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

2021-02-13 每日解讀詩詞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此詞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鬱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哀婉悽苦,極富藝術感染力。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的惆悵。於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裡「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憔悴損」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於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如今有誰堪摘」的確解。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裡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鬱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深遠多了。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守著」句如依張惠言《詞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秦詞從人對黃昏有思想準備方面著筆,李則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梧桐」兩句不僅脫胎淮海,而且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闢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裡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相關情事逐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運用悽清的音樂性語言進行抒情,又卻體現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名師解讀

【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解讀詩詞】李清照 《聲聲慢》

【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

每一節課程都是精心挑選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讓你過得更好

請加微信進群:996793368

(查看合集請在公眾號中回覆:名師解讀

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聲聲慢》李清照 || 悲夫,李易安;偉哉,李清照!
    我研讀詩詞多年,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像易安詞、納蘭詞不可輕易觸碰,但一旦觸碰,便欲罷不能,輕易便淪陷其中,難以自拔。易安居士的這首《聲聲慢》是詞中絕品,有人認為是李清照中年時期所作,有人則認為是晚年時期的作品,但毫無疑問,是南渡之後。我個人主張,如此精深蘊藉之作,應該像老杜所說:「晚節漸於詩律細。」
  • 《聲聲慢》 || 悲夫,李易安;偉哉,李清照!
    我研讀詩詞多年,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像易安詞、納蘭詞不可輕易觸碰,但一旦觸碰,便欲罷不能,輕易便淪陷其中,難以自拔。易安居士的這首《聲聲慢》是詞中絕品,有人認為是李清照中年時期所作,有人則認為是晚年時期的作品,但毫無疑問,是南渡之後。我個人主張,如此精深蘊藉之作,應該像老杜所說:「晚節漸於詩律細。」
  • 李清照用一首《聲聲慢》,寫出自己最後的倔強
    他們結婚僅僅五個月,李清照就發現,張汝舟的真實目的也是那些藏品,在明知告發丈夫要坐兩年牢的情況下,李清照毅然提出離婚。 在綦崇禮的求情下,李清照只在牢裡呆了九天即被釋放,她也重新恢復了「誥命夫人」的身份,可這件事,卻成為李清照永遠的「汙點」。
  • 【唱詩】李清照《聲聲慢》
    《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其詞雲……山谷所謂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詞品》)茅暎:(起首)連用十四疊字,後又四疊字,情景婉絕,真是絕唱。後人效顰,便覺不妥。(《詞的》)萬樹:(《聲聲慢》)用仄韻。從來此體皆收易安所作,蓋其遒逸之氣,如生龍活虎,非描塑可擬。
  • 【誦】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聲聲慢——【宋】李清照——尋尋覓覓
  •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
  • 怎一個愁字了得 —— 李清照《聲聲慢》賞析
    《聲聲慢》詞牌名,原名《勝勝慢》最早見於北宋晁補之筆下。眾所周知,《聲聲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聲聲慢》正是這時期的作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均凝聚其中。就其一生而言,最能傳神表達她暮年心境的非《聲聲慢》莫屬。且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
  • 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一生至少讀一次
    中華文壇幾千年,其中的女詞人寥寥無幾,有才有貌者更是鳳毛麟角,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詞中皇后」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之一。她的婉約詞後人爭相學之,影響深遠。隨著歲月的流逝,李清照的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愈加歷久彌新,她的名字更是流傳千古,譽滿天下。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清照最優美的六首詩詞。
