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千春作品欣賞

2021-02-19 藝術結繩

     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1972年出生於大阪,工作生活於柏林。「我將來想作為藝術家存在於世,除此之外我不想幹任何事」12歲的鹽田千春便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後進入京都精華大學油畫室學習。1994年大二時,鹽田創作的行為作品《成為繪畫(Becoming Painting)》便是她極力想要擺脫束縛的嘶吼。她用紅色的塗料潑向了自己和身後的畫布,讓自己和畫布在某個視角中融為一體。她通過此方式去表達自己迷茫時候的痛苦,以及對藝術與社會的思考。

     1996年從京都精華大學油畫系畢業以後很快她就發現「好像在畫畫這條路已經走到極限,好像畫畫只是畫別人的畫;卻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於是轉向行為藝術。她搬到德國,師從行為藝術之母Marina Abramovic。在97到99年間,鹽田千春主要創作與泥土有關的行為作品,她將自己的身體全部交付與泥土、與泥土互溶。鹽田千春說「我試圖一次次把泥倒在自己的臉上,聽身體呼吸的聲音,以重獲意識,找尋自己真正的使命。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儀式。但無論是浸泡在泥水中,還將泥漿倒灑在臉上,其表現形式都還未逃脫早前的《成為繪畫》。直到那一根根連接生命與死亡、記憶與遠方的線的出現。1999年,在作品《與 DNA 的對話》(Dialogue from DNA)裡,鹽田千春開始嘗試以線作為作品的主要構成元素:450隻精心搜集、承載著故事的鞋子,各自被一根紅色的線拴住,又延伸到一個點,遠處望去頗為震撼,那些紅線的另一頭,似乎延伸到神秘的空間又或死亡的境域。其實關於線的使用,在鹽田去德國以前就開始進行了。只是那時,絲線僅僅作為作品中一種繪畫表現的構成元素,讓作品更加可視化。而如今在其作品中,絲線不僅牽連時間與空間,還是藝術家情緒的表達與訴說。作品《陸地之上》在搜集鞋子的同時也將鞋子背後的故事一併呈現鹽田千春覺得:「編織讓我能夠像繪畫中的線條一樣去探索時間和空間。線逐漸累積構成一個面;我創造了無限的空間,逐漸延展,好似形成一個宇宙。」從此,她經常收集人們使用過的物件,作為記憶與生命存在過的模樣放入作品中,像是病床、旅行箱、鑰匙、窗和鞋子等,從這些使用過的物件中尋找時間與記憶的編織,去探尋曾經與未來、並深情地訴說每件物品背後的記憶與故事……

