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原發性不孕不育患者,大多數發生在這個成年後月經不規則的群體之內。
執筆:王彩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生育能力是上帝賜予每位女性的禮物,不過它也有強弱之分。要想知道自己的生育能力到底怎麼樣,身體這一處已經給了答案,明眼人一看便知。
1、月經
對女性而言,月經是最好的「貼心閨蜜」,它能及時地反饋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說是生殖系統的晴雨表。
原因如下:
我們都知道,女性來月經是性功能成熟的重要指標。
其形成原理為:在內分泌系統周期性調節下(黃體退化造成體內雌孕激素降低),不足以支撐子宮內膜的增生,致使其出現規律性萎縮脫落並伴有出血,這種周而復始發生的內膜剝脫性出血,被稱之為「月經」。
由此可見,其實月經的到來與女性的生殖系統是否正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看出女性生育能力的強弱,具體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月經周期。正常情況下,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1~35天。若低於21天,則常伴隨著黃體功能不足或者是黃體早衰;若超過35天,可能存在多囊卵巢症候群。
行經時間。正常情況下,女性的行經時間為3~7天,若低於3天,多半是體內雌激素不足或者子宮內膜太薄,生育能力往往也相對較弱;而超過7天,往往伴隨著子宮內膜問題。
經量。一般情況下,女性每次的經量應維持在30~100毫升之間,平均70毫升左右。它從反映出子宮內膜的厚度,而這是受精卵著床的必要條件。
以上這些都容易影響到卵子的排出,進而影響受孕。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原發性不孕不育患者,大多數發生在這個成年後月經不規則的群體之內。
2、身材
過胖或者過瘦的女性,其實生育能力往往都不太好,因為她們的體脂率(身體脂肪量和體重的比值)沒有達到標準。
其計算公式為:體脂率公式=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其中BMI的算法=體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研究發現,女性體脂達到23%左右才具有生育能力,若低於此值,生育能力就會偏弱,而身材過胖或過瘦是比較顯眼的,明眼人一看便知。
除此之外,女性的生育能力還與兩點有關
A:生殖系統是否正常
我們都知道:
女性子宮的健康與否,預示著受精卵在發育成胚胎後,能不能正常的著床及生長發育;
輸卵管的通暢與否,預示著精子和卵子能不能正常結合,形成受精卵,引起懷孕;
卵巢的健康與否,關係著能否正常分泌出雌激素,來維持卵子的正常排出。
而以上三個地方若出現問題,例如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粘連、卵巢囊腫等,勢必就會對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
B:身體是否貧血
貧血是一種營養不良的表現,大多數女性貧血是由於缺鐵造成的,當然若是月經量過大,也是有可能的,還有另外一種原因就是遺傳性質的。
由於血液在機體中,起著運輸的作用,它能夠給將營養物質和氧氣傳輸給需要的器官,來維持身體的正常健康。
若是貧血,那麼身體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傳輸就會變少、變慢,生殖器官也不另外,最終就很可能導致排卵受阻,影響生育能力。
女性該如何讓自己擁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1、適量運動
女性適量的運動,有助於保證身體不會因囤積過多的脂肪而過度肥胖,甚至是誘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月經不調、排卵異常等情況。
據調查研究發現,當女性體脂含量佔體重的17%~30%的時候,身體才能夠正常分泌出足夠的雌孕激素,來促進懷孕。
若脂肪含量過高,就會導致雄激素分泌過多,雌激素分泌過少,受孕機率也便會降低;
若脂肪含量過低,低於10%,就很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雌孕激素分泌不足,甚至是出現月經不調、閉經等情況,造成受孕困難。
PS:女性可以經常做一些散步、瑜伽、慢跑、跳繩等運動,來維持身體內的體脂含量,還可以鍛鍊身體,使得自身的卵巢功能更強,更有利於受孕。
2、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由於人體的機體修復和調節是存在生物鐘的,到了晚上11點後,身體的各個器官和激素水平,只有在處於深度睡眠的狀態下,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調節、代謝、排毒等工作。
因此,女性要想自己能夠生育能力好,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證自己每天在10點後就可以進入睡眠狀態,這樣身體的各個機能才能夠正常運轉,卵子正常排出,產生更加優質的卵子。
3、飲食健康
女性在飲食,要以清淡飲食為主,為了保證營養的均衡,不要挑食,這樣就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
此外,在經期的時候要儘可能地少碰冷水,不吃辛辣、生冷食物,避免對子宮造成傷害,導致宮寒,對受孕造成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