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已經完結。有想看的朋友,請自行去取哦,。
第二篇
一、
&34;誠如這段電影臺詞,遭受了無數指責、白眼的周潤發,拿出鐵杵磨成針的精神不斷地打磨著自己粗糙的演技,日臻完美。
從進入培訓班算起的第7個年頭,即1980年,成績總是倒數的周潤發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一年他與趙雅芝主演的《上海灘》風靡大江南北的同時把他也推向了人生的一個小巔峰,他被譽為電視劇之王,坐上了tvb一哥寶座。
跑了幾年龍套的他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只能演路人甲,茶客,衙役的周潤發了。所有人都在誇獎他,走到大街上還會有影迷圍上來索要籤名。
而同樣的1980年,先於他成名的同班好友吳孟達因為沉迷賭博和女人卻陷入了破產境地,欠賭資30萬,信用卡刷爆,由於不認真工作無戲可拍。
他第一時間就是向好朋友周潤發借錢,周潤發向來憎恨賭博,對他說了句:&34;曾在一起打地鋪,甚至同穿過一條內褲的的兄弟,竟然這樣對待自己,吳孟達傷心至極,二人一度絕交,甚至於想自殺。
直到多年後,吳孟達才體會到周潤發的良苦用心,他是怕自己形成依賴性,是逼著自己救自己,只有自己吞噬過賭博帶來的惡果,才能徹底戒毒。並且周潤發背後還給吳孟達找尋拍電影的機會。
周潤發並非無情無義,而是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彰顯了人生大智慧。
《上海灘》紅火,周潤發也有了名氣,好事就接踵而至。
周潤發的片酬也從年薪900一躍變為月薪幾千塊,想想看一個月掙的工資就是一年工資的好幾倍,任憑是誰,都會高興的合不攏嘴。
他不但證明給了自己看,也對伯樂鍾景輝先生&34;的預判做出了完美詮釋。
《上海灘》的大火併沒有使周潤發停止追求上進的步伐,他一直在拍電影,一方面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可以獲得更大的表演空間。
其實在《上海灘》大火前,他也演了很多電影,1976年他主演了,《投胎人》《新蘇小妹三難新郎》《池女》《神鷹·蝴蝶·鱷魚頭》5部電影,1977主演《入冊》《床上的故事》2部電影,1978主演《愛欲狂潮》《O女》。這些電影,大多粗製濫造,後幾部電影從名字上看,就是主打色情牌,周潤發甚至有露屁股的鏡頭,堪比三級片。
周潤發坦言自己接的電影,90%都是爛片爛片,這裡面可能有自嘲的意味,但當時為了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他顧不了那麼多,根本顧不上名聲。
1980年《上海灘》大火,周潤發收入大增之後,他有了更多機會,接演電影時也有了選擇的餘地,這一年他主演了四部電影《師爸》 《扮嘢》 《懵女大賊傻偵探》 《金榜英雄》,基本上不再參演三級片。
但是電視劇的紅火併沒有給他主演的電影帶來好運氣。這些電影大多票房平平,口碑平平,直到1981年。
二、
1981年 ,周潤發主演了《執法者》《胡越的故事》,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三個貴人許鞍華。
許鞍華,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位被威授予&34;的著名文藝片女導演,是《胡越的故事》的導演。
但是這個角色,周潤發並不是那麼順利就能接下的。當時TVB還是想讓他趁著《上海灘》的熱火,繼續主演電視劇。這與這部電影檔期衝突,周潤發拒演,為此不惜與老東家撕破臉對簿公堂。在電視劇混得風生水起之際,敢於開闢新的領土,並且全身心投入,這也是周潤發成功的一大法寶。
&34;周潤採訪中如是說。不得不說,周潤發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這部電影口碑良好,並榮膺1982年的首屆&34;的&34;獎。
並且這部電影中,周潤發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他把一個逃難的越南軍人的窘迫,以及為女友報仇的複雜內心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部電影,稱得上他從影以來拿得出手的第一部電影。
周潤發是樂於感恩的人,多次公開稱許鞍華是&34;的人。如果沒有許鞍華,他可能還在拍一些雜七雜八的電影,無法進入藝術的殿堂。
並且當他闖蕩好萊塢失利時,還是許鞍華出面邀請他拍攝《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幫助周潤發打開內地市場,為周潤發後期接演《滿城盡帶黃金甲》《孔子》《讓子彈飛》等電影,打下了良好基礎,有效地延續了周潤發的藝術生命。
多年以後,獲得影帝時發哥還大呼:&34;
不得不說,優秀的人真的是相互吸引。越是樂於分享樂於感激別人的人,越能獲得貴人扶持。這也算得上是周潤發賴以成名的秘訣之一。
《胡越的故事》最終斬獲票房384萬港元,已經是周潤發所拍過的電影中的票房第一名了,應該說票房實現了很大突破。
但是把它與當年香港票房榜首的《摩登保鏢》相比,就顯得很不入流了,票房差了接近1400萬。即便和第十名:肥貓鄭則仕主演的《阿燦當差》,票房也差了87萬。
1982到1985年。這四年周周潤發也很勤奮,陸續出演了十幾部電影,但是沒有一部電影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名,倒是有幾部電影口碑不錯。
