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總共已經播出五季,在這個欄目中,很多人也學到了許多經典詩詞,進一步豐富了詩詞儲備量。
而在這檔經典的文化類節目中,很多選手的詩詞儲備量也是非常驚人。譬如武亦姝、陳更、雷海為、彭敏等人的詩詞儲備量都是高達一兩千首,讓人佩服不已。
中國詩詞大會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節目中很多詩詞比較經典,很多人都能夠參與,這才能挑起大家的觀看的興趣。並不是所有詩詞都非常深奧,讓人感覺高不可攀。
比如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時候,有一場比賽中,題目是李清照的一首經典詩詞,這首詞很多人都有讀過。它就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具體內容如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很多人應該是非常熟悉了,而且已經列入了中小學語言教材,很多老師都是要求學生背誦下這道經典詞作。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出現這首詞,對於武亦姝來說,自然沒有難度,她很輕鬆地就回答了這道題。
然而,當時作為點評嘉賓的康震教授,在解讀這首詞的時候,卻現場將武亦姝教育了一番。答對了,還要被教育?這是為何?我們來看看康震當時是怎樣說的?
康震是這樣解讀的,他說,李清照這首詞基本上就一個基調,那就是「玩」,讓人感覺節奏非常歡快流暢,情節內容非常有趣。他說這是李清照16歲的時候的作品(註:也有學者認為這是李清照晚年作品),一個16歲的少女,寫出如此經典的詞作,字裡行間都帶著調皮的味道。
康震說,李清照這樣的大家閨秀寫出這樣一首歡快的詞作,說明她內向非常陽光樂觀。這時候,康震話鋒一轉,轉向武亦姝,開始教育了起來,他說在武亦姝這個年齡,讀書確實很重要,讀古詩詞也是非常有益處的,但「該玩還是要玩,哪怕是詩詞也該帶著快樂的心情跳出來品讀」。
武亦姝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時候,當時還是一名高一學生,也正好是16歲的年紀。很多人看到詩詞大會節目中的武亦姝,是一個相對比較嚴肅的人,不太愛說笑。康震希望武亦姝在16歲的這個年紀,要學會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習古詩詞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要像李清照一樣陽光樂觀。
康震這番話,其實不僅是說給武亦姝聽的,現在很多中小學生學習任務重,升學壓力大。平時大部分時間全泡在了學習上,很多時候都被作業和學習折磨得身心疲憊,完全沒有了一個青少年應有的陽光和樂觀。
其實對於武亦姝來說,她從小喜歡古詩詞,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在古詩詞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在初中的時候,酷愛古詩詞,語文歷史成績非常好,但其它學科成績並不是特別冒尖,有點偏科。但是班主任老師卻鼓勵和支持她繼續熱愛自己的古詩詞,並沒有特意要求她放下古詩詞去惡補其它學科。
後來我們都知道,才有了武亦姝高一就拿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2019年高考更是考出了613分的好成績,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新雅書院,讓人羨慕不已。武亦姝成為了很多家長眼裡「別人家的孩子」,也成為了很多中小學生學習勵志的榜樣。
康震點評李清照詞作時,對武亦姝說的那番話,是值得很多家長深思的。有多少孩子真正能夠做到「該玩就玩,該學就學」呢,又有多少孩子能夠像武亦姝這樣優秀呢?
在武亦姝身上,至少有兩點是值得很多中小學生學習的:
第一、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快樂。武亦姝說身邊的很多同學喜歡追星,而她追的星是陸遊、蘇軾、李白。她是打心眼裡喜歡古詩詞,熱愛古詩詞,她在古詩詞裡找到了自己的快樂,這或許就是康震說的「詩詞也該帶著快樂的心情跳出來品讀」。
第二、文理兼修。武亦姝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古詩詞,但她高中學的卻是理科,最後考入的也是以理工科見長的清華大學,而且還是新雅學院,未來很有可能會選擇理工科類專業。可見,學習古詩詞絲毫沒有讓她的理科成績下降,相反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現在很多中小學生重理輕文,認為科技才是改變未來世界的唯一之路,在上學期間應該要學好理科,文科並沒有那麼重要。這其實是一種偏見,學好理科固然重要,但往往很多科學家,他們卻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學素養,平時喜歡閱讀人文社科類的書籍。
因此,家長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在中小學階段盡情閱讀,只要他們喜歡的書籍,課外可以隨意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總是好的。譬如像武亦姝這樣,喜歡古詩詞不僅可以增長知識,對提升語文成績同樣也是有好處的。
在讀書的最好年紀裡,課外多讓孩子讀讀古詩詞,多學學優秀的傳統文化,說不定未來你的孩子也能擁有跟武亦姝一樣的才氣,能寫出跟武亦姝一樣優秀的文章。
對于康震的觀點,以及武亦姝的故事,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發表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