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少年時代》:對孩子傳遞價值觀最好的方式,是從做朋友開始

2020-12-28 王孝文文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般來說,父母都希望能夠將孩子教育好,能夠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人生觀,從而指導孩子去進步發展,使得孩子成為優秀的人,能夠在未來有一番作為。因為孩子的發展是根據孩子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出來發展的,一個孩子出現錯誤的價值觀與生活的故事,孩子的未來發展出現了錯誤。父母在生活中都希望能夠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運用其價值觀去發展以及成長。

但是父母在平時中的傳遞價值觀的方式卻不大樂觀,父母傳遞孩子價值觀的方式總是過於單一,不能夠很好地傳遞價值觀給孩子,孩子同時也不能夠去接受到父母好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得孩子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導致孩子出現的錯誤的認知以及觀念。所以父母要對於傳遞價值觀的方式進行改,父母要學習電影《少年時代》中的父母去用他們的方式傳遞價值觀給孩子。這部電影講述一個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曆程,它仔細描畫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及其父母親各個方面的變化。

一:解讀《少年時代》

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梅森,從小就經歷了父母離異,家庭破碎,在他父母離異之後,他跟著母親一起生活,但是並沒有就此與自己的父親斷了聯繫,雖然他們的父母沒有能夠給予他們完整的家庭,但是卻能夠給予他們的愛在他們小的時候會經常陪伴他們,即是父親和母親離異了之後,父親依然會每個周末陪著自己的孩子玩耍。

梅森的母親雖然和丈夫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但是她並沒有對自己兩個孩子有拋棄的感覺,依然是堅強地肩負起養育兩個孩子的生活依然去承擔起兩個孩子的生活,甚至還為自己的事業努力拼搏,雖然經歷過幾任的丈夫,但是雖然有幾次婚姻的失敗,但是他依然很堅強的生活,堅強地為兩個孩子撐起一片天地。也正是因為梅森生媽媽的婚姻情況,沒生和她的姐姐幫過很多次家,輾轉很多個地方。梅森媽媽的行為為孩子傳遞了責任的價值觀,他的行為給予了孩子好的榜樣,讓孩子能夠認識到責任。

梅森的父親是一個搖滾青年,性格很是不羈,沒個定性,雖然他和梅森的媽媽離婚之後,但是沒有忘記當父親的責任,他依然能夠去盡父親的義務,作為父親的責任去陪伴孩子。雖然梅森和他媽媽一起生活,但是梅森的爸爸依然會在每一個周末同梅森和姐姐一起相處。可以說沒生爸爸是跟著沒生一起成長的,梅森爸爸從不羈成長到成熟。梅森的爸爸在每一次相處當中,都會帶給梅森他們新的人生啟迪,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念。

梅森爸爸在每一次的相處當中,都是會和孩子和諧地相處,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沒有擺著父親的威嚴和架子,每次和孩子相處都是和孩子玩耍,和孩子打成一片,帶著孩子去玩很多遊戲,在玩遊戲當中教會孩子一些價值觀。可以說梅森的心理成長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是跟他爸爸有著很大的關係。梅森的爸爸並沒有以父親的身份去和孩子相處,教導孩子而是用朋友的身份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慢慢去滲透孩子內心的想法,為孩子分析生活中的事情,從而引導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孩子能夠對於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有正確看法,為孩子排憂解難。

從這部電影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一個孩子5歲成長到18歲,在這一個成長曆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因為這過程中是孩子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階段,是孩子去慢慢探索自己的人生價值以及生活態度,而在這過程中是需要父母能夠去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而這部電影中的爸爸卻是用著一種新的方式去傳遞價值觀,跟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成為朋友,在朋友相處當中給孩子人生啟迪,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傳遞孩子價值觀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朋友做起,但是現在生活中很少有父母能夠做到這樣子。

