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天上謫仙人",他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蘇軾是"東坡居士",他於黃州臨皋亭詩酒吟歡。
唐詩之美在情辭,宋詩之美在氣骨。李白代表盛唐詩,大氣磅礴,一瀉千裡;蘇軾代表宋詩,婉轉而富有理趣。
但是兩個人誰更厲害呢?900多年難分高下。關於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詩詞大會上,康震和王立群的一番討論,是我聽過最透徹的答案。
康震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讚美,便問大臣說:我朝中誰可以和李白相比較呢?大臣說:蘇軾可以。
神宗說:「你說得不完全對,李白有蘇軾的才氣,但卻沒有蘇軾的學問。」
康震老師非常認可宋神宗的看法。接著王立群老師,也表示贊同
來一起看一下李白和蘇軾在同一地點寫的兩首詩,就能發現其中的不一樣: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首都是寫的廬山,特點上來看,正如康震和王立群討論的一樣,李白有才情,蘇軾有學問。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作為一首七言絕句,首句的第五個字要「響」,很顯然這首詩做到了,一個「生」字寫出了紫煙的縹緲之氣,令人眼前一亮,也為瀑布的絕美布好背景。
第二句的妙處在一個「掛」字上,一般寫物都是化靜為動,但李白這個「掛」字卻化動為靜,頗為新穎。
而到了第三句這卻突然氣勢全開,「飛流直下」的瀑布一下子被寫活了。最後一句更是妙筆,以九天的銀河做比,讓全詩充滿著浪漫氣息。縱觀這首詩,通篇都充溢著一股濃濃的仙氣。
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在語言顯然就樸素了很多,但他卻在那個時候就明白了「當局者迷」的道理。將這一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話,為我們表達了出來。這體現的不只是才情,更多的是學識
李白和蘇軾,不能說誰更牛,只有說兩人各有特點。
對於我來說更喜歡蘇軾多一些,而蘇軾一生大起大落,但是卻能一直保持著豁達的心態,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這一套書中還有《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並且可以與孩子一起玩,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薰陶!做到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購買: