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
2009年12月的《藝術人生》,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面,作為專業主持人的朱軍被採訪對象周潤發搞得團團轉。
朱軍慣用的「不叫你落淚絕不罷休」的煽情手法,被發哥化於無形,並且還被發哥活學活用,用朱軍父親來煽情(朱軍與他父親的事是他自己在公開節目中談過的),煽的朱軍淚眼迷離。更慘的是還被發哥帶著下跪磕頭感謝觀眾。
期間,朱軍也嘗試著拋出幾個尖銳問題。
譬如成名了膨不膨脹,如何當好一個優秀的演員,都被周潤發以插科打諢的方式應付了過去。第一個問題周潤發說:「成名後,坐房車,結果很不舒服。後來就坐公車,坐地鐵,咦,很舒服。」
第二個問題周潤發的答案是:「早睡早起,跟太陽一起作息。」還大勸年輕人珍惜身體,別「白天睡覺晚上瞎鬧」。
直弄得朱軍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場面一度很尷尬。
如此善於應對的周潤發讓我一度誤以為,他出生於名流世家,經受過很好的教育,而實際上我錯了。
二、
周潤發於1955年5月18日,在香港最貧窮的地方南丫島出生,排行老三,因為生在閏月,命理中五行缺水,於是,父親給其取名為周潤發。
小時候家境貧窮,出生時請不起大夫,奶奶親自接生。父親是海員,一年有七八個月漂泊在外,母親在家種番薯,養豬的同時還要給人做幫傭,拉扯四個孩子。
周潤發家裡窮到什麼地步呢?經常穿著別人穿過的人字拖去上學,斷了就用鐵絲綁緊接著穿,一雙白球鞋便是他遙不可及的夢想。
並且父親好賭,常常輸光工資,令原本都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鑑於此,周潤發對賭恨之入骨,恨屋及烏,連帶賭博的人,他也很討厭,我想這也是他不直接借錢給好友吳孟達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後來他卻飾演了香港影壇上最成功的賭王高進,我們不得不感嘆造化弄人!
正在讀中學時,父親積勞成疾,無力再供養他們讀書,他不得不早早踏入社會,四處打工。他做過很多職業,送過報紙,做過洗碗工,洗車工,門童,照相館搬運工等等。
做洗車工時因為好奇地摸了下一輛勞斯萊斯的方向盤,被車主打了一耳光,更被嘲諷「像你這種人,這輩子都買不起這個車!」
這句話可以說深深地刺痛了當時的周潤發,十幾歲的他開始認識到如果按照目前的人生軌道走下去,自己的一生必然碌碌無為,平淡無奇。
魯迅先生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周潤發挨了這一巴掌後,便成了這不自滿的一員,他內心中發下誓言,定要活出個人樣來!
三、
1973年,剛滿18歲的周潤發,從報紙上無意間看到香港無線電視(TVB)第三期藝員訓練班招收演員的廣告,且對學歷無太多要求,喜出望外,決定去試一試。
彼時的周潤發舞臺表演無任何基礎,臺詞、唱歌、默劇都表演的很拙劣,唱歌時不著調,氣得考官直接說;「算了,算了,不用唱了。」在場的五個評委,四個人都覺得這個孩子腦子有問題。
考試完後自己也感覺希望渺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收到了錄取通知書,開啟了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這裡面不得不提一個重要人物,也是周潤發生命中第一個貴人,「香港話劇之父」:鍾景輝。鍾景輝是資深舞臺劇演員和導演、戲劇教育家、電視製作人,更是一手創立了香港戲劇演員培訓班,所以說他說的話佔有很大分量。
在眾多面試官都不看好周潤發的時候,他力排眾議,並說服了其他人:「這是一個表演天才,只是他現在還不懂得如何收放自如。」後期採訪中他還透露,看中周潤髮長得高高大大,熱情而又有演戲潛質。
我們當然不能否認鍾景輝先生的伯樂之功,但是也應該看到周潤發珍惜機會,捕捉機會的努力付出。
世人常常感嘆,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但是我覺得大家更應該把重心放在自己是否是千裡馬上,這樣才更具有積極意義。
周潤發難道不知道自己底子薄,基礎差,但是敢於去應召,敢於去面試,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人,人生之中大的機遇並不多,錯過了便不會再有。所以不要怕失敗,請記住,只有行動才可能成功,不行動一定失敗。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棄之,誠哉斯言!