1984年的《等待黎明》使周年潤發成為了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和第2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一次得獎就是雙料影帝,周潤發的演技終於獲得認可,該片也使他獲得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輸給了當紅的李修賢,否則就是一部電影獲3個影帝 。
次年上映的《女人心》,周潤發憑藉該電影獲得了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惜敗肥貓鄭則仕,看起來金像獎水準真的挺高的,只看演技,不看顏值哦。
儘管周潤發獲得了影帝,但是長時間沒有作品進入票房前十,投資商還是對投資周潤發的電影興趣不大。而這期間,周潤發一直被外界稱之為票房毒藥。
直到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四個貴人,他生命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男人,周潤發才得以徹底擺脫票房毒藥的稱號。
三、
這個男人就是香港電影暴力美學領軍人物吳宇森。
1983年吳宇森加入了新藝城公司,被派到臺灣工作,當時有三年無戲可拍,不得已去朋友家蹭飯。
吳宇森的失意都被他的好兄弟徐克看在眼裡,於是他便力邀吳宇森加入自己工作室,由他擔任監製,吳宇森做導演,翻拍一部龍剛導演的老電影,名字就叫《英雄本色》。這部電影,年徐克籌備翻拍許久了,1984年就開始做準備工作。
當時吳宇森看了劇本,有點兒瞧不上。徐克建議他把自己的感情融進去,改寫劇本。這給了吳宇森很大靈感,於是把自己代入進去刻畫出了小馬哥這麼一個鮮活的角色。
尤其是電影裡廣為大家熟知的一段臺詞,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比別人強,只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還有這句也很給力哦,我有自己的原則,我不想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簡直是吳宇森彼時心境的最真實寫照。
一個失意的導演,一個不確定的劇本,一個當紅歌手,一個過氣的演員,外加一個頂著票房毒藥稱號的周潤發,就這樣《英雄本色》開拍了。
這個當紅歌手就是張國榮,這部電影能夠拍攝必須感謝他,沒有他的加入是沒有人願意投資這部電影的,並且,張國榮也深知劇組資金緊張,總是找導演問錢夠不夠,儘自己所能幫劇組拉資金。
這部電影只有故事提綱,並沒有寫完,邊拍邊寫。本來原定的小馬哥只是個配角,但是因為融入了自己經歷與情感,漸漸地小馬哥的戲份越加越多。並且這部電影拍攝時,周潤發也像開了竅一樣,有了自己的很多想法,與吳宇森不斷交流。結果電影拍完之後,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竟然晉級為主角
正是因為把自己太多感情融入進去,和小馬哥產生了共鳴,而忽略了張國榮所扮演角色的深度刻畫,後來吳宇森深表後悔。
所以說這是一部很神奇的電影,一群失意的人經過這麼一部電影後,個個都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可惜的是當時混得最好的哥哥張國榮在電影中角色不討好,電影院裡觀眾看到他出場,都是唏噓聲一片,而小馬哥一出場大家都歡呼雀躍。
監製徐克費了很大力氣才說服張國榮過來出演的,結果竟然如此,為了彌補張國榮,便在《英雄本色2》裡增加了他的戲份,隨後還特邀張國榮出演了另外一部電影《倩女幽魂》,給我們演繹了最精彩的寧採臣。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還是獲得了巨大成功,不但獲得1986年票房冠軍,還打破香港票房最高紀錄。
在拿獎方面也不手軟,斬獲了4項金馬獎,2項金像獎。吳宇森憑此片獲得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狄龍獲得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周潤發則憑藉此片獲得了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捧回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金像獎影帝。
連續提名三次都未獲獎的周潤發,都沒想到自己會獲獎,得獎後說:&34;這段致辭與電影裡的我等了三年的經典臺詞頗有相同意境。
此後周潤發徹底票房毒藥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而逐漸地成了票房靈藥,成了&34;,香港電影也逐漸地走向了&34;的鼎盛時期。
而周潤發的戲路也越演越開闊,甚至一度進入好萊塢發展,最終成為國際巨星。
其演繹生涯中共獲16次金像獎最佳男主提名,獲得了三次金像和兩次金馬男主角,5個影帝稱號,並且還是金像獎史上首個連莊影帝,至於其他獎項更是不計其數。
周潤發作為一個貧民子弟,取得如此光輝成就。他身上的那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精神,無時無刻不給人帶來鼓舞和力量。
他的經歷被香港中學教科書列入中國語文的自習篇章,是第一個被寫入教科書的藝人,書中花了近12頁篇幅描寫其奮鬥經過。
得知自己被寫進教科書周潤發說 &34;
這也許正是教科書編寫者的初衷,年輕人失敗了不要氣餒,繼續努力堅持,你也可以像周潤發一樣逆襲,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關注皮皮魯娛樂,了解更多新鮮娛樂事。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