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詞配一個金庸人物之:當聲聲慢碰上了她 怎是一個愁字了得

2021-01-18 莊生曉夢

依稀記得,那會兒剛學到李清照的這首《聲聲慢》時,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語調,讓人情不自禁地多了幾分惆悵,原來,可以這麼愁;原來,可以這樣地來表達愁思。

而今,當筆者試著要將詩詞與金庸揉合在一起時,心中最先想到的還是這一首詞,那麼,金庸筆下的不幸人物裡,又有誰和這首詞最「般配」呢?

思來想去,這個人該是個女子,然後再一斟酌,覺得最合適的還是要屬瑛姑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當一個女子,隻身獨自一人像隱居一樣居住在這世外桃源時,卻不知她的內心是多麼的苦,孩子被自己一掌打死,相好的被黃老邪困在桃花島上,憑藉自己的武功本領,連桃花島的方向都搞不懂。

無奈,這個可憐的女人只好潛心研究奇門遁甲、九宮八卦,並且自己創出了泥鰍功,但是終究是閉門造車。可是,如果不靠這些,又怎麼敵得過那些「冷冷清清」的時光?又怎麼支持自己活下去呢?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想當年,自己本來是皇貴妃,本來過得也是逍遙自在,可是緣分卻不期而至,就在王重陽前來和段智興討論武學的時候,懵懵懂懂的她就和王重陽的弟子周伯通好上了,並且二人之間有了孩子。

雖說是舊時相識,但可恨這周伯通卻完全是個武痴,當瑛姑絞盡腦汁地想要救他出來時,周伯通想得卻是如何敵得過這黃老邪,正大光明的從桃花島走出來。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也許是善惡到頭終有報,也許真的是前生的孽緣,要自己用今生來償還,當瑛姑和周伯通好上之後,就註定了他二人之間必然是個悲劇。

華山論劍之日,當瑛姑終於見到了周伯通,原本以為多少年的相思之情總算有個了結,可結果竟然是:周伯通跑了!在這個武痴心中,除了武學似乎沒有什麼其它的了,於情愛方面懵懂的都不如一個孩童,所以當他了解到了瑛姑為自己所做的那些事後,反而是更加的懼怕見到瑛姑,他不知道如何去接受。

結果就是,瑛姑只好又一個人躲在黑龍潭,獨自默默守著這漫長的黑夜。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個可憐的女人,一步錯、步步錯,但是她心裡並沒有後悔過,縱然周伯通還在逃避著她,縱然為了他自己已經從一個風採照人的貴妃變成了滿頭銀髮的老太太,但是,她沒有後悔過。

萬千愁緒,總還是敵不過一個「情」字。也許,能在心裡想著他也是極好的了。

好在,過程是如此的艱辛,當然也夾雜著幾分不堪,畢竟是她紅杏出牆,但結局總算還是圓滿的。

當楊過有求於她時,這個可憐的女人提出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周伯通來見她一面,哪怕只是看一眼就好。可周伯通還是那樣的固執,對瑛姑依然是談及色變。還好楊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靠自己一套黯然銷魂掌成功地把周伯通給找了來。

最終,年老的段智興、瑛姑及周伯通三人,一笑泯恩仇,三人共同在百花谷居住了下來,這一個「愁」字總算是熬出了頭,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相關焦點