四、
為期一年的培訓很快結束了,但是畢業了不意味著你立刻就要當主角,就會成為明星。按照無線電視臺的規矩,一般演員要跑兩三年龍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機會,需要更長的時間。
周潤發本來就基礎差,底子薄,雖然被破格錄取,畢竟只有一年的培訓,他在培訓班成績並不理想,身為副班長的吳孟達在採訪中爆料,周潤發甚至一度被列入淘汰名單。
所以,剛畢業的他工作機會並不多,就是各個片場跑龍套,飾演過路人、茶客,乞丐,甚至於連一句對白的機會都沒有。
弱者才會聽從命運擺布,強者勢必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周潤發是不甘心整天扮演這些小角色的,頭腦機靈的他開始了自救。
沒戲拍的時候,他就把自己好好裝扮一番:穿上一身花花綠綠的西裝,頭髮梳的整整齊齊,皮鞋也擦得鉦光瓦亮。周潤發本來長得就不錯,這樣一捯飭更加帥氣逼人。
早早地站在電梯口,裝作等待電梯的樣子,實際上是為了偶遇無線臺的大佬們,見了他們就主動打招呼。
日積月累,這個穿西裝,打領帶,帥氣的小夥子在領導心中慢慢地留下了印象。
1976年周潤發終於獲得了主演的機會,出演了電視劇《大江南北》。注意這部電視劇的主演原定的可不是他,他是作為替補補上去的,想必這與他經常跟無線臺的大佬們主動打招呼混臉熟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這部電視劇中周潤發表現中規中矩,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也沒有什麼大的不足。於是他的演技就慢慢得到了高層認可。同年又主演了《江湖小子》、《狂潮》。
《狂潮》可以說是周潤發的成名之作。這部電視劇有三個導演: 王天林 、 梁淑怡 和石少鳴。
王天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王晶想必都認識,王天林是王晶的父親,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
主演: 周潤發 、 繆騫人 、石堅 、狄波拉 、吳楚帆。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這部電視劇,周潤發遇到了自己的初戀繆騫人。可惜後來被謝霆鋒老爸謝賢橫刀奪愛,這曲戀情以周潤發被甩而告終。
為了拍好這部電視劇,香港無線電視臺也下了血本,特地把一座位於葵湧的工廠大廈租下,令一萬多呎的地方作為拍攝場地,另外外景拍攝也十分認真。
《狂潮》具有裡程碑意義,是香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超過百集的電視劇,共129集,拍攝了5個月,連續播放六個月,此劇播出後收視率極高,周潤發也聲名鵲起。
演員有了名氣後,機會就不缺少了,此後他相繼主演了電視劇《家變》 、《幻海奇情》、《強人》、《奮鬥》 、《天虹》、《網中人》。電影主要有《愛欲狂潮》、《O女》。雖然作品很多,但是現象級的作品還是沒有,直到1980年,這一年周潤發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
五、
1980年,TVB為了收視率。準備拍一部近現代劇,以外灘故事為背景,起初取名為the bund外灘,最後才取定為上海灘。當時,準備讓當紅小生鄭少秋,趙雅芝分別為男女主演。
無奈鄭少秋身體不適,有恙在身,電視臺等了他一年。一年以後鄭少秋病好了,可是身體還是沒有恢復到能拍戲的程度,他向領導大力推薦了周潤發。
《上海灘》在香港首播時,獲得70%以上的收視率,隨後引進到內地,更是萬人空巷,「浪奔、浪流…」迴響在中國的各個角落。
即便十年後的1990年,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上海灘》名列第一位。又十年,2000年,馬來西亞傳媒界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排第1位的還是《上海灘》,可見其是多麼經典 。
正是這部電視劇,讓25歲的周潤發紅遍了大江南北,為全球華人所熟知,由小有名氣的演員一躍成為無線當紅小生。周潤發的片酬也從一年的900塊,上升到一個月幾千塊。
頭戴大禮帽、身穿風衣、圍著白圍巾的許文強成了萬千少女的白馬王子,也成了無數少年心中的英雄偶像。
風流倜儻的周潤發,恬靜文雅的趙雅芝這對屏幕CP由於電視劇中表現太精彩,一度被觀眾呼籲在一起。甚至有傳聞二人因戲生情,有一私生女。緋聞滿天飛,為了避嫌,二人此後20年都沒有聯繫。
直到2004年,二人在北京參加活動時,才偶然相遇,開心地合影留念。
「我紅都因為《上海灘》,有了《上海灘》才有人識我。」周潤發曾經這樣說。
厚誼常存魂夢裡,深恩永志我心中。周潤發對鄭少秋給到的幫助念念不忘,曾在公開場合單膝下跪以表達自己感謝!
正是這一份知恩圖報的心,周潤發有了名氣後也積極提攜後進。就是他推薦劉德華參演了《投奔怒海》,一代天王脫穎而出。而劉德華也很好地發揚了這種風格幫助過肥貓鄭則仕、張衛健、寧浩等人。
未完待續,關注皮皮魯娛樂,了解更多新鮮娛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