職媽媽的背後,都有一個特別能幹的老公,他們有自己的事業,能提供給家裡大量的經濟來源。
但我們不要忘了,他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生病的時候,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甚至有遇到意外的時候。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整個家庭將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危機,可以說,這是每個全職媽媽背後隱藏的一個高風險。
我們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面對家庭中存在的風險,要添置適當的保險來轉移風險。而作為我們女人,也同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給這個家,給自己的老公多上一份安全保障。
這麼說來,我認為女人努力並不是為了爭男人的重擔,而是做他的鎧甲。在他事業有成,經濟收入不錯的時候,我們是他背後的守護者。如果他真的遇到什麼問題時,沒關係,還有我。
此文僅代表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結婚是一種修行,在這下半輩子的旅途中,會不斷不斷的更新我們對婚姻的認知,也會不斷不斷改變我們的一些行為做法。
但無論怎樣,我相信每個家庭,都在朝著他們心裡所想的幸福方向前進。
我是海綿姐,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一路陪伴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