  • 怎一個愁字了得 ——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聲聲慢》詞牌名,原名《勝勝慢》最早見於北宋晁補之筆下。兩相對比,一個「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悽涼,心境是何等的悽苦。「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本欲借酒澆愁,可誰想「舉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來了自己一陣陣的傷心,正當作者獨自對酒傷心傷神之時,猛然間抬頭看到南飛的大雁,再細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過的大雁嗎?不就是曾為她和丈夫捎過信箋的大雁嗎?
  • 她借酒消愁:怎一個愁字了得;卻醉詞發問: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此詞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作於南渡以後,具體寫作時間待考。國破家亡,丈夫去世,境況極為悽涼,一連串的打擊使作者嘗盡了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唯有借酒澆愁,愁滋味更上心頭。
  • 全詞堆砌鋪墊,核心就一個字,卻成了千古絕唱
    在數萬首宋詞中,編者發現有一首宋詞是全詞堆砌鋪墊,核心就一個字,卻成了千古絕唱的宋詞,這首詞就是李清照的《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 李清照的《聲聲慢》,每一個字都是一滴淚珠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⑹損:表示程度極高。⑺堪:可。⑻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⑼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 李清照最愁一首詞,如血淚所著,讀完讓人心疼不已!
    李白的愁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範仲淹的愁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然而,論將愁緒寫到了極致的,還是當屬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尤其是她筆下那首《聲聲慢》,更是經典之極。《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漢語詩詞的意境之美,李清照用十四個字就難倒了整個翻譯界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矣,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牌名叫《聲聲慢》。句句血和淚,不忍卒讀。詩人如此發哀聲,卻有剛勁之態。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美人垂暮卻從容。李清照這首《聲聲慢》,乃是宋詞的巔峰之作,幾乎不遜於蘇東坡辛棄疾的任何詞作。
  •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             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於是詞人再也不用什麼對比,什麼渲染,什麼賦比興了,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相形之下,連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略嫌遜色。
  • 李清照的一首詞,翻譯家爭論不休,你認為誰翻譯的最完美?
    若要翻譯地言辭準確地表達詩詞原義,倒也不算難;若要保證詩詞的韻律美,就有些強人所難;而最難的是還原詩詞的意境美。想要翻譯地三者齊備,恐怕難如登天!李清照的一首詞,就讓中外翻譯家們頭疼不已,至今都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完美翻譯。這首詞就是《聲聲慢》。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李清照最悲傷的一首詞,通篇儘是愁意,結尾七字成年輕人口頭語
    李清照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是文壇中少有的女性,並且她在文學上的造詣並不輸很多男性詞人,她的文採令很多人都驚嘆,她的很多詩詞都被收錄在課本上,被後世人廣為傳頌。李清照是宋朝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熟悉李清照的人應該知道,她的作品中不全是婉約派的詞作,也有很多豪放派的作品,這跟她一生的經歷有關。
  • 李清照的雨中節奏曲《聲聲慢》,音樂與詞章完美交融,讀來扣人心弦動人心扉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聲聲慢》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被公認為集音樂美與文學美於一身的詞作,詞人從多維度建構起詞作的聲情美與文字美。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誦】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注釋⑴乍暖還寒:謂天氣忽冷忽暖。⑵將息:調養休息,保養安寧之意。⑶曉來:今本多作「晚來」。⑷黃花:菊花。
  • 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一生至少讀一次
    她的婉約詞後人爭相學之,影響深遠。隨著歲月的流逝,李清照的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愈加歷久彌新,她的名字更是流傳千古,譽滿天下。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1、《聲聲慢·尋尋覓覓》上榜理由:李清照之前的《聲聲慢》,韻腳押平聲字,調子相應地也比較徐緩。
  • 《聲聲慢》李清照 || 悲夫,李易安;偉哉,李清照!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說老實話,我已經苦坐在這裡一個多小時了,要講這首《聲聲慢》卻不知該如何說起。至今思易安,來解《聲聲慢》。詞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聲聲慢》 || 悲夫,李易安;偉哉,李清照!
    至今思易安,來解《聲聲慢》。詞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讀一首詩,知一份情,懂一個人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宋·李清照《聲聲慢》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境遇悽涼,孤獨無依。尋尋覓覓,卻只尋得一份冷冷清清,何其悲戚!「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所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易安居士:怎一個愁字了得?
    夢中女子罥煙眉,含情目,點絳唇,如蠶絲般的輕紗襯出她姣好的身材,時而凝眉,時而眺望,不知道她是在思考些什麼。01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易安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清照。她出生於文學氛圍非常濃厚的家庭,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加之聰慧過人,宋代文學家王灼曾評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從小生長環境的優越,她沒有被女子無才便是德所束縛,有著高漲的創作熱情,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李清照用一首《聲聲慢》,寫出自己最後的倔強
    婚後的李清照將夫妻感情也寫進了她的作品,趙明誠要去太學院報到,新婚夫妻就要分隔兩地,李清照在給趙明誠的手帕上繡上了她創作的一首詞。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這些名聯雅對,怎一個美字了得!
    這些名聯雅對,怎一個美字了得! 這些名聯雅對,怎一個美字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