二:父母平時傳遞孩子價值觀的方式

1、強制傳遞

父母對於孩子的價值觀在平時一直都是很重視的,但是傳遞的方式是不對的,父母總是會強制傳遞價值感給孩子,父母會用自己作為父母的身份以及威嚴去強制孩子與自己所認為對的價值觀念,讓孩子去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父母沒有很好的跟孩子交談溝通,總是會強制要求孩子,要和父母有正確的價值觀念,一旦孩子出現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者價值觀的時候,父母就會去強制要求孩子摒棄自己原先有的價值觀念而讓孩子去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念,擁有和父母一樣的價值觀念。父母總是單方面的去認為孩子的價值觀念是錯誤的,是不成熟的,總是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能夠跟父母一樣的價值觀念。

2、用行為傳遞

用行為去傳遞好的價值觀念,這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但是有些父母卻不能很好地運用這種方式,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價值觀念是不重視的,也不去傳遞好,而是總是在生活中用一些行為去傳遞一些壞的價值觀念給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念。而有些父母則認為用行為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是會比較有大的效果,所以不能在平時的生活中沒有去好好地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念,而是總是用一些行為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但是孩子並沒有足夠的成熟去領悟到父母行為中所蘊藏的價值觀念。所以有一些孩子的價值觀念就沒有得到正確的形成。

父母要正確地認識到價值觀念是要靠父母去傳遞的,要需要父母去引導,在生活中的相處中慢慢去滲透給孩子,讓孩子能夠得到正確的價值觀念,從父母身上學習到價值觀念,從而引導著孩子去發展以及成長。父母要懂得去改變自己傳遞價值觀的方式,不要總是以父母的身份去傳遞價值觀,而是要一種比較新的方式,就是成為好朋友,用朋友的身份去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

三:如何和孩子做朋友

1、父母懂得放下架子

父母在平時中想要和孩子成為朋友,那麼就需要適當的放下作為父母的價值,不要總是用父母的威嚴去對待孩子。父母要懂得平易近人,要用溫和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和孩子打成一片,在相處的過程中慢慢地傳遞價值觀念給孩子。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親密以及溫和,不要讓孩子感受到,作為父母架子和威嚴,這樣孩子才能夠用打開心扉接受父母。

2、學會去傾聽

父母想要和孩子成為朋友,首先就要學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要懂得去聽孩子的傾訴,在孩子出現心煩困擾的事情,不要急於去給孩子一些解決方法,也不要急於去責備孩子。而是要靜下心來安靜地陪在孩子身邊,安靜地聽孩子傾訴。在孩子傾訴自己的煩惱心憂之後,再慢慢地和孩子相處,在安靜的相處之後,靜下心來去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念。

3、多和孩子相處

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相處,要擠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相處模式都是需要在一步步的陪伴中形成的,孩子是需要父母的陪伴,而父母想要傳遞價值觀給孩子,那麼父母就應該要多和孩子相處,像朋友一樣相處,這樣才能夠傳遞好價值觀給孩子。多和孩子相處才能夠有時間的積累,才能夠讓孩子慢慢去和父母交朋友,打開心扉接受父母的進入。

孩子從小形成的價值觀念是很重要的,如果父母沒有在孩子成長中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的話,是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對於人生對於生活的態度,會使得孩子對生活以及自身或者人生產生錯誤的認識,從而阻礙到孩子的發展。所以父母要懂得去傳遞價值觀給孩子,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孩子學習到父母正確的價值觀。

而父母傳遞價值觀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從朋友做起,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玩耍,在相處的過程中傳遞價值觀給孩子,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對於父母的價值觀欣然接受,不會產生排斥感。而父母在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同樣也能夠培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以及默契,能夠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聯繫更加深厚。

