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夏洛克》為什麼沒成為第二個《無名之輩》?

2021-02-09 犀牛娛樂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

犀牛娛樂原創

文|島主 編輯|夏添

上周五《平原上的夏洛克》上映後,我們專門撰文《小片宣發的千萬級成本與票房博弈》,聚焦這部電影背後的宣發模式。文章發表後,很多讀者都很關心這部電影的後續發展,可惜這部頗具新意的青年導演作品,上映後的路走的並不順遂。

《平原上的夏洛克》在宣發過程中,做對了什麼?又給行業帶來哪些經驗和教訓?

影片表現不佳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上映首日與周末的市場情況,11月29日影片上映排片佔比7.1%,上座率卻僅有2.1%,綜合票房221.68萬,名列當日第7位,當日票房竟然還在上映61天、排片佔比僅有0.1%的《我和我的祖國》之後。

7.1%的排片對於這樣一部小成本影片來說不算低,說明影片的發行做得不錯,影院經理們也願意首日給這部電影機會,可惜周五票房佔比並不理想,只有1.7%,上座率和排片量完全不匹配。低迷的上座率直接導致了次日影片的排片被縮減。

 

到了周末,《平原上的夏洛克》並沒有憑藉口碑在票房上有所突破,周六綜合票房181.38萬,下跌到當日第10位,周日更是直接到了第11位,綜合票房112.29萬,很遺憾並沒有呈現出逆襲的走勢。截止到發稿時票房還沒有破千萬,我們預估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落點也僅在1000萬左右。

但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爛片,豆瓣7.8、貓眼開畫評分9.0的成績,在這一周上映的華語新片中稱得上是名列前茅,再加上背後強大的宣發支持,這部電影本不該獲得這樣慘澹的成績,好口碑與排片、上座率的低迷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從FIRST走出的導演徐磊,其實壓根就沒想過自己的電影有朝一日可以走上院線,而這樣一部全素人出演、沒什麼投資的影片似乎也沒有登上院線的資格,但在被北京文化買走之後,《平原上的夏洛克》就被寄予厚望,這不僅來自於北京文化,更來自於整個行業。

FIRST作品一如既往的穩定

「我們對這部片子確實期望值挺高的,倒不敢說非要把它做成今年的《無名之輩》,但確實希望它在市場上表現得好一些,一是這電影內容確實挺打動人的,二是賀歲檔也確實需要具有黑馬相的片子來刺激一下市場。」一位《平原上的夏洛克》宣發方工作人員向我們透露。

 

回顧《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宣發之路,確實可以看到北京文化此次的野心,不僅在預告片中動用幾乎所有資源,請到吳京、郭帆、文牧野、姚晨等大咖助陣,還請到了「黑馬締造者」《無名之輩》導演饒曉志來擔任影片的監製。近一個月影片在全國舉辦了上百場觀影團,希望通過口碑發酵來實現逆襲。

 

業內估計此次《平原上的夏洛克》宣發成本要達到上千萬,而票房需要達到4、5千萬才能收回所有成本,目前這樣的成績有收不回本的可能。而行業內對這部電影抱有高期待的從業者,也要失望了:原來黑馬真的不是製造出來的,每一匹黑馬的誕生,都有著屬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

 

這樣來看,「夏洛克」既是幸福的也是悲傷的,幸福在於這樣一部小片享受了大片的包裝待遇,宣發預算不少,還吸引了這麼多人的關注。而悲傷在於它承擔了本不該屬於它的壓力。我們採訪了幾位從業者、宣發人員以及影院經理,聽他們分析此次《平原上的夏洛克》宣發過程中的經驗與啟示。

《夏洛克》的市場結果

   能給行業帶來哪些啟示?

