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品讀李白心境最深刻的人

2020-08-27 TIME2018

《國家寶藏》第二季首播,為觀眾展示了詩仙李白留在世上的唯一真跡——《上陽臺帖》,國寶守護人翟天臨更是邀請老藝術家濮存昕一起朗誦了《如果沒有李白》,許久未曾亮相的濮存昕,讓我們有點驚訝,因為他看起來有些老了,但是他站在舞臺上朗誦詩歌的魅力又驚豔到了我們。

人藝經典話劇《李白》1991年首演,當年38歲的濮存昕出演李白,憑藉該劇一舉奠定了他在舞臺上實力派演員的地位,並獲中國舞臺藝術最高獎——文華獎。今年,濮存昕65歲了,從38到65,他在舞臺上飾演李白27年了。濮存昕說,「我也是一邊演,一邊體悟。我嘗試塑造李白,李白也在塑造我。我今天之所以能夠透靈透性地為人處事,因為李白也是這樣的,他有孩童般的天真、簡單甚至是愚蠢。然後,他的傲骨和剛直不阿,又是那樣的艱難而無出路。我覺得,截取李白的晚年,在我們當下的社會是可以談通這個話題的。」所以有人曾評價濮存昕,在人藝的舞臺上,他永遠是一副看破紅塵、玉樹臨風的樣子,圈內人談起他,都愛用心靜如水淡如菊來形容他。

20世紀50年代濮存昕出生於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個藝術家庭,父親蘇民在離休前是北京人藝著名的話劇導演和演員。濮存昕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對表演產生濃厚的興趣。1969年,16歲的濮存昕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知青,懷著改天換地的理想,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種地、養馬。

1977年 「文革」結束後,濮存昕經歷了7年多知青生活的磨礪,從黑龍江兵團回到北京。通過考試他進入空政話劇團,成為令人羨慕的一名文藝兵。他在空政舞臺上嶄露頭角後,1987年正式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至今。上個世紀的90年代,濮存昕因主演幾部電影、電視劇而走紅,成為一位偶像級明星。

但近幾年,濮存昕很少參演影視作品了,前兩日,他在採訪中談到現在影視行業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年輕的藝人都跟不上整個行業更替的速度,已經65歲的他更沒有多餘的能力讓觀眾接受他。自然會被發展特別迅猛的市場淘汰變得沒有任何商業價值,雖然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但他覺得自己說的都是實話。 就在大家看過了他的訪問,紛紛對流量和這個市場發難的時候,他出來解釋了自己這番話的意義,希望大家不要誤解。他不拍戲不僅僅是市場的選擇也是他個人的選擇。是啊,作為實力派代表的濮存昕先生自是不缺少劇本的,但是寧可不向市場流量妥協,冒著失去所謂商業價值的風險,也要堅守的,或許正是我們慢慢丟失的藝術信仰和精神。