我是王孝文文,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少年時代》提名「飛天獎」,熱血勵志傳遞正向價值觀才是王道
    三位少年主演的經歷,引發觀眾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孩子的發展,是否會抑制他們的成長發展。這使其從展現校園純愛、曖昧情感的青春校園劇中脫穎而出,並且豐富了青春校園題材的內容。《我們的少年時代》獲得「飛天獎」提名可以說明校園題材在吸引年輕觀眾的同時同樣可以兼顧主旋律與正能量。
  • 解讀影片《少年時代》的父母形象,美國家庭教育觀
    本文從文化價值觀視角出發,結合影片故事情節,分析了《少年時代》所體現的美國家庭教育觀,以期加深人們對美國家庭教育觀的理解,研究、借鑑與反思中美家庭教育價值觀差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古今中外,人們都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電影《少年時代》折射出許多美國家庭教育的價值理念,體現了典型的美國家庭教育觀。
  • 評論丨《青春最好時》以互換人生的方式來詮釋95後的價值觀
    從趙薇的電影《致青春》之後80後的懷舊青春便開始扎堆湧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兩年懷舊元素少了,倒是多了90後的勵志正能量,在如何彰顯勵志這一點上,湖南衛視對題材的敏感度不容小覷,從《旋風少女》《我們的少年時代》《浪花一朵朵》再到《進擊吧閃電》可算是抓住了「體育競技」這個關鍵詞。
  • 人心紅利的時代,品牌應該如何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12月31日晚,羅輯思維跨年演講會《時間的朋友》如約而至。今年的演講主題是「長大以後」,聚焦了大環境下不同行業的破局之路。正如羅振宇所說,人們不斷感受「長大以後」帶來的歡喜和苦惱,如何去適應當下的增長速度,是我們這代人一定要做的事情。
  • 解讀《運動吧少年》:深化體育精神 帶動健康風潮開始的口碑之戰
    精彩不斷升級的節目;口碑極佳的「運動少年限定周末」活動,不僅令《運動吧少年》的核心價值觀更加豐富,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媒體品鑑,為節目奉上深度好評。少年專屬日常大放送 有張有弛更顯體育精神在力量、敏捷、速度三大賽道,第四期齒輪碰撞裝置高燃亮相後,第五期《運動吧少年》的開場夏日元素十足:專屬於少年們的輕鬆日常。
  • 宜信普惠:宜信唐寧「一起做公益傳遞愛,傳遞價值觀」
    疫情期間,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通過線上論壇等方式為數百萬企業家群體提供了資產配置、企業數位化轉型等方面的內容。  談及傳承,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認為,未來10-15年,100萬億的可投資產將由「創一代」易主到「二代」,這給財富管理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 趙文竹專訪:浙江衛視《高能少年團》第二季,無油煙的少年開始成長
    這種感覺只用遊戲環節表達,或許傳遞得並不飽滿。」對於《高能少年團》這個節目來說,「少年感」的確非常重要,是節目要傳遞得核心價值,也是區別於其他綜藝節目的核心立意。因此,第二季節目為了塑造更加飽滿的「少年感」,「我們採用了『輕遊戲化,重故事性』的表達方式。沒有單獨強調單純的『故事』或『遊戲』的單一元素,而是採取了整體『嵌入』的方式。遊戲服務於故事,故事服務於情節。」
  • 移動網際網路原生代的「00後」「10後」在想什麼做什麼?《中國少年說...
    10月3日晚19:0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精心打造的青少年文化勵志大型季播節目 《中國少年說》在央視少兒頻道開播。17歲的陳琪方亮相首期節目,她在談起作為醫護人員的外公和媽媽都在抗疫一線奮戰的情形時,屢次強忍翻滾的淚水,溫柔而堅定地傳遞著信心和希望,引發強烈情感共鳴。
  • 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會館巷小學舉行...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0周年賀信精神,按照全國少工委「迎接少代會,爭做好隊員」主題活動的整體安排和省少工委的相關要求,在第八次全國少代會即將召開之際,6月1日下午,涼州區會館巷小學舉行了「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新時代好少年」2020年新隊員入隊儀式
  • 網絡直播行業自律聯盟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傳遞直播正能量」 系列活動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全社會傳播網絡直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正能量形象,在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的指導下,北京網絡行業協會的配合下,網絡直播行業自律聯盟召開第三次理事長會議,並討論通過:自2018年1月起,聯盟全體成員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黨、國家和社會正能量宣傳主旋律,積極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傳遞直播正能量」的社會公益系列活動。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020-05-21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顏色是女性傳遞心情最好的方式,一件「裙子」,高級而魅力!