從內容角度看,有從業者認為,《平原上的夏洛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題材的局限性,「一部電影的定位很重要,這部片並不是一部容易出圈的影片,它是一個用懸疑外殼包裝的溫暖故事,但懸疑性不夠,溫暖也不夠,這些屬性不是靠宣發能挽救的,所以預算浪費了很多」。

 

觀眾的偏差感很重要,影片在FIRST影展首映後,在豆瓣上首先開分7.8,這個分數基本上是偏影迷向的觀眾給出的,他們對於藝術電影的接受程度更高一些,在看電影之前也大致了解整個電影展的作品是什麼樣的風格。但普通觀眾可能很難理解,他們是抱著看一個懸疑故事的期望走進影院,在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之後,自然也就缺少了二次傳播的想法,影片目前的貓眼評分已經降到8.7分,可能也是來源於這種失落感。

 

雖然影片開畫有著較好的口碑成績,但口碑一般達到臨界點才可以爆發,《平原上的夏洛克》很明顯還沒有到達這個臨界點。至於這個臨界點是多少,有的專業人士認為貓眼評分必須達到9.3以上,有的甚至認為是9.5,因為這種小成本影片的臨界點要比大製作影片要高,《平原上的夏洛克》的9.0還遠遠不夠。

 

有著十年影院管理經驗的影城經理陳曉向我們透露,雖然這部電影的宣發規模很大,但是在一開始他也沒打算給這部電影太多排片,這是影院經理們心照不宣的事情。因為從普通觀眾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對這種片子感興趣的人實在太少,和《驢得水》、《無名之輩》等影片相比,笑點和情感的衝擊又不夠強烈,所以首日給到低排片也是情理之中。

 

《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小片大包裝」很像是一次宣發實驗,如果沒有大力氣的宣發,這部電影即使走上院線可能也只有百萬的票房,出品方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下了大力氣之後卻導致宣發成本過高,這對行業裡的出品方給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如何掌握影片宣發過程中的平衡點很重要。

 

一位有著豐富營銷經驗的從業者向我們介紹,想做好《平原上的夏洛克》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出圈,影片的營銷雖然把重心放在口碑上,但更多的還是業內人士和影迷人群的口碑,沒有觸及到圈外的觀眾,所以花了很大的力氣也沒有見效。

 

比如電影請到了劉德華為電影錄製視頻打call、路演環節請到肖央等大咖現場助陣、還找來樸樹演唱主題曲、這一系列營銷動作吸引了行業內人士的關注,但觀眾反響並不熱烈,貓眼的日增想看數是新片當中最差的,《兩隻老虎》《利刃出鞘》《一生有你2019》等影片的想看日增基本都在幾千人左右,而《平原上的夏洛克》只有幾百,可見營銷動作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同時影片的卡司也很重要,對於普通觀眾來說,起碼得是熟臉,或者是很多明星客串,才會起到一定的票房助推作用。比如《老師·好》和《無名之輩》,雖然主演都不是一線流量,但都是觀眾有認知度的演員。像《平原上的夏洛克》這樣完全素人的影片接近於放棄市場,故事本身也沒有達到「神作」的級別,觀眾自然不會買帳。

 

這樣來看,《平原上的夏洛克》本身並沒有錯誤,只是人為地把一部不可能大賣的影片拔高了預算,做了很多無效的口碑動作,當然這次嘗試還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對於導演徐磊來說,這就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作為今年FIRST影展第一位走向院線的導演,徐磊在影片上映的過程中,將會獲得非常寶貴的創作與市場經驗,同時他的作品被更多製作方看到,自然也會擁有更多拍攝更大規模影片的機會。

導演徐磊

 

其實在《無名之輩》後很多製作方看到了商機,希望用同樣的方式來複製成功,但《無名之輩》的成功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它本身具備了成功的要素,包括影片的喜劇元素和內容本身所引發的小人物強烈的共鳴、檔期環境、演員表演話題發酵等,再加上合理的宣發,影片獲得成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和《無名之輩》近似的還有《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影片,它們的破圈成功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觀眾的情緒能夠被點燃。犀牛娛樂當時在這幾部影片上映前後,推出了預測它們將成為黑馬的文章,並在文中指出它們在貓眼、淘票票等平臺獲得高分,證明了主流觀眾對這些影片的認可。比如映前半個月發布的《我不是藥神,要封神》,映後第一時間發布的《這個「無名之輩」憑何逆襲?》等,可見黑馬影片是具有一定共性的。

其實很多小成本影片,有著它適宜生長的環境,像《平原上的夏洛克》這樣的影片,更多地屬於「電影節」電影,如果強加成商業片包裝,那往往會達到逆反的效果,比如從坎城歸來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本質上就是一部文藝片,卻用過度商業化的形式來包裝,最後成為了電影營銷的反面案例。