  • 李清照的雨中節奏曲《聲聲慢》,音樂與詞章完美交融,讀來扣人心弦動人心扉
    李清照用才情把《聲聲慢》這一詞牌的韻律發揮到恰到好處的境地。全篇縈繞著的扣人心弦、動人心扉的悽涼音韻,使這首慢詞形神兼備、渾然天成。《聲聲慢》原詞如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李清照的《聲聲慢》自曲成之日,便好評如潮。宋代張端義認為李清照的《聲聲慢》猶如「公孫大娘舞劍手」,他用一個恰如其分的比方說出了《聲聲慢》中疊字渾然天成的運用,以及構思技巧的自然灑脫。
  • 李清照的《聲聲慢》,每一個字都是一滴淚珠
    聲聲慢·尋尋覓覓【宋】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 李清照詩詞:當身邊的鬚眉都懦弱可鄙,她的詩詞便多了一些男兒氣
    巾幗不讓鬚眉,是對李清照其人其詞十分重要的一個評價。李清照雖為女子,但其作品中卻不乏"男兒氣"。她以女子特有的婉約細膩填詞,比模仿女性心理而做婉約詞的男性詞作家的作品自是真切自然許多。而男兒氣概的加持,又使得李清照跳出古代女性的小圈,達到相當高的格局,從而留下無數經久不滅的經典作品。
  • 李清照一首經典詩詞,武亦姝輕鬆應答,卻被康震教育了一番
    中國詩詞大會總共已經播出五季,在這個欄目中,很多人也學到了許多經典詩詞,進一步豐富了詩詞儲備量。 而在這檔經典的文化類節目中,很多選手的詩詞儲備量也是非常驚人。譬如武亦姝、陳更、雷海為、彭敏等人的詩詞儲備量都是高達一兩千首,讓人佩服不已。
  • 「英語」翻譯也要中國風——李清照《聲聲慢》翻譯賞析
    還記得李清照那首膾炙人口的《聲聲慢》嗎?曾經多少次一遍又一遍朗誦的語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賦曲也絕無僅有。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我們都知道,翻譯講究一個「信」、「達」、「雅」。如何將中國古詩詞裡的意境準確而又不失優美地轉化成另外一種語言,不僅是我們普通外語學習者的難題,就連語言、翻譯學家們窮盡一生也在不斷探索。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被上天寵愛過,也遺棄過;在殘酷的現實中漂泊過,掙扎過,恨過,更我行我素、恣意瀟灑、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李清照最難模仿的一首詩,開篇14字便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名作,詞作抒發的不是閨怨閒愁,而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的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
  • 詩詞朗讀: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 李清照的一首詞,翻譯家爭論不休,你認為誰翻譯的最完美?
    若要翻譯地言辭準確地表達詩詞原義,倒也不算難;若要保證詩詞的韻律美,就有些強人所難;而最難的是還原詩詞的意境美。想要翻譯地三者齊備,恐怕難如登天!李清照的一首詞,就讓中外翻譯家們頭疼不已,至今都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完美翻譯。這首詞就是《聲聲慢》。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知否,知否,應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自然成了朋友圈熱門話題有人想趁機「秀」一把卻一不小心翻了車「邏輯不通、辭藻堆砌、不知所云、還不如喊麥」被這位網友瘋狂diss的主題曲也就是下面這首歌扎堆的宮鬥劇剛落下帷幕最近又流行起了宅鬥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著實讓李清照小姐姐的詩詞又火了一把
  • 愛酒好賭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用詩詞描繪自己的四段式人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人生可明確的分為四個階段,同時在詩詞中均有明顯體現。展現出時代賦予的情緒愁思,抒發出自己的風華與才情。然而命運的傾軋再次席捲李清照,丈夫趙明誠在知任湖州途中不幸病逝,李清照攜丈夫收藏輾轉來到杭州。時年48歲茫然無措的李清照,在這裡遇到了她命運中的另一個男人——張汝舟。在張汝舟的百般呵護和示好下,孤苦無依的李清照自覺找到了依靠,選擇嫁給張汝舟,卻想不到進入了黑暗深淵。
  •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姜慧卿【教學目標】1.讀懂34首易安詞2.體會詞中的人與情今天走進《漱玉詞》1.同學們了解多少李清照的情況2.老師簡介李清照「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又往往不協音律……」——宋·李清照《詞論》到了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這些人,都是學識淵博的人,填小詞,就像拿瓢取大海裡的水一樣容易,但他們的作品只是不加整理的詩罷了,往往不協音律…李清照明確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
  • 李清照筆下的一首詞,詞風甜蜜任性又淘氣,堪稱撒嬌的最高境界
    我國古代歷史中對女子一直是抱有一些偏見和禁錮的,而李清照正是一個能夠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背景的才女。李清照憑藉自己的才華,才古代詞壇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為中華五千年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稱為是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的「千古第一才女」。很多人對李清照的印象是來自於她的一首名叫《聲聲慢》的詞作,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