    顏色是女性傳遞心情最好的方式,一件「裙子的作用不是為了單純的禦寒、修身、美化女性美麗的容顏,那就失去了裙子存在的意義。顏色是女性傳遞心情最好的方式,一件「薄紗連衣裙具有的功能屬性,很好的傳遞信息,將美妙的身軀勾勒出峰巒雄偉的美感,具有的靈動及美貌,以及千姿百態的樣子,足以撩動人心。
  • 從《想飛的鋼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讀兩位天才孩子的異同
    瑪麗卻是被外婆當做彌補缺憾的工具少年維特的父母知道了維特智商高達180,除了高興和滿足之外,表現出來的全是要給維特施加壓力,好好培養他,並沒有真正在乎維特的感受。父母逼迫維特整日除了練琴,就是練琴,他甚至連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沒有。對於維特來說,父母的愛只是鎖住他自由的枷鎖。
  • 移動網際網路原生代的「00後」「10後」在想什麼做什麼?《中國少年說》節目見證未來力量
    首期節目的舞臺上,除了陳琪方,來自中國澳門的小姑娘喻彥茜、來自陝西銅川的小書法家張曉博兩位少年也來到舞臺上,分享成長故事,傳遞少年心聲。《中國少年說》是一檔以「培養時代新人」為出發點打造的節目,研發初衷是為了引導全社會多角度關注新時代少年兒童從小學做人、從小學立志、從小學創造,通過「傾聽少年心聲,見證未來力量
  • 借羅志祥與楊麗萍事件,談談這個價值觀失序的時代
    一.網絡時代,很多人喪失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羅志祥一直不消停,最近被爆閉關寫新歌,歌名叫《對不起》,刻意營造深情人設的他令人作嘔。 自從周揚青微博錘爆羅志祥後,關於這件事的討論就一直沒停過。相關人員先後發聲,使得這個瓜斷斷續續吃了好幾天。
  • 解析電影《小鞋子》: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
    今天我們就從育兒的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成功的因素,以及父母教導孩子中值得借鑑的地方。第一:父母之間要相親相愛,給孩子樹立榜樣。第二:父母要引導孩子之間互幫互助,為人寬容第三:父母要教導孩子體諒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我們一一來進行分析。第一:父母之間要相親相愛,給孩子樹立榜樣。
  • 價值觀不同,我們最好老死不相往來
    在這眾神狂歡的時代,價值觀割裂後的鴻溝猶如天塹一般,彼此都難以逾越。多數人對自己認定對的東西,別人是難以改變的。劉瑜女士說,如果一個人與你從一開始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就完全相反,你極難說服對方改變立場。只有那些從一開始就左右搖擺的人,最後才有可能會站到你的那一邊,我比較認同她的看法。其實人生除了彼此價值觀的不一樣,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完成。
  •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06場走進湖南望城 解讀雷鋒精神對公民...
    陶克順著時間脈絡,深入解讀了雷鋒精神內涵的演變:雷鋒從一個人名、一些事跡,逐步轉變為眾多志願者、一批雷鋒學院,最終蔚然成風,成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背後所展示的向上向善的社會風貌。陶克認為,只要我們自覺堅持推進學雷鋒和志願服務,堅持不斷發揚雷鋒精神,堅持以雷鋒精神豐富和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良好的社會風尚一定會形成,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必將達到一個新高度。
  • 《大宋少年志》高分收官,少年傳奇如何傳遞現實價值
    在收官季回看《大宋少年志》的成功之道,可以發現,該劇通過少年形象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通過輕喜劇方式打開觀眾心扉,通過成長主線自然引出核心價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和常見的傳奇劇創作手法不同,《大宋少年志》並未將主角設定為耀眼奪目的少年英雄,也並未聚焦性格迥異常人的奇俠異士。作為核心人物的「第七齋」少年們,不僅年齡與學生觀眾普遍相仿,並且在能力設定上也與常人相近。
  • 和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真的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友好方式嗎,本文給...
    現在多數年輕父母們,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和相處模式,根本原因肯定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們更加追求家庭關係的和睦和情感的表達,另一個方面也是對孩子教育的逐漸重視,無論是情感教育還是知識教育,年輕的父母們總希望能夠給孩子們最好的。而「和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就逐漸形成一股風潮。但這樣的方式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極大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