 

我們在鼓勵更多優質內容產出的同時,也要給予影片相對應的宣發營銷模式,這樣才能讓它更好地成長。不過對於出品方來說,也不必氣餒,這次的實驗對於自身及行業都有著一定的借鑑與啟示意義。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在嚮往黑馬出現的同時,也要以正確的心態應對市場,《無名之輩》等黑馬影片的誕生使得整個行業的風向有了一定的轉變,慢慢變成了「唯爆款論」和「唯黑馬論」,但黑馬不常有,何必強奢求?對待市場與觀眾,我們要有敬畏心,光靠模式上的複製,是無法實現成功的,希望這次《平原上的夏洛克》的結果,可以為行業帶來更多的啟示。

歡迎添加微信120165518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簡歷或作品請投遞至郵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員微信聯繫。

點擊閱讀往期熱文

▶ 詳解2020六大新興綜藝派系

▶ 熱劇強標配,「售後」正當紅

▶ 影視行業大「降級」之後

▶ 解析直播賣電影票新玩法

▶ 前瞻:賀歲檔衰退用了十年,今年能否反彈?

▶ 貓晚第五年,見證阿里文娛的「化指為拳」

▶ 優愛騰2020前瞻:新一輪內容戰蓄勢待發

▶ Disney+正式上線,Netflix 的真正對手終於來了

▶ 對話寧浩、申奧:做一個天真的電影人

▶ 這位香港資深監製的故事,和《少年的你》同樣精彩


掃碼關注犀牛娛樂

(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娛樂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新浪看點丨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天天快報 | 界面 | 鈦媒體 |百家號