相關焦點

  • 鹽田千春作品全集
    作品包括裝置、行為、錄像。wooden boats, water, showersolo exhibition Where are we going Marugame Genichiro-Inokum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gawa, Japan這件作品是鹽田千春創作的限時性裝置藝術,來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船隻猶如在空間中航行。船隻由黑色金屬外殼和白色塑化棉製成,看起來像是鉛筆畫的。
  • 鹽田千春的作品
    歡迎點擊題目上方藍色字體 關注藝術大同鹽田千春1996年從京都精華大學油畫系畢業之後,她搬到了德國,師從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作品包括行為、裝置和錄像。之後,鹽田千春受路易斯·布爾喬亞和伊娃·海瑟的影響,更多的採用所謂的「女性化」的細線與纖維創造出獨具個人特色與魅力的藝術語言。
  • Artist | 鹽田千春的紅色世界
    所以在介紹鹽田千春老師前,我想先放幾張她的作品。既然含意不能先於眼睛,藝術家同樣也不能先於作品。在這過程中她也創作了一些行為藝術,如1994年的作品《BECOMING PAINTING》(《成為繪畫》)。鹽田千春在這個作品中往自己的身上潑灑了瓷釉顏料,成為畫的一部分。「Taking part in Becoming Painting was indeed an act of liberation.
  • 鹽田千春於柏林推出絕美新作《I HOPE…》
    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其個人生涯最大回顧展覽《鹽田千春:撼動的靈魂》將在5月於北美館登場,引頸期盼之際,則不妨先借著在線VR技術,一窺這位藝術大師全新創作。於2021年1月21日至2月28日在德國柏林的KÖNIG GALERIE畫廊展出新作《I HOPE…》,延續著鹽田千春經典創作符碼,作品由從空間中垂下的無數鮮紅色線,以及一艘艘漂浮著的黑色帆船構成,紅線上頭更掛著近萬封來自世界各地寫下各式希望的信件。線網也不若過往那般錯綜糾纏,而是有著若星空垂下,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相牽的信封花海。
  • 鹽田千春,宇宙從一根線開始 | 種毒
    2019年,說起喜歡的日本藝術家,除了火爆的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熱衷裝置藝術的【鹽田千春】也迅速進入大眾的視野。鹽田千春 Chiharu Shiota「我們要去哪裡?」Where Are We Going?
  • 鹽田千春:將觀眾帶到另一個世界
    看鹽田的作品,可是難為了那些密集恐懼症們,密密麻麻的編織出的日式情境也許多少讓中國觀眾有些距離。鹽田千春 Chiharu Shiota鹽田千春1972年出生於大阪,現在工作生活在柏林。鹽田千春的作品多以拉直的眾多根黑線隨機交錯地覆蓋一些物體為主題,猶如《西遊記》裡的盤絲洞,表達現代人混沌、迷茫、無法擺脫、生存於困頓之中的黑暗、壓抑心理。
  • 超物象外——畫家包洪波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從整體看來,包洪波的山水作品結構嚴謹不乏空靈,氣韻古雅不乏清新,他所作構圖以「滿」、「密」為主,直追古雅之韻的藝術取向。▲作品欣賞
  • 蔡梓源畫展作品欣賞
    蔡梓源畫展作品欣賞蔡梓源先生的畫展放在文涵閣,梓源先生在前言中說,自春節回潮州後居家閒暇,有機會暫時放下俗務碌碌之心,關注疫情的同時調養心性。不願虛度長日,所以於桑浦書屋南窗下信手塗抹遣懷,自放胸臆,所得小作二十餘幅。
  • 【經典欣賞】古代十大傑出女書法家作品欣賞
    衛夫人作品欣賞薛濤(約768—832)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薛濤作品欣賞吳彩鸞,生卒年不詳,唐大和年間(823—825)河南濮陽縣人,吳猛之女,夫文簫。家貧,以抄書為業。
  • 樂高作品欣賞(342)
    公眾號內容主要是搬運國外大神的作品,給大家提供探討、學習、欣賞的同時,嚴禁對本公眾號所轉發的內容進行商業行為。
  • 肖像畫藝術作品欣賞
    欣賞更多鋼筆畫作品、訂製個人肖像鋼筆畫作品請掃描以上二維碼加微信。網絡鋼筆畫紅人,目前個人各大平臺全球粉絲達200多萬,鋼筆畫作品瀏覽量達到1億人次。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第二屆全國大學藝術展專業組一等獎」、中國鋼筆畫聯盟、東南大學主辦「第四屆全國鋼筆畫大賽銀獎」、書畫篆刻作品榮獲全國大獎30餘次。
  • 樂高作品欣賞(28)
    目前公眾號的推送規則為,固定內容為每周一、三、五,樂高美圖欣賞(人仔)。每周二、四、六,樂高作品欣賞(Moc)。
  • 畢學峰作品:漢字設計作品欣賞
    在畢學鋒的很多作品中,除了時常可感受一股藝術的衝動之外,另一個明顯的特徵則是他對漢字的運用。儘管他在自己的設計歷程中,似乎每個階段都在尋求、探討、思考一個課題,及課題的語言與視覺表述方式,都會體現出階段性的變化,他對漢字的那份敏感卻始終貫穿在自己的作品中。  畢學峰漢字設計作品欣賞:
  • 法苑文化|攝影作品欣賞
    法苑文化|攝影作品欣賞 2020-12-2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志毅作品欣賞
    ·1999年水彩作品《女人體》發表於中國美術家協會主編專業雜誌《中國水彩》第8期。·2003年水彩作品《基石的格律》入選《美好生活· 幸福未來》—2003廣東省美術、書法、攝影聯合展。·2004年5月水彩作品《嶺南瑰寶之六》入選廣東省第三屆水彩展。
  • 麥客藝術|趙永梅國畫作品欣賞
    書畫藝術作品攝影 / 推廣趙永梅 國畫作品之一 局部趙永梅國畫作品欣賞 作 者 / 趙永梅圖 片 / 麥客專業攝影制 作 / 麥客藝術趙永梅,畫家。1975年生於重慶,現客居北京。趙永梅 國畫作品之一
  •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撰文|銀牌藝術館顧問|吳志鵬 史前時代,人類處於弱小不安的境地,對種族繁衍、食物豐收的渴望也體現在雕塑作品上,以裸女形象、動物形象為主,多出現在洞穴藝術和器具藝術上。 而法國羅塞爾遺址出土的舊石器晚期奧瑞納文化時期(公元前33000年-28000年)的浮雕作品《持號角的婦女》等也是這種典型的形象。
  •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一、琴(撫琴)琴韻悠揚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琴為聖賢,君子之器。聲音之道可與禪通,攻琴如參禪。最快樂之事,撫琴一曲,化導不平之氣,升華心靈意境。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一毫漫捲山水韻,千筆萬畫繪丹青。欣賞玩味又體驗,喜愛傳承學習中。五、詩(吟詩)詩以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