相關焦點

  • 愛心大使濮存昕:熱心公益事業
    一年平均演出百場話劇,濮存昕直言,「我樂在其中,因為興趣所在,所以這種忙碌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享受。」 由於常年在舞臺上,濮存昕很少參演報酬高出許多的影視劇。談到原因,濮存昕說:「有些電視劇缺少思想性。我還是會選擇喜歡的去拍,像顧長衛的《最愛》,拍了四個月,給了15萬,但就是喜歡,所以不講條件。」 「我愛舞臺上的一切,從登臺到謝幕時略帶感傷的滿足感。
  • 濮存昕眼中的演員什麼樣
    光明訪名家【濮存昕眼中的演員什麼樣】有人說,他是中國演出莎士比亞作品最多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國內演出契訶夫作品最多的演員。且不說那些「最多」,一部《李白》他演了29年,《茶館》他演了21年,《窩頭會館》他演了11年……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他永遠是一副看破紅塵、玉樹臨風的樣子。
  • 濮存昕做客石門縣壺瓶山大家講堂 現場朗誦名篇《將進酒》
    尚一網訊(記者 李張念 文/圖)11月28日下午,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做客第三期石門縣壺瓶山大家講堂,以《明月飾窗——我的藝術人生》為題,暢談多年的表演創作經驗和人生感悟。
  • 濮存昕:為演戲,捨棄過別人看來特可惜的事|年度藝術家
    濮存昕,幾乎不會有人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他是眾多人口中的「濮老師」,而更多熟悉他的人會像家人一樣親切地喊他「濮哥」。2018年,65歲的濮存昕正式從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退休,但在2019年,他依然如往常甚至更為「忙碌」地生活在劇場之間。
  • 演員濮存昕當選新一屆中國劇協主席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高凱)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5日在北京閉幕,大會選舉演員濮存昕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屆主席。濮存昕系著名舞臺劇和影視劇演員,1953年7月31日出生於北京。1987年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 演員濮存昕:公益就是做對的事情
    日前,濮存昕接受記者採訪,談及自己十餘年來參與公益,擔任防愛滋病宣傳員,參與救助被拐賣兒童、保護江豚等公益項目的心路歷程。我國首位愛滋病義務宣傳員2000年,濮存昕接受衛生部的聘請,擔任預防愛滋病義務宣傳員。當時很多人認為一個當紅演員的形象和「愛滋病」這個話題格格不入。不過在濮存昕看來,正是因為大家對愛滋病患者有偏見,自己更加責無旁貸。
  • 66歲濮存昕曬女兒近照,33歲女兒繼承老爹優良基因成最年輕女總裁
    近日老戲骨66歲濮存昕在網上曬出了自己女兒濮方的照片在機場的照片。照片中濮方穿著一身紅色外套,帶著可愛的鴨舌帽看起來十分活潑可愛。濮方雖然33歲了,但是看上去真的很年輕,像個20來歲的小姑娘一樣。濮方旁邊還站著一位可愛的小女孩,據說是濮存昕的外甥女。
  • 濮存昕:為了觀眾我們才存在
    1985年于是之先生飾演戲中艱難挪步的老頭魏勒時,不過58歲,2014年重排時主演濮存昕則是61歲。2020年67歲的濮存昕以經典話劇《洋麻將》開篇,作為疫情後的首演。「我最應該靠近的表演水準」南方周末:為什麼重排《洋麻將》?
  • 濮存昕:婚姻應該由高處流向低處
    ,以至於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的妻子是怎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濮存昕的妻子宛萍不僅人漂亮,嫁他之前,職位還比他高。話劇團的一位老同志把濮存昕帶到宛萍面前,她看著這個穿著一雙土裡土氣大棉鞋的小夥子,在心裡笑了,面上卻極盡客氣,並一絲不苟地幫他糾正,認真,和善,這是濮存昕對宛萍的第一印象,都是年輕人,便很快玩到了一起。
  • 濮存昕龔麗君明天開打「洋麻將」
    濮存昕、龔麗君復排周期短、劇本經典、演員重量級——這些因素讓《洋麻將》成為8月8日人藝復演後首個售票劇目。本周六,該劇將以濮存昕、龔麗君領銜的陣容拉開首都劇場正式恢復演出的帷幕。2014年,該部話劇作品經唐燁導演,濮存昕、龔麗君主演。本周六,《洋麻將》將作為劇院正式演出重啟的首部復演作品登臺。最初接演這個戲,濮存昕有意識沒有去看當年于是之演出的版本,但排練中總把打牌的順序記混,後來還是看了當年的錄像從中獲得了啟發。「當年他們演得真好,現在我們要在表演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喜劇的節奏。