牙牙丨微博 |虎嗅 | 36氪 | U C頭條

雪球 | 知乎 | 淘票票| 搜狐公眾平臺 | ZAKER 

相關焦點

  • 無名之輩?一唱驚人?無名之輩——劉炫廷!
    意猶未盡的回味這前兩天《歌手——當打之年》的《monster》,以及第二期劉柏辛的《manta》,仍然為劉柏辛感到惋惜,作為一個優秀的說唱歌手,有著全面的颱風,年紀雖小,卻有著不同凡響的能力;這一說到說唱歌手,年紀輕輕,讓我不禁想起了那個在2019新說唱舞臺上大放光彩的無名之輩——
  • 每段枯燥的人生,都需要一個《平原上的夏洛克》來拯救
    去年11月的國產片黑馬《無名之輩》,讓導演饒曉志火到出圈。時隔一年,同一檔期,饒曉志扶持的新導演徐磊,用同樣硬核溫暖的小人物黑色幽默,接上了前輩的班。《平原上的夏洛克》,片名是一道調皮的小門檻,比如首先你得知道夏洛克是何方神聖。 英劇迷或許以為別人沒看過至少也該聽過《神探夏洛克》,但事實是大多數人真的連福爾摩斯是哪國人都不太清楚的。
  • 潯電影|《無名之輩》女神任素汐新片上映5天,票房為何僅300萬?
    比如《無名之輩》、《平原上的夏洛克》、《驢得水》、《我不是藥神》、《半個喜劇》等等,都是圍繞小人物事跡去給觀眾傳遞現實的陰暗面,讓人去反思,口碑和票房也很令人驚喜。但最後主人公沒要到錢,就是我抓住問題的癥結了,但我卻解決不了它。」如此夾帶隱喻又直擊社會癥結的故事,必然會讓人心情沉重。
  • 用農民父親做男一號,被《無名之輩》導演看中,這片確實叫人驚喜
    農村題材,曾經讓第四代、第五代導演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黃建中的《小花》、吳貽弓的《老漢選擇了把建房子的錢拿出來救好友的命,並化身農民福爾摩斯,追查車禍肇事者,這便是片名《平原上的夏洛克》的來源。
  • 《平原上的夏洛克》,平原上的"羅曼蒂克"
    中國電影近年來湧現了一股農村題材熱,在類型意識成為創作自覺的今日,更多導演試圖將中國式的鄉村景觀與類型表達相融合,雖沒有了民族寓言的深刻洞思卻豐富了中國電影的語言和形式。《平原上的夏洛克》暫且可被歸入這一創作潮流。電影講述了農民朝英和佔義「土法」偵查撞傷老友的肇事司機的故事,將偵探元素與農村題材相結合。
  • 《無名之輩》,太好笑了!
    有了時間限制之後,影片的人物角色、故事線索以及空間轉換就成了《無名之輩》的重頭戲。貴州人饒曉志乾脆就讓《無名之輩》的故事發生在貴州省的一個小城,影片中的角色無一例外地都說著貴州當地的方言。作為饒曉志的第二部作品,《無名之輩》中演員們的表演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憑藉《一個勺子》拿了金馬影帝的陳建斌一如既往地優秀。
  • 陳雪燃《無名之輩》
    今天,推薦一首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的主題曲《無名之輩》。這首主題曲簡直超出小愛的預期。沒想到一部愛情片可以配備這麼熱血的主題歌!乍一聽,好像與這部甜甜的愛情劇背道而馳,但劇作者卻將本身的甜愛劇又拔高了一個層次,描摹了一群追夢人的氣壯山河!
  • 重看《無名之輩》,再次明白愛與尊嚴才是我們無名之輩的無上榮譽
    我不禁想起當年看完電影《無名之輩》的情景。那是在11月25日星期天的下午兩點半。走出影院,久違的初冬陽光豪爽地照射下來,小城裡每張沐浴其中的人臉都洋溢著溫暖與燦爛。剎那間,我突然發現,影片描述的無數個無名之輩中,真正的壞人只有一個,那便是帶著一群壞人手下得意洋洋的黑惡勢力劉五,其他的都應算是好人,即便是那些觸犯了刑法的無名之輩,其本質也應是良善之徒。
  • 《無名之輩》:橋
    你看過《無名之輩》嗎?一架飛機上,章宇給雷志龍放了一首叫《瞎子》的歌,於是便有了一個叫做《無名之輩》的故事。李海根的飾演者潘斌龍,支撐著全片絕大多數的笑點。潘斌龍通常被看作是一個自帶笑點的演員。但本片卻成功地圍繞他展開了「愛情」這一主題。「『這就是愛情。』『我愛你媽賣麻花情』」這句話成了全片中流傳度最廣的一句臺詞。
  • 電影《無名之輩》為什麼會成為「黑馬」?《無名之輩》好在哪?
    《無名之輩》的電影在2018年上映了,很多人都把這部電影稱之為電影行業裡面的年度黑馬。為什麼會說這部電影是一匹黑馬呢?我們來看一下她的豆瓣評分就知道了。剛開始上映的時候評分就已經超過了9分,後來情況有些下滑,不過都能夠穩定在8分以上。
  • 《無名之輩》的成名在望
    知著君認為,《無名之輩》雖然不至於被奉上神壇,但並不失為一部瑕不掩瑜的好作品,它值得觀眾的那張電影票。以下內容涉嫌劇透。電影的英文譯名是「cool fish」。這樣一看,「cool fish」反而比「無名之輩」更能呈現出一種衝突感和荒誕感。《無名之輩》是一部嚴肅喜劇。卓別林說過一句話,生活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這可能是為什麼「嚴肅+喜劇」的模式能頻頻引發觀眾共鳴的原因。
