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海洪
滬語改寫:邊秦翌
滬語講述:湯偉民
推薦:丁迪蒙
民以食為天!
的確,老百姓儕邪氣看重吃到嘴巴裡向去個物事,搿歇個空氣居然有了霧霾,就特別念想小辰光埃種簡簡單單個食品。
勒勒「坤範」邊浪個小吃攤頭,我曾經吃過5分洋鈿一盤子個重油炒麵。
小辰光,差勿多每日天個早飯儕是泡飯。就是隔夜飯用開水泡泡,再弄眼隔夜菜,像油煎帶魚、黃魚鯗咾啥;假使是冬天介,就拿吊勒窗子外頭個鰻鯗扳一塊下來,哎呦,過起泡飯來鮮得勿得了。萬一嘸沒剩菜,也是便當來西個,切一眼海蜇皮,澆眼醬麻油;或者皮蛋拌豆腐;再簡單點,弄塊乳腐,來一眼醬瓜、蘿蔔乾咾啥,儕可以個。
帶魚、黃魚、鰻鯗、海蜇皮,搿眼物事擺到今朝個臺子浪向,稱得上是「高、大、上」,但是勒勒我個小辰光,只能算是家常菜,嘸沒啥個稀奇個。
泡飯爽口是蠻爽口個,吃多了也想調調口味勒呀。難難板板袋袋裡有了眼「壓歲鈿」,嘴巴就要饞了,眼睛就去瞄馬路對過個路邊攤。
走進攤棚,迎面碰著了阿拉鄰居、樓浪向個王家大伯伯:「哦喲!稀客呀,來、來,來,我搭儂炒盆面」。我一本三正經個坐了下來。
大伯伯最最拿手個就是炒麵。只看到灶頭浪個火邪氣烊,照得伊面孔紅彤彤個,兩隻手「嗆-嗆-嗆-嗆」個上下翻炒。過脫一歇歇,一盆金黃色個重油炒麵就端上來了。
濃油赤醬個麵條滴溜滾圓,比起搿歇店家裡個細面神氣交關。不粘不坨咬勁足,幾根小菠菜碧綠生青,還澆了眼花生醬,一拌一吃,香味道直衝鼻頭,搿歇講起來,馬上就想到伊個味道了。
必過,街頭點心再哪能好吃,總歸比勿過自家屋裡燒個美食呀。
面拖黃魚是阿拉屋裡個頭牌菜。
1956年,爸爸「支內」去了河南洛陽。每年回上海探親,姆媽儕要做搿道面拖黃魚來為爸爸接風。
姆媽到山海關路小菜場去買大黃魚,汏清爽之後切塊,拿只青花瓷碗,裡向擺一點點鹽搭仔味精,再倒眼黃酒,要拿魚塊醃脫一歇。另外還要準備一隻青花瓷碗,放一把麵粉,加一塊鮮酵母,搿是一種用粉紅顏色個紙頭包成扁方型個發酵粉,4分洋鈿一塊;再加一眼水調一調,麵粉搭仔發酵粉儕漾開來了;打只雞蛋黃,撒眼蔥花,就成了麵糊,等脫一歇就要派用場了。魚塊擺到麵糊裡向,拖一拖,四周儕滾了麵糊,就可以油炸了。
一般是勒勒門口個過道搿搭炸魚。等到煤餅火頭邪氣烊個辰光,就起油鑊子。搿種辰光倒油,姆媽比平常裡倒得大方多了,油燒到七、八分熱,伊就用筷子挾起魚塊,勒勒麵糊裡向拖勻,「刺啦、刺啦」個下到鑊子裡,翻上翻下,一直炸到金黃焦脆。
四層閣王家大伯伯個老婆正好下樓:「魚香唻!阿是海洪爸爸回來了?」
「是個呀,是個呀!」姆媽興衝衝個挾了一塊魚塞到伊個嘴巴裡。
「乖乖哩個咚!好吃,好吃。」大媽媽一面吃一面顛仔小腳走下樓去。
房間裡個收音機開勒海,搿是爸爸買個,「紅燈」牌,107塊,老價鈿了。收音機擺勒老式個夜壺箱高頭,夜壺箱就是床頭櫃啦。阿拉屋裡個夜壺箱是從鄉下頭帶出來個,蟠龍雕花,古色古香。老式個夜壺箱浪向擺臺收音機,倒是蠻特別個,傳統裡向透出眼時尚個氣息。
爸爸歡喜聽京劇,特別歡喜「四大鬚生」裡向個楊寶森。聽到楊派個「我本是臥龍崗散淡個人……」伊就會得閉勒眼睛,跟牢仔哼發哼發。伊還特別歡喜聽姚慕雙、周柏春個滑稽戲。姚、周兩兄弟是寧波人,鄉音鄉情邪氣親切。
我拿煎好個面拖黃魚端到房間裡向,爸爸正好勒勒聽《寧波音樂家》:
「來發,棉紗線掇來…」
「勿掇…」
「來發勿掇沙發、勿掇棉紗線,來發,懶惰!」
「來發勿懶惰,來發來發痧。」
伊聽得笑出來了。
面拖黃魚擺上臺子,屋裡小囡儕開心得勿得了,爸爸也眉開眼笑。我快點乘機挾一塊魚,先吃起來。咬開金黃色個外殼,一股熱氣衝出來,嫩白無骨個魚肉、爽滑香脆。爸爸拿出山西汾酒倒上一小杯。
汾酒助餐,魚香更濃。一家門坐勒一道,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往期回顧:
故裡春秋(二十六)
故裡春秋(二十五)
故裡春秋(二十四)
故裡春秋(二十三)
故裡春秋(二十二)
故裡春秋(二十一)
故裡春秋(二十)
故裡春秋(十九)
故裡春秋(十八)
故裡春秋(十七)
故裡春秋(十六)
故裡春秋(十五)
故裡春秋(十四)
故裡春秋(十三)
故裡春秋(十二)
故裡春秋(十一)
故裡春秋(十)
故裡春秋(九)
故裡春秋(八)
故裡春秋(七)
故裡春秋(六)
故裡春秋(五)
故裡春秋(四)
故裡春秋(三)
故裡春秋(二)
故裡春秋(一)
圖:網絡 / 編輯:渺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