  • 濮存昕、黃宏保利劇院演繹中外經典話劇精彩片段,白巖松現身主持
    前晚,伴隨著主持人白巖松溫暖深情的話語和每位藝術家的新年祝福,由濮存昕策劃發起,匯聚了濮存昕、黃宏、郭達、徐濤、吳京安、趙嶺、師悅玲等著名實力派演員與朗誦名家的《聽見美—中外經典戲劇朗誦會》在保利劇院上演。作為「聽見美」系列第四年送給觀眾的「新年禮物」,今年的演出以「戲劇」為主題。1月2日、3日一連兩晚,為觀眾帶來了八部中外經典話劇精彩片段,充分展現了戲劇藝術的魅力。
  • 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與妻子40多年婚姻:打破愛情與婚姻不能言和論
    在話劇院中,她對待任何事情都勤勤懇懇,在她的觀念裡,就算是小事她也事必躬親,所以在濮存昕進入空政話劇志願的時候,宛萍已經成為了一個獨擋一面的領導。每當話劇院排練舞臺劇時,宛萍都是舞臺劇的領舞,但是濮存昕卻只能扮演一個不起眼的小配角。當宛萍和濮存昕戀愛的消息被身邊的同事們知道之後,大部分同事都不贊同他們戀愛。
  • 世界獻血者日:濮存昕楊瀾支持無償獻血
    世界獻血者日:濮存昕楊瀾支持無償獻血 (3/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濮存昕:一個老戲骨的自我修養
    濮存昕說。2016年年底,濮存昕終於離開北京人藝常務副院長的職位,除開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的身份,他又全身回到「演員濮存昕」。稱呼「濮院」的,都是外道人。濮存昕說,他喜歡聽人叫濮老師、濮哥。2017年,濮哥有9臺大戲。《李爾王》《李白》《白鹿原》《萬尼亞舅舅》《茶館》等。2017年1月,63歲的濮哥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李爾王》。
  • 濮存昕:演員應該是液體,越像水越好
    在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紀念演出的舞臺上,濮存昕既沒演最具人藝特色的「常四爺」,也沒演最為人稱道的「李白」,他演的是話劇《上帝的寵兒》中的「薩列瑞」。或許於他而言,《上帝的寵兒》意味著一個輪迴。作為新人的濮存昕,儘管念臺詞鏗鏘有力,但總給人以「裝腔作勢」的表演感,顯然還沒「入槽」,他從同劇組演員的眼神和反應中明白自己還只是個蹩腳的演員。所以,最初在北京人藝那幾年,濮存昕只能跑跑龍套、演一些小配角。比濮存昕小8歲的宋丹丹曾說:「小濮,我們從來就沒有看好過他,他哪會演戲啊。」一切從頭學習,將自己化作一脈脈支流,匯入一個個角色的河道,濮存昕開始了「煉水」的歷程。
  • 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近照曝光,67歲仍然身材筆挺,被贊風採依舊
    眾所周知,濮存昕作為國家一級演員,帶了了大家很多優秀的影視和話劇作品。很多人評價濮存昕在藝術的舞臺上,永遠都是一副看破紅塵、玉樹臨風的樣子。多年來,濮存昕不但在藝術生涯裡成績卓越,而且還擔任著眾多社會職務,並且熱衷公益。
  • 濮存昕談出演《林則徐》: 他是一個向死而生的人
    7-9日,由國家大劇院和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話劇《林則徐》在江蘇大劇院上演,此明星版話劇由著名演員濮存昕、徐帆、洪濤、郭達、關棟天等主演,昨晚演出前,濮存昕接受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觀眾點讚「林則徐是炮火中鍛造的傲骨」《林則徐》前兩場演出結束後觀眾們紛紛表示震撼,戲劇張力好強。
  • 濮存昕:文藝應是精神生活的伊甸園
    濮存昕:文藝作品的確存在娛樂化、庸俗化的現象。這和長期以來主流作品空洞、不精彩有關。不能簡單地指責社會文化信仰的缺失,真正要思考的是我們的作品觀賞價值在哪裡,怎樣讓老百姓愛看。現在中國老百姓有錢了,口糧不缺了,要品味人生了。我們的文藝使命就是讓人民對生命有認知,有幸福指數,豐富精神世界食糧。如果作品陳腔濫調,老百姓不愛看、看不懂,就沒有完成使命。
  • 《聽見美》新年上演 濮存昕與好友邀觀眾聆聽「昕」意
    1月2日,一場由濮存昕策劃發起的《聽見美—中外經典戲劇朗誦會》在北京保利劇院溫暖啟幕,作為「聽見美」系列四年來的第四場新年演出,活動雲集了濮存昕、黃宏、郭達、徐濤、吳京安、趙嶺、師悅玲等著名實力派演員與朗誦名家,在白巖松的主持下,八部經典話劇片段次第登場,令觀眾過足戲癮;而這些曾被舞臺屢屢講述的戲劇故事也為觀眾帶去了久違的感動,在深冬嚴寒中,給人們平添了一份熨帖心靈的溫暖。
  • 任職副院4個月後,濮存昕遞交辭呈:我就是個受不了委屈的"少爺"
    簡單的道具,簡單的人物,全靠14把驚心動魄的牌局揭示最深刻的人性底牌。更重要的是,在我們濮老師這裡,自己從來都不是需要被人同情的對象。最開始接演《李白》的時候,濮存昕總有種若即若離的感覺:明明劇本早就滾瓜爛熟,所有情節也都銘記於心,可真演起來,卻總覺得差點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