  • 與神探無關的夏洛克——《平原上的夏洛克》影評
    成為夏洛克是很多福爾摩斯迷的夢想,但其實要成為夏洛克並不難。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平原上的夏洛克》,一部實現小人物神探夢想的電影,然而這部電影的重點卻並不在於案件的撲朔迷離和百轉千回。《平原上的夏洛克》是由饒曉志監製,徐磊執導,徐朝英、張佔義、宿樹合主演的懸疑喜劇電影。
  • 《平原夏洛克》:霸屏FIRST,大V強推,土到地裡便成了大雅
    XXX的鄉村神話,不可錯過的華語驚悚片,不能錯過的清純愛情片,雖稍顯誇張,卻多是讚賞、喜愛之詞。 但到了《平原夏洛克》這裡,影評人們卻眾口一詞:土,土到掉渣。 頂著夏洛克的名字,《平原夏洛克》卻沒有神探該有的樣子。
  • 《平原上的夏洛克》:一部過分真實的鄉土黑色喜劇
    《平原上的夏洛克》豆瓣評分《平原上的夏洛克》一部充滿鄉土風氣的黑色喜劇,電影成本花費幾十萬RMB,卻有900多萬的票房.《平原上的夏洛克《平原上的夏洛克辛虧被別人提醒買馬的個殺茬,又多花二百買了回來一來一去馬沒賣出去還虧了200.這裡有一句話很有深意超英說: 「這馬多仁義,老實著呢」 馬販子確說:「仁義又不值錢」。
  • 《無名之輩》,每一個無名之輩的背後,都有自己的偉大之處!
    電影《無名之輩》講述的是在一個小城市裡,因為一起搶劫案,將一群疲於生活的無名之輩--中年落魄的保安,因為殘疾尋死的女子,持槍搶劫的兄弟和離婚欠錢的老闆絲絲縷縷的牽扯在一起的故事。因為有的小人物光是活著就已經耗費了全部力氣了。大檸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這部電影吧!
  • 《無名之輩》影評:其實我們都是無名之輩
    《無名之輩》這部影片是由陳建斌、任素汐、潘斌龍等出演!針對大部分人來講,人生從不是什麼探險,只是一股莫之能御的驚濤駭浪。彼此都是無名之輩,人生如夢,並不能盡隨情意,只願彼此都能笑著活下去,大不了就認個慫吧一部電影怎麼可以承重這麼多的物品,要我笑著流淚失落中見到期待的《無名之輩》影片很喪,一個窮困潦倒的保安人員,酒駕去世了媳婦,害的親妹妹偏癱,輔警的工作中也丟了;一個殘疾的毒舌,罵離開了一個又一個家庭保姆,總算來了2個憨皮歹徒,卻害怕打槍打死自己;一個欠帳老闆跑路的房地產商;2個被耍的悍匪
  • 《無名之輩》,值得力挺!
    時隔兩年,饒曉志的《無名之輩》讓人看到了他全新的電影書寫,打破了封閉空間,劇本仍然紮實有力,多人多線的敘事,在幾位炸裂般演技的演員加持下,這部《無名之輩》有可能成為2018年的最後一匹黑馬。所以,實際上,我確實有從之前的創作裡取材,《蠢蛋》的人物和人物關係對《無名之輩》做了主要的貢獻,但我並不是為了做《蠢蛋》而做的《無名之輩》,是想做《無名之輩》這樣的電影,然後想到了《蠢蛋》那個故事裡的人物很好,是可以用的。所以,《無名之輩》和《蠢蛋》完全是兩個東西,《無名之輩》不能說是一部戲劇改編電影。
  • 《平原上的夏洛克》國內土生土長的傑作,一部反套路的黑馬之作
    《平原上的夏洛克》是新導演徐雷的處女作,沒有明星,全是素人表演。該片於今年7月在FIRST青年影展上首次亮相,並一舉拿下最佳電影文本獎。儘管看之前對這部電影有很高的期待,但《平原上的夏洛克》比預想的更精彩。就筆者而言,這是今年中國電影的佳作。
  • 《無名之輩》是那個無人問津的角色
    多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呀!這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的想法,或是上學考試,或是生活技能,或是才藝展示,亦或是長大後的工作能力,我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超級優秀的人。 無名之輩,是從出生開始計時來看的。在我們長大之後,我們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好的工作,有人去北京打拼,或者在受不了壓力回到家鄉之後,又去「逃回北上廣」,因為「逃回北上廣」的那些年輕人,可以無所顧忌的在大街上大哭,在壓力巨大的城市,沒有人會去問你為什麼哭,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拼搏的不容易,而你自己也不用顧及其他人的眼光,在誰也不認識的陌生城市,你可以發洩的更徹底。像歌曲中那樣,「誰的光榮不是背著眼淚?」
  • 《無名之輩》的成功
    11月16日有一部年度驚喜之作《無名之輩》上映了。雖然上映首日票房僅拿下917.5萬,但口碑一路飆升,豆瓣拿下8.4分的好成績,貓眼觀眾評分更是拿下9.2的超高分,真是讓人又驚又喜。​​隨著口碑大爆,票房也顯著增長,截止小編發稿日,票房已達7800萬,看樣子又是一部